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时代楷模卢永根: “网红”院士永不褪色的家国情怀

“他是院士、他是老校长、他是南粤楷模、他是感动中国人物、他是最美奋斗者,他更是一位有着70年党龄的老党员……”11月2-4日,广东省“时代新人说——我和祖国共成长”演讲大赛成功举行,其中银奖获得者为来自华南农业大学的党林夕,她以《七十载党龄的院士情怀 永不褪色的坚定信仰》为题将卢永根院士捐出毕生积蓄给国家教育事业的故事娓娓道来,让观众为之动容。



卢永根是华南农业大学原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水稻遗传学家,他胸怀祖国,为科研矢志奋斗了一生。2019年8月12日,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享年89岁。




1949年卢永根在香港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地下党员”,在党组织的安排下,他来到广州,领导地下学联,迎接广州解放。之后他来到华南农学院,与丁颖院士相遇,成为了他的学生和助手。


丁颖是院长,卢永根是学生,可是,卢永根却成功动员当时已经68岁的丁颖院长加入中国共产党,这在当时广州地区高级知识分子中产生了巨大反响。对此,卢永根回忆道,与老师的这份“忘年交”友谊一直暗含着一份默契:“学术上,您是我的老师,是我的领路人,但在政治上,我是先行者,是进步青年,我要告诉您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信仰。”

 

▲1963年8月随丁颖院士(右1)在宁夏引黄灌区考察水稻(左2为卢永根)


改革开放后,卢永根曾以公派访问学者身份赴美国留学,在美国的亲人都劝他,留在美国吧,你可以过得很舒服。但是,卢永根坚定地说:“我是中国人,祖国的建设需要我!”


卢永根坚定地选择回到祖国。经过数十年坚持不懈的研究探索,卢永根在水稻遗传育种研究上取得了重要成绩。他从细胞遗传学的角度研究了中国栽培稻的起源,首次建立了我国三个野生稻种的粗线期核型,从细胞遗传学的角度证实了普通野生稻是栽培稻的祖先,他在水稻遗传资源、水稻半矮生性、雄性不育性、杂种不育性与亲和性等方面的遗传研究中取得很大进展。特别是和学生一道提出水稻“特异亲和基因”的新学术观点以及应用“特异亲和基因”克服籼粳亚种间不育性的设想,被学界认为是对栽培稻杂种不育性和亲和性比较完整、系统的新认识,在理论上有所创新,对水稻育种实践具有指导意义。他带领研究团队共选育出作物新品种30多个,累计推广面积超过1000万亩。


▲卢永根在水稻试验田。




在卢永根的感召下,一大批水稻育种专家也选择回国报效国家。他坚持把育人放在学术工作的第一位,对学生和年轻教师既严格要求又循循善诱,思想上学业上生活上给予充分关注和关心,在作物育种和遗传学领域培养出了一批优秀学术骨干。2017年,他的学生刘耀光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一门三院士”也被传为佳话。”


▲1983年8月赴美国访问途中于上海虹桥国际机场(左1为袁隆平院士,右1为赵善欢院士)


卢永根对党无限忠诚,始终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始终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他八十多岁高龄仍坚持工作。晚年身患重病长期住院,仍坚持在“病房临时党支部”参加组织生活,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用模范行动展示了共产党员的人格力量。


▲1991年8月在福州出席“海峡两岸作物改良研讨会”(右2为卢永根)


“但是这个低调的人,却因2017年的一个举动,突然成为了全国‘网红’。”晚年罹患重病后,卢永根将毕生积蓄捐赠给华南农业大学,设立“卢永根•徐雪宾教育基金”,用于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忠诚于教学科研的青年优秀教师和支持开展学术交流。同时,决定去世后把遗体无偿捐献给医学研究和医学教育事业。


▲全家福(前排中间为卢永根外孙女,后站立者为卢永根女儿)。




卢永根院士热爱祖国、对党忠诚,为人正直、廉洁奉公,淡泊名利、勤恳敬业,艰苦朴素,勤俭节约,他一生致力于诸多稻作科研项目研究等工作。他的一言一行充分体现了“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他的楷模事迹彰显了“勤奋、敬业、奉献”的拼搏精神,是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的先进典型。


▲卢永根院士被追授为“时代楷模”。


文字:莫文艺 华农宣
图片:资料图片
编辑:黄志群
广东科技报社融媒体团队出品


 推荐阅读

他们眼中的卢永根:忠党爱国 为科研教育事业奉献终生

“创新引领”广东演讲比赛举办,他们的故事彰显奋勇争先的力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