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几幅各大图库还不怎么多的植物图 | 许个小小心愿
。
作者 | 诺诺
忙碌中,偶尔客串1篇的创始人
最近忙着整理今年野外考察的数据,数据量实在太大了,熬了一个月了,终于在昨天晚上初步整理完成,想着周末两天再检查一下,就可以完成提交了。结果大早上起床准备继续完成最后的检查时候,接到朋友发来消息,说祝生日快乐。
现在手机上显示的大字都是公历日历,除了几个放假的农历节气,大家都不怎么使用农历了,明明公历还在10月,居然农历也赶上来到了十月了,不得不再次感叹一年的时间简直过的太快了。
最近一两年,因为疫情缘故,与家人、朋友聚少离多,外加手里总是有做不完的事和最紧急的事,所以也从未在生日搞一个什么仪式,甚至前几年父亲还特别打电话说生日了,吃点什么,炖个老鸭汤啥的,这两年也不再打电话提醒了。前年还是一个再过两天生日的朋友说因为我的生日与她的挨着,所以特意问一下,不然我自己都忘却了,当时我还写文调侃说骗过自己,骗过时光,却骗不过群友的一天,今年是我没想到农历居然快要赶上公历的时间了,看来闰月应该就在不久之后的月份了(一查日历,果不其然,2023年(农历癸卯年)闰二月,农历需要以闰月填补每年与地球公转差的几天)。
总之,疫情依然笼罩着我们生活的情形下,时间相比前几年似乎过得更要快些,毕竟今年多次经历不能出差,或者封控在家里的情况,造成规划要做的事情,要考察的地方总是变得特别混乱,有时候还要面临在外面考察着突然全城静默,不得不配合当地疫情防控原地静默多日。总之就是,时间过去了,奉献却没有做多少,是对过去一年的总结,比如这一年我都没有时间在这个由我创始的公众号上写一篇正式的植物推文,有点对不住接近3万名关注的朋友。
前不久,我和同事2021年在横断山区考察发现的一个植物新种和一个植物旧种,在与多位同行专家的合作下,终于见刊,也有很多家新闻媒体报道,其中有两家媒体(新华社和人民日报)报道后传播比较广,影响略大,可能被很多人所熟知,但可能关注我们公众号的朋友未必都知道,今天选了几张网上流传还不是很广的照片,给大家一起分享学习吧。
旱谷蛇藤的花
旱谷蛇藤的种子拆开吗,不看比例尺的话,有没有很像巧克力皮包裹的绿豆糕
旱谷蛇藤是我们在2021年8月在四川甘孜州得荣县的金沙江河谷考察发现的,发现之时,同行考察人员游人已觉得其花型特殊,不知方向,我看着很像马甲子的花,所以说应该是鼠李科的植物,晚上我们翻遍鼠李科也没找到能对应的类群,为了确保判断错误,游人还在一晚上之内将所有国产的高等植物科检查回忆了一遍,确认也不会是其他类群的植物,最后找到一颗不怎么成熟的果实照片请教阳亿博士后,才定位在蛇藤属植物上。
然后便进入新种发表的既定程序,采集分子材料,分子实验,建树分析,近缘种比对,果实成熟时收集种子,拍摄微观照片等等,为了让文章图文并茂,我邀请了我们的好朋友颖儿姐抽空给这个新种绘制了彩色线描图,形成稿件并最终发表(https://www.tandfonline.com/doi/full/10.1080/20964129.2022.2105750)。
颖儿姐帮绘制的旱谷蛇藤彩色线描图
另外一个植物旧种几乎与旱谷蛇藤差不多时间(从得荣一路考察到九龙县,需要几天的时间)拍摄和采集到,经过与100多年前植物猎人威尔逊采集记录的果期特征相比,我们这次观察到了它的花,并发现在威尔逊采集标本的果实特征上有误,以此为主要内容与多位同行专家合作也完成了一篇文章发表。
虽然投稿时,一些国内的期刊觉得论文深度不够(没有基因组或者系统学的深度加成云云),引用率可能不高,大写的rejact退稿,不得不含泪把版面费支付给国外的期刊,但文章在线发表后,却被主流媒体广泛报道。可能是一个旧种已经经过了历史的沉淀,可以讲的故事通常比一个新种的故事要多,比如采集人是百年前的著名植物猎人,比如这么多年没有再发现,已被列为极度濒危植物,当时的特征记录错误(果实记录为4瓣,实际为5),比如当时的特征记录缺失(只有果实,未见花)等等,所以可以引起公众更多的兴趣,以下是两篇公众号的详细报道:
1、新华社的报道:“失踪”百年后,这一物种再次被发现!
2、人民日报的报道:极度濒危,它“隐世”百年再现身
一篇图文并茂的文章,当然少不了颖儿姐的手绘
图片已经放完,推文也到了收尾的部分了,为了表示庆祝,我依然从留言里送出3本地方性植物科普书《倾听珍稀植物的密语》,去年曾给大家介绍过(样张附后)。(分别是文章推送后第一个留言的朋友,一周内点赞最多的留言朋友,剩下的1个名额由本人根据留言内容自行决定。)
如果在今天许的愿望特别容易实现的话,愿自己的文章早成,愿厄运退散,愿新冠疫情早日结束。
自己配置的燃面已经吃完,生日也就算过去,继续核对数据了。
是为记!
农历壬寅年十月初五
附所赠书实物样张和印章展示:
以上实景照片由成都时代出版社编辑团队拍摄提供
重 拾 自 然
— 让科普更加科学 让科学更接地气 —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微信号:zhiwufenleiqun
新浪微博:重拾自然
注:本公众号由重拾自然工作室运营
重拾自然工作室长期承接:
野外科学考察 | 物种鉴定 | 科研材料采集 | 户外拓展活动与博物旅行
家庭园艺 | 自然、文创课程分享 | 自然类自媒体运营与主题影展
基础农产品推广与自然农业传承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重拾自然工作室,了解更多活动和产品
声明:本文为原创内容,欢迎阅读者在个人网络媒介进行由原文链接转发的全文转载;谢绝改编、摘录、部分转载,谢绝全文复制或重新编辑后自创新的链接发出。转载时保留能够跳转至原文的链接,并保留本声明。超出上述许可的范围如其他微信公众号或印刷品等,如需转载或使用,请先发函至邮箱zhiwufenleiqun@yeah.net联系。如有非法转载,将追究一切侵权行为。公众号长期接收自然类原创文章,投稿可发至邮箱zhiwufenleiqun@yeah.net,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