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开源?闭源?中国式数字化应如何做选择

2019年第一季度,企业服务获强劲市场关注,融资数量位列行业第一。用户付费习惯基本养成,职能型SaaS价值复苏,企业服务价值得到市场重视和认可,行业发展已经进入黄金期。


在企业服务领域,汉能投资曾为中软、神州数码、用友、亚信联创、软通动力、文思、东软、金山云、青云、网宿科技、云知声、销售易、印象笔记、芯盾时代、EasyStack等行业领军企业担任多轮融资或并购独家财务顾问,近两年企业服务领域交易额超过28亿美金,位居行业第一。


云化浪潮中中国实际面临哪些问题在技术领域内如何选择开源和闭源的路线?如何看待美国开源项目的竞争?用户数据分析如何发展?


2019汉能投资企业服务高峰论坛“云化浪潮中,如何把握中国特色数字化转型发展机遇”的圆桌论坛上,汉能投资董事总经理刘亚雷与腾讯云副总裁张浩、神策数据CEO桑文锋、青云CEO黄允松、PingCapCEO刘奇、软通智慧CEO冯嵱以及巨杉数据库联合创始人王涛共同探讨了以上问题。



要点如下:

  • 基础层的云平台是青云生命线,什么东西我们可以“拿来主义”?比如说好用的工具。

  • 选择开源或闭源与定位有关。像Database这一类的它应该是开源的。

  • 全球化竞争是人才、场景、品牌的竞争。

  • 一个行业成熟的标志就是专业分工。市场还远远没有到每一个工具都按效果付费的阶段。

  • 客户需要的是分散还是集成?这是一个迭代的过程。

以下是本场主题圆桌论坛内容精选。



(汉能投资董事总经理 刘亚雷)


刘亚雷:基础技术成体系换代的红利,尤其是开源技术给中国企业服务企业带来了技术红利,不管是 Hadoop Spark 在大数据层面,还是 Tensorflow 在人工智能领域,都有巨大的开源项目在驱动。正因为这些技术开放给了中国,这几大产业技术才能起来。我特别好奇在中国有一个特别的现象,在开源和闭源的选择上,在中国特色自主研发很多是外面是黄皮肤里面是白人的“拿来主义”的自主研发,也有真正自己把代码一行一行写下来的自主研发。在技术领域内如何选择开源和闭源的路线?在开源的社区里面管理贡献者的团队是非常核心的,因为在开源社区里面你能够很快的去迭代,能够集思广益去创新,但是在闭源的体系下你能够更好的管理、更好的产品化,在这个路线的选择上,以及对于现在国外的这些,美国这几个开源项目的竞争如何看待?几位是如何思考的——



 >>>什么时候选择拿来主义?<<<



黄允松:开源分很多种品类,有两大类,第一种我们早期连接很小的时候,十多岁二十出头做的基本上是研究性机构为主导的项目,比如说大学里面做的。它的项目商用总量几乎是零,你能把它编译做出来就不错了,没有人会保证它的单元测试或者它的各种各样的测试是不是适合这个场景的,这种情况不太多。但是现在的情况已经不一样了,现在的开源更多是商业企业在里面做,商业企业做出来的开源项目品质是非常高的。

    

我们的公司定位就是基础层的云平台,这就是我们的生命线,什么东西我们可以“拿来主义”?比如说我在上面做了一套东西,这套东西是帮助大家分析那个logo和监控拿来的性能数据,这个不是我的core,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用的工具,这个时候我可以选择“拿来主义”,然后让我的东西的更加的完备。



>>>选什么路线取决于如何定位<<<

    


刘奇:我觉得这个和定位有关和理解有关。像Database这一类的它应该是开源的,但是这里面有一部分信念的问题。这个东西最终取决于对于竞争的理解,Database的竞争是没有所谓的政策的护城河的,一定是全球化竞争的事情,通常有两个方法来做。一个方法是我在一个地方做好之后再向外伸展。另外一个办法是一上来我先广度的去做,尽快验证自己的系统有没有可能结构性的缺陷,因为如果一直是盯着一个垂直群体或者垂直区域去做,有可能的情况是你对这一块服务都很好,但是你有一个结构性的缺陷没有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得到验证。


如果你做全球化在这个领域里面最牛的,一上来就必须参与全球化竞争,全球化竞争里面有几条竞争是非常重要。第一个是人才,Database领域比较特殊,像自动驾驶之类的全球来讲这一块的人才就只有这么点,能不能得到全球化人才,意味着你最终是不是具有非常持续的竞争力以及非常强大的竞争力,你如果要有全球化的人才,对于初创企业来说开源是唯一的出路,如果你不开源别人根本没办法参与,外面有那么多的人才你就用不上。所以,里面第一条只有开源才能解决全球化人才问题,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后面那么多在美国、新加坡、加拿大的人才能加入我们的人员。


另外的问题是关于场景的竞争。目前top的用户选择一个Database的时候,它最强动力是说已有的数据搞不定我的需求,它的需求会对于需求场景,对于它的需求场景来说它的一个Database来解决它的问题它就不会考虑其他的产品。一上来在技能能力上超过所有的产品,然后才能站得住在高速成长的场景。


第三个还有一个品牌的竞争,当你拥有全球化的人才,拥有全球化最难搞这些场景的时候,你就建立了一个品牌的优势,你的品牌优势实际上跟其他产品竞争的时候大家就不再一个层面上竞争,不在于我在某个特定场景下的性能以及某一个小功能上的竞争。同样是卖一瓶水,为什么我们愿意为一瓶水付出五块钱、七块钱,而另外一瓶水只能卖一块钱,这个道理是类似的。



   >>>做好开源核心在人才<<<



王涛:我们这边也是做一款开源的数据库,业界开源是有两种做法,一种“拿来主义”,一种是我们从自己做研发。关于如何利用好开源又不被国外的厂商卡脖子,我们一直认为有一些公司经常提出口号叫做核心技术、做弯道超车,我们认为这个事很难真正把它做好,因为我们认为一个软件的最核心它并不在源代码,而是在写源代码的人,这些人有多少能力掌握这个核心,有多少能力掌握这个方向,或者出了问题以后我多快的速度可以去应对解决,我认为这个才是说我们去做开源到底是拿来还是自己来写是一个最关键的。



>>>从神策数据角度谈用户数据分析及发展<<<



桑文锋:首先来说神策2015年成立就是赶一个潮流,就是中国的数据化建设。在我看来有两个核心的问题,第一个是数据的底子比较薄,第二是数字意识比较差。


出来之后想着帮助很多企业把数据基础打好,所以我们给自己定了一个愿景是希望花十年的时间去重构中国互联网数据根基的,但其实现在已经做了四年了,开始的时候我们离这个目标有十万里,现在有十万八千里,就是比之前更远了,为什么?因为之前只看到互联网公司,但是没有看到互联网+企业,当我们真正跟互联网+企业接触我们发现这个底子远比我们想象的低很多。


这个差距在哪里?在于IT化程度比我预期的差,虽然说我们中国进入了数据化或者数字化建设的时代,但是大家要深刻认识到一个问题就是中国的IT化程度没有预期那么好,它跟美国不一样。这个时候我们要推数据化,整个过程是IT化和数据化同步的过程,这样就会带来提供的这种服务这种方案跟在美国提供的方案不一样,因为在美国IT化程度比较高,它可以直接买一个组件插上去就可以了,中国不一样,它需要一体化的方案,为什么?因为你只给它一个组件,它还是用不起来,就像我们去给客户提供服务的时候,特别是跟一些产业互联网或者互联网+的企业合作,我们发现它欠缺不只是数字化平台,它首先欠缺的是首先IT化程度不够,我们先要推动它你先买一个CM系统,你连数据的载体都没有这个是不行的。


另外,数据意识不行,我们需要跟你们这些员工、业务人员进行培训,因为它缺少基本的数据分析的场景,你们的组织流程需要改造,这些不改的话,这个数字平台是孤立在之外的,虽然一些企业我们要进行数据化转型,实际你许多方面都是不具备的,所以这个事情复杂很多。


另一方面来说,从通用到垂直,或者说从工具到效果,我觉得在整个数据化建设的过程这个趋势首先来说趋势一定是这样,一个行业成熟的标志就是专业分工,过去的四年确实围绕一些行业,一些应用场景在垂直化的过程。另一方面我们也能看到,因为本身客户需要的东西或者说欠缺的东西比较多,它还远远没有到一个我们每一个工具都按效果付费的阶段,我觉得这个过程还需要差不多三年的时间。再到三年之后我们再谈用户行为分析这一块,我们很多定价基于效果会占很大的占比,现阶段还没有到这一点。


另外围绕整个客户需要的是分散还是集成?这个东西我觉得分分合合它应该是一个迭代的过程。我们自己从去年下半年我们整个产品的思路也做了一个转型,从原来的单品机制到现在追求做产品矩阵。我们不得不相信一点,一旦跟客户建立了信任关系,这个信任关系是非常的重要的,解决客户巴不得所有的东西都让你干,但是你确实你不能什么都干,像我们的神策定位是做跟数据相关的东西,如果跟数据不相关我们还是要拉着其他合作伙伴一起把这个事情做完。所以,它肯定是一个迭代的过程。




了解更多关于汉能投资




汉能投资集团

成立于2003年,是一家专注于中国互联网经济、消费及医疗服务领域的领先投资银行。业务涉及财务顾问、私募股权投资等,为中国新经济领军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

已累计帮助超过数百家企业完成近600亿美金的私募融资及并购交易;管理及共同管理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规模总计约100亿元人民币。

参与的部分并购交易有:阿里巴巴收购饿了么,爱康国宾私有化,58同城与赶集网合并、百度去哪儿与携程合并、优客工场与洪泰创新空间合并、万达集团收购快钱、阿里巴巴收购易传媒、电广传媒收购久游、亚信集团与联创科技合并、分众传媒收购框架传媒;参与的部分私募融资包含:金山云、首汽约车、车享家、青云、沪江网、百世物流、喜马拉雅等;投资项目包括中文在线、盛景网联、百世物流、沪江网、体育之窗、友宝、房多多等独角兽企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