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热搜第一!日增977例的上海,真的是“傲慢”的代价吗?

桌子先生 灼见 2022-03-31

Mar.

23

灼见(ID:penetratingview)

“上海之所以叫魔都,是因为它总能解决掉各种难题,在打怪中升级!”



来源 | 桌子的生活观(zzdshg)



01


一大早起来,上海新增977例的消息冲上热搜第一。

 


乍一看,这个数据很吓人,但上海的疫情并没有到完全失控的地步。

 

新增的确诊病例中,绝大部分都是在隔离管控区发现的,剩余的病例也是在相关风险人群排查中发现的。

 

所以,上海的疫情还是在可控的范围内。

 

 

上海防疫有个很特殊的现象,他们并没有采取“一刀切”政策:全部公交、地铁停运,全部公共聚集的地方停业,全部的公司停业居家办公。

 

而是在探索一条全新的道路,在尽量不要动不动就封城,动不动就全员核酸的情况下,保持正常生产运营的同时,尽量把病毒给控制住。

 

所以,我们看到地铁只是停了一部分——“封了,但没有完全封。”

 


我们看到高风险小区被严格围挡,但别的小区还是可以出入。

 


我们看到一些公司被集中隔离,但是还有一些公司可以正常上班。

 


这就是上海的防疫政策,并不是完全“一刀切”,而是有张有弛,不同情况区别对待,采取精准化防疫,网格化防疫。

 

然而,一些幸灾乐祸的网友并不这么想,看到上海一下子确诊这么多,就忍不住跑过来嘲讽、挖苦和落井下石。

 

这些言论,并不是一天两天,而是只要上海有确诊,他们就过来狂喷。

 

“放下莫名的优越感和傲慢,积极务实,把感染者控制在本地,不要把全国拖下水……”



“高贵的上海人血液里流淌的不是咖啡么,病毒应该在里面活不下去吧。”

 

 

甚至,还有人辱骂张文宏医生,说他整天不干实事,只会动嘴皮。

 


说实话,看到这些言论,我作为一个外地人,都有点上头。

 

这些人,张口就来,带着偏见和高高在上的心理,看到上海现在“落难”了,就马上跑过来踩几脚。

 

其实,我们现在应该更理性看待这一切。


不要因为一点事情就否定上海全体人的努力,否定精准防疫,尤其是上海作为一线大都市,他们这样做,有他们不得已的苦衷。

 

很多人根本不知道,上海人在这一轮疫情里,到底付出了多少代价,遭受了多少非议,又承受了多少委屈。

 

02


上海疫情为何如此严重?

 

首先,我们还得从上海的地理位置开始。

 

作为国际化的大都市,上海入境航班量在国内一直都是最高,没有之一。

 

整个2021年,浦东机场更是保障了我国境内机场超四成的出入境货运量,是全国最主要的防疫物资通道。

 


这么多的航班起起落落,来自境外感染人员的数量,也自然超乎想象。

 

根据第一财经报道,由上海市卫健委发布的数据统计,光是今年1月1日到3月15日,上海的境外输入病例就已经达到了1783例。

 


大家都知道香港的疫情完全爆发了,而上海则承受着香港最多次的航班:



后来为了缓解上海的压力,从21日起,部分上海入境航班将调至长沙、成都、大连、昆明等其他12个城市。

 

 

所以,他们只知道出事之后骂上海,却不知道上海正在承担着什么。

 

其次,我想说说张文宏。

 

张文宏真的没有干实事吗?

 

作为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他每天都要和新冠病毒的统计数据打交道,获得第一手资料,研究确实可行的防疫方案。

 

就在键盘侠骂他的时候,他正在与香港大学的病毒专家们探讨病毒的特性和抗疫方针。

 

前一日工作到凌晨,他只睡三四个小时又要爬起来赶往医院,这对他来说都是家常便饭,这也是为什么他的眼窝常常深陷。

 

 

而且,很多人都忘了,张文宏可不仅仅是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他同样还是一位治病救人的医生。

 

每个星期,张文宏都有两次门诊,一次特需门诊,一次专家门诊。


他从不缺席。

 


有电视台曾专程跑到医院采访他,他只提了一个要求:先让我把手头的病人看完。

 

除此之外,他还是复旦大学的博士生导师。

 

有时,早上六点半,张文宏就开始跟学生沟通论文;凌晨两三点,还在回复他们的邮件……

 

身兼数职,勤劳朴实,率性坦诚,这样的张文宏医生无端被骂,实在无辜。

 

第三,有人吐槽精准化防疫无用。

 

上海的精准化防疫真的那么无用吗?

 

诚然,在巨大的疫情防控压力下,上海的做法并不是百分百完美,但并不能就此完全否决精准化防疫。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这次上海疫情发现最多的,是无症状感染者。

 

这是因为随着上海筛查能力和范围的扩大,相关密接者、次密接者和风险人群被分区块、分网格地管控起来,所以潜伏期的感染者也就很快被发现。



这也正是精准化防疫带来的效果。

 

而上海有一个现象,那就是外地人都觉得上海疫情严重到不得了的地步,但身处其中的上海人却觉得没什么。


这正因为精准化,上海才有更多的精力去保障民生问题,让身处其中的上海人,感受到来自上海的体贴和人性化。

 

包括宠物,也得到了最人性化的照顾。

 


上海精神卫生中心的主任在发布会现场说:


要享受一家人整整齐齐的生活,学会慢生活和极简生活,在家也不要对自己形象过于潦草。

 


在发布会现场能这样说的,就只有上海了。

 

最后,我想说说键盘侠口中上海的“傲慢”。

 

上海是全国最开放包容的城市之一,全市常住人口2490万,外省市来沪常住人口为10479652人,占比42.1%。

 

如果上海人傲慢,那为什么这么多外地人到这里安家?

 

如果上海人傲慢,那个在微信群里为自己的行为而道歉的姑娘是谁?

 


如果上海人傲慢,那些在在线文档上互帮互助、相互温暖的人是谁?

 


如果上海人傲慢,那些开着私家车为上千素不相识的学生送饭的老师又是谁?



如果做到这些也能被称之为“傲慢”,我宁愿这些“傲慢”的上海人再多一些。


为什么别的城市是因为封城而上热搜,而上海人买个咖啡就能够上热搜?

 


是因为他们对防疫人员和上海,有着很强的信心。

 

键盘侠觉得上海人疫情期间喝咖啡、端红酒杯是矫情、造作,但我更愿意相信这是一种浪漫,一种无惧,更是一种信任。

 

正是这种浪漫,催生了去年迪士尼乐园璀璨烟火下有序的核酸检测。

 


正是这种无惧,催生了集中隔离时允许带上宠物、防疫人员帮忙喂狗的人性化防疫措施。

 


正是这种信任,让不管爱喝咖啡还是可乐的市民们,有了继续满足自己心底里那一丢丢小幸福的底气。

 


这就是上海人的腔调与血性。

 

上海,在城市和城市之间,走出了一条不一样的路。

 

我们要允许这样的道路出现,更应该探索这样的道路存在,请多给上海一点理解和包容,请多给他们一点时间。


03


提到上海,我们似乎有着太多太多的误解。

 

记得年轻时,常常有身边人会把上海和纽约拿来比较,觉得这两座城市似乎都有着相同的气质。

 

但随着年岁渐长,去过几次上海之后,我开始发现,这座城市不需要被拿来比较。


上海就是上海。

 

伟人邓小平曾说过:“深圳是面对着香港的,珠海是面对着澳门的,厦门是面对着台湾的,而浦东是面向世界的。”

 

她是中国GDP最高的城市,最大的工业基地,有着中国的第一高楼,世界速度最快的磁悬浮列车,同样也有着世界最大的天文馆和室内滑雪场和地下音乐剧场。

 


她有着全球数量第一的咖啡馆,可这里的人们也同样对葱油饼和生煎包这些市井小吃赞不绝口。

 


这座面向世界的城市,有着最前卫、最罗曼蒂克的思想腔调,也有着最温良、最勇于挑战的性格底色。

 

这一波疫情,很多地方都难,上海也一样,可敢于勇挑重担、善于克难攻坚的上海人,却从没躺平认输。

 

同样,我们不能只看到他们之前的优秀,而指责他们为什么不能持续优秀,更应该看到他们背后的努力。

 

“上海之所以叫魔都,是因为它总能解决掉各种难题,在打怪中升级!”


这也是为什么上海人总是信任上海的原因。

 

张文宏说:“凡是持久的,必是温和的与可持续的。”

 

而上海这座在疫情中依旧鲜活的城市,就是这种温和而可持续的抗疫,以及精准防疫有效的最好证明。

 

上海一定要赢,中国一定要赢,我们一定能赢。


— THE END —

☀作者:桌子,身高1.85米。前南方航空公司职员,三观比五官更正,思想比套路更深。新浪微博@桌子的生活观 ,公众号:桌子的生活观(ID:zzdshg)。灼见经授权发布。


MORE
灼见热文 

◐◑东航坠机24小时后:突然坠落的背后,诸多疑问待解

◐◑9分钟被美国主持人打断23次,秦刚:请让我说完!

◐◑30平的房子能玩出什么花来呢?

◐◑看了邓伦被罚1.06亿后,才明白任正非此举的格局有多大

◐◑深度 | 中俄原油管道十五年谈判纪实:日本搅局,普京最终拍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