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央广采访东软刘积仁:战疫情造移动“雷神”,迎困难补健康短板

疫情当前,对中国社会、经济造成了巨大影响,包括企业家在内的社会各界都在努力作为,为防控疫情、保障供给、救治病患、稳定就业、恢复生产做了很多工作。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推出特别策划《战疫情 稳经济·企业家在行动》,在这样一个非常时期,通过电话采访各行各业的企业家们。这一期东软集团董事长兼CEO刘积仁接受采访:战疫情造移动“雷神”,迎困难补健康短板。



经济之声:您现在自己的工作节奏怎么样?

刘积仁:东软有几个业务跟这一次战疫情联系比较紧密。现在全国的医院大约有30%的信息化系统是我们做的;另外东软与生产大型医疗设备,特别像CT等和肺炎疾病诊断相关的设备有直接的关系。从最开始得到疫情情况的时候,就收到了很多对CT这类医疗设备的需求,从那时起我们医疗设备的员工就一直坚守在岗位上,不断地向各个城市医疗机构加班生产、发货,特别是向武汉的雷神山医院、同济医院,捐赠高端CT设备。另外,我们还有互联网医院等等,所以这个假期基本上都是在忙碌之中。


经济之声:我们也看到东软发布了移动CT的扫描单元,能够发挥什么作用呢?

刘积仁:CT扫描的诊断很重要,但通过本次疫情,我们发现这种诊断很难都跑到一个大医院来。我们就起了一个名字叫“雷神”,这种移动单元就是把CT放在一个像集装箱一样的设备里,可以移动,在任何地方都能快速地部署。


经济之声:东软还发起了一个“智能影像联盟”,这能做什么呢?

刘积仁:因为CT作为一种能诊断肺部状况的手段,一般都是要依赖专家看片子判断。当前疫情扩散这么大,这种诊断更应该走到基层。我们和钟南山院士团队在本次疫情之前就在进行一个研究课题,具体方法就是在CT进行扫描之后,通过人工智能的算法,快速地诊断病情,而这种诊断不用在现场,可以通过远程完成,能在一些比较偏远的地区进行部署。最主要的是它会使得看CT片这样一种诊断的过程从大集中变成分布式。不论大医院或者小医院,只要有CT影像,人工智能或者软件技术就可以帮助进行辅助的诊断。


经济之声:这次疫情既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新思考和为未来谋划的机会。现在来看,您觉得过去几年您的企业有哪些方面做对了,哪些方面需要加强和改变?

刘积仁:东软在过去的七八年间,用信息技术来赋能于医疗健康事业,把东软从一个软件的公司变得越来越和其他行业,特别是和大健康事业融合。东软在这个过程中,部署了从医院的信息化,到整个医保费用的管理和支付、医疗设备、云医院、智能医疗的研究。所以今后在这个领域里,我们还会加大步伐坚定地走下去。


经济之声:未来在哪些方面还要进一步加强?

刘积仁:通过这次疫情,我们看到,在整个健康医疗的基础设施和管理方面还是比较薄弱的。对医疗信息数据的收集、准确判断、快速采取行动,这些方面都需要信息化技术的支持。从这个领域来看,国家需要加强,我们企业也需要在这个领域里继续投入。


经济之声:您对您所在企业以及今年中国经济的整体状况是怎么看的呢?

刘积仁:今年总体上会面对一些挑战,这就需要我们继续加强产品的研发,努力把这种影响降低到最小。我坚信,过去经历了无数的困难和挑战,也经历过相似的甚至更难的时候,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来克服困难。


经济之声:现在有一些企业在应对目前困难的过程中有新的创新出现,比如说“共享员工”等等,您所在的行业有没有类似这样的新趋势?

刘积仁:我们这个行业未来最大的发展空间就是如何用信息平台来构造一些新产品。比如说在疾病的预防过程中,一个城市应该有一个更完备的信息平台,对大家的健康状况,有更精准、更细致的了解。另外我们也感觉到,医生的共享、医疗资源的共享也是一个大的发展趋势。我相信通过互联网来连接医疗资源,为大家提供更加方便的诊断和治疗的能力,会成为城市未来的基础设施。


经济之声:现在政府已经出台了一些支持企业的政策和措施,您对哪些政策措施印象很深刻,您还期待哪些支持的政策呢?

刘积仁:我看到一些对中小企业扶持的政策,比如免房租,在社保基金、公积金等方面进行支持,还有贷款利率的降低等等,这些措施对所有面对困难的企业都是很大的帮助。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政府能够继续减免企业的运营成本,比如社保基金等方面,给予更多支持,无疑会在企业面临一些困难的时候,将企业所要完成的责任和政府的责任更好地结合在一起。


这是一个十分特殊的时期,我相信我们有能力来克服困难。这些困难也会让我们知道什么是我们应该重视的,使我们更加智慧地把中国发展得更好




往期推荐

教育部、财政部:切实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学生资助工作

我是不是「无症状感染者」?

___

来源| 《经济之声》

转自| 东软集团

策划| 学院新媒体中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