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形式主义”下的“摸鱼加班”也在毁灭职场人的斗志

镝次元 数有范 2021-07-30


可以说“加班文化”真的是越来越奇葩了!


前不久,因加班引发的抗议真正拉开了员工与各大公司时间斗争的序幕。然而,毁灭年轻人的斗志的,还有另一种“形式主义的加班”--“摸鱼式加班”。腾讯新闻与镝次元联合出品,通过数据来看看,那些摸鱼的年轻人到底为哪般?




点击图片,查找更多摸鱼加班数据


正在 “摸鱼”的职场人


有媒体曾刊载《Slacking Workers of the World Unite》(全世界摸鱼员工联合起来),据统计,上班“摸鱼”的员工在全球一万三千多家企业中占比平均超过87%,中国为94%。“摸鱼”员工给全球企业带来了每年近一万亿美元的损失。

 

在全世界范围内,员工平均每天的摸鱼时间有1到3个小时。


“摸鱼”群体都有什么特点?该媒体给出了这样的画像,对工作不满意的人、注意力不集中的人、能力不足的人等都会存在摸鱼习惯。


点击图片,可下载本数据


“摸鱼”者的时间消耗在哪些事情上呢?此前,英国一家网站最近对“真实的”办公室工作情况进行了调查,收到了2000个回复,其数据如下:



以日本为例的亚洲区有70%-92%的人参与摸鱼,8小时制一般摸鱼1-2小时,9小时制摸鱼3小时,12小时制以上的至少摸鱼6小时。上述媒体曾给出“摸鱼”党时间花费看出,与工作无关的网页、发呆和睡觉占据的比例是最大的。


形式主义“摸鱼式加班”


人类有群体性,从众心理在职场上表现也尤其明显。“别人加班我也加”、“领导不走我不走”,已成为现在许多人“约定俗成”的职场潜规则。但是这种“唯时长论”“坐班不做事”的风气并不是职场应该有的。不仅如此,形式主义加班还从“线下”延伸到了“线上”,形成了“朋友圈办公”,“聊天群加班”等氛围。

 

形式主义下的“摸鱼式加班”成为员工在领导面前怒刷存在感的方式。“摸鱼式加班”也成为了一个新兴的热词,登上微博的热门话题,在微博中,输入“摸鱼加班”和“形式主义加班”相关词,我们收集到的话题数据如下:

点击图片,可下载本数据


当然,这样形式主义的加班对于企业和个人而言都是不利的,双方都在以高昂的成本代价来进行无意义的行为。其结果就是陷入加班-摸鱼-更加班-更摸鱼的恶性循环中,大大降低工作效率。

 

BBC就曾报道过中国人加班时间远超欧美,但工作效率不高。经合组织(OECD)调查了包括经合组织成员国在内的36个国家员工平均每年工作小时数,之后北京师范大学一名研究人员也对中国的员工工作小时数进行估计。


其结果发现中国人每年平均工作2000到2200个小时,远远高于美国人(每年1790个小时)、荷兰人(1425个小时)、德国人(1371个小时)。德国人的工作高效是全球公认的,但德国人每天的工作时间仅为为5-6小时。

点击图片,可下载本数据


根据工作效率的计算公式(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工作效率与工作时间成反比。加班可能有两种情况,第一种,增加工作任务量;第二种延长工作时间。


在增加工作量的情况下,同时延长工作时间,从公式计算中得出的工作效率不一定降低,但是由于人的心理因素和体力限制,工作效率还是会降低。工作量不变的情况下,延长工作时间,效率更是会降低。

 

如何提高工作效率才是企业和个人都应该抓住的重点。从人体的生物规律和工作习惯来看,我们发现一天中9.00-11.00是效率最高的阶段,一周中周一到周五的效率较高,一年中,夏秋季效率较高。

点击图片,可下载本数据


不要加班,更不要“摸鱼”

 

不管吐槽得再多,加班似乎还是大多数年轻人逃不过的。

 

从boss直聘发布的《2019职场人加班现状调查报告》来看,加班已成常态。仅一成的职场人可以基本不加班,有24.7%的职场人每天都加班。而最惨的莫过于职场新人,95后成“每天都加班”的人群之首,90后在“基本不加班”人群中垫底,不到10%。


点击图片,可下载本数据


除了被动形式的加班,也有主动加班的。数据显示,25.4%的人是因为大家都没走不好意思先走,17.3%的人是因为老板还没走不敢先走。那么从“形式主义加班”的性质来看这两个群体所占的比例大概就是“形式主义加班”所占比例了,共计42.7%。同时,这群人,基本上是“摸鱼式加班”。

点击图片,可下载本数据


不管是被动加班还是主动加班,加班总会消耗年轻人精力。网络充斥的各种职场“职场摸鱼指南”,自嘲与吐槽结合,生动形象,不仅仅反应出了当下年轻人的“丧文化”,也是一种他们对于加班无奈的反抗方式。

 

已婚人士有家庭责任,单身的年轻人想要更多时间恋爱,还有很多人希望进行自我提升。“摸鱼“加班让职场多了更多戏精,让人在这个竞争的大环境中不得不妥协与伪装。然而,职场如戏,全靠演技,只为在老板面前怒刷存在感的“摸鱼式加班”适得其反,正在毁掉年轻人的斗志。公司并不需要滥竽充数的人,形式主义早就该屏蔽掉。提高工作效率,准点下班多好!


Date Editor丨唐 风


审核丨苇 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