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西理工自动化专业
专业名片
专业简介
西安理工大学自动化专业源于1958年原北京机械学院工业企业电气自动化专业,是我国为促进自动化科学和技术发展、早期设置的自动化类专业之一。专业于2008年获批“国家特色专业”,2010年入选国家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12年列入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4年、2017年两次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有效期6年;2018年获批陕西省一流本科专业,2019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专业依托的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2005年获批一级学科硕士点,2011年获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12年获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7年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位列B+(前10%~20%),已形成学士、硕士、博士教育的完整培养体系,为我国自动化领域培养了大批各层次高级专门人才。
人才培养
1. 培养目标
专业致力于培养思想品德好、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能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创新意识以及分析和解决自动化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生毕业五年后达到以下目标:(1)掌握扎实的数学、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能够满足自动化技术发展的需求,对自动化领域复杂工程问题提出解决方案;(2)具有文献检索和查阅能力,能够跟踪和掌握自动化工程及相关领域的前沿技术,具备创新意识和运用现代工具从事复杂自动化系统建模、分析、设计、开发、应用、维护与技术管理等方面工作的能力;(3)具备社会责任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坚守职业道德规范,综合考虑法律、经济、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因素;(4)具备健康的身心和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拥有团队精神、沟通和表达能力以及工程项目管理的能力;(5)具有国际视野,能够主动适应不断变化的国内外形势和环境,拥有自主的、终生的学习习惯和能力。
2.核心课程
自动化与人工智能导论、工程力学基础、图学基础及CAD、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理论、智能检测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微机原理与嵌入式系统、过程控制与智能仪表、电器控制及PLC应用、电机与控制、计算机控制及应用、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基础、智能机器人技术基础、软件开发技术基础、电子线路设计、企业实践等。
3.培养特色
专业秉承“育人为本,知行统一”的办学理念,逐步形成了“注重基础、强化实践、推进创新”的专业特色。紧密围绕学校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以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积极推进工程教育改革,探索主动适应新技术发展趋势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能够从事复杂工业过程信息化、智能化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管理等方面工作,并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工程技术应用人才。
师资队伍
专业现有专职教师74人,其中教授18人、副教授和高级工程师25人、讲师28人、助理工程师3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62人。教师队伍中有“万人计划”国家教学名师1人、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自动化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人、陕西省教学名师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霍英东教师奖获得者2人、陕西省百人计划5人、陕西省青年科技奖3人、陕西省科技新星3人。经过60余年几代人的励精图治,形成了一支技术专业齐全、年龄结构合理,多学科交叉融合,具有可持续创新能力的师资队伍。
刘丁,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自动化核心课程国家级教学团队负责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自动控制理论》负责人,教育部高等学校自动化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研究方向为复杂工业过程的信息测量、建模和智能优化控制,智能机器人及控制。先后主持完成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省、部级等各类科技攻关项目30余项。
刘军,教授,博士生导师,控制科学与工程学术带头人,陕西省教学名师,陕西省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获得者,陕西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信号与系统》负责人、陕西省一流本科课程《自动控制系统》负责人,西安市自动化学会理事长。研究方向为智能控制理论与应用。先后主持完成国家级、省部级以及企业横向等各类科研项目20余项。
刘涵,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安理工大学工程训练中心主任,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入选陕西省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陕西省教学名师,信息与控制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陕西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数字信号处理》负责人,陕西省自动化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研究方向为复杂工业系统建模与控制、机器学习。先后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博导类)、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科研项目20余项。
朱虹,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省教学名师,陕西省师德先进个人,中国图形图像学会理事,陕西省图形图像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数字图像处理与传输》负责人。研究方向为数字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先后主持完成国际合作项目、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类科研项目20余项,连续指导大学生“挑战杯”课外科技活动16年,获得国家级、省级奖累计29项。
张晓晖,教授,西安理工大学副校长,陕西省教学名师,教育部高等学校工程训练教学指导委员会副秘书长、创客教育基地联盟常务副理事长、陕西省自动化学会智能机器人专委会副会长,国家一流课程《大学生工程技术创新创业社会实践》课程负责人及机器人工程专业负责人。研究方向为智能信息系统及检测与自动化装置。先后主持完成主持完成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类科研项目20余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
教学资源
1. 教材与课程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自动控制理论》
课程学习网址:http://www.icourses.cn/sCourse/course_6216.html
2.教学成果奖
3.专业依托
依托信息与控制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立了自动化工程实践、电子与信息工程、计算机辅助实践3个平台、1个国家级自动化与信息技术综合实践与创新基地、1个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高算中心,与世界500强企业(罗克韦尔、艾默生、恩智浦)联合共建了7个创新实验室。实验中心建筑总面积6281㎡,设备总价值2776.6万元,设备总数2165台。实验项目资源总数226个,独立设课的实验课程28门,实验教材48种。利用科研资源开发了一批面向自动化与人工智能类专业重要行业应用的实验教学装置,强化培养学生应用专业理论和知识、掌握基本实验技能及综合分析、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使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
招生就业
专业为增强学生学业生涯规划的主动性,使人才培养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地方、行业经济结构变化为依据,以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为重点,实施“通专融合、项目导向”的培养模式,大一进行通识教育培养,奠定学生深厚的基础知识与专业基础知识,大二开始进行科研导师管理,帮助学生发掘科研兴趣和潜力,大三起学生可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和职业规划,进入相关课题组开始科研训练和毕业设计,以项目引导培养学生创新工程实践能力。专业为第一批本科招生专业,2022年自动化专业按大类招生,录取平均分535,高出年度重点分数线86分,共录取学生330人,其中本省录取人数占比70%以上。
专业近三年就业率均超过95%,其中读研率达到30%以上,有多名学生成功申请到了出国留学深造的机会。专业应届毕业生主要就业领域包括软硬件开发、产品测试、技术支持、产品销售、项目管理等,毕业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得到了用人单位高度认可,华为、海康威视、阿里巴巴、三星电子、艾默生等国际知名企业均长期在我专业招聘。
本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
本专业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情况
科研实力
专业依托的“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拥有晶体生长设备及系统集成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陕西省复杂系统与智能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晶体生长设备与控制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优质人才培养平台。
专业科研实力雄厚,近年来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1项,省部级科技奖励9项,其中省部级一等奖5项,发表论文52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和译著10余部,授权发明专利68项。近5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等国家级项目38项、省部级54项、企业委托156项,科研项目经费总额逾1.6亿元,人均年科研到款超50万元。
专业服务于国家、地方经济建设需求,紧紧围绕其中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展开了长期的研究与攻关,形成了复杂工业系统建模与控制、复杂环境下关键变量的检测理论与技术、模式识别与机器人技术、复杂网络与智能信息处理等主要研究方向,在极大规模集成电路用硅单晶生长设备与工艺、大型电站锅炉空气预热器综合控制关键技术、超快光电信息检测与应用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效和显著的效益。
实践创新
专业重视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积极建设多个校内外实践创新平台,完善包括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开放性实验、科技竞赛、科技发明和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研究等多种形式的创新教育和科研训练体系,为学生参加各类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优质的基础设施和完善的制度保障,支持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科研训练,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专业综合素质,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近三年专业培养的本科生在各类国家级、省级科技竞赛中获奖达400余人次。
寄语考生
亲爱的考生你们好!
欢迎报考西安理工大学自动化专业!
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对于人们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具有重要的意义,自动化早已渗透在科技与生活的各个层面,从国防到经济,从医疗到交通,从农业生产到家用电器,从工业生产到智能制造。随着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计划战略的实施,人工智能的崛起,自动化的内涵和外延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自动化与人工智能的结合,将对人们生活和工作方式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
西安理工大学自动化专业已有60余年的办学历史,专业围绕科技发展前沿与新工科发展的需求,注重学生学习思维的系统训练,注重培养学生科技创新意识与工程实践能力。选择这里,良师为伴,基础宽实厚,软硬齐备兼智能;未来的你,意气风发,学好自动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欢迎报考西安理工大学
自动化专业
图文来源: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
编辑:姜妮
责任编辑:马英杰
审核:刘峰 季瑞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