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天台人讲故事┃张文郁故事之“续联过溪”

天台县文化馆 天台山文化 2022-05-11

张文郁在下园徐学馆读了几年,学习已经很好了。

这一年,县里开考县学。

他和父亲告别,走出村,来到莪园渡口。

莪园渡口平日有一座木板桥,长长的,窄窄的,前几日落了暴雨,始丰溪洪水猛涨,把这座桥冲走了。

张文郁过不了溪,怎么办呢?

看看日头已经在东横山上露出半个脸,他想叫渡船,可是周围别说渡船,连个人影都没有。

要是再等下去,就要迟到。

迟到了可不得了,误了时间,就不让考,起码要耽误一年。

张文郁在渡口走来走去,无法可想,急死了。

正在这时候,渡口旁边的树蓬里走出一个人,张文郁一看,吓了一跳,你说为啥?

原来这个人像个妖怪,头象畚斗一样大,身架却只有两尺长,生着一双斗鸡脚,走起路来,一摇一摆。

张文郁要逃没处逃,只得壮着胆子问:“你是谁?”

这个说:“你不用管我是谁。我只问你想不想过溪?”

张文宇说:“当然想过溪啰。”

“你想过溪?好呀,只要你能对出我的对,我就背你过溪。”

张文郁听说只要对出对,就背他过溪,心里蛮高兴,因为对个对联,对他来说轻而易举,因此高兴地说:“你出题好啦。”

那个人又说:“你别想容易,你要老实对好,对出我的对,今年县学录取就有希望。”

张文郁不相信他的话,只想着快过溪,就冲:“你别啰嗦,快讲吧。”

那个人把头晃了晃,念出一句:“半夜二更半。”

这句对要是给一般人续,恐怕想一天也想不出来。张文郁到底聪明,一下子就答了出来:“中秋八月中。”

那个人听了,竖起大拇指,笑起来,连声称赞:“好对,好对!”

说完,叫张文郁趴在他背上,走下始丰溪,扑进水里,四脚四手扒了几扒就过了溪。

张文郁上了岸,衣裳裤一点也没有浸湿,他正想说句感谢的话,可是四周寻遍,也不见人影。

张文郁走到南门圣人庙,实在奇怪,考试对联的题目,恰恰就是“半夜二更半”。

配图与文字无关


张文郁(1578年—1656年)

字从周,号太素,天台莪园(后居城关)人,明万历十六年中举人,任安徽太和县教谕。天启二年中进士,任工部营缮司主事,因监修皇极殿、中极殿、太极殿有功,升都察院右都御史兼工部左侍郎。目前北京故宫内三座大殿的雄伟木结构建筑和其它建筑体,是国保文物,供世人参观。

崇祯元年辞归故里,以诗文自娱,著有《度予亭集》。其子张元声、孙张亨梧俱擅诗文,入清后均高隐不仕,世称“张氏三逸”,故居中的“三逸阁”为其三人读书作诗之用,其民族气节至今为当地人传颂。

摄影:孙建辉天台记忆│“毁家纾难保全乡里”之工部侍郎张文郁(上)
天台记忆│“毁家纾难保全乡里”之工部侍郎张文郁(下)
天台人讲故事┃张文郁故事之“舞麒麟的由来”
天台人讲故事┃张文郁故事之“一字值千金”
天台人讲故事┃张文郁故事之“拆旗杆墩”
天台人讲故事┃张文郁故事之“神灯”
天台人讲故事┃张文郁故事之“救人得风水”
【城·记】张文郁故居·度予亭天台人讲故事┃庞泮故事之“怒涂官名册”天台人讲故事┃庞泮故事之“黄龙盘楼”天台人讲故事┃庞泮故事之“天台城开八门”
天台人讲故事┃庞泮故事之“庞矮打国舅”
记忆里┃天台古城的格局与韵味记忆里┃天台县建置沿革
记忆里┃天台的风俗溯源与“重伦理,尚礼仪”的儒家礼制
天台人讲故事┃庞泮故事之“五秃诗”
天台人讲故事┃庞泮故事之“做跌倒诗”
天台人讲故事┃庞泮故事之“县官守门”
天台人讲故事┃范理故事之“官不扰民”
天台人讲故事┃庞泮故事之“县官守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