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见(微信号:penetratingview)
我可以为什么样的人,做些什么,来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
作者 | Lachel
来源 | L先生说(lxianshengmiao)
不知道你是否会感到:如今的我们,越来越喜欢独处了。
好不容易有段时间闲下来,却懒得出门,更愿意在家里宅着;
以前,一个人待着会特别闷,就想跟朋友待在一起;现在,只想有些时间,能一个人静静发呆,不想动、不想说话、不想费劲去展现自己和交际……
拿我自己来说:我工作的时候,会到咖啡馆待上一天(当然会续杯,不会白占用座位),不跟任何人说话,沉浸在自己的思维中。
同样,我偶尔会不看微信、不接电话,屏蔽掉一切外界联系,以腾出一段时间,让自己得以喘息、放松和思考。
我也并不喜欢社交。除非出于刻意练习,否则,我会谢绝掉一切不必要的交际,有什么事情,网上给我留言就好。
他们会给你套上许多标签:宅,内向,孤僻,怪异,不合群,逃避现实……仿佛一定要融入集体,时时刻刻跟别人保持联系,才正常。
许多这样想的人,其实是混淆了「孤独」和「独处」的区别。
孤独(Loneliness)在心理学中的定义,是指「社交需求得不到满足」,从而导致压力和沮丧感的一种心理状态。
在所有的需求模型中,人都具备一种最基本的需求,就是社交需求。大体上,它包括两大类:跟别人产生亲密关系的「社交联系」,以及获取支持的「归属感」。
一旦这两种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 比如,没有朋友,或没有能够接纳自己的圈子,就会催生出孤单感。
而独处(Stay alone)是什么呢?它是指一种低社交需求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个体会用其他的方式来替代社交,从而不需要太多的社交,也就不需要跟别人「待在一起」。
要注意的是:孤独跟独处有很大的差别:如果没有建立亲密联系,哪怕置身于人群之中,依然可能感到孤独。
外向者习惯于从社交中获取能量,因此他们更倾向于社交;而对内向者来说,社交意味着付出能量,因此他们更倾向于独处。
更严谨一点来说:探索世界、与人社交会激发多巴胺的提升。外向者大脑中的多巴胺阈值较高,因此他们需要更高强度的社交才能感到愉悦;而内向者的多巴胺阈值较低,故而,他们无法承受太频繁的社交。
但为什么,无论是外向者还是内向者,我们所观察到的趋势都是,大家似乎越来越喜欢独处了呢?
在乡村文明时代,人们分散居住,交通也并不发达,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居住环境、接触群体,很可能几十年来都是固定的,同时拥有足够宽裕的活动空间。因此,会形成一种互相扶持、互相协作的群居文化,以此来维持独处和群居的平衡态。
但城市文明的兴起打破了这种模式。在城市中,尤其是超一线和一线城市,人们密集居住,每个人的人均生存和活动空间非常小。也就是说,我们一直都处于「群居」之中,自然就会反过来去追求「独处」。
为什么说群居和独处需要维持平衡?因为跟人群在一起,本质上是一种持续消耗注意力和认知资源的活动。哪怕你只是在发呆,人群的一举一动,也会持续造成你的认知负荷。
研究表明:居住在城市中心,会带来孤立、压力和抑郁。一方面,繁忙的工作会使人们难以建立亲密联系;另一方面,大量的人群本身是一种「过剩」的信息,会使人感到疲惫不堪。
这是一个原因。另一方面,城市文明和科技的发展,使我们更容易自给自足,无需「群居」「协作」,也能完全一个人生活。
不想出门吃饭,可以点外卖;不想打扫卫生,可以叫家政服务;需要任何服务,都可以随叫随到……哪怕是工作,如今也有大量的自由职业者,无需在办公室、格子间里待着,也能养活自己。
喜欢独处的人并不意味着完全没有社交 —— 实际上,他们有大量的「类社交活动」,比如读书,社交软件,玩游戏,看视频,等等。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我们的科技发展太快,以至于超越了大脑的认知 —— 我们的大脑并无法分辨「真实的」社交和「虚拟的」社交。
研究显示:无论是在SNS上聊天,还是看一个短视频,甚至在游戏中体验虚拟的对话,跟面对面社交相比,对大脑产生的刺激和反馈都是相似的。
我们会感受到「跟别人产生联系」,会产生情绪的波动,激活奖赏回路 —— 甚至,面对这些精心设计好的产品,我们的大脑更容易沦陷。
简而言之,通过这些「类社交活动」,我们就能以成本更低、更便捷的方式,获得跟真实社交相似的快感。久而久之,自然就无需再进行社交了。独处往往跟创造力、想象力和灵感联系在一起,这是有根据的。我们大脑的工作模式,大体上可以分成两种。一种叫做「默认模式」(Default Mode Network,下简称 DMN),另一种叫做「专注模式」(Task Positive Network,下简称 TPN)。当我们专注于某个任务,或是接收、处理外界信息时,我们需要调用注意系统,让自己处于专注的状态,保持自己「不走神」 —— 这时,TPN 就被激活。除此之外,当我们思维漫无目的地游走,或是一个人静静待着、什么也不想时,大脑其实也是非常活跃的,它会不断对已有的信息进行「反刍」。这时,DMN 就被激活。我们所说的灵感、创意、想法,基本都来源于 DMN 的反刍和整合作用。举个例子:你思维最活跃,创意最多的时刻,是什么时候?心理学家 Kaufman 做了一项调查,72%的人回答是:在淋浴的时候。原因很简单:当我们在淋浴时,我们的感官被封闭了,接收不到外界的新鲜信息。这就迫使我们活跃的大脑转向「内在」,使工作模式由 TPN 转向 DMN。与此同时,淋浴使我们处于一种极度放松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我们的开放性会变强,平时那些被知觉阈限所限制的东西,会放宽限制,从而允许各种各样的「结果」涌入思维。21世纪初,爱丁堡大学的 Sergio 和 Nelson Cowan 做过一项突破性的研究。他们发现:在学习知识后,经过休息的人,比没有经过休息的人,记忆效果和内化效果都要好很多。他们做了一个实验。请两组患了失忆症的患者听一些故事,并在一个小时后回答问题。A组患者需要谈话,不断摄取新信息;B组患者则单独待在房间里,避免入睡,也不和外界接触。结果令人惊讶:A组对故事信息的回忆正确率是7%,而B组则达到了79% —— 几乎比正常人能做到的成绩还好。针对两组正常人的实验,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休息组的记忆效果,比非休息组高出10-30%。甚至,在后续的调查研究中发现,当休息组单独待在房间里时,大多数人什么都没有做 —— 他们只是单纯地发呆、神游而已,仅仅如此,就带来了极其显著的认知效果提升。原因也是一样的:DMN 工作模式,可以不断地巩固我们那些零散的思维碎片,重新梳理和修剪神经元的连接,使它更稳定、更系统。要注意的是:聊天也好,摄取新信息也好,都可能会打破 DMN,刺激你的注意力,让大脑转移到 TPN。所以,我在写作的时候,会把时间划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构思主题,查找相关的文献、资料,收集素材;另一部分时间,则关闭一切外界刺激,避免干扰和打断,对内部信息进行反刍,把碎片想法整合起来。同样,我有一个雷打不动的习惯:每天一定会拨出一段时间,屏蔽掉一切干扰,一个人静静待着,让思维随意流动。一方面,这是一种疗愈和放松;另一方面,它也可以帮助我重新梳理杂乱的想法和念头,看到那些平时看不到的可能性。当然,DMN 本质上是一种加工和整理,你仍旧是需要 TPN 来进行输出的。但我想告诉你的是:这就是独处的力量。它可以帮助我们从喧嚣的外部环境里挣脱出来,更好地梳理和直面我们的内心,让思维变得更宁静、更稳定。甚至,有研究表明:喜欢独处的人,跟更高的智力和更好的表现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2016 年,一项发表在《英国心理学杂志》的研究表明:更聪明的人会更加倾向于独处。他们针对 18 - 28 岁的成年人,抽取了 1.5 万例样本,发现:在学业、工作上表现更好的人,在独处时会报告更高的满意度。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喜欢独处的人更聪明,也不意味着喜欢群居、社交的人更不聪明 —— 不要过度解读。我们更需要关心的,是这背后可能的原因和原理。
研究者认为:更聪明的人往往意味着更高的适应能力,因此他们受环境的干扰和影响会更少。前文讲过,城市文明的兴起,造成了更密集的生活形态、更低频率的社交,而对更聪明的人来说,这些因素对他们幸福感和满意度的影响会更低。
简而言之:更聪明的人,更容易从这种「独处」的环境中尽快适应、找到乐趣。
另一方面,聪明的人拥有更高的能力去独立解决问题,对社交支持的需求会更低。因而,他们天生就不太需要强社交。
从常识上来想也很好理解:聪明的人本身就是人群的异数,因此会有一些特立独行的观念和想法,从而会更加难以融于大众的圈子。因此,与其让他们花费精力去融入和适应,不如保持适度的独处,以便更好地发挥才能。
并且,面对面的社交,需要你付出非常多的精力 —— 你需要保持情绪饱满,时刻去接收和响应对方的信息,并一直维持这种状态和情绪。
从心理学上来说,这种行为叫做「刻意表现」(Surface acting)。它指的是,隐藏你真实的感受和情绪,在社交中配合对方,表现出「合适的样子」,以换取别人对你更高的评价。
这种做法会不断消耗你的认知资源。因而,会更加容易使你感到疲倦。尤其是从事服务业的人,更容易有这种体会。
这同时也说明:一个能够无需「刻意表现」,可以自由、随性对待的朋友,是多么珍贵。
圈层本身会给予我们归属感,给予我们一定的支撑和力量,但与此同时,它也会用种种规矩和教条束缚你、限制你、规训你。
你会在不知不觉之间,被塑造成圈层期望中的样子,成为一个「跟大家一样的人」。
如果你不需要圈层的支撑和归属感,那更好的方式,自然也是避开这种限制和束缚 —— 对大众来说,这是一种约定俗成的指引;但对于特立独行者来说,这可能是一种打压。
不合群并不是一种错。当你感到「不合群」时,也许只是因为,你需要一个更高层级,能更好适应你、容纳你的群体。当然,凡事都有两面性。并不是说独处就一定好 —— 反过来,它也会造成很多问题。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如果你沉溺于「虚拟社交」,满足于用社交软件、新鲜信息来满足社交需求,那么,久而久之,你的社交能力会得不到锻炼,从而慢慢退化。
比如:大脑的内侧前额叶皮层,包含多种功能,这里面,既包括对社会性信息的认知和处理,也包括对焦虑感的调控。
如果你长时间不锻炼「真实社交」,那么,这部分脑区的调节能力就会减弱,从而导致你更容易产生焦虑感,更难挣脱情绪的控制。
另一方面,「虚拟社交」,尤其是社交软件的过量使用,会造成多种后果。比如社交比较、FOMO(Fear of Missing Out,社群依赖)……这些,又会反过来向你施加压力和焦虑。
宾夕法尼亚大学做过一个实验,结论是:把每天的社交媒体使用时间限制在 30 分钟内 —— 也就是尽量少看别人的炫耀,自媒体挑动情绪的内容、聚光灯和「捡樱桃效应」,可以显著地减少焦虑感。
以及,过度缺少社会化,缺少与不同人群的接触和联系,会降低生活的多样化水平,从而把自己的认知束缚在一个很窄的范围内。
这会不利于价值感的培养 —— 你会很容易觉得:一切都非常无聊。仿佛没有什么是值得追求的,也没有什么东西能让你感兴趣。
此外,人是需要被肯定和赞赏的,这会极大地给予我们自信。同样,它也只能来源于社交。
所以,我想说的是什么呢?我们要追求的,不是离群索居,也不是跟别人隔绝,而是,在理解「独处」和「社交」的优缺点之上,摆脱别人的目光和标签,主动地掌控自己的生活。
如果你觉得自己「过度独处」了,那么,有几个小建议,可以尝试一下。
举个例子,我每周都会抽出一两天,去做一些活动,或是去尝试结识一些陌生人。一方面是满足社交需求,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锻炼自己的「真实社交」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即时的反应,同理心和观察力,等等。
比如,试着在上下班的时候,跟公司里不熟的同事打打招呼,跟餐厅和杂货店的工作人员聊聊天,一方面可以给大脑新鲜刺激、拓展视野,另一方面,也可以锻炼自己的沟通能力。
也可以试着参加一些网上的社群、圈子,偶尔一起约约活动,诸如聚会、桌游、远足、读书会……强迫自己跟陌生人接触交流,来推动自己走出「舒适圈」。
不妨把它当作一种挑战,用游戏的心态,不断推动自己去「攻关」。
前面提过,过度独处的人,容易感到无聊。而无聊源于什么?源于对意义的缺失。
人是需要给自己的存在寻求「意义」的。实质上也就是,在这个世界中,需要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位置,把自己放进去。
这个位置未必是你的职位、工作、责任、义务,而是你自己为自己设定的目标:你想通过做什么事,成为什么样的人,来推动这个社会某个局部网络的运转,使这个世界产生一些「不一样」?
但如果你的视野里,永远只有自己身边的亲人、同事、朋友……如果你每天都重复着习惯的模式,那你是很难找到它的。
因为:你目前的「现状」,未必是100%遵从你的内心所得到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它更多是受环境结构、运气、随机的影响 —— 你是被外力「推」到这个位置,被随机「抛」到这个地方,而非自己一步步走过去。
所以,我的建议是:多接触不同的人群,去理解他们,回答这个问题:我可以为什么样的人,做些什么,来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
这段话看起来也许很抽象。但当你找到它的时候,你就会明白。
— THE END —
☀本文选自L先生说(lxianshengmiao),作者:Lachel,25万关注的高效思维达人,知识管理专家,多家媒体专栏作家,36氪年度优秀作者。灼见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