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万重山 千里情——江苏第十批对口援伊工作综述(一)

从“诗画江南”到“塞外江南”从扬子江畔到伊犁河谷相距8000多里的江苏与伊犁因对口援疆而紧紧联系在一起

3年多来,江苏第十批援伊干部人才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带着责任与情怀,肩挑千钧担、远跨万重山,用智慧和汗水交出了一篇精彩华章。

3年多来,一个个民生项目“落地开花”、一批批产业蓬勃发展、一次次文化交流融合、一茬茬人才“拔节成长”,城乡面貌日新月异、民生福祉不断提升,有力助推了伊犁改革发展稳定,深刻诠释了绵延万里的“援疆大爱”,生动演绎了感人肺腑的“援疆真情”,浓墨书写了载入史册的“援疆篇章”,让伊犁各族干部群众真切感受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感受到了祖国大家庭的无比温暖,感受到了江苏社会各界的深情厚谊。

伊犁河谷的江苏印记


“园区兴则产业兴,园区强则经济强”。园区经济是江苏的亮点和优势,聚焦“伊犁所需”,发挥“江苏所能”,第十批江苏援伊工作组充分推进伊犁资源优势与江苏先发优势的紧密结合,将产业园区建设作为推进受援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推进器”和“增长极”,进一步增强受援地内生发展动力。

图为纬纶纺织车间工人正在生产。

置身于伊宁县纺织产业园,人们都会惊讶于眼前现代化的纺织产业园景象:20平方公里的规划面积上,一座座标准化厂房拔地而起,5000多人在这里实现就业,工厂车间里纺纱机器轰鸣,各族群众脸上洋溢着奋斗的干劲。

对于托尔逊江·买哈提来说,伊宁县纺织产业园可以算得上他的半个家了。他和妻子两年前成为园区纬纶纺织的挡车工。园区里有宿舍、食堂,吃住都在这里,夫妻俩每个月的收入最高能拿到1.7万元。

在伊宁县纺织产业园,有5000多个“托尔逊江”怀抱着改善生活的热望在这里就业。他们与伊宁县各族百姓一起,见证着这座千亿级的纺织产业园用10年时间在伊宁县落地生根。

2013年年底,第八批援疆干部张华从江苏南通来到伊宁县,担任南通援疆工作组组长、伊宁县委副书记,分管经济和教育。

经过全面调研,张华了解到伊宁县是北疆人口第一大县,有十多万富余劳动力。如果能充分发挥这些人的作用,将形成难得的、巨大的人口红利。

曾出任张謇故里常乐镇镇长的张华想到了张謇这位伟大的实业家。

100多年前,张謇创办大生纱厂,开启实业救国之路。张华决定将纺织业作为推动富民兴疆的突破口。

张华立即与伊宁县各级领导展开了反复论证:无论脱贫攻坚还是乡村振兴都需要产业支撑。南通是国内最大的家纺产业集散地,家纺产业的梯度转移是必然趋势。新疆具有原材料、劳动力、土地、电力等比较优势,国家也出台了多项支持纺织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

“那么,是不是可以将南通纺织产业移植到伊宁县来,在伊宁县创办纺织产业园区?”2016年,张华的提议得到了伊宁县委的全力支持。

2017年8月15日,伊宁县轻纺产业区家纺服装产业园一期启动。为让农牧民安心进厂,园区不仅提供免费住宿和特色食堂,还为员工配备驻企干部,一起进厂协助管理,同时采用激励政策,为优秀员工提供前往南通进修的机会。

经过6年发展,如今,伊宁县纺织产业园一期累计完成投资34亿元,建成标准化厂房和配套设施约45万平方米,华曙纺织、健骅纺织、大胜织造、贻程纺织、卓万服饰、大漠传奇家居用品等纺纱、织造、家纺、服装等20多家企业先后入驻,已经成为全疆织机规模最大、带动就业最多、品牌效应最好的专业织造园区,“两霍两伊”一体化发展战略、支撑霍尔果斯向西开放的重要平台,并被写入自治区“十四五”规划当中。2021年,南通援疆工作组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距离伊宁市400多公里之外的奎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具有较好的区位优势、工业基础和商贸物流配套。徐州“经济小组团”列入自治区试点后,5名援疆干部到奎屯—独山子经济技术开发区带领当地同志一起招商引资、服务项目、管理园区。

聚焦棉产业、石油化工产业、建筑新材料等配套制造业,充分考量当地的发展条件后,徐州援疆工作组又引入容缺审批机制等创新理念,优化营商环境,极大促进了当地园区产业发展。

苏州援疆产业园引进江苏隆力奇集团在霍尔果斯投资50亿元建设亚欧美谷生物科技园,预计可实现年产值15亿元;张家港援疆产业园重点发展现代农牧业、中草药种植和加工产业;支持尼勒克县民生产业园建设,集聚中小企业20家,年产值超1亿元,带动农牧民就业3000多人;江苏16家开发园区与受援地产业园结对共建……

图为消费扶贫直播带货。

3年多来,第十批江苏援伊工作组充分推进伊犁资源优势与江苏先发优势紧密结合,千方百计协助受援地招商引资,助力伊犁州产业高质量发展。3年来累计招商签约落地项目225个,到位资金172亿元;累计帮助销售农副产品5万吨、约9亿元,另外,还签订销售意向6.1亿元。

旅游援疆是产业援疆的另一个重要抓手。3年来,第十批江苏援伊工作组围绕将伊犁河谷打造成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目标,江苏聚焦资源整合、要素投入、品质提升和市场开拓,助力伊犁打造一流旅游强州、一流旅游景区、一流旅游产品、一流旅游品牌,用更多的“美丽资源”撬动“美丽经济”。

4月6日,作为扬州援疆项目内容之一的扬子江·那拉提·冶春餐厅,正式在新源县那拉提旅游风景区揭牌营业。它的建成不仅见证了运河文化和草原文化的相互融合,更为助力那拉提景区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提供了江苏思路。

新源县旅游资源丰富,遍布城乡。东部以那拉提景区为龙头;中部地区以农业观光旅游为主;西部以那拉提国家湿地公园为代表。白雪皑皑的山峰、茂密的森林、交错的河道、平坦的草甸……在这里入目所及皆是风景,每一帧都是定格的电影画面。

如何利用“美丽资源”撬动“美丽经济”?

第十批江苏援伊前方指挥部围绕“产、城、景”一体融合发展,期间,邀请知名专家、机构在生态保护先行的前提下,为那拉提量身定制旅游发展规划。指挥部投入32.9亿元,全面升级景区基础设施,打造草原牧民生活等7个颇具特色的体验区,还联合扬州援疆工作组积极引进南京金陵饭店、无锡拈花湾、扬州冶春淮扬餐饮等高端服务设施和品牌,提升旅游体验品质。

图为旅游包机欢迎现场。

围绕将伊犁河谷打造成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目标,3年多来,第十批江苏援伊前方指挥部与当地通力协作,高水平编制《伊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等旅游规划、策划等20多个,实施重点旅游项目40多个,招商签约落地文旅项目30多个;支持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1个、自治区全域旅游示范区2个、中国气候宜居城市2个、4A景区4个、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3个;支持开通南京、无锡、郑州、宁波至伊宁、昭苏至乌鲁木齐等航线,设立过夜航班基地;组织举办旅游推介100多场次;实施“江苏人游伊犁”活动,打造新疆丝路之旅、丝路汉风等品牌,组织包机、专列运送游客5万多人……

图为开通伊宁—无锡直飞航线。

3年来,在援疆干部推动下,伊犁旅游产业主要指标位居全疆前列,在促进经济发展、民族团结中发挥了特殊作用,受到了国家文旅部、自治区主要领导充分肯定。

从扬子江畔到“塞外江南”,产业援疆正不断放大伊犁州特色优势,从“单向输血”向“自我造血”转变,富民兴疆的脚步更加铿锵有力。(伊犁日报 记者 卢钟)

大家都在看


伊犁州召开第十批江苏援疆工作总结表彰大会
“我把中国读给你” 全国首届代际阅读公益活动在伊犁新华书店举行

来源:伊犁零距离监制丨刘   冰审核丨杨   林责编丨李建苹编辑丨张   瑛   帕提曼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