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西理工水利水电工程专业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专业名片 ○
○ 专业简介 ○
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水利水电工程专业,起源于1937年成立的西北工学院水利系,历经西北工学院、西安动力学院、西安交通大学、陕西工业大学、西北农学院、陕西机械学院、西安理工大学,已有87年的办学历史,是西安理工大学的传统优势专业。近20年来,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不断发展壮大,2002年获首批“陕西省名牌专业”,2007年获首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007年本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获首批国家级教学团队,2010年获首批教育部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2013年获批教育部首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3年和2019年先后两次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17年获批陕西省“一流专业”建设点,2019年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023年专业核心课程《水电站》和“高土石坝渗流演进及渗透破坏过程虚拟仿真实验”获批国家“一流课程”,专业核心课程《水工建筑物》获批陕西省“一流课程”。水利水电工程专业面向全国招生,每年招生规模为6个班,包含2个“卓越工程师班”。○ 专业历史 ○
通过数代人的长期不懈努力,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积淀了深厚的办学基础,开拓创新,精勤育人,成效卓著。截至目前,本专业已为国家水利、水电行业及相近领域培养了7500余名从事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监理、科研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其中大部分已成长为行业的业务骨干,涌现出了一批担任重要工作岗位的杰出校友,他们为国家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含升学)平均98%以上,其中,选择继续深造的应届毕业生占比40%左右,在水利水电及相关行业国有大型企事业单位就业的占比40%左右。毕业生专业技术知识扎实,综合素质能力强,社会认可度高,行业需求量大。
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历史沿革
○ 师资队伍 ○
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师资团队知识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和学缘结构合理,拥有一批学术造诣深厚的老教授,业务素质和管理经验强的中青年教授以及富有活力和创新能力强的青年博士,形成了一支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突出的教学团队。现有专任教师60人,其中专职实验技术人员5名,具有博士学位教师53人。教师队伍中正高级职称27人,副高级职称20人,中级职称11人,博士研究生导师25人,45岁以下青年教师36人,占教师总数的60%。教师分别毕业于德国柏林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河海大学、武汉大学、天津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理工大学等高校或科研机构。目前,拥有各类国家级人才6人,各类省级人才10人。
○ 骨干教师 ○
刘云贺
西安理工大学校长
中共党员,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省教学名师。2021年4月任西安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2023年1月当选政协陕西省第十三届委员会委员。主讲本科生学位课《结构力学》和研究生学位课《地震工程学》,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负责人,教学成果“水利类人才创新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应用”荣获2018年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主要从事水工结构及建筑结构抗震、流体固体动力耦合理论等方面的研究,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SCI/EI收录50余篇。主持完成国家级项目5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各类横向研究课题40余项。获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特等奖1项、中国公路学会二等奖1项、大禹水利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2项、陕西省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先后荣获陕西省科协先进个人、陕西省高校人才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兼任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抗震专委会副主任、陕西省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副理事长。李炎隆
水利水电学院院长
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水利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国家级人才。兼任全国防汛抗旱专家、国家能源行业水电勘测设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NEA/TC15)委员、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抗震防灾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水利学会水工结构专业委员会委员等。主讲本科生学位课《水工建筑物》和研究生学位课《高等水工结构》。主要从事抽水蓄能电站防渗材料与结构性能、水工结构应力变形与可靠性分析、溃坝风险防控与安全预警等方面研究。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省部级项目和大型工程应用项目等40余项,研究成果在多项水利水电工程中得到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为工程的建设与长期运行安全提供了科学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撑。出版专著3部,参编教材2部,发表学术论文190余篇,申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0余项。获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获第十二届“陕西青年科技奖”和第十八届“陕西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
柴军瑞
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讲本科生学位课《水工建筑物》和研究生必修课《水利工程新进展》、《科技论文写作》、《土木水利工程导论》,已培养出站博士后和青年教师10人次,博士、硕士研究生90余名,连续担任水工071、111、152班本科生导师。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部级以上纵向科研项目20余项,主持和参加了其它各类科研项目60余项。获省部级二等以上科技奖共5次(3次排名第1),出版学术专著8部,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SCI /EI已收录200余篇次,论著被SCI/SCOPUS他引1000余篇次,CNKI他引3000余篇次。入选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特聘教授(2003)、陕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03)、湖北省青年杰出人才(2004)、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05)、陕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2013)、陕西省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7年)。指导研究生获陕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20)和湖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008),获校级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12篇。现任中国大坝工程学会坝库渗流专委会(筹)副主任委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地下工程分会理事、陕西省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常务理事。曾多次担任国际国内学术会议的分会主席,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做特邀报告10余次。现任《水利水电科技进展》、《水电能源科学》编委,国外20余种SCI学术期刊和国内数家核心学术期刊的论文审稿人,为学位中心第四轮学科评估(水利工程)评议专家、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水利学科评审专家、教育部和数省科技奖与中国电力科技奖评审专家。王瑞骏
中国工程教育认证专家
《水电站》国家级“一流课程”负责人
中共党员,教授,工学博士,西安理工大学教学名师,《水电站》国家级“一流课程”负责人;兼任中国工程教育认证专家、陕西省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电站施工专委会副主委。长期从事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和水工结构工程学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教学工作方面,主讲本科生《水电站》和研究生《高等水工结构》等专业或学科主干课程;培养毕业博士、硕士研究生70余人;主持国家级教改项目1项、省级教改项目2项;主编《高等水工结构》、《水电站》和《特种坝工技术》等国家级规划教材3部;公开发表教研教改论文10余篇;2015年获评“全国水利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先进个人”;2018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2020年获陕西省优秀教材一等奖1项;作为骨干专家,主持或参与了对10余所高校水利类专业的工程教育认证。科研工作方面,主要从事高土石坝工程特性与控制及筑坝材料力学性能研究;主持或参与国家及省部级纵向科研课题10余项,主持各类横向科研项目70余项;在《水利学报》及《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EI检索30余篇;在国家级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3部;参编《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设计规范》等全国水利行业标准2部;授权发明专利9项;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2项、厅局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杨杰
西安理工大学发展规划处处长
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建筑勘测设计公司总经理《水工建筑物》一流课程负责人
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西安理工大学水利工程安全研究所所长、西安理工大学高教研究所所长、西安理工大学学术委员会秘书长、陕西省水力发电与新能源工程学会水库与大坝安全专委会主任、中国水利学会大坝安全监测专委会委员等。主讲《水工建筑物》、《水电站》、《水利工程安全与管理》等博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课程,主编出版《水工建筑物安全监测与控制》等教材3部,获校级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长期从事水利水电工程安全监测与控制、水库大坝安全性态综合评判、水工结构数值计算与仿真分析、水利工程风险分析与除险加固等方面的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重点基金等纵向课题16项,承担南水北调、引汉济渭、龙羊峡、拉西瓦、李家峡、碧口、镇安抽蓄等重点水利水电工程相关的横向课题10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出版《水工建筑物安全与管理》等学术专著4部,申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8项,荣获陕西省科学技术奖、陕西青年科技奖、江苏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等奖励9项;培养博士后4名、博士生13名、硕士生102名。许增光
西安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
国家级“一流课程”负责人
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西安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国家级人才,陕西省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国家级“一流课程”负责人,陕西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陕西好青年获得者。兼任陕西省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副秘书长,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大坝安全专业委员会委员等。主讲本科生课程《水电站》《建设项目管理》《水工绘图技术》及研究生《水工水力学》《水工渗流与防渗》《科技论文写作》等课程。主要从事水利工程渗流分析与控制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3项,其他纵向及企业横向项目等40余项。研究成果已在鲁地拉水电站、乌弄龙水电站、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以及清原、潍坊、尚义、雄安抽水蓄能电站等水利工程中应用,为工程的防渗设计提供了有效支撑。出版专著2部,教材2部,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其中SCI检索86篇。申请发明专利13项,其中授权5项。先后荣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排名第1、第4)、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排名第1)等9项科研奖励。担任《Geo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Bulletin of Engineering Ge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岩土力学》、《中国公路学报》等20 余种期刊的审稿人。
司政
水利水电工程系主任
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省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中国水利学会水工结构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综合评标评审专家库专家。主讲本科生课程《水工建筑物》、《工程造价》以及研究生课程《水工结构优化设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等纵向课题10余项;主持和参与企业委托科学研究项目100余项。主要从事大体积混凝土温控防裂、混凝土温度损伤、冻融破坏以及大坝、水电站厂房、预应力闸墩等水工结构应力分析,研究成果在广西大藤峡水利枢纽、新疆大石峡水利枢纽、赞比亚下凯富峡水电站、加纳布维水电站等国内外重大水利工程中得到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出版学术专著3部,主编教材2部,参编教材2部,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2项,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陕西省教育厅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张晓飞
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讲本科生课程《水工建筑物》、研究生课程《水工结构可靠度分析》。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等纵向课题10余项;主持和参与企业委托科学研究项目60余项。主要从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温控仿真和防裂研究工作,研究成果在陕西李家河水库碾压混凝土拱坝、陕西三河口水利枢纽碾压混凝土拱坝、陕西蔺河口碾压混凝土拱坝、陕西省冷水河碾压混凝土拱坝、陕西西花混凝土拱坝、陕西省云河碾压混凝土重力坝、陕西旬阳水电站、非洲加纳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印尼抽水蓄能电站工程下库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广西百色水利枢纽工程碾压混凝土重力坝、陕西黑河引水枢纽工程溢洪洞进口边墙、四川沙湾水电站工程4#机组坝段、四川土溪口水库工程碾压混凝土拱坝、四川石梁子水库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四川沉水水库工程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四川倒流河碾压混凝土拱坝、黄河拉西瓦水电站混凝土双曲拱坝、龙滩水电站下游碾压混凝土围堰、广西长洲水利枢纽贯流机组厂房、台山核电厂淡水水源工程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功果桥水电站碾压混凝土重力坝、云南澜沧江里底水电站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湖北龙桥水电站碾压混凝土双曲拱坝、海南红岭碾压混凝土重力坝、牛栏江象鼻岭水电站碾压混凝土拱坝、大渡河枕头坝一级水电站厂房和泄洪闸、湖北三里坪碾压混凝土拱坝、乌干达Isimba水电站、赞比亚下凯富峡水电站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广西邕宁水利枢纽工程溢流闸坝、广西大藤峡水利枢纽纵向碾压混凝土围堰、山西灵石县石膏山水库混凝土拱坝等国内外50多个工程中得到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出版学术专著1部,主编参编教材3部,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宋志强
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工抗震专委会委员、中国大坝工程学会会员,陕西省水力发电工程学会会员,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综合评标评审专家库专家。主讲本科生课程《水电站》、研究生课程《水工结构抗震与防灾减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等纵向课题15余项;主持和参与企业委托科学研究项目60余项。主要从事大坝、进水塔、厂房等水工结构静动力性能分析、水工结构抗震领域的教学研究工作,研究成果在新疆大石峡水利枢纽、夏曲水利枢纽、李家岩水利枢纽、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玛尔挡水电站、羊曲水电站以及敦化、荒沟、五岳抽水蓄能电站等大中型水利工程中得到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出版学术专著1部,主编参编教材各1部,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和国内、外多个期刊的审稿专家。获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西安理工大学科技新星、西安理工大学优秀青年教师等荣誉称号。任杰
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访问学者,陕西省科技创新团队核心成员,兼任中国大坝工程学会库坝渗流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主讲《水工建筑物》、《水利工程新进展》、《科技论文写作》等研究生和本科生课程。近年来,主要从事水工结构健康诊断与风险评估、水工渗流分析与控制、溃坝洪水风险分析等方面的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部级及其他纵向科研项目10余项,主持和参加了其它各类科研项目40余项。先后荣获2014年第四届全国水利类专业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二等奖、2015年度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2)、2019年第三届“全国水利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优秀指导教师”、2020年第十四届陕西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排名1)等荣誉。出版学术专著2部、教材1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1项;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SCI/EI已收录30余篇。指导博士、硕士研究生30余名,指导研究生曾获全国高等学校水利类专业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2篇、第五届“全国水利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优秀成果获得者”1人、西安理工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6篇;指导本科生曾获第七届全国大学生水利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国家级和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等多项奖励。覃源
水工系教工党支部书记
水利水电工程系教学副主任
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讲本科生学位课《水工建筑物》、选修课《工程建设法规》和研究生学位课《水利工程新进展》、《科技论文写作》兼任中国大坝工程学会大坝混凝土与岩石断裂委员会会员,陕西省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陕西省水力发电工程学会会员,“高土石坝渗流演进及渗透破坏过程虚拟仿真实验”虚拟仿真实验课程主要成员。长期从事寒旱区水工混凝土耐久性损伤细观演变机理及补强关键技术、大体积全级配水工混凝土细-宏观损伤耦合机制及数字混凝土工程应用,以及挡水建筑物水力劈裂机制及损伤修复关键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主持完成省部级、厅局级科研项目8项,企业横向课题20余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含中科院二区及以上SCI论文16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及《工程建设法规及案例评析》教材1部,授权国内、国际发明专利7项,软件著作权4项,先后获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全国水利类专业青年教师讲课竞赛”特等奖1项,西安理工大学“教书育人先进个人”等荣誉。雒亿平
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为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国网公司专家人才后备,甘肃省电力公司专家。主讲本科生课程《建设项目管理》及研究生课程《水工结构优化设计》。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陕西省科技重点项目、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陕西省教育厅创新团队等纵向课题7项;主持和参与企业委托科学研究项目30余项。主要从事水工混凝土材料、岩土体工程、输变电结构优化、大体积混凝土温控防裂等方向,研究成果在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河西水电开发公司、中铁二十局、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等单位重要水利、电力、市政工程中得到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出版学术专著5部,主编教材1部,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SCI/EI 10余篇),授权专利20余项。以前三获奖人获得中电建协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1/9),中电建协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1/7),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2/7),中电建协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3/9),其它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厅局级奖15项。作为第一指导教师获全国“互联网+”陕西赛区银奖2次。
许萍
中共党员,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水电站》主讲人,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高土石坝渗流演进及渗透破坏过程虚拟仿真实验》核心成员。主讲研究生《水工岩土力学》和本科生《水电站》、《环境影响评价》等课程。主要从事水工岩土材料力学特性和筑坝土石料细-宏观渗流分析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兼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非饱和土与特殊土专委会委员、陕西省水力发电与新能源工程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厅局级纵向科研项目及企业委托课题10余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EI检索15篇。荣获2023年度中国发明创业奖创新奖一等奖、2022年度陕西高等学院科学技术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21年度陕西省优秀科技报告获得者、西安理工大学课程思政讲课比赛一等奖等。曹靖
中共党员,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入选西安理工大学优秀青年教师计划。陕西省水力发电工程学会会员、陕西省一流本科课程“水工建筑物”核心成员、陕西省科技创新团队成员。主讲本科生学位课《水工建筑物》、选修课《水利工程经济》和研究生课程《水工材料设计方法与性能试验》等。主要从事水工混凝土3D打印技术研究,筑坝材料性能多尺度研究、水工结构仿真与优化设计。主持和主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5项,主持横向科研课题5项。获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一等奖 1 项(排名2-6);发表SCI 检索论文2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 4 项,软件著作权40余项。担任《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西北水电》等期刊的审稿人。曾获全国高等学校教师自制实验教学仪器设备创新大赛二等奖、全国水利类专业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一等奖、西安理工大学课程思政讲课比赛二等奖、西安理工大学本科优秀教案评比二等奖、西安理工大学科研先进个人、优秀本科生导师等荣誉。宋锦焘
水利水电工程系实验室副主任
中共党员,副教授,工学博士,主讲本科生学位课《水电站》、选修课《水利工程安全监测与管理信息化》兼任陕西省水力发电工程学会会员。陕西省一流课程“水电站”主要成员。长期从事水利水电工程安全监测与控制、大坝大数据分析、水库大坝风险分析、水利工程安全管理信息化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等重大水利工程相关的纵横向科研课题5项;作为参与人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大坝安全监控及风险分析相关纵横向课题4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SCI、EI检索6篇。出版教材2部,授权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6项。本硕博毕业于河海大学,期间获国家公派资格前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联合培养,曾获全国大学生水利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一等奖、博士生国家奖学金等多项奖励。温立峰
水利工程学科秘书
中共党员,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陕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和中国水利教育协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入选陕西省科协青年人才托举计划。主讲本科生《水工建筑物》、《工程建设法规》,研究生《高等水工结构》等课程。主要从事水工结构安全控制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2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项、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1项、其他纵向项目及企业委托项目10余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杰出青年基金项目等科研项目10余项。研究成果已在黄龙、张掖、富平等抽水蓄能电站以及苗家坝、鲁地拉、乌弄龙等水电站中应用。出版学术专著2部,教材1部;发表学术论文88篇,其中SCI 检索59篇、EI检索19篇;申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3项,登记软件著作权11项。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排名第1)、青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排名第3)、中施企工程建设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排名第4)、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一等奖等奖励。陕西省水力发电与新能源工程学会理事、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抗震防灾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大坝工程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
李阳
水工系教工党支部副书记
中共党员,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水电站》省级一流课程核心成员,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实验室负责人;入选西安市科协青年人才托举计划,西安理工大学优秀青年教师计划;兼任陕西省水利学会会员、中国大坝工程学会大坝混凝土与岩石断裂力学专业委员会会员。主讲本科生课程《水电站》、《工程造价》及《特种坝工技术》,参编国家级规划教材《特种坝工技术》。长期从事水工混凝土力学性能与耐久性能试验、多因素耦合作用下混凝土损伤机理及水工泄水建筑物修复加固等方面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项目,等纵向科研项目7项,主持各类横向科研项目10余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SCI/EI检索2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授权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4项;获西安理工大学科研先进个人,大学生互联网+竞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马春辉
中共党员,讲师,工学博士,奥地利格拉茨大学访问学者,长期从事水利水电工程安全监测与控制、水工结构连续-非连续数值仿真、机器学习算法及其工程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已逐步形成以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为导向,应用连续-离散数值仿真、数据驱动方法、安全监测与检测等技术手段,以揭示堆石料细观机理与特性为根本任务的研究思路。先后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重点基金等纵向科研课题5项,深度参与引汉济渭、拉西瓦、碧口、镇安抽蓄等重点工程的设计、鉴定与分析课题20余项;在奥地利格拉茨大学Gerald Zenz教授(时任国际大坝委员会副主席)的协助指导下,围绕“堆石料细观参数标定与数据驱动型方法应用”发表了一批学术研究成果,先后以第一作者发表期刊论文17篇,其中《Engineering with Computers》、《Advances in Engineering Software》等SCI检索论文5篇,《中国科学:技术科学》、《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岩土力学》等EI检索论文6篇;参与编著专著《水工建筑物安全与管理》;取得专利及软件著作权5项;协助培养硕士生4名,指导论文10余篇;先后荣获国家奖学金2次、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一等奖、第三届“全国水利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优秀成果获得者”称号等奖励。○ 科研成果 ○
本专业教师具有明确的科研方向,科研经历丰富,涉及面广,包括高坝工程特性与控制、水工渗流与防渗、水工结构抗震与安全、水利水电工程安全与管理、水工隧洞与地下结构。近三年,本专业教师主持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纵向课题68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横向科研项目230余项,科研经费共9700余万元(其中纵向3000余万元,横向6000余万元),获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5项;发表SCI收录学术论文30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0余项;47%以上的专职教师具有参与国内外学术会议、出国短期访问的经历。本专业教师大多担任了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主讲任务,教师的科研成果反哺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有力的推动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部分教师科研获奖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出版的学术专著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出版的专业教材
○ 教学科研平台 ○
本专业依托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国家重点实验室、水利水电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部共建西部生态环境协同创新中心、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学科创新(111)引智基地、教育部西北水资源与环境生态重点实验室、陕西省水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陕西省水利水电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陕西省水利水电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陕西省水资源与环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陕西省水资源与水环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等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平台,可为本专业学生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学习和研究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 实践教学平台 ○
○ 专业平台 ○
2013、2019年水利水电工程专业
先后两次通过专业认证
专业特色研究方向
《水电站》一流课程慕课平台
“高土石坝渗流演进及渗透破坏过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
翻转式课堂教学
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学生进行科研实验-1
学生进行科研实验-2
○ 人才培养 ○
在人才培养方面,本专业历来秉持“注重基础,强化实践,坚持探索和践行知识(Knowledge)、能力(Ability)、精神(Spirit)和素质(Quality)协调发展的KASQ教学理念”,致力于培养扎根西部、面向全国的一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者。近三年,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在籍学生中累计423人次获得校奖学金、自强不息奖、三好学生、三好学生标兵、体育积极分子、习进步奖、文艺积极分子、优秀学生标兵、优秀学生干部等各类奖学金和荣誉称号;累计5人次获得国家奖学金、59人次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累计获20余项“挑战杯”、“互联网+”、“创青春”、大学生英语竞赛、数学建模竞赛等国家级竞赛奖励;有近70%的学生参加了“挑战杯”、“互联网+”、“创青春”数学建模等各类科技活动;有500余名学生加入陕西省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毕业生为国家尤其是西部地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社会各界给予了“下得去、吃得苦、留得住、顶得上”的高度评价。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情系水利 追求卓越
欢迎报考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工程专业
图文来源:水利水电学院
编辑:姜妮
责任编辑:马英杰
审核:周蓓蓓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