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终身成长、深度工作、感知幸福——厦大经济学科钟威教授在厦门大学2018届毕业典礼上发言


6月23-24日,厦门大学在建南大会堂隆重举行四场2018届毕业典礼,欢送8225名毕业生。


厦大经济学科钟威教授作为教师代表发言。他给毕业生推荐了《终身成长》《深度工作》《幸福的方法》三本书,借由这三本书对他生活和工作有巨大启发,寄望毕业生们带着终身成长的思维模式,利用深度工作的理念,拥有感知幸福的能力,不断攀登人生新的巅峰。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直达厦门大学2018届毕业典礼(社会科学学部)视频



钟威教授

在厦门大学2018届毕业典礼上的发言


钟威教授作为教师代表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家长、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非常荣幸能够作为教师代表参加这次毕业典礼,来见证大家人生中最重要的时刻之一。今年的凤凰花又开好了。毕业季又到了。这次,轮到在座的各位同学对我们亲爱的厦门大学说:我爱你,再见了。对于我们当中的许多同学来说,这也许是你们对整个学生时代的告别。愿你们在几年、几十年之后回忆起自己厦大的学习和生活,想起那些年一起占过的自习室,那些年女生节男生节的小惊喜,那些年组队 吃过的鸡、集体追过的剧,那些年跟室友聊的八卦、被老师灌的鸡汤,你会觉得,那时努力热血青春洋溢的我们,真美好!



毕业是一段学习生涯的结束,更是新的人生旅程的开始。此时此刻,我不禁想起六年前的自己。2012年那个夏天,我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毕业,获得统计学博士学位,回国加入美丽的厦门大学。在厦大走过了六年,从讲师,到副教授,再到教授,我也跟着你们一起成长。所以我想在大家即将毕业开启新征程的时候,给大家推荐对我的成长过程都非常有启发的三本书,希望也对你们的未来有所帮助。

 

第一本书叫《终身成长》。有些同学在学业上或者在日后的职业中遇到困难时会跟我抱怨:我好像天生没这个能力哎。那么我们所谓的能力到底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培养的呢?如果天生有很强的能力,确实会对你所从事的专业产生浓厚的热情,然后取得成功,就像我们从小到大耳熟能详的那些天才数学家。但是能够发现自己有天生能力的人少之又少,那是不是意味着绝大多数的人都会在自己不够擅长的领域挣扎一生,庸庸碌碌呢?答案是否定。这让想起我的一位硕士研究生,他今天也和大家一起坐在下面。他的本科专业和现在的统计学专业完全不同,在做毕业论文的过程中有段时间他非常怀疑自己的能力,但还好,他并没有被这所谓“天生的能力”束缚住手脚。经过他不懈的努力,最终完成了一篇高水平的论文,并在今年发表在国际一类期刊,同时他也获得了美国加州大学统计学全额奖学金攻读博士学位的机会。所以我在这里想跟大家分享的就是这种成长型思维——虽然人的先天才能、资质、性格有所不同,但都可以通过努力和经历来改变,重视学习和成长的过程,而非单纯的结果。所以同学们,在未来的学习工作中,请不要轻易地给自己贴上“我不擅长这个、我没有天赋”之类的标签,请带着成长型的思维模式拥抱明天,不断成长、不断改变、不断升华。这也是我们厦大校训“止于至善”的精髓。



第二本书叫《深度工作》。作者卡尔纽波特教授认为,不是天生的能力产生了热情,从而导致成功。而是有一个因素,会同时导致热情和成功,在统计学中我们叫它,混淆因素。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吗?那就是对职业技能的精通。就像前段时间在挡风玻璃破裂的情况下,运用自己精湛的专业能力拯救全机人员生命的川航机长。那么如何达到这种精通的境界?简言之,我们需要深度工作。那什么是深度工作呢?我首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每天会花多少时间在手机上?大家知道吗,如果一个人经常时不时就想看看手机,刷微信看微博,一段时间不看手机心里就发慌,说明这个人可能病了,这种病叫做“心智残疾”。不知道在座有多少病友,大家现在可以偷偷反省一下。不知不觉当中,我们很多人被手机控制了,时间被互联网给碎片化,已经很难胜任高效率地学习和工作。我刚刚说的这些都是深度工作的反面。所谓深度工作,就是在没有干扰的状态下专注地进行职业活动,使个人的认知能力达到极限。那么到底怎样达到深度工作的状态呢?在这,我给大家几个建议:第一,确定工作哲学,做好时间管理,将时间分成不同时段,在工作和学习时段中屏蔽手机,专注工作,再设定某段时间专门用于看手机回微信;第二,设定工作目标和工作时长,比如我要求在3小时内完成毕业演讲的初稿,那么在这个时间段内就只专注干这一件事情,提高效率。第三,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点,拥抱无聊,克服分心。如果我们把每个无聊的时刻,比如排队5分钟,等电梯的时候,都用来浏览智能手机的话,那么大脑可能会被重新编排,导致生理上的习惯性分心,从而不能再胜任深度工作。短暂无聊的时刻是有效的,它能帮助我们整理思绪、寻找灵感。同学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希望大家能学会抵制手机和网络的诱惑,做好时间管理,保证每天都有足够时间能深度工作,这样成功离你就不远了。

 


前两本书都是针对大家以后的工作,而接下来的第三本书面对的是你的生活,这本书叫做《幸福的方法》。不同的人生大概可以分为四个类型:1. 及时行乐型,即现在幸福而未来不幸,满足于享受现状,缺乏对未来的追求和规划,比如游戏上瘾的人;2. 无助悲观型,觉得幸福是一种可遇而不可求的状态,得之我幸,不得我命。这种人很有可能觉得自己天生命苦,一辈子哀哀怨怨;3. 忍辱负重型,即现在不幸而认为未来可能幸福。生活中这种人很多,我们常听说“等我考上大学就好了,等我找到工作就高兴了,等我买了房子就幸福了”。也有名言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英文还说“no pain no gain”。这样的人劳苦一生,其实很难真正地感知到幸福。4.最好的状态是什么呢?就是,我现在能够感知到幸福,而且坚信未来也会幸福。其实啊,幸福不是一种状态,而是一种能力,是可以通过我们的努力去锻炼的。这需要我们为未来设定目标并憧憬未来的美好,但同时更重要的是体会自己此刻的存在,快乐地享受现在为未来努力的过程。在电影《功夫熊猫》里乌龟大师有一句话,Yesterday is History, Tomorrow is a Mystery, Today is a Gift, That’s why it's called the Present。所以,我现在请同学们微微闭上你的眼睛,想象着美丽的厦大校园,深深地吸一口凤凰花的香气,带着感恩的心去感受此刻,感谢父母的养育、学校的关爱、老师的培养、同学的陪伴……希望你能享受到此刻的幸福。同学们,请记住活在当下,享受当下,这才是人生的智慧所在。



最后,希望各位同学,能够养成终身成长的思维,利用深度工作的方法,拥有感知幸福的能力,带着老师们的祝福,慢慢走向你们想要的、美好的未来。衷心祝愿同学们前程似锦、一生平安、幸福美满。谢谢大家。



【人物介绍】



钟威,现任厦门大学王亚南经济研究院和经济学院统计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经济学院院长助理。2012年获得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统计学博士学位,2014年和2017年分别破格晋升副教授和教授。主要从事高维数据统计分析和理论、统计学习和数据挖掘算法、计量经济学变量内生问题、统计学和数据科学的应用等领域的研究。2016年入选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青年项目各1项,担任美国统计协会(ASA)统计学和数据科学期刊Statistical Analysis and Data Mining的副主编,在The Annals of Statistic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 Biometrika, Journal of Business & Economic Statistics, Annals of Applied Statistics,  Statistica Sinica等国内外统计学权威期刊发表(含接收)近20篇论文,其中入选ESI前1%高被引论文2篇。兼任中国现场统计学会资源与环境统计分会常务理事,中国现场统计学会高维数据统计分会理事,中国现场统计学会生存分析分会理事。主要讲授《数理统计》、《广义线性模型》、《计量经济学》等本科和研究生课程,连续多年获得学院教学优秀奖(前10%),2016年获得厦门大学经济学院英语教学比赛一等奖、厦门大学第五届英语教学比赛一等奖。



图片来源:厦门大学官微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

http://se.xmu.edu.cn


长按二维码关注



点“阅读原文”,直达2018届厦门大学毕业典礼(社会科学学部)视频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