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朴树唱《送别》现场失控大哭:人到中年却仍活得像个少年,一定很不容易吧

2017-12-16 新野 灼见


(一)


最近,

朴树在《大事发声》上演唱了

《平凡之路》《生如夏花》

《送别》等多首经典歌曲。



当唱到最后一曲《送别》时,

他突然崩溃大哭,

扶着话筒把头深深埋下,

情绪激动到无法继续唱下去。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q0025v5fm24&width=500&height=375&auto=0


他曾说:

一生能写出这样的歌词,死而无憾。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这首《送别》创作于1915年,

以独特的歌词意蕴传唱至今。


1915年的冬天格外寒冷。

一天,大雪纷飞,

四周一片静谧,

好友许幻园站在门外,

低声对他说了一句:

“叔同兄,我家破产了,咱们后会有期。”

说完,挥泪而别,


李叔同赶出门外,

只看见昔日好友远去的背影

渐渐消失于风雪之中。

悲伤袭遍全身,

他在雪地里站了整整一个小时,

随后回到家中,

含泪写下了这首广为流传的《送别》。



(二)


年少时,

那还是黑白电视机流行的年代,

那还是一毛钱能买四颗酥心糖的年代,

那时张丰毅还是小鲜肉。



偶然一天,

在电影《城南旧事》听到这首歌时,

只是觉得旋律动听,

转眼间,好多年过去,

再听却是万般滋味,

久久无法释怀。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o0317pokhwt&width=500&height=375&auto=0


每个人都在成长,

就像《城南旧事》中的英子一样,

从年少不知愁滋味到慢慢有了愁思,

能在生活中读出亿万种滋味。


如同网友所写:

以为忘却的东西,

以为忘却的那些事那些人,

却原来一直潜藏在心的某个角落里,

此刻竟像潮水一般慢慢涌来。


以为了无印象的童年,

以为早已消褪殆尽的那些童年玩伴的脸,

此刻竟又鲜活起来,

仿佛就在眼前。


其实每个人记性都一样好,

只是芸芸如我们,

总是不经意间失落了那把钥匙,

无从开启罢了。


庆幸还有这首经典的《送别》。



(三)


听着朴树成长的80后青春已逝,

最大的80后已经37岁了。

曾经他们被贴上“垮掉的一代”的标签,

如今已经成为这个社会的中坚力量,


90后脱发、油腻、开始养生、流行“丧”文化……

频频成为热门话题,

不少90后开始过“佛系”人生。


然而,已经45岁的朴树阅尽世事后,

内心却仍然是个少年。



这位“不善言辞的温暖少年”

真诚纯粹,细腻敏感,

其实翻唱《送别》

已经不是朴树最近第一次泪洒现场了。

几天前,

他在郑州演唱会上唱

《我爱你,再见》时也一度泪奔;

今年 4 月的北京演唱会,

唱起《且听风吟》时朴树也曾落泪。



正如乐迷在他唱《送别》时落泪视频下的评论:

“人到中年却活得还像个少年,

一定很不容易吧。”


朴树出道至今,

18年间仅有3张专辑,

除了《我去2000年》,



其余两张分别为2003年的《生如夏花》



和2017年的《猎户星座》。



虽从来不以“高产”著称,

但他的作品却首首都是经典,

成为每个人的青春里独有的回忆。


听着朴树,

也让处在快节奏生活中的我们停下脚步,

回头看看曾经那个年少纯真的自己,

像他一样保留内心的少年气,

仿佛青春从不逝去。



—THE END—

MORE
延伸阅读 

◐◑清华毕业生谭元斌:在纪念中复活(催人泪下)

◐◑苦等20年,她终于嫁给意中人,被宠到90岁:如果最后是你,多晚都没关系!

◐◑燃到爆!这群大学生彻底火了!汪峰看完视频求联系

◐◑致敬!她改变了所有英语国家没有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记录,却惨遭日本右翼不断威胁,最终选择亲手结束自己的痛苦!

◐◑这个传奇家族,凭什么绵延千年,名人辈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