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案例 | 社区治理与塑造地方性:日本的阿童木通货
就算你完全不懂日语,去坐环绕东京市区的JR山手线,你也能立马知道列车何时到达高田马场站。因为,高田马场站的列车进站音乐,是深受大家喜爱的《铁臂阿童木》主题曲。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高田马场站及其附近地区都被称作“阿童木街区”。因为阿童木原作者手塚治虫的工作室总部就设在这里。《铁臂阿童木》的漫画也设定,阿童木诞生于当时还是“未来”的2003年4月7日,诞生地就是位于高田马场的虚构的“科学省”。
无论日本动漫产业如何推陈出新,高田马场及附近早稻田地区的居民仍然热爱着阿童木这个可爱的卡通形象。反过来,阿童木也不断地为他自己街区的发展贡献力量。本文要介绍的在高田马场地区流通的“阿童木通货”就是最好的例证之一。高田马场和早稻田的居民们,用区域通货的形式活化了社区经济,促进了地域融合。他们在城市发展同质性的潮流之下,成功创造出了一种“地方性”,并为新型社区组织的发展提供了另一种可能性。
最新一期的阿童木通货。
一
阿童木通货是在阿童木周岁生日的2004年4月7日由手塚治虫工作室、高田马场西商店街联合会、早稻田大学周边商店街联合会以及早稻田大学平山郁夫纪念志愿中心一起联合发起的。作为一种地区货币,阿童木通货和普通的通货有同也有异。以纸币形式出现的阿童木通货,最基本单位是“马力”(这来自原作漫画中阿童木的动力单位),现在一共发行10马力、50马力、100马力和500马力四种货币。
它与普通货币的不同之处,主要有以下三点。首先,阿童木通货只能在高田马场和早稻田这一区域内的加盟商店内流通。虽然外来的居民也能得到并使用阿童木通货,但它离开了这个地区就失去了价值。其次,阿童木通货具有规定的流通周期。每年通货实行委员会都会设计新的货币样式,每一期的货币只能在该年四月到来年年初使用,超过这一期限,货币就将失去价值。最后的一点差异,在于货币的来源和使用方式。阿童木通货是在“为了孩子们的未来”这一理念之下设立的。它的价值观包括了手塚治虫先生在演讲和不同作品里提出的“环境”、“地域”、“国际”和“教育”这四个核心。而通货的赚取和使用途径,也紧紧围绕上述价值观展开。
赚取阿童木通货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由各加盟店铺开展的长期“项目”。只要顾客的行为属于商家自行规定的“益事”的范围内,顾客就能赚取一定马力的货币。比如,在餐厅就餐时带着自己的筷子而不使用一次性木筷,就能得到10马力通货;家长锻炼孩子,让孩子自己一个人去买东西,完成之后能得到20马力的阿童木币作为奖励。
另一种得到通货的途径,是各种公民组织(在日本主要是各类NPO)或学校举办的短期“活动”。如参加西高田马场商店街每年进行的街道大清扫活动,就能获得一定马力的阿童木币作为奖励;和志愿者一起,协助看护高龄者,对其日常生活进行帮助,也能得到阿童木币作为报酬。
通过长期的、个人式的项目,以及短期的、注重社区协作的活动,阿童木通货将社区成员动员起来,积极参与到社区的建设中去,并使环保、扶贫等理念落实到每个成员的心中。
另一方面,居民所得到的阿童木币,能以一比一的汇率作为现金,在加盟店使用。这些加盟店通常都是和社区有紧密联系的店铺,而非大型连锁店的分店。通过这样的方法,阿童木货币使得更多的资本能够留在社区而非流向外部市场,从而帮助促进了本地商业的发展。
在刚结束的第11期,高田马场和早稻田支部的阿童木通货的总流通金额已达到了1118970马力。从2009年开始,阿童木通货也启动了在高田马场之外的日本各地其他支部的流通。目前为止,日本全国已有九个地区的一千多家店铺加入了阿童木通货的队伍中。每年的总通货投放量达到2000万马力,而通货投放的机会达到100万回。
二
阿童木通货这一项目,有利于实现诸如环保、国际发展等普世目标,不过其最大的特点还是在于它帮助高田马场地区创造了一种“地方性”。
人们对现代城市发展最大的一个不满,就是不管是哪一个城市、哪一个街区,看上去都越来越像。随着同质化而来的,还有居民之间的疏离化。在日本,这样的趋势从战后的经济发展黄金期起就已呈现。
高田马场和早稻田地区约有居民三万人,因附近学校众多,平均每天将近五万人来此通学、通勤。作为留不住人的交通枢纽,高田马场也饱受老龄化、单身化的影响。
阿童木通货的创设及其运用,最大限度地帮助这一地区营造出一种“乡土感”。一方面,对土地有依恋的人们能更积极地参加社区活动。另一方面,在现代的市场中,“本土性”又能成为商品进行市场差异化战略的一个资源。阿童木通货实行委员会从2011年起开始推进的"内藤辣椒”项目就是最典型的例证。
所谓“内藤辣椒”,原本是江户时代包括高田马场在内的新宿地区的特产。据说最鼎盛的时期,从现在的新宿御苑到高田马场站,放眼望去都是一片赤色。随着东京城市化的不断推进,新宿区如今早就不存在任何农场和农业生产。日本全国的辣椒也从出口变为不得不从海外进口来满足消费量。在这样的背景下,阿童木通货实行委员会和新宿区政府以及农业机构,一起推出了“内藤辣椒”的都市农业项目。委员会把内藤辣椒的种子分发到区内餐馆、写字楼、银行、学校等各种地点,区内居民在各类空间中播种下代表本地区的内藤辣椒,并耐心培养它们成熟。待到丰收之时,委员会又会组织各种围绕着辣椒展开的项目,鼓励各位种户的参与。比如,高田马场作为东京的“拉面激战区”而出名。到了辣椒成熟的季节,各家拉面店都会推出当地限定的辣味拉面菜单。居民们可以把自己种的辣椒交给拉面店,以交换各类优惠活动。而支持这种“地产地销”商品的消费者,在不同的店家消费达到一定数量后,还能换取阿童木通货,进而又扩大了消费范围。这种把本土性品牌化的策略在市场上也十分成功。每年的活动期间,东京各地市民都会前来参加拉面祭活动,作为新宿区代表的内藤辣椒也慢慢开始成为一项主推的品牌,成区域经济的一个新增长点。
三
区域通货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除了上述为本地社区做出的贡献之外,它还能通过增加居民之间的互助互惠,间接减轻国家在养老、儿童成长上的财政负担。更进一步,在国际金融市场持续波动的今天,区域通货未来还可能成为规避风险,制定地区金融政策的一种工具。
当然,我们也应看到,区域通货并非万能工具。上世纪八十年代,加拿大温哥华的郊区第一次推出现代意义上的区域货币。日本的区域货币则在世纪之交时达到顶峰。据推算,日本各地曾经一共流通近三千种区域货币。但到今天还能留下的,只剩下不到四百种,其中能继续保持活力并真能给地区发展做出贡献的更是微乎其微。从阿童木货币这一成功的案例中,我们能够学到一些区域通货成功的秘诀。在我看来,阿童木通货能成功,最主要的原因有以下三点:
首先,阿童木通货得到了来自早稻田大学的支持。高等教育机构虽然作为一种跨地域设施存在,但它本身又存在地域性。作为各类资源、资本的集中地,大学常常成为所在地发展的关键。在阿童木通货的例子里,早稻田大学下属的平山郁夫纪念志愿中心是项目发起者之一。它积极利用自己文化、知识的资源,为项目的定位、发展以及实施做出贡献。另一方面,学生作为这一地区最固定的流动人口,如果他们能参与到社区的活动中,势必能为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增添动力。事实上,阿童木通货的发展过程中也这么做了。每年早稻田大学都会和周边的商店街联合会一起开展“地球感谢祭”活动。向居民们宣传环保、国际协力等各色知识。而大学中的不同志愿者组织,又在各方面围绕社区展开了志愿行动,帮助完成了许多政府公共服务不能覆盖到的内容。
其次,阿童木这一形象的利用,在地域通货的发展中,也至关重要。它既是人们区域认同感和自豪感产生的关键,本身又是可见的市场价值。在通货刚开始流通时,许多商家都带有疑虑,迟迟不加入。当看到全国各地的漫画爱好者为获得阿童木货币而特地跑来高田马场的特定店铺消费时,他们才打消疑虑,纷纷成为加盟商。另一方面,因为阿童木通货本身的这种纪念性,它作为通货的流动性大大缩小。据实行委员会估算,每年被大众挣得的阿童木通货只有约百分之六十被重新投入运用,剩下的都被作为私人收藏以及作为参与社区服务的纪念保存了起来。这样使得每年的实际准备基金都有剩余,从而可以投入下一年运营中,或作为捐款,为需要帮助的各项事业做出贡献。
最后,也是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阿童木通货符合了日本社区治理的新特点,靠着区域内众多行为体的参与,社区的活力和凝聚力得以复活。最早日本的社区治理,主要依靠所谓“町内会”。这一和中国的居委会类似的组织,对社区内大小事宜进行统一管理。虽然名义上作为自治机构,但它的参与多是强制的。并且,作为一个男权制的组织,町内会内部还存在各类严格的等级制度。这样的社区治理模式,只在居住人口较为固定且以男性为主导的核心家庭模式的基础之上才能维持。到了战后,特别是泡沫经济时期,日本社区的流动率大为增加。新式公寓楼的住户多是从地方上京的单身学生和上班族,高龄化和少子化又使新的家庭架构得以产生。传统的町内会早就失去了大一统的动员、管理能力。社区治理的区分化、专业化以及多元化是不可阻挡的趋势。
阿童木通货则提供了这样一种框架,从而灵活地帮助各色居住主体找到最合适的参与方式。并且,在动员和组织中,注重和社区之外的民众以及整个市场积极互动。正是这些特点,才保证了阿童木通货在今天仍能取得非凡的成功。
(作者系早稻田大学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