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职场妈妈“生”还是“升”?面面俱到是最大的陷阱

镝次元 数有范 2021-07-30

查找更多女性相关数据,点击图片进入



周日的母亲节刚过,对母亲的祝福、感恩满溢,中国女性大多承担多个社会角色,职场人、妻子、妈妈、儿媳,囿于家庭与职场之间,仿佛女性本身反而是最弱的一个角色。

 

在面对事业成长、个人追求、家庭责任等等选择时,职场妈妈内心有怎样的顾虑和考量?她们是如何分配自己的时间和收入的?职场妈妈们努力、倔强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情绪?


近半数职场女性因生育错过职业机会


领英数据显示,46%的女性由于生育主动或被动地错过了职业机会,而仅有23%的男性职业机会受到了生育过程的影响。数据显示,35%的男性所在公司没有提供陪产假,或是他们为了工作主动放弃了足额陪产假。

 

对此,96%的女性认为男性陪产假非常重要,可以分担女性的家庭压力,而更深远的作用是,陪产假制度有利于减少两性就业机会上的不平等。



在生育前后,近1/3的女性更换了工作,或没有回归职场成为了自由职业者。事实上,被赋予双重角色的职场女性,在承担更多家庭责任的背后,实则同样渴望着职业上的发展。只有不到2成的职场妈妈是因经济压力而回归。对于生育后的事业观,7成女性希望工作和事业可以兼顾。


事业与家庭平衡成“谎言”


“脸书”首席运营官桑德伯格在其专著《向前一步》中提出,“拥有一切”或许是女性遭遇的最大陷阱。如何在工作与生活之间寻找平衡点呢?半数以上的职场妈妈在照顾家庭与工作中艰难取舍,而未婚和已婚未育的职场女性更多苦恼于工作压力和工作时间对生活的挤占。


是否有娃成为了职场女性工作与生活之间思考与权衡的重要转折。一边是嗷嗷待哺的心头肉,一边是繁重的事业,职场妈妈的选择变得难上加难。

 

数据显示,55%的职场妈妈在生娃后明显感到心力不足,工作还有暂时放空的机会,而看孩子是一项时时刻刻需要精神紧绷的工作。每隔2小时的喂奶,碎片式睡眠,屎尿屁、皮肤体温的随时关注,剁碎不同果蔬制作营养搭配合理的辅食,各育儿书籍文章早教班的学习…

 

哪个妈妈不是清醒地看着凌晨12345点的夜走过来的?一手抱娃喂奶,一手敲键盘写方案的景象也是很多职场妈妈都经历过的情景,只有8.1%的女性表示生娃对职业发展没有影响。 


当“时间贫困”已变成罩在现代人头上的魔咒,职场妈妈也需要认识到自身的局限性,适当降低自我预期,明晰主要诉求:如果更看重事业,就不必纠结于少陪伴的减少;如果更看重家庭,就坦然接受工作上的80分。比起平衡事业与家庭,职场妈妈自身更重要的是做到内心的均衡。


职场妈妈面对的最大困难是精神压力


桑德伯格说,个人的选择,并不是表面上的那么个人化。如果一个拥有一岁女儿的年轻男性,希望在职业上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这样的选择一定能得到所有人的鼓励;而当一个拥有一岁女儿的年轻女性面临职业与家庭的冲突,情况就复杂得多,在职场上的退缩或止步不前,从家庭和社会得到的不仅仅是“允许”,甚至是“鼓励”。社会对不同性别的期待不同,反映了整个社会文化的倾向。

 

固有社会观念、家庭压力、职场受阻、身心不适等,都是职场妈妈们正在面对的困难。其中,精神压力大的困扰占据了首位。


面对种种困难,职场妈妈最渴望得到最亲密的伴侣及家庭的支持,除此之外,社会福利的完善、对妈妈们产后情绪波动的重视、社会评价等都是职场妈妈们认为需要改善之处。


88.8%的职场妈妈将业余时间奉献给家庭


职场妈妈担心、焦虑自己的未来,却又对年幼的孩子充满了愧疚,生怕错过一点什么,造成无法弥补的亲子关系伤害。职场妈妈恨不得把上班以外的每一分钟都用来陪伴孩子,周末往往比工作日还要辛苦。

 

工作与孩子都需要时间,那就只能挤压自己。在某个阶段,只能取消所有的美容、聚会、购物逛街——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工作与生活的平衡,有的只是放弃多与少的问题。


职场妈妈收入高于普通职场女性

收入更多分配给孩子教育


英国《经济学人》旗下机构编撰的《人口、多元化和企业命运》报告中指出,中国大陆的女性劳动参与率2018年达69%,为亚太地区最高,且已超越了许多欧洲国家。另一份报告显示,相比于世界其他地区的女性,中国女性对GDP的贡献最大,为41%。

 

在工资方面,职场妈妈的月薪在5000元以上的各个区间中,所占的百分比明显高于职场女性,而职场女性的主流收入集中于2000-4999元区间,职场妈妈在收入水平方面明显高出普通职场女性。


而子女抚养和教育是职场妈妈最普遍的收入分配方向——

“虽然我只试听了半节课就毫不犹豫给娃报了2万多的英语班,但我连买一送一的三位数写真都舍不得给自己拍啊”;

“托人给娃带几大盒澳洲蓝莓越橘护眼片好几大千;自己吃个水果至今还没实现车厘子自由”…

 

未婚和已婚未育的之差女性收入则主要用于吃喝玩乐享受生活,房租或房贷是三类职场女性均需要负担的支出。

 

韩国开发研究院分析称,随着进入高收入职业群体的女性不断增加,比起生孩子背负养育负担,女性更愿意上班增加收入。而生活中,“就知道工作,哪有个当妈的样子”等质疑并不鲜见。就业性别歧视、职业天花板等现象,也制约着女性的发展。

 

人的价值感除了靠自我实现支撑,很大程度也仰赖于社会评价。帮职场妈妈纾解困境,尤需全社会共同努力,真正为这一群体减压。尤其是随着全面两孩时代的到来,应当倡导抚养孩子是家庭共同责任的理念,让职场爸爸更多补位。

 

更为关键的是,整个社会还应着眼于制度设计与完善,对职场妈妈给予更多的宽容和便利。这不仅仅指多设母婴室、实行弹性工作制等,还包括精神层面的关心和包容,促进公众更多认可她们的付出与价值。




数据分析/文稿丨苇 影


设计丨唐 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