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没到达现场的“朗读者”,是“清华园里顶级聪明”的人,悄无声息地留下1500多万元走了…
(一)
每一期《朗读者》节目,
最后一位出场的嘉宾都有些特殊。
如大翻译家许渊冲先生、
声音的雕刻大师乔榛、
被称为“汉字叔叔”的美国人理查德·西尔斯
……
而《朗读者》最近一期节目,
最后出场的嘉宾,
比之前的任何一位都要更特殊,
他是迄今为止,
唯一一个没有到达节目现场的“朗读者”,
他就是清华老教授——赵家和先生。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s00234lb5qh&width=500&height=375&auto=0
赵先生是一位“彻头彻尾”的清华人。
1934年出生在清华园,
他的父亲也是清华的一位教授,
1955年,
他从清华大学无线电系毕业,
是那一届的“优秀毕业生”,
此后数十年一直留在清华工作。
1979年,无线电系毕业的他,
转到科研处做管理工作,
六年之后,再次转行,
筹建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他的工作调度,
听由学校安排,
哪里最需要他,
他就会出现在哪里。
可谓是“奉命于危难之间”。
出生、读大学、结婚、工作、退休……
赵家和一系列人生的大事,
都不曾离开这所园子半步。
甚至去世,
都是躺在清华校医院的病床上。
(二)
“最爱教书”,
“最高兴的时候,
就是讲了一个问题,
别人听懂了”,
妻子吴嘉真回忆起丈夫赵家和时,
如是说。
“做起事来极其认真”,
这是昔日同窗好友桂伟燮对他的评价。
“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成一行”,
这是同事兼好友陈章武印象中的他。
“他以平凡人的心态,
过着普通人的日子,
心里却始终保持梦想,
并用梦想去激励学生。”
这是清华大学现党委副书记史宗恺心中的赵家和。
筹建经管学院那段时间,
他和同事挤在狭小的办公区域,
构划着经管学院的蓝图。
从工转“文”的他,
却颇具前瞻性地提出要加强金融专业,
建议学生好好学习掌握金融知识,
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
他亲力亲为,
设计经管学院的课程大纲,
设定具体的授课内容,
甚至由谁来授课,
也是他一一敲定的,
经管学院的建立、发展、壮大,
都离不开赵家和的付出。
(三)
赵家和曾去美国执教过三年,
但最终还是选择了回国,
即便国外教授的薪资不菲。
“信美然非吾土,田园将芜胡不归”,
他还是心心念念着自己的祖国。
在美国那几年,
他和他家人省吃俭用。
每周的生活费限制在100美元之内,
一件1美元的化纤毛衣可以穿十几年,
这种行为一度让女儿特别不能理解,
父亲明明有着比较可观的收入,
为什么还表现得“如此吝啬”?
回国后,
他将积蓄转交给自己曾经的学生,
让他帮忙投资,
而自己却从未过问过。
2005年,
当他得知那笔原始资金,
加上受益已经快到500万人民币时,
他对学生说“可以做点事了”。
他说的“做点事”,
是向贫困地区的学生提供助学基金。
从2006年开始,
已经有不少学生陆陆续续开始收到他的捐助了。
为了明确资助对象和资助金额,
赵家和还多次亲自前往那些贫困边区进行调研。
2009年,赵家和调整捐助方式,
以“白银市实验中心”为试点,
缩小捐助范围到西部地区,避免分散性,
2012年,在他的努力下,
“甘肃兴华青少年助学基金会”成立。
▲赵家和的好友陈章武向孩子们介绍兴华助学基金
给基金会取“兴华”的名字,
一则“兴华”音近“清华”,
二则取“为振兴中华民族而读书”之意。
他希望基金会可以真正发挥这样的作用:
“培养一个学生,
改变一个家庭,
带动一个村庄”。
从有想法,
到建立基金会,
赵家和实地调研,
模型论证一个不差,
真正体现了清华人“行胜于言”、
“严谨踏实”的作风。
(四)
当他正兴致勃勃地开展他的捐助计划时,
2009年,一次诊断,
让他意识到了自己可能命不久矣,
肺癌,晚期,
癌细胞开始向脊椎和脑部转移。
他决定捐出自己毕生的积蓄:1500万元。
而为了能帮助到更多贫困地区的孩子们,
他选择了保守治疗,
住在清华的校医院里。
500元一片的进口药也舍不得用,
只用50元一片的仿制药。
然而,在仿制药的副作用下,
他浑身过敏,日渐消瘦。
有学生提出让他转到更好的医院,
他也断然拒绝,
不想给其他任何人添麻烦。
他是金融学教授,
是最懂“理性经济人”、
“边际效用最大化理论”的人之一,
只是他“理性”精神的体现从来没有局限于个人,
他做人做事的标准从来都是
“对社会、对民族、对国家的贡献究竟在哪里”。
清华经管学院一直给学生传递
“经世济民”的思想,
他本人更是这四个字坚实的践行者。
让那1500万用于贫困地区家庭困难上进的高中学生,
是他眼中使资金利用“边际效用最大化”的方法,
所以他对自己和家人极度苛刻,
绝不允许铺张浪费的行为。
他不想跟随大流做“锦上添花”的事,
而想尽自己所能做“雪中送炭”的事。
(五)
不为利,更不为名。
他一向低调,
拒绝向媒体透露任何关于他的信息,
也拒绝接受从捐助地带回的任何礼物。
他再三强调,
不要在基金会名称和章程中出现他的名字,
他的家人也不能插手基金会的事务,
或者接受任何名誉。
他从来都把自己放在很低的位置,
鲜少提及自己的荣誉或贡献。
他是如此超然而专注,简单而平实,
无论是教授工作,还是捐助事宜,
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2012年7月,
他永远地告别了我们。
离开这个世界前,
他捐献了最后一件礼物——他的遗体,
以用作科学研究。
没有任何的告别仪式,
安安静静地离开。
他低调地生活了一辈子,
在最后的时刻,
当然也不想感受众人注视的目光。
▲赵家和先生和夫人吴嘉真在“清华学堂”前合影
小学的时候,
看居里夫人的自传,
有一段话特别深刻:
“人类需要勇于实践的人,他们能从工作中取得极大的收获,既不忘记大众的福利,又能保障自己的利益。但人类也需要梦想者,需要醉心于事业的大公无私”。
毫无疑问,
赵家和先生属于后者。
他早已将个人得失置于身外,
“终日奔波苦,一日不得闲”。
他家徒四壁,
积蓄悉数捐出,
留给儿女的只有一套他的住房,
而在他的遗嘱里,
也清清楚楚地写明,
“要卖房,只能卖给学校”。
(六)
很长一段时期内,
我们都在疑惑,
为什么自民国之后,
我们的时代就鲜有大师产生了?
其实,
可能不是没有大师的存在,
而是他们自动隐匿于各种光环背后,
不想接受任何人目光的膜拜。
清华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之一,
也是清华校史上贡献卓越的校长
——梅贻琦先生,
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所谓大学者,
非谓有大楼之谓也,
有大师之谓也”。
是的,
能让清华成为屹立于名校之列,
成为中华骄傲的,
最重要不是软硬件设施,
不是校园校舍,
而是这些兢兢业业,
教书育人的清华教授们,
他们奠定了这个学校的品格。
“春风化雨乐未央,行健不息须自强”
清华校歌陪伴了清华一代又一代人成长,
赵家和先生代表老一辈清华人,
而新一辈清华人将继续延承他的这种精神。
犹如他的墓志铭所说:
“他燃尽了自己,了无遗憾。
而他的精神,烛照世界,永不熄灭”。
“最后的死去和最初的诞生一样,
都是人生必然。
最后的晚霞和最初的晨曦一样,
都是光照人间”
斯人已逝,精神永存!
—THE END—
▼《朗读者》第四期:这份礼物,请您珍重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b002324wgzf&width=500&height=375&auto=0
◐◑史宗恺:在基层工作的清华同学应具备这三种素质(为《南疆住村笔记》所作序言)
◐◑豆瓣罕见评分9.9,BBC史诗级巨作,这部纪录片呈现了各类生物最原生态的生活!
◐◑国产剧巅峰之作,豆瓣评分高达9.5,这部10年后重播的历史正剧到底有何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