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位港澳青年成了廣東「幹部」!
廣東省政協提案委員會近日公佈,省政協委員提出的關於搭建港澳人內地就業平台獲廣東省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廳答覆,稱目前已有約20名港澳居民通過考試環節將被錄用為廣東公務員。
與此同時,省人社廳發佈公告稱,將擇機推動大灣區九市及省直駐上述各地事業單位公開招聘,讓符合條件的港澳居民更好地服務於大灣區。
一時間「事業編」、「體制內」、「鐵飯碗」等就業熱詞再次吸引了港澳青年的目光,也引發社會各界熱烈討論...
澳門青年內地公考「上岸」之路
「請問港澳居民能否報考內地公務員,且在錄取時能否得到一致的對待?」這是2018年出現在廣東省政府港澳辦政務公開欄的一則問詢。當時官方給予的答復是: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規定,年滿十八周歲的中國公民可報考公務員,符合報考條件的港澳籍中國公民具備報考內地公務員資格。
此消息一出,關於港澳居民報考內地公務員的話題再次引發討論,對於那些在內地就讀的港澳學子來說,這無疑是個不錯的就業機會。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首次從官方文件的層面明確:「研究推進港澳居民中的中國公民依法報考內地公務員工作。」
這為中國籍港澳居民(以下簡稱港澳居民)積極參與國家事務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制度基礎。
事實上,近年來,港澳居民報考內地公務員的實踐已在悄悄地進行中。根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官網顯示,近些年均有港澳居民報名參加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公務員招考和廣東、福建等省的公務員錄用考試,並已有一些港澳居民被錄用為公務員。
就在今年4月,畢業於北京大學的澳門專才劉延鑫,辦理了聘任手續正式入職,成爲首位獲得南沙公職的澳門人。
廣州南沙新區産業園區開發建設管理局招聘首批港澳人才入職,讓他們擔任連接內地和港澳的橋梁角色,爲粵港澳青年人才交流融合起到良好的示範作用,爲大灣區建設打下良好的人才基礎。
劉延鑫在接受訪問時說:「大部分澳門的同學畢業後選擇回去擇業,但我更想要跳出舒適區,抓住大灣區發展機遇,尋找更廣闊的發展平台。」
劉延鑫認爲自己在澳門和內地都生活過,兩邊的情況都了解,入職南沙産業園管理局,可以很好地發揮自己的特長,幫助更多澳門青年融入大灣區發展。
而在劉延鑫入職之前,廣東省就率先面向港澳應屆畢業生展開了公務員招錄。
去年11月,廣東省公佈《廣東省2020年度選調生和急需緊缺專業公務員招錄公告》,此次招錄共計劃選調(招錄)公務員3115名,分別包含2020年度選調生、急需緊缺專業、定向港澳選拔三類職位。
時至今日,已有約20名港澳居民通過考試環節將被錄用為廣東公務員。
至此,那些擁有「鐵飯碗」之稱的內地機關單位面向港澳居民招錄的大幕已經緩緩拉開...
「含金量」比拼:公職VS職稱互認
在粵港澳大灣區互融互通的浪潮下,除了公職,能夠吸引港澳青年融入灣區的還有一項,那就是「職稱評級對接」和「職業資格認可」。
去年年底,廣東省人社廳、省教育廳、省民政廳、省司法廳、省財政廳、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省文化旅遊廳、省衛生健康委、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等9部門聯合印發《關於推進粵港澳大灣區職稱評價和職業資格認可的實施方案》(下簡稱《《實施方案》》)。
《實施方案》明確,到2020年,構建開放的粵港澳職稱評價機制,逐步實現粵港澳三地職稱評價對接。
在職業資格認可方面,重點在旅遊、醫療衛生、建築規劃等專業領域創新升級,在教育、律師、會計、社工和專利代理等專業領域取得突破,拓寬技能鑒定「一試三證」職業範圍。
到2025年,粵港澳三地職業資格互認政策銜接和服務協同初步實現。粵港澳人才交流合作進一步深化,三地人才發展與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人才有序順暢流動、便利執業成為常態。
此外,《實施方案》明確,將全面落實港澳居民憑居住證報考職業資格考試,鼓勵支持港澳專業人才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就近參加國家職業資格考試。
探索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地設立土地估價專業評估師、土地登記代理人、專利代理師職業資格考點。在廣東自貿試驗區橫琴片區設立導遊資格培訓和認證試點,提供優質考務服務,面向港澳專業人才開展專場考試。
與此同時,廣東還將在醫療、建築、中小學教師、律師、註冊會記師、社工等多個方面,進一步加大對港澳的開放力度。允許行業相關從事人員在粵多個執業地點執業。並可享受與內地企業和人員同等待遇。
從北上就業看兩種制度下的融合互補
「一國兩制」是粵港澳大灣區獨特的優勢,各個地區可以發揮各自優勢,形成互補。而開放招錄港澳居民參加公職與粵港澳資格認可便是大灣區互融互通的重要前提。
從長遠來看,未來港澳籍公務員將成為銜接三地社會保障機制的中堅力量。作為熟悉港澳民生情況的港澳籍公務員,他們所提出的真實感受能夠最大程度地反映港澳的實際民生問題。
既然《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強調粵港澳三地要通力合作,共同破解民生困局,即有必要建立能夠銜接三地的跨境社會保障機制。機制的銜接工作應由既熟悉港澳情況,又立足於內地現狀的公務員方可發揮最大的實效。
而資格互認能夠更好的促進港澳人才向灣區流動,從而突破當下港澳青年向上流動空間窄的壁壘。對於粵港澳三地融合發展起到推進作用。
無論是完善港澳居民在灣區的就業機制還是擴寬港澳居民就業創業空間。這些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重大部署中看似毫不起眼的措施,但卻在實質上蘊含著豐富的民生價值。
可以說這些舉措是未來粵港澳三方共同破解民生困境的起點,也是港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價值所在。
推薦閱讀
在看的你真“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