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全国政协委员汪小帆副校长开讲“院长论坛”,畅谈“从两会看当代研究生的使命担当”

2022年3月25日 · 上海大学

从“两会”看上大研究生的使命担当


2022年

我们即将迎来党的二十大

中国共青团成立百年

纪念上海大学建校百年

更是意义非凡的

传扬之年、迎评之年、笃行之年


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立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作为红色基因的传承人

上大研究生学子更应该

锚定青春奋斗坐标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为学习贯彻两会精神、研思践悟使命担当,上海大学第二十届研究生学术节首场“院长论坛”特邀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大学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汪小帆教授,于2022年3月25号18:00在云端正式开讲,汪校长以“踔厉奋发 笃行不怠——从两会看当代研究生的使命担当”为主题,与1200余名研究生共话两会精神、畅谈青年研究生的使命担当。


论坛回顾


引言

讲座伊始,汪校长首先肯定了研究生们克服疫情坚持研学的努力,也鼓励大家与导师多多互动,持续进行自我提升。其次汪校长举例了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网速减费以及“数字中国”建设,指出全国两会实际上与我们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并阐释了“两会的意义”,即在于促进和汇集民智民意,擘画国家发展大计,在形成共识的基础上,凝聚奋进伟力、推动国家向前进。


今年两会:精简高效、特殊意义

汪校长将今年全国两会总结为“简约不简单、精简更精彩”的两会。首先为我们介绍了自身参与两会的情况,包含6次全体会议、1次教育界别协商会和5次小组会,讲述了会议的内容及主题。并带领大家从“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依据代表意见修改共计92处”这一小细节,感悟我国“全面落实中国特色民主制度”的大目标。

其次汪校长立足于习近平总书记的“两会时间”,谈及习近平总书记三次到团组参加审议讨论和连续五年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着重强调着“团结奋斗、安全稳定”的这一主题和精神。还以自身提交高等教育变革提案为例,介绍了政协委员提案的提交和办理过程。


我国发展:战略机遇、复杂挑战

汪校长带大家从全国两会看当前形势,具体讲解了习近平总书记两会期间做出两个重要论断,即“走好5个必由之路,用好5个有利条件”的具体内涵和意义;再详细通过对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的介绍,综合研判内外形势,带大家深入学习了我国当前形势和任务。通过对政府工作目标的解读,深刻感悟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等国家领导人“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的执政为民理念。

汪校长向大家分享学习了清华大学经济学家李稻葵委员发言要点,我国借助国内广阔市场与大量人力资源,顺应科技浪潮以及开放学习意识心态,创新并抓住发展战略机遇,就有充分可能性再创中国经济发展奇迹,其中还重点提倡年轻一代要传承好开放学习精神,自信爱国李克强总理回答记者提问时也说道“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都会坚定不移地扩大开放”。汪校长还借助世界贸易网络演化体现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展示了当前中国发展既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工作基调:稳字当头、稳中求进

在谈到今年的政府工作总基调时,汪校长强调必须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同时提出当前国家面临“1+1+3”的挑战,两个“1”是俄乌局势和疫情防控,“3”是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因此出于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需求以及缺“芯”的现状,我国需要加快培养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急需人才,此外汪校长强调,要牢牢把握在政府工作报告当中出现多次的“稳”字,要深入思考如何稳远、稳近、稳内、稳外。

对于习近平总书记两会谈到的“双碳战略”、能源安全以及粮食安全,汪校长也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总书记提出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也是一项长期任务,既要坚定不移,又要科学有序推进,“要先立后破,而不能未立先破”;而粮食安全是战略问题,悠悠万事,吃饭为大,“中国要靠自力更生,自己养活自己”、“农田就是农田,农田必须是良田”;同时强调了科技兴农的重要性,可见国家对于粮食问题的重视态度。


教育发展:国之大计、党之大计

汪校长还谈到了大家最为关心的教育发展战略。在罗列了自2017年至202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关于教育部分的内容后,提炼了近年的两大教育关键词,即“公平”和“质量”,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就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进行了10处修改,汪校长也就具体修改内容进行了阐述。

今年两会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学校要加快培养理工农医类专业紧缺人才,也提出要加大对青年科研人员支持力度,更好地推进双一流大学建设。发展在线教育也是第一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结合五年来的高等教育发展,可见关注重点越来越偏向于教育质量。汪校长借助近几年高等教育情况,阐述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推动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变得极为重要,并就如何推动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展示了七位大学校长的回答。指出与研究生最息息相关的就是国家对于提升人才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视,并对上海大学的广大研究生提出了期许。


总  结

最后,汪校长用“一起向未来”高度概括了本次分享报告:这是一届“更为精简,很不简单”的两会,国家当前正处于“战略机遇、复杂挑战”的形势,我们要牢牢抓住“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贯彻落实好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教育发展战略


互动问答

讲座结束后,同学们积极与汪校长进行互动交流,汪校长就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一一解答。

Q

面对疫情常态化形势,研究生应在学习生活中和就业选择上做出哪些改变?

A

要抱有终会战胜疫情的信心,一方面对于广大学子来说是锻炼意志品质、心理韧性的机会;另一方面越是面临挑战,国家对于人才的需求越大。同学们应抓住在学校的时间不断提升自我,同时无论是学校还是国家,都会提供便利促进人才岗位的精准对接。


Q

研究生该如何“提高科研创新能力”?

A

导师作为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首先应该担负起指导研究生科研创新的责任。其次广大研究生也需要能够“算大账、算长远账”,不拘泥于眼下得失,而应有长远眼光。充分利用好在校时间,培养科研品味与良好科研习惯。


Q

新时代研究生,应该如何在“躺平”和“内卷”中找到自己的合理定位?

A

首先我相信我们学校的研究生们还是不会放弃奋斗,选择躺平的。其次虽然说内卷现象固然存在,但事实上国家处于发展关键时期,对于研究生层次的人才需求还是很大的。在本次两会中,虽然有代表提出想要取消英语学科,但事实上在许多地方英语还是很有必要的。相信只要同学们抓住机遇踏实努力,肯定可以登上自我发展的舞台,充分发挥自我价值


Q

学校针对于提升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有哪些举措?

A

首先是加大力度提升研究生教学质量,课堂应不仅仅是灌输知识,而是应当真正促成对研究生的能力培养;其次是加强对导师管理,确保承担起导师指导职责;最后应重视研究生们学位论文质量的提升。


Q

基于高校毕业生严峻就业形式,国家将会采取哪些举措改善?

A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为毕业生提供服务”,从学校到学院都会在帮助同学们就业方面采取措施,包括积极对接企业单位与招聘部门,为广大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为同学们灵活就业营造良好环境;此外也鼓励同学们对就业抱有更长远的眼光。


学生感想

01

微电子学院21级研究生-张世曦

在全球芯片供应持续紧缺,特别是汽车芯片尤为紧缺的背景之下,此次“两会”期间,多位人大代表的提案均涉及了汽车芯片相关议题。通过汪校长的解读,我对“两会”精神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面对“缺芯”带来的问题,国家不断加大投入的当下,国家在相关制造业仍有几十万人的人才缺口,作为微电子学院的一员,我们应该抓住机遇,树立良好的科研品质,潜心钻研,不断奋斗。我们既要掌握相关的科研知识,又要有过硬的专业素质,为“中国芯”贡献自己的力量。

02

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21级研究生-卞士纪 

2022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同时正于疫情反复之际,站在新的历史方位,我们都应清醒的认识到: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要让中国这艘巨轮沿着又好又快的航道前进,持之以恒的改革创新是推动巨轮前行的不竭动力。两会的召开展现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同时也对我们青年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一名硕士研究生,我跟随导师参与了两机专项的研究,目前所研究的领域与我国海军建设紧密相关,我将牢记自己的初心和使命,认真学习”两会“精神,以饱满的热情努力学习、搞好科研,为新中国的建设添砖加瓦,将自己的一腔热血投入到祖国的建设中去!

03

社会学院20级研究生-董思琦

汪校长在回答同学提问时,讲述了他对于我们研究生面对“内卷”的看法和建议。汪校长提到研究生的发展机会很广阔,舞台很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发展机遇。这句话令我思考良多,我们新时代研究生同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研究领域和方向,找到自己的定位和目标很重要。汪校长鼓励同学们把眼光放长远,关注乡村振兴,创新就业机会,中国这么大,这么多机遇,只要自己有真本领,一定有用武之地。作为社会学专业的学生,我们需要学好专业、认真思考和总结所触及到的中国方案和中国经验。为建功新时代不断努力,是我们这代青年的担当与使命。

04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1级研究生-汤梦秋

在今晚的会议中,汪小帆教授以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讲话切入,提到要加大对青年科研人员支持力度,让各类人才潜心钻研,尽展其能。我觉得身为材料专业的研究生,作为创新性人才的一份子,需要顺应时代,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努力研究出特色新型材料,更好地应用于医学、环保和交通等各个方面,为中国材料产业的发展添砖加瓦。

05

新闻传播学院21级研究生-王丹

很庆幸能够参加汪小帆校长的分享论坛,汪校长分享了自己参加两会的感受,也阐释了新时代大学生的使命和担当。两会看上去与身在校园的我们距离遥远,但事实上,两会经常性地关注于大学生的切身利益,致力于为青年学生创造出更好的条件和氛围。在今年两会上,我们可以看到有关研究生群体的不少提案,比如将招生模式改为申请审核制等。可以看到,国家和社会越发关注于我们研究生这个群体,我也相信未来研究生培养体制也会越来越健全。作为一名新传学子,我也有义务用自己的文字和镜头去传播上大故事和上大精神,在这个充满竞争与机遇的时代留下属于自己的注脚

06

经济学院21级研究生-马从青

汪校长的讲座将两会要传达的内容和精神细致清晰的展现在我们面前,不仅让我加深了对国家政策的了解,也让我学习到了很多精神和道理。汪校长说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到“稳”这个字,今年我们工作基调是“稳字当头,稳中求进”,5.5%的经济增长目标,也说明今年我们整体的发展“又到爬坡困难时”。作为一名金融专业研究生,我也要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紧跟国家时事做好科研,珍惜在学校的大好时光“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为未来迎接一切机遇和挑战做好准备!


担当与发展

察势者明 趋势者智

望广大研究生都能

明确使命 找准担当

踔厉奋发 笃行不怠


以上大学子的实际行动

为红色学府添彩

为党的二十大献礼

以更加良好的青年风貌

迎接建团百年

迎接上海大学建校百年

向新的征程昂首大步迈进!





往期推荐





复试注意事项|加油!你离上大只差一场复试了!

祝上岸!上海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线发布







上海大学研究生融媒体中心


来源|上海大学研究生联合会

编审|王秋露



为上海大学研究生“一键四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