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书单 | 看完这些书才知道,我这辈子都没正经吃过饭

正阳书局 正阳书局The Gateway 2019-06-04

点击上方“正阳书局砖读空间”可以订阅

快过年了,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可能要不间断的提到各种吃吃喝喝的事情。减肥的同志们,每逢佳节胖三斤,这波压力要顶住!


北京菜系本身在全国范围内排第几,我们且不谈,但有一点要说明白,在这个首善之区,北京人的“吃尽想绝”,那绝对是全国正着排前列的。能吃,只能说明你胃口好;爱吃,说明你有点热爱生活;而会吃,才是真正体现吃货技术的时候了。


谈到吃,北京人打过去就是各种花样百出,别的不图,就图个讲究。要不人家汪曾祺怎么说,五味神在北京呢?就拿现在冬天来说,天冷儿都爱吃热乎的,就火锅这一样儿,北京人就得有羊肉火锅、什锦火锅、三鲜火锅、白肉火锅、鹿肉火锅这一大堆吃法,这还是说的大类别,具体到每一种,底汤用的是什么汤,酱料用的是什么料,肉片用的是什么刀法,各个都有讲究,就这几个名词展开一下,几千字都刹不住。


所以我们今天也就先不展开了,我们给大家列出了一部分书,想研究老北京吃上的讲究,这几本书抱回家,准让您一跃升级为技术型的老北京吃货~


《口福老北京》


《口福老北京》是金受申先生的一部饮食文集,本书以老北京的饮食为主线,全面而又翔实地记录了老北京生活中日常饮食的方方面面,而以中下层普通百姓为主要对象。全书记录了老北京四季家庭和各类饭庄饭馆所常见的菜肴、冷饮、茗茶的品种及做法,还顺带谈及了冬季蔬菜培植、茶叶辨伪、茶馆经营、艺人说书等方面。同时,全书还叙述了笔者的实地考察和见闻感受,以及与之相关的趣闻轶事、历史文化的变迁,文末还从主食、副食两方面探讨了我国的饮食文化,是一本地道的关于老北京饮食及其文化的书稿。


扫描二维码,进入购买页面


《齿留余香忆京城》


《齿留余香忆京城》是周绍良先生谈饮食文字的结集,本书所谈的饮食,既有《红楼梦》中“食不厌精”的贾府美馔,又有火烧、炸酱面等流行于市井人家的寻常饮食;既有从清人记载中爬梳出来的饮食轶闻,又有作者亲见亲尝的现代食品。书中所记饮食以旧时北京特有的食物为主,旁及北京与其他地方共有的食品如馄饨、面条等。周先生的文字充满感情,时有抚今追昔之感,读之不仅有助于认识北京饮食,而且能让人对旧时的北京风俗文化也产生浓厚兴趣。


扫描二维码,进入购买页面


《吃货辞典》


饮食,是一切文明的基础。它最牢固,也最顽强。当你回味着那些酸甜苦辣,往往更为留恋吃东西时的某种意境和心绪。萦绕于心头的滋味,隐匿着属于自己的甘香或苦涩,人世间是无法买到的。于是有了这本活色生香的“辞典”,为那些销魂于碗筷之间的“吃货”。


《吃货辞典》以八十多篇精致散文介绍了中国天南地北的几百道大菜小吃,无论是在家吃个舒坦,街边吃着随意,还是上饭店吃个名气,都饱含着浓浓的人间烟火情。更有近百幅绝美手绘插画为“辞典”增色,七种趣味书签为“吃货”添香。


扫描二维码,进入购买页面


《一面一世界》


世界上有那么多人爱吃面。一般来说,面条儿是很接地气的吃食,吃起来也比较随意。尽管如此,做面条儿也有做的讲究,吃面条儿也有吃的规矩。这些讲究和规矩又随着地域和时代而不断变化着。至于咱们中国关于面条儿的讲究和规矩,那就更多了。


一面一世界,不同的面条代表的是背后不同的文化。著名文化学者、美食评论家崔岱远先生在《一面一世界》中,从面条儿的起源、发展、传播到背后的掌故、民俗、文化,从《随园食单》中的鳝面聊到民间的炸酱面,从中国各地的特色面谈到日本方便面、意大利面。所有关于面条儿的前世今生,都在这本书里。


扫描二维码,进入购买页面


《老饕漫笔》(增订版)


饕餮本为人所不齿的“好吃鬼”,但苏轼却曾以之自居,并作《老饕赋》:“盖聚物之夭美,以养吾之老饕。”从此“老饕”遂成追逐饮食而又不失其雅的文士的代称。这些文士不但善于品味饮食,甚至不乏擅长烹饪者,“东坡肉”、“潘鱼”、“谭家菜”……可谓不胜枚举。古代的暂且不说,现代的梁实秋、王世襄、汪曾祺以及这本书的作者赵珩,皆是此道高手。

《老饕漫笔》是赵珩先生谈饮食文化的一部力作,开饮食文化读物之先。全书共四十八篇,用白描式的笔记体,写口腹之物,记风物人情,述历史掌故,亲切自然而优雅,流露出作者对精致文化的一份眷念。看一般的书,长眼界。看《老饕漫笔》,开胃。


扫描二维码,进入购买页面


御馔·姜述


了解一道菜不仅要了解它的做法,更重要的是了解它背后隐藏的故事,或者它所蕴含的意义。食,讲究的不仅是味道,也讲究的是文化。了解了一道菜的故事,也就了解了为何这道菜这么受青睐,而宫廷里是讲究吃食的地方,本选题就以宫廷为背景,讲述每道宫廷菜背后的传说,以此来了解宫廷饮食文化,了解当时的历史,读来令人垂涎,令人回味,令人赞叹。


本书作者姜波,老北京旗人民俗美食家。1994年起他拜刘俊卿老先生为师学习面点制作技术,先后得到郭文彬、康富友、黄子云、康辉、郑连福、张玉贤等多位厨艺大师的指点和提携。他制作的宫廷御点及北京各式小吃具备“选料精、下料狠、火候足、技法多、口味纯、香味浓、色泽美”等特点,充分体现了兼容并蓄、博采众长、趋时应世、精益求精的独特风格。受到了海内外同行和媒体的关注。


扫描二维码,进入购买页面


《闾巷话蔬食》


这是一部记录老北京民间饮食、传统烹饪技法和器具的百科全书。从小米饭、糖三角、黄米面饼子、两样面馒头等日常主食,到牛肉炖萝卜、白菜熬粉条、香椿摊鸡蛋等家常菜肴,再到驴打滚儿、果丹皮、雪花落等各色小吃,每一样普通吃食的背后,无不凝结着作者李春方老人数十年来探究美食的心血。在追忆城乡美食的同时,对这些逐渐消失在我们生活中的烹饪器具和技法,也都做了详尽的回顾。

这是一本美食书,更是一本回忆书,是与邻里乡亲围坐一团时的把酒言欢,是老人对闾里乡情无尽的怀念。每一道远去的风味,依然存留着温度,回忆的酸甜苦辣,也因此变得温暖。


《云乡话食》


邓云乡与梁实秋、唐鲁孙并称为“华人三大美食家”,老先生用他的生活情趣来写美食,从北京写到江南,从街边面茶写到红楼茄鲞,从大白菜写到鲥鱼,有诗词,有典故、有风俗传统,有逸闻趣事,更有老先生情趣的自然流露,给人以无限想象的空间,仿佛感官也可以传递。


而邓云乡先生又是一位民俗学家,所以他讲的不只是美食,还是民俗文化的沉淀,是回不去的故乡的味道。


吃主儿


文物专家王世襄先生以及他家的两位老家人就是“吃主儿”,作者在这里讲述的就是他们的故事。


介绍“吃主儿”,就不能不讲他们怎么采购、怎么做、怎么吃的种种讲究。《闲趣坊一:吃主儿(新版)》介绍的这些菜肴大多没用什么名贵原料,有些是老北京的家常菜而今天难得一见的,有些是经“吃主儿”改良而与众不同的,更有令有缘品尝者念念不忘、报刊文字屡屡推介却是偌大京城只此一家的。可喜的是,对这些菜的制作精要,作者可谓倾囊相授。如果您跟着实践,您也可以成为“吃主儿”。

从《闲趣坊一:吃主儿(新版)》中还能了解当年老北京的风情和旗人的生活侧面。但是,它首先是让“馋人”过瘾的书,尤其是倾心烹饪之道且有心得的读者。


《唐鲁孙谈吃》


唐鲁孙是中国饮食文化和掌故杂谈方面具有代表性和传奇性的人物。他以其博闻强记和细腻动人的文字功夫,演绎了一段段“舌尖上的民国史”,功力至深,韵味至长,尤为难得的是,在“吃”之外,唐鲁孙还记录下很多鲜为人知的民俗掌故、宫闱秘闻,以及晚清民国的服饰、手艺、年俗、名人轶事等。


正阳书局微店现有优惠券可以使用,分别为满100减10元满20减5元,不要忘了领取哦!

更多精彩文章(可点击查看):

扫描二维码关注正阳书局

正陽書局北號地址:

西四南大街43號,

萬松老人塔院内

電 話:

010-66116311


正陽書局南號地址:

前門外廊房二條76號

(南號暫停營業)

订阅号

服务号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微店领取优惠券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