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議的「澳門新港」,是個什麼港?
今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提出用足用好澳門自由港的有利因素。然而,深水港的缺乏,制約了澳門「自由港」的通商功能。因此,專家建議,在珠海高欄港建設「澳門新港」,結合深水港、澳門自由貿易和橫琴的產業空間優勢,逐步把「澳門+深合區」建設成為國際航運、貿易、商業、金融中心。
近日,廣東省政協研究諮詢委員會委員、省新階聯監事長、遠光軟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利浩,全國政協委員、廣東省新階聯副會長、廣州市新階聯常務副會長蔣洪峰,珠海市香洲區政協委員、橫琴新階聯會長、珠海小可樂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李翔接受媒體採訪,就「澳門新港」建設建言獻策。
歷史上,澳門曾是有名的通商口岸。但由於沒有深水港,如今澳門的口岸功能已經弱化。近年來,澳門港口集裝箱輸送量(萬標准箱)大幅下降,遠低於我國許多內河港口。
雖然內地很多港口的輸送量都已經大大增加,如上海港已成為世界輸送量第一大港。但專家認為,澳門仍應該被賦予深水港資源。
陳利浩也認為,建設「澳門新港」勢在必行。「要想用足用好『自由港』的有利因素,充分發揮澳門的通商功能,一定要補上深水港的短板。」
此外,隨著外部環境日益復雜,我國面臨的反傾銷、反補貼、配額等限制會越來越多。要想規避這些不公正待遇,通過獨立關稅區的轉口貿易是最有效的方式。
轉口貿易,指的是國際貿易中通過協力廠商易手進行的買賣。蔣洪峰提到,香港的進出口貿易中,95%以上都是轉口貿易。但從去年開始,美國已暫停給予香港的獨立關稅區、出口許可豁免等一系列優惠待遇。
「通過深水港恢復澳門的『轉口貿易港』功能,不但是『深合區』建設之必需,更是我國『雙循環戰略』之必需。這是建設『澳門新港』的意義。」他說。
「只要有了深水港,就可以解決澳門進出口貿易業等產業的衰退問題了嗎?不見得。」蔣洪峰說,「澳門進出口貿易業、航運業等產業和其人才、配套體系基本已是空白。深水港建設,必須要和產業配套相輔相成。」
針對新港口如何規劃,三位專家一致認為,新港的建設應該是「三位一體」的——一是澳門已有的自由港資質,二是在高欄港建設「澳門新港」深水港區,三是橫琴「深合區」的支撐產業。
「高欄港距離澳門數十公裡,又有『一國兩制』的制度要求。看似規劃不合理,其實都有先例可循。」陳利浩說,要知道,上海洋山港港區在浙江舟山,距離上海100多公裡﹔澳門大學曾於2009年在橫琴獲批1500畝地建設新校區。「可見,在高欄港建設『澳門新港』,地理和制度上都沒有障礙。」
而在產業配套方面,李翔說,中央對橫琴「深合區」建設的要求很明確:不能搞成「注冊經濟」「總部經濟」,而要有實實在在的產業。
「落地『深合區』的產業重心,應該放在航運、進出口、貿易、結算上——對比其它自貿區的高新科技產業等,這些才是澳門和『粵澳深度合作』的獨有優勢。」她說。
對此,陳利浩也頗為認同。「可由航運、外貿央企帶頭進駐橫琴『深合區』:運力和進出口貿易量在澳門新港,相關結算功能在『深合區』。同時,對「深合區」內的商業銀行和金融機構支撐「澳門新港」的業務,視同「境外金融業務」,培育『深合區』的金融功能。」
這樣「三位一體」發展,就能把澳門的「牌照」優勢、高欄的深水港優勢、橫琴的產業空間優勢結合,同時大力引進和培養人才,完善各類服務體系。「一個世界級的經貿中心、航運中心、金融中心指日可待。」陳利浩說。
毫無疑問,高欄港的「澳門新港」將助力澳門產業發展。但新港的作用遠不止於此。從長遠看,它將帶動「存量」,創造「增量」,發展澳門的同時發展高欄、橫琴、珠海及珠江口西岸,進而助力國內國際「雙循環」。
「我們首先要明確的是,『澳門新港』基本不佔有高欄港的『存量』,反而能在帶動原有存量的同時,創造新的『增量』。」李翔說。
一方面,貿易量增加了,高欄港原有的「存量」就會被賦能、帶動,例如,升級港口周邊的配套設施,包括倉儲、物流、保稅等服務。同時,301公頃的高欄港綜合保稅區可直接為新港服務。高欄港面向國外,特別是歐盟和葡語系國家的交易運輸量,一定會有新的突破。
另一方面,新港也將為珠海、橫琴創造新的「增量」。「『澳門新港』的支撐產業配置在橫琴,航運、進出口、貿易、結算等的巨大『增量』一定能給橫琴帶來前所未有的收益,並進一步帶動珠海其他區域、乃至珠江口西岸其他產業、行業的發展。」李翔說。
此外,新港建設還將在探索和國際接軌的制度創新、監管標准等方面具有深遠的意義。
「如果將『澳門新港』的業務視同『境外金融業務』,就必須有銀行和金融機構支撐,從而大力推進『深合區』外匯管理機制、人民幣跨境結算機制等『一地兩制』『一行兩制』等的制度創新和探索。」蔣洪峰說。
陳利浩說:「以深水港口為基礎,聯通內外,探索與國際接軌的制度融合和創新,深合區將立足其獨有的資源和優勢,有希望成為開辟新時代改革開放的新視窗。」
推薦閱讀
來源:人民網廣東頻道
在看的你真「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