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伊犁州十佳优秀民营企业家风采 | 顾雪芳:做大做强援疆项目 造福一方百姓


做大做强援疆项目 造福一方百姓
 ——记新疆苏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顾雪芳

在伊犁河谷,有这样一位女企业家,在她的掌舵下,把坚韧、严谨、细腻的“江苏元素”注入企业的发展中,创造出令人惊叹的“奇迹”和“速度”,她就是新疆苏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源生物)法定代表人、总经理、董事顾雪芳。

突出战略重点 打造高质量发展“主引擎”

2010年10月,顾雪芳从江苏常州来伊,参与苏源生物的成立工作,在严峻经济形势和激烈市场竞争中,顾雪芳以前瞻性的战略眼光投身到了公司建设各项工作中。作为江苏省重点援疆项目,无论是项目选址、批复土地、三通四平等事项,还是招标设计、资金筹集、人才引进等事务,她都力求做到最好。经过十几年的蓬勃发展,苏源生物形成了研、产、销一条龙的全产业链布局,成为阿斯巴甜业内生产配套最完整、技术最强劲的环保标兵企业,在规模和成本上取得绝对竞争优势。

谈起项目为何会落地伊犁,顾雪芳坦言,L-苯丙氨酸生产材料主要是玉米淀粉经过液化、糖化、离交等工序后产生的葡萄糖。由于伊犁河谷非常适宜种植玉米,其土地平坦、面积大,适合规模化制种,光热资源丰富,水源和灌溉条件好,玉米种子成熟度好,蛋白质含量高,能为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原料。另外,生产所需要的菌种,是一种生物活菌,对生长环境要求非常高。伊犁地处中亚内陆腹地,气候相对干燥,湿度适中,菌种生长繁殖活跃、产酸高、因气候相对干燥发酵过程不易染菌,避免了内地因梅雨季节容易滋生杂菌而停产的问题。优越的气候条件,充足的原材料供应,为苏源生物稳定的大生产提供了更加优质的条件,进一步激发了企业发展优势和潜能释放。

强化创新引领 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典范”

认识顾雪芳的人都知道,她就是个“工作狂”。在她的带领下,企业不仅入选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且发展更是创造了一个个奇迹。

顾雪芳介绍,公司成立以来非常重视生产技术和产品研发,不断引进行业先进技术,进行必要的技术储备和产品储备,与多家院校合作提高公司研发能力,通过不断尝试工艺改良调整,产品收率、质量保持行业领先水平。截至目前,该公司实用型新型专利25个,2022年还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

结晶器是生产阿斯巴甜最重要的工艺设备,以前企业阿斯巴甜生产线使用的是结晶槽、结晶釜,不仅降温慢、收率不稳定,而且产能低、产品口感差。2022年该企业投入800万元引进6台结晶器后,完成了对阿斯巴甜产品工艺的第三次技改升级,产能不仅提升一倍,同时达到强基增效的效果。

“原来我们是专门做氨基酸、苯丙氨酸、异亮氨酸多品种的,后来就把产业链往下延伸,做到阿斯巴甜。这样产业链从苯丙氨酸一直做到甜味剂,联动上下游,贯通产供需的绿色物流大通道,在‘双循环’经济体系构建中发挥重要促进作用。”顾雪芳自豪地说,产业链做全了,目前年产6000吨阿斯巴甜,在国内产量排名第二。              

履行社会责任 交出亮眼“成绩单”

“为社会做贡献、为当地谋发展、为职工创福利”这是苏源生物的初心与使命,作为企业家,首要任务是经营好企业,把企业做好做大做强,才能为受援地高质量发展作贡献,才能为职工带来幸福。顾雪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顾雪芳从基层员工到企业掌门人,不仅提出建企先建人的理念,还结合公司生产运营情况,总结形成了实干为要的企业管理法,通过大胆启用优秀年轻干部,精抓企业管控力、保障力、创新力、驱动力,打造核心竞争力。同时,把做好员工们的后勤保障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不仅每年提升员工福利和薪资,还把发力点放在提升大家的企业认同感上,真正实现了“爱厂如家”。

在参与2栋职工宿舍楼建设过程中,顾雪芳不仅为员工宿舍增加了衣柜、办公桌椅、电视、网络、洗浴等设施,得知员工洗工作服不方便时,立马在宿舍各楼层配置了洗衣机。得知厂区离市区较远,业余生活单调,立刻增设活动室、图书室,配置乒乓球、羽毛球、篮球等设施。一桩桩一件件实事,真正把温暖送到了公司各族员工的心坎上,700余人的企业本土化用工率达90%。

“多年伊犁工作情,不辞长做伊犁人!”十余年的伊犁工作经历,顾雪芳已经把自己的满腔热情,融入到支持当地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行动中。2022年,顾雪芳赴内地考察,把内地优秀企业(新疆瑞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引列伊宁园区并顺利落地,为伊宁园区招商工作添砖加瓦。

“明年我们要持续提高产能,维护好市场占有率,努力把阿斯巴甜做到全球第一、行业第一,还要研发多品种发展。”顾雪芳坚定地说,去年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不仅强调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还从不同维度进一步明确了对民营经济的支持。下一步,将继续把企业做大做强,迈上更高的竞争平台、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积极推动当地资源优势转化,不断推动援疆工作再上新台阶。(伊犁日报 记者 李亚锋)


大家都在看


援疆风采 | 张巩情牵万里 共谱“边塞新曲”
援疆风采 |  从“一张名片”到“四季花开”  他们是如何做到这一切的?

来源:伊犁零距离监制丨刘   冰审核丨杨   林责编丨蔡立鹏编辑丨古   荣    马   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