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档国产综艺清流,让人看到了今日中国的激昂,还有“心中的那团火”!你看过了吗?

2017-12-20 星乐 灼见


如果说《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等让人看到五千年中华文明的深沉,那么《创意中国》让人看到的,则是今日青春中国的激昂。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团火,路过的人只看到烟,但是总有一个人,总有那么一个人能看到这火,然后走过来,陪我一起。”——梵高


创业四年,未见盈利,投资用完——心中的那团火还燃吗?两位研二学生带着创业项目“空气乐队”APP,他们走上了北京卫视《创意中国》的舞台,希望得到融资支持后续研发。


比梵高幸运的是,他们的这团火没有被看成烟。父母的支持无条件:“不赚钱也支持,这是他喜欢做的事业。”360创始人、CEO周鸿祎评价道:“我在他们这个年龄时比他们差远了。”

 

国内首档文创创投类综艺——这是节目定位。35城全国收视率0.75%,省级卫视同时段排名第一——这是收视成绩。


然而,《创意中国》让很多观众燃起来的,显然不是这些,而是创业者心中一团团的火


▼《创意中国》战火升级 

周鸿祎李国庆苏芒激烈争论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i0025kiq1l3&width=500&height=375&auto=0


一个平等的舞台


在《创意中国》的舞台上,这“火”有多少种色彩?


故宫食品品牌“朕的心意”带来宫廷传统点心,相当好吃;“慧美衣橱”可以轻松将80件服装整齐码进旅行箱,十分好用;老舍茶馆带来老北京大碗茶与传统艺术表演,则是好喝又好看。


  

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同登一台,却毫无违和感——与此前创投节目基本针对互联网领域不同,《创意中国》将视角对准了文化创意产业。


或传承传统文化,或依托“烧脑”科技,只要创意够燃,在限定时间内获得文创专家和观众代表团的认可,就能与创业导师和投资机构代表、百姓投资人组成的“百人天使团”零距离对话,获得投资。


机会平等,成为这个舞台上看到“心中的那团火”的前提。而选择的平等,则让“心中的那团火”越燃越旺。


之前创投类节目模式一般是“创业者讲述——嘉宾点评——双方商讨融资金额”,最终以“投资人选择创业者”结束。在《创意中国》,则以“双向选择”为基,让创业者与投资人平等对话,赋予创业者充分的融资资源与选择权。


比如,首期节目里登台的月坛雅集传艺荟融资体量过大,文创专家犹豫不决,“百人天使团”中的复华文商抛出了橄榄枝,邀请这个致力于非遗传承的团队加入他们的非遗合伙人平台。


  

总有投资者在等着你——在《创意中国》,文创业者即使“失之东隅”,也会“收之桑榆”。“双向选择”的平等氛围,带来了表达的“双向”与平等。


观复博物馆创始人马未都、紫牛基金合伙人张泉灵、58集团CEO姚劲波、当当网CEO李国庆、时尚名人苏芒……对于文创项目,这些文创大咖、创业先行者自有一番见解。


但《创意中国》的平台上,没有“导师对学员耳提面命”的场景,有的是平等表达,是头脑风暴,是理性建议。


以“朕的心意”项目为例,当周鸿祎质疑曲奇饼售价过高时,创始人贾灿耿直回应,并爆出成本价,贵得有道理——原材料都是精选最优,一盒曲奇饼成本高达65元。



现实的理想主义者


大咖也被怼,专家也被驳,但他们的成功经验、失败教训,都为创业后来者提供了镜鉴。


“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那么,如何让这个“万一”成立?做“现实的理想主义者”。


创业,需要理想主义的激情,同样需要现实主义的理性。如张泉灵所说,成功的创业者要有“坚定的目光,柔软的腰身”。


较之可能得到的投资,通过与文创大咖、创业前辈的智慧碰撞,创业者获得的战略指导、战术建议,或许价值更大。


比如,对“朕的心意”项目,周鸿祎建议,“聚焦,挑一个爆品,讲一个故事”,颇有针对性。对“香黛宫旗袍”项目,苏芒指出问题所在——“旗袍虽美,但并不适合所有的场合”。

  


辛苦不一定收获果实,眼泪也无法导向成功——这就是创业的残酷之处。


面对苏芒“距离美还有很远距离”的质疑,VR家居体验系统“八度美家”项目创始人潸然泪下,已是第二次创业的她“身上压力特别大”。


如何化解残酷?


苏芒的话指向战略:“选择大于努力,深刻考虑下自己未来的方向。”周鸿祎的建议提供战术:“这个系统只能作为家居装修辅助装备,消费者使用频次低,还是先做好2B,再做2C。”


青春中国的力量


如果说《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等让人看到五千年中华文明的深沉,那么《创意中国》让人看到的,则是今日青春中国的激昂。


青春中国,以无限的创意、追梦的创业,浓缩在一档综艺节目的舞台上。


从“五四”时期“新青年”登上历史舞台,到新中国唱响“青春之歌”,再到80年代“年轻的朋友来相会”——20世纪,一代代中国青年的青春故事,与国家、历史的宏大叙事相连。


今天的中国,创新驱动亦是宏大叙事,而一位位创业者演绎着新的青春故事。


“回想起创业过程中经历的坎坷,并不觉得是苦难,反而觉得很美好、很快乐。”姚劲波的话显然不是心灵鸡汤,而是创业者的共鸣——“以坚定的信念创造自己热爱的事业”。

 


青春为何?“无论年届花甲,抑或二八芳龄,心中皆有生命之欢乐,好奇之冲动,孩童般天真久盛不衰。”


青春的中国,巾帼不让须眉。“女创业者已经很少见,程序员出身的女创业者更是少中又少。”在《创意中国》首期登台的迈吉客创始人伏英娜可谓“稀为贵”。


2004年第一次创业,带领团队参与飞信研发;2013年,放弃百万年薪,开启第二次创业之旅;2014年创办迈吉客,致力于虚拟智能技术在文娱教育领域的应用——这位连续创业者的身后,是当代中国女性的青春飞扬。


 

青春的中国,不是青年独美。


在《创意中国》第二期登台的风雷京剧团,演绎了京剧与话剧跨界融合的“网子话剧”。


53岁的团长兼主演松岩学习京剧40余年,与儿子一起演绎“网子话剧”,是为了将京剧这种传统艺术介绍给更多年轻人。这既是初心,亦是壮心

  


不是每一个创意都能开花结果,但每一个创意都让人期待——这就是青春火焰、创意火苗的力量与热度。


“只有画画,才能表达我心中之所念”——曾经,梵高心中的这团火,他的爱与灵魂,在路过的人眼中只是烟,只有他的弟弟看到这火之炽热。


那又怎样?璀璨的星空、金色的麦田、盛放的向日葵是永恒的,这团火终究照亮了世界。


“梵高回眸的瞬间,我已泪流满面”——12月8日,《至爱梵高》上映。


7年时间,120多位油画师参与,6.5万幅手绘油画汇成的这部电影,何尝不是今天的艺术家们的一团团火?


这是梦想的致敬,这是青春的交响。


只是,世界终究有负梵高,负其才情,负其灵魂。不管是天才,还是怪才,抑或是偏才,都是“才”。


每一个创意都应该被呵护,每一位创新者“心中的那团火”都应该被看到。——这正是《创意中国》的价值。


—THE END—


 灼见出品


MORE
延伸阅读 

◐◑这档国产良心综艺终于开播!真正的脑洞大开,零距离感受中国创新创意的魅力!

◐◑朴树唱《送别》现场失控大哭:人到中年却仍活得像个少年,一定很不容易吧

◐◑他是律所高级合伙人,却突然选择回到乡下,当起了农民,让荒芜的故园美得如诗如画!

◐◑苦等20年,她终于嫁给意中人,被宠到90岁:如果最后是你,多晚都没关系!

◐◑这个传奇家族,凭什么绵延千年,名人辈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