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澳門頭疼的「電老虎」,如何成了「電貓貓」......
今日中午時分,珠海市香洲區吉大部分區域突然停電,當地供電部門緊急進行故障搶修很快便恢復通電。眾所周知,澳門的供電線路來自內地,南方電網的供電線路是經過珠海再到澳門,可以這麼講,澳門處於地區供電網路的末端,但今天中午就在珠海的電力工作人員全力以赴進行搶修的同時,澳門這邊卻風平浪靜,沒有受到一絲一毫的影響。
很多中老年的澳門人都不會忘記,在上世紀80年代之前,整個澳門僅有一座110千伏澳門變電站,停電是家常便飯之事,點蠟燭吃「燭光晚餐」是幾代人的共同記憶,但在隨後的30多年間,停電在澳門幾乎成為了一個歷史名詞,曾經讓澳門人頭疼的「電老虎」,變成了溫順的「電貓貓」,澳門是怎麼做到的?
澳門之所以這些年來在供電方面做到如此穩定,其實秘訣只有一個——「國家對特區的大力支持」。
雖然澳門的電網是與珠海電網聯網,並且是從珠海那邊的網路延伸過來,但為了保障澳門的用電安全,廣東的電力部門是在珠海那邊的電網進行了優化,使得國家電網對澳門地區的供電等級是比較高的,「可以這麼說,由於國家對澳門供電的優先保障,即使整個珠海出現大面積的停電,澳門的供電也不會有太大問題。而且,澳門本身也具備一定的發電能力,這樣就可以提供雙重保障。」
澳門上一次大面積停電是在2017年遭遇颱風天鴿那樣的極端惡劣天氣,但那一次不僅是澳門停電,整個珠三角都有不少城市出現大面積停電,這樣的情景還是極少見的,一般的情況下,廣東省的城市遭遇停電不會對澳門造成太大影響。
保障澳門用电
上世紀80年代初,澳門尚在葡萄牙政府統治下,僅靠兩座燃油發電廠發電,容量不大,發電成本和電價卻很高,用電高峰期時供電能力捉襟見肘,噪音等污染更讓人們不堪其擾。此時內地改革開放的浪潮奔湧而來,一水之隔的珠海從寂寂無名的南海邊陲縣鎮一躍成為經濟特區。此前雖然近在咫尺,但由於歷史和政策原因很少往來的兩座城市開始共謀電力發展。
著名愛國人士、澳門前任特首何厚鏵先生的父親何賢先生當時提議由廣東對澳門供電,當時的廣東省政府和廣東電力工業局均積極回應雙方談攏後,於1984年6月30日,在澳門電力公司澳北變電站舉行了對澳供電剪綵儀式。此後,隨著韶關、江門和珠海等多地變電站和供電線路的建成,以及珠海本地配變和低壓電網的「地毯式」改造,對澳供電可靠性大大提高。
粵澳聯網後,作為連接點的珠海電網積極「善其身」,自身網架結構逐步完善,供電可靠性穩步提升。上世紀90年代末,隨著珠海站、鳳凰站、南屏站等一系列變電站及輸電線路的建成投運,珠海220千伏電網網架形成。其中,1997年投產的南屏變電站是當時全國第一座採用國產220千伏綜合自動化系統的變電站。2008年,南方電網公司與澳電簽署《關於2010~2020年的電力合作框架協議》後,澳門社會發展新增的電力需求改由內地輸入電力來滿足。
為滿足澳門供電負荷及電量迅速增長的需要,對澳供電通道日趨完備:1995年,對澳供電第一通道——110千伏珠澳AB架空線在運行狀態下改為地下電纜;2006年,第二通道南屏站至澳門氹仔站雙回線路送電;2007年,第三通道拱北站至澳門新澳北站雙回線路投產運行;2008年,「南方電網供電澳門220千伏輸電通道工程」投產,首次以220千伏等級對澳供電;2012年,「南通道」220千伏琴蓮甲乙線建成。此外,2011年底建成的220千伏琴韻站直接對澳門供電,是南方電網首個「綠色3C變電站」,該站駕駛艙技術屬全國首創,另有多項技術居於全國領先水準。
據相關的數據顯示,廣東對澳門供電始於1984年7月,那時珠海電網由110千伏珠澳AB線向澳門供電,年供電量僅0.47億千瓦時。1999年回歸當年,對澳供電量1.95億千瓦時。現在,通過6回220千伏線路、4回110千伏線路對澳門供電。
到2019年,即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也是南方電網公司對澳門供電35周年之際,截至2019年12月1日,南方電網向澳門輸送電量累計達到500.09億千瓦時,實現對澳供電量的歷史新突破;2019年預計完成對澳送電49.5億千瓦時,送電規模較1999年回歸當年增長約24倍。
粵港澳大灣區的全面建設,對向澳門供電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根據此前南方電網發佈的服務粵港澳大灣區發展26項重點舉措提到,從2019年起的5年內,南方電網將在珠三角電網投資超1700億元,構建與國際一流灣區相匹配的能源保障體系,全力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持續提升供電可靠性。
推薦閱讀
來源:海外網
在看的你真「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