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國兩制」與澳門

微觀澳門 2022-04-28
編者按:2021年是中國共産黨百年華誕。沒有中國共産黨就沒有新中國,就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沒有「一國兩制」下的澳門。爲便於澳門居民了解、學習中國共産黨黨史,微觀澳門公衆號(we_macau)開設 #百年風華# 專欄,重溫中國共産黨不同時期的典型事例、歷史人物、精彩故事,回顧中國共産黨的偉大歷程和輝煌成就。

學百年黨史·啟奮進新程


百年黨史

關鍵詞

—— 「一國兩制」 ——










關鍵詞:「一國兩制」


「一國兩制」是鄧小平在20世紀80年代創造性地提出的實現祖國和平統一的偉大構想。「一國兩制」,即「一個國家、兩種制度」,就是在一個中國的前提下,國家的主體堅持社會主義制度,香港、澳門和台灣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長期不變。改革開放以來,鄧小平在毛澤東、周恩來關於爭取和平解決台灣問題思想的基礎上,發表多次講話,創造性地提出了這一偉大構想。這一構想為解決台灣問題而提出,首先在香港和澳門得以實現。


1997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20日,香港、澳門先後回歸祖國,「一國兩制」從科學構想變成生動實踐。事實證明,「一國兩制」是解決歷史遺留的香港、澳門問題的最佳方案,也是香港、澳門回歸後保持長期繁榮穩定的最佳制度。






實現祖國統一,始終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願望。中國必須統一,也必然統一。在這個問題上,中國共產黨人歷來堅定不移、旗幟鮮明。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黨中央和鄧小平在毛澤東、周恩來等老一輩革命家關於爭取和平解放台灣思想的基礎上,正視歷史和現實,創造性地提出「一國兩制」科學構想,開闢了以和平方式實現祖國統一的新途徑。20世紀70年代我國面臨的國際國內形勢發生重大變化,隨著中美關係的改善,中日、中美相繼建交。這為我們解決台灣問題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契機。
1979年1月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告台灣同胞書》,指出:「國家領導人已決心在考慮現實情況的基礎上,完成祖國統一大業,在解決統一問題時尊重台灣地區現狀和台灣地區各界人士的意見,採取合情合理的政策和辦法,不使台灣地區人民蒙受損失」。從而鄭重宣示了爭取祖國和平統一的大政方針。同日,人民解放軍停止對大、小金門等島嶼的炮擊。


    ▲《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告台灣同胞書》


1979年12月6日,鄧小平在會見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時,談到瞭解決台灣問題的政策:「對台灣,我們的條件是很簡單的,那就是,台灣的制度不變,生活方式不變,台灣與外國的民間關係不變,包括外國在台灣的投資,民間交往照舊。……台灣作為一個地方政府,可以擁有自己的自衛力量、軍事力量。條件只有一個,那就是,台灣要作為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個談話表明了鄧小平已經初步形成了一個國家可以實行兩種制度的思想。


    ▲鄧小平會見日本首相大平正芳


1981年8月26日,鄧小平在會見台灣、香港知名人士時,進一步闡明了中央對台灣的政策,他指出,台灣不搞社會主義,社會制度不變,台灣人民的生活水準不降低,外國資本不動,甚至可以擁有自己的武裝力量。即使使用武力方式解決台灣問題,台灣的現狀也可以不變。
1981年9月30日,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葉劍英在新華社發表談話,進一步闡述了台灣回歸祖國、實現和平統一的九條方針。談話特別指出:「國家實現統一後,台灣可作為特別行政區,享有高度的自治權,並可保留軍隊,中央政府不干預台灣地方事務。」「台灣現行社會、經濟制度不變,生活方式不變,同外國的經濟、文化關係不變。私人財產、房屋、土地、企業所有權、合法繼承權和外國投資不受侵犯。」葉劍英提出的九條方針全面系統地闡述了新時期中國共產黨的對台政策,實際上已經勾畫出了「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的基本構想。


    ▲葉劍英軍裝照片


1982年1月11日,鄧小平在會見美國華人協會主席李耀滋時指出,九條方針「實際上就是一個國家兩種制度。」這是鄧小平首次提出「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的概念。
1983年6月26日,根據「一國兩制」構想,鄧小平在會見美國新澤西州西東大學教授楊力宇時,提出瞭解決台灣問題的六條方針。主要內容是:「祖國統一後,台灣特別行政區可以有自己的獨立性,可以實行同大陸不同的制度。司法獨立,終審權不須到北京。台灣還可以有自己的軍隊,只是不能構成對大陸的威脅。大陸不派人駐台,不僅軍隊不去,行政人員也不去。台灣的黨、政、軍等系統,都由台灣自己來管。中央政府還要給台灣留出名額。」


    ▲鄧小平會見美國新澤西州西東大學教授楊力宇


這六條方針,進一步充實了「一國兩制」構想的內容,使其更加具體化、系統化,標誌著「一國兩制」思想的正式形成。

「一國兩制」構想雖是為解決台灣問題提出的,但在實踐中首先被運用到解決香港、澳門回歸祖國問題上,並取得成功。
1982年,時任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到訪北京,就香港問題同中國領導人進行會談。撒切爾夫人以立場強硬聞名,被稱為「鐵娘子」,在會談中,她強調香港的繁榮有賴於英國的統治,並說如果現在對英國的管理實行或宣佈重大改變,將對香港產生災難性影響,強烈表示不能單方面廢除有關香港的三個條約。


   ▲鄧小平會見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


針對撒切爾夫人的觀點,鄧小平立場鮮明地明確指出,「我們對香港問題的基本立場是明確的。這裏主要有三個問題。一個是主權問題;再一個問題,是1997年後中國採取什麼樣的方式來管理香港,繼續保持香港繁榮;第三個問題,是中國和英國兩國政府要妥善商談如何使香港從現在到1997年的15年中,不出現大的波動。」
針對主權問題,鄧小平強調,主權問題不是一個可以討論的問題。1997年中國將收回香港,不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島、九龍。這是中國和英國進行談判的前提。如果中國在1997年,也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48年後還不把香港收回,任何一個中國領導人和政府都不能向中國人民交代,甚至也不能向世界人民交代。
針對「香港只有在英國管制下才能繁榮」的論調,鄧小平指出香港繼續保持繁榮,根本上取決於中國收回香港後,在中國的管轄之下,實行適合於香港的政策。香港現行的政治、經濟制度,甚至大部分法律都可以保留,當然,有些要加以改革。
鄧小平還強調,如果在15年的過渡期內香港發生嚴重的波動,「中國政府將被迫不得不對收回的時間和方式另作考慮」。「如果說宣佈要收回香港就會像夫人說的‘帶來災難性的影響’,那我們要勇敢地面對這個災難,做出決策」。


   ▲鄧小平與撒切爾夫人會談


鄧小平同撒切爾夫人的談話,鮮明地表達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的原則立場和按時收回香港的堅定決心。撒切爾夫人聽了鄧小平的話後,表示非常關注鄧小平的觀點,並懇請鄧小平不要把今天的想法和打算向外透露,以免引起可怕的反應和波動。在走出人民大會堂時,撒切爾夫人不慎跌倒。一些外國媒體借此報導,一語雙關地說:「撒切爾夫人同鄧小平會談時摔了跤。」
通過這次會談,中方掌握了收回香港的主動權,解決香港問題的基調就這樣按照中國人民的意志定了下來。1982年9月,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訪問中國,正式拉開中英關於香港問題談判的序幕。1982年10月,中英關於香港問題的談判正式開始。1984年12月19日,中英兩國政府正式簽署《關於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確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於1997年7月1日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
當香港回歸進程啟動之後,澳門回歸問題也隨之提上日程。澳門,包括澳門半島、氹仔島和路環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16世紀以後被葡萄牙逐步強行佔領。1986年6月,中國和葡萄牙兩國政府開始就澳門問題舉行談判。談判比較順利。1987年4月13日,中葡兩國政府正式簽署關於澳門問題的聯合聲明,宣佈中國政府將於1999年12月20日對澳門恢復行使主權。澳門進入回歸祖國的過渡期。1993年3月,八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審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


▲中葡談判


香港、澳門回歸進程的啟動,證明「一國兩制」構想既體現了實現祖國統一、維護國家主權的原則性,又充分考慮到香港、澳門等地的歷史和現實,是推動祖國和平統一的創造性方針,為世界各國提供了國家間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的範例。


鏈接: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意味著國家改革開放和「一國兩制」事業也進入了新時代。新時代的顯著特徵之一就是堅持改革開放。在新時代國家改革開放進程中,香港、澳門仍然具有特殊地位和獨特優勢,仍然可以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希望港澳同胞繼續以真摯的愛國熱忱、敢為人先的精神投身國家改革開放事業,順時而為,乘勢而上,在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中實現香港、澳門更好發展,共同譜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篇章。



70年來,我們把握兩岸關係發展時代變化,提出和平解決台灣問題的政策主張和「一國兩制」科學構想,確立了「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基本方針,進而形成了堅持「一國兩制」和推進祖國統一基本方略,回答了新時代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團結台灣同胞共同致力於實現民族偉大復興和祖國和平統一的時代命題。


——

——

參考書目:

《百年黨史關鍵字》   

《中國共產黨簡史》

會見香港澳門各界慶祝國家改革開放40周年訪問團時的講話

在《告台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上的講話



推薦閱讀

★  寒冬已過?澳門今年首季GDP解讀

★  入境澳門,這些人須出示3次核酸證明

★  超燃!昨夜的澳門群星璀璨!

★  範圍擴大!廣州五個區人員入澳須隔離

來源: 拱北青年

在看的你真好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