查看原文
其他

澳門街N種電子支付,何時不再「各自為戰」?

韋小澳 微觀澳門 2022-04-28

Apple pay、中銀閃付、澳門通、支付寶、微信支付……近年來,電子支付在澳門日漸興起,彷彿打開了「潘朵拉魔盒」,不少機構紛紛推出自己的電子支付平台。據統計,小小的「澳門街」,目前各類電子支付達到11種之多。掃碼支付、感應支付、電子錢包、虛擬卡等,不一而足,各顯神通。


電子支付雖然快速便捷,但伴隨而來的支付安全、使用體驗、開戶銷戶等問題也逐漸顯現。特別是狹小的市場上出現N種電子支付,大家「各自為戰」,也衍生了一系列新問題。今后,澳門這些形形色色的電子支付能否「聚合發展」呢?

一次故障引發的電子支付安全風波

6月初,負責電子消費卡的電子錢包「MPay」出現服務異常情況,支付及乘車等功能大受影響。網上流傳稱「MPay被黑客入侵」!於是引發用戶恐慌,紛紛去查詢戶頭金額有無減少。


隨後澳門通公司官方回應稱,「MPay」故障非黑客所為,而是因近期MPay推出多項優惠,使用者增多,一度出現系統負荷問題。

澳門金管局在收到消息後也進行了跟進,局方要求澳門通公司五日內提交詳細書面報告,內容包括澳門通採取的改善措施及對客戶的後續跟進安排,并要求澳門通公司一個月內提交檢討總結報告。金管局表示,將在檢視有關報告後,按相關法律法規跟進,並將結果適時向社會公布。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澳門通迅速發布消息,強調該公司已做足安全措施保障用戶資金及個人資料,相信現階段並沒有任何的用戶資金及個資洩漏,但這場風波還是引發了用戶群體間的一場小騷動,對澳門居民應用電子支付消費的信心產生了一定打擊。

如何打破電子支付間的各自為戰

相比內地的電子支付市場被微信和支付寶兩家「平分天下」,澳門的各路電子支付平臺仍處于「割據」狀態。在澳門一些超市、便利店,收銀臺普遍貼著六、七種左右的電子支付標識。各平台間為了競爭,紛紛推出「滿減」、「返利」等優惠活動,市場競爭非常激烈。

澳門的電子支付服務起步較晚。2015年,特區政府為推動本澳電子商貿的發展,成立了「跨部門推進電子商貿工作小組」,此后澳門電子支付服務突飛猛進,市面上陸續出現了至少11家提供電子支付服務的機構。支付工具劇增,消費者的選擇面大了,但「多而散」卻帶來,令商戶及市民在使用上均感覺不便,市場監管難度亦大增。


澳門政治經濟研究協會理事長唐繼宗認為,針對這一現象,當局應制訂及出台相關法律制度規管及監控有關電子支付交易時成本費用,避免有機構從中獲取過分利潤,造成商戶或市民的損失。此外,因電子支付程式需獲取及儲存大量客戶的私人數據,而相關數據亦需相關法規作出監管,避免造成被非法利用。


另一方面,推動各種電子支付系統聚合發展,打破當前「各自為戰」的格局也被提上日程。澳門經濟財政司司長李偉農早前便提出,聚合澳門市面上的各種電子支付服務,爭取明年有突破,讓市民在使用上更趨方便。


議員葉兆佳也認為,目前各機構的移動支付工具均有各自的系統,使用不同機具,因各種不同的商業原因而未能做到收付款互通,這無疑是電子支付發展上的一道障礙。目前社會關注的已不是支付工具的多寡,而是其使用時便利程度。要實現各種電子支付平臺的聚合支付,在科技硬件上基本是沒有問題,問題在於各機構間的協調。據悉有關當局正研究制定相關要求,以權衡各機構間的商業考慮,促使能達到最終的聚合支付。


澳門經濟學會會長劉本立也就聚合支付提出建議,高權力機構可考慮推出統一支付二維碼,從而做到各支付工具機構之間互聯互通。

「去現金化」澳門準備好了嗎?

特區政府經濟局表示,由于近年來澳門積極推廣電子支付發展,目前移動支付在商戶層面已得到廣泛使用。


根據金融管理局數據,截至2020年3月,澳門可受理移動支付的終端機及支付二維碼數量超過4.3萬(包括約3.6萬台終端機及7,000個二維碼),較去年同期上升近一倍,與2017年底相比,增加近九倍。


交易數據方面,2019年全年的本地移動支付交易筆數達1,652萬,交易金額為12.3億澳門元,分別是2018年的12.3倍及13.7倍。

上述兩組數據表明,澳門似乎已經一隻腳踏入了「無現金社會」。


但值得注意的是,電子支付風行,也衍生出不少新情況、新問題:


第一,拒收現金


有的商家為了不讓職員過手現金,或者為了避免保管大量現金,同時亦想省卻送存銀行、收到假鈔等麻煩或風險,在店舖內貼出拒收現金的告示。特別是今年疫情期間,就有不少店舖表示為了防止病毒傳播而拒收現金。這對商戶來說大大方便了,但對無法使用電子支付的消費者和遊客來說,卻造成極大不便。


在人口老齡化日益明顯的澳門,不少長者對手機的支付工具感到麻煩或不懂操作。在電子支付尚未全面普及的當下,商鋪拒收現金無疑是不合理的。


第二,商戶接受程度


開通電子支付要涉及到費率問題,儘管為了便利遊客消費,有不少商鋪安裝了電子支付設備,但當前疫情影響,客流減少,並且可能復甦期會很長,這對於商鋪而言,費率是否會成為經營壓力的一部分。


尤其是小商小販是否願意接受,因目前本澳相關電子支付工具商戶需付給機構的費率是較高,相信若費率能達到合理水平,在商戶層面便進一步普及也是順勢而為。

據了解,目前全球全面推動貨幣電子化的國家僅有瑞典,民間幾乎見不到使用現金的情況。


但今年2月,瑞典央行行長Stefan Ingves提出警告。他表示,無現金社會在面對戰爭或天災時毫無抗性,龐大的社會金融體系將在瞬間崩塌。


對於澳門甚至內地而言,雖然已經有一隻腳踏進了「無現金社會」,手機變成了人們的「錢包」。這種移動支付風生水起,是「天時、地利、人和」綜合作用的結果。


但即便其優勢甚多,也並不意味著沒有問題。要真正做到安全、放心、便捷地「無現金」支付,也許需要考慮更多。


推薦閱讀

★   「港版支付寶」開通澳門支付服務,逾萬商家將迎疫后商機

★   “支付寶澳門”今日開通!手機號+身份證即可搞掂注冊(附使用攻略)

★   @澳門人  請簽收中銀“跨境錢包”!

★   電子消費卡使用首日便遭遇商超抬價?澳門消委會教你這樣做!

★   澳門公交“乘車碼”正式上線!掃碼乘車,使用攻略看這裡...

資料來源:人民網、澳門力報等

在看的你真“好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