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看北京老城④|治理“开墙打洞”带来的空间变化
2007年始,北京市政府开始对居民楼一层的“开墙打洞”店铺统一安装广告牌匾。2014年“两会”后,北京朝阳区将“开墙打洞”列入夏季环境大整治的六大专项治理行动中。2015年北京市提出整治“开墙打洞”工程,对城市中的违章建筑进行大规模的全面治理。自2017年初以来,《“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提出北京全市要对住宅的“开墙打洞”现象进行大力整治。可见北京开墙打洞的整治工作经历了长期的筹划与准备过程。
从法律法规的角度看,“开墙打洞”的危害包括对楼体安全的破坏,擅自改变房屋使用性质,同时导致营业执照制度执行困难。而北京的开墙打洞行为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居民楼“由居改商”;临街平房在后山墙上的“破洞”。
本研究旨在了解北京进行开墙打洞整治后,二环内城市空间品质的改变情况,进而探究开墙打洞治理政策对城市空间的影响。
数据来源
本研究的范围为北京二环以内,我们首先通过百度搜索“开墙打洞”与“拆墙打洞”两个关键词,找到100条和“北京开墙打洞”相关的新闻报道,并在ArcGIS北京二环内城市空间底图上,标注出100条新闻中提到的街道名称和地点,进行空间分布的分析。
然后,选取其中不同功能定位的街道,如商业型街道、居住型街道、景区周边的街道等,拍摄实时街景照片进行街道空间对比。时间跨度上,大部分街景图片摄于2016年1-2月,调研照片摄于2017年11-12月,间隔近两年。
最后,选取13条典型街道进行实地调研,其中东城区、西城区、海淀区和朝阳区分别占40%、 44%、12%和4%。通过发放问卷,对附近的居民和行人进行访谈,最终获取共计100份有效问卷。此外,对治理街道的居民、社区物业、城市管理人员进行了深度访谈,了解治理中利益相关者的态度和想法。
100处治理开墙打洞报道空间分布。本文图片均为作者自绘
街道与事件数量分析
13条调研街道的空间分布
问卷结果
问卷调研显示,大多数人认为整治后街道变得更加舒适、安全和干净了。但是,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整治过程应当听取民意,先进行有效评估后再整治。因为将近一半人认为,整治后街道活力下降,生活便利度下降。整治所带来的缺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生活便利程度下降
治理后,很多店铺关闭,对于居民的生活造成了不便。小区里有很多年事已高的老人所受影响更大。居民建议在关闭店铺前,先布置好菜店等公共设施。
(2)执法、治理过程缺乏循序渐进
治理过程太突然,几天之内就要求门面墙体改造,还有部分店面没有提前通知就开始拆除。店家期望能有一定补助或推荐新的开店空间。
(3)居住仍然不便
房子外面拆得干净整齐,但里面却是危房;治理后胡同宽敞了,但外面的车把这里当停车场,违规停车和狭道堵车现象并没有减少,交通便捷度甚至下降。
(4)外来人口后续安置与就业
开墙打洞多为小商铺,其中外来人口居多。他们对政策多持支持态度,但期望政府合理补偿,解决就业;他们认为,对北京城市发展有益的外来人群应该被给予一定关怀。
整治前后的空间变化
我们对调研街道进行了街道建筑及周边环境品质“破败”特征要素的分析,如下表。
表:街道空间品质评价要素
整治对空间破败要素进行清除,使空间的整体物质环境得到改善。如果对比调研街道的街景图片与现状,可以发现治理后城市界面的整洁与美观度得到了显著提升。如下图中,商铺广告牌被拆除,建筑外立面恢复为原有形态和颜色。
民旺北胡同治理前后图片对比
如果将整治前后的街景照片整齐罗列,可明显看出治理前后,所有街道界面彩度和亮度的变化。整治前,城市空间界面呈现高彩度、高亮度特点,而治理后其彩度和亮度都有明显下降。如果说,底彩度和低亮度是北京传统胡同的街道界面特征,那么治理后,街道恢复了老北京胡同的样貌特征。
治理前13条街道街景图片
治理后13条街道街景图片
100条调研街道中,居住型、商业型、景区附近的街道和具有以上三种类型特征的综合性强的街道(如南锣鼓巷)分别占49%、23%,4%和24%,而且治理开墙打洞的街道又以居住类型为主,多数开墙打洞发生在便利店、饭馆等服务于居民日常生活的店面。
为了验证居民提出的生活便利度下降的问题,我们将治理街道与便民服务商业点的分布进行叠加后发现:南池子街、金融街、鼓楼西大街、五路通区域、阜成门外大街、乐坛街道、戏楼胡同、兵部洼胡同的便民服务商业设施相对欠缺。如果治理开墙打洞导致大量服务型商业关闭,以上街区的居民生活便利度可能会明显下降。
北京二环内开墙打洞治理空间分析图
根据街道品质评价分析,物质环境的空间品质整体呈现出提升趋势,而非物质环境空间品质大部分有下降的表现。其中体现城市空间界面有序程度的(如市容美观、建筑颜色、外挂装饰、周边风格、特色街景、霓虹灯箱)都所有改善,但街道夜晚活力、停车现象、友好交流空间等方面均有所下降。
具体评价内容请参考下表。本次评价是以专家打分法为主,将老北京城市环境风貌纳入调查问卷中进行打分评价,最后将两者结果通过Rhino制图进行3D可视化分析。
调研街道空间品质评价要素识别情况
13条街道品质评价图。蓝色凸起的3D形态说明街道品质相对整治前状态有所改善,红色下凹的3D形态说明街道相对于整治前状态品质有所下降
上图的分析中,可以发现在13条调研街道中,阜成门外大街整体街道品质下降较为明显。阜成门外大街的街道类型为商业型街道,其尺度与功能都与居住型街道有所差别,因此整治不容易体现出街道恢复原有面貌的改善趋势。而整治后很多店面都开始进行打折甩卖,商业数量与种类减少导致消费者数量整体下降,整体商业环境都有所下降。
相比之下,宝钞胡同整体街道品质改善较明显。宝钞胡同是以居住为主的综合性胡同,距离商业繁华的鼓楼东大街较近,而且具有深厚历史文化传承。因此,宝钞胡同的整治恢复了胡同的干净整洁,再现了北京胡同的空间结构特征,而周边的商业环境为治理后的胡同居民提供了生活便利。
结论
本次调研结果涉及建筑形态、城市面貌、交通出行、街道功能改变及人文关怀五个角度,分析空间品质在整治前后的变化,最终呈现三种结果:改善、不变、下降。其中,街道品质评价的30项测试指标中,变差的12项均与人文关怀层面相关,例如居民生活便利度、生活活力、交流活动、趣味特色、可停留性及可参与性等。这从侧面反映了本阶段开墙打洞治理工作的弊端所在。
首先,治理开墙打洞乱象后,拆除了街道大部分违章商铺等。导致街道原有的功能设施减少,却没有相应替补功能的设施出现。最终导致居民生活的便利程度受到一定负面影响。
其次,居民区的宜居度除了居住,还少不了人们的沟通交流。而违章商铺的拆除带走了一定的人流量,导致街道的可参与性和停留性下降。居民的社交及休闲娱乐需求,得不到一个合适的替代出口,进而降低了街道的活力。
最后,在开墙打洞治理的落实上,存在较多不合理的做法,例如执法手续不合规、执法手段不恰当等。尽管治理开墙打洞乱象本身是合法、合理的,但人性化关怀尺度的缺乏,不仅为治理行动增加难度,还易损害公众对政府的信任感。
总体上说,“开墙打洞”治理试图提升北京的城市形象,增加居民的公共活动空间。但是,城市是居民居住和生活的场所,治理过程中应考虑到居民的需求,倾听居民的意见,从而制定更加让居民满意的政策,并在未来的城市管理中避免类似的现象继续发生。
治理开墙打洞现象仍然需要更多深入的研究,我们认为以下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
(1)交通问题:可以考虑在居住类型的街道中增加监管力度,同时尝试调高停车费用并严格执行。
(2)生活便利度:对便利设施严重不足的治理街道,应当开启“便利店”(包括临时)与治理开墙打洞并行的举措。若还没设置便利商店,则不进行治理。
(3)街道活力:加强和发挥街道社区活力,打造社区休闲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老年人活动中心、居民健身中心等一系列社区活动中心。
(4)街道建筑的历史性恢复:北京历史城区的恢复除了完善城市物质层面的改建与恢复,还需保留与其融合的人文环境,这里包含了胡同的市井文化与老城居民的传统生活方式,以恢复活态遗产的形式再现首都历史文化特色。
(作者黄澄系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研究生,詹斌慧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研究生,邓双繁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陆军系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本文改写自清华大学建筑学院2017年秋季学期研究生《大数据与城市规划》课程论文,指导教师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龙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