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说时迟,那时快!特朗普刚发声明,美股就跳水了!

网易财经 2018-10-18


著名历史学家保罗·肯尼迪指出:许多迹象显示,特朗普宣布新的关税政策,不是在宣示美国的力量,而是在事实上承认美国人缺乏竞争力,反映出美国存在的巨大焦虑。


美国总统特朗普5日要求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依据“301调查”,考虑额外对1000亿美元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


对此,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表示,我们注意到美方有关声明。在中美经贸问题上,中方立场已经讲得很清楚。我们不想打,但不怕打贸易战。


外交部发言人陆慷表示,如果美方不顾中方和国际社会反对,坚持搞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行径,中方将奉陪到底,不惜付出任何代价,必定予以坚决回击,必定采取新的综合应对措施,坚决捍卫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商务部、外交部发言人均表示,对美方声明我们将听其言观其行。如果美方不顾中方和国际社会反对,坚持搞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行径,中方将奉陪到底,不惜付出任何代价,必定予以坚决回击,必定采取新的综合应对措施,坚决捍卫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这次中美经贸冲突,是美方一手挑起,本质上是美单边主义对全球多边主义、美保护主义对全球自由贸易的挑衅。中方将继续扩大改革开放,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推动全球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



1000点大反弹的美股跳水了!



4月4日(周三),特朗普发了他“贸易战”之后的首条推特,表示“没有和中国打贸易战”。


译文:“我们没有和中国打贸易战,这场战争多年前就被当时代表美国的那些愚蠢无能的人打输了。现在我们一年有5000亿美元的贸易逆差,另有3000亿美元知识产权被窃。我们不能让这一切继续!”


周三美股奇迹反转,近两天道琼斯指数更是直接反弹1000点。周四欧美股市继续大涨。


 

然而,缓和情势又被特朗普打破。


特朗普5日要求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依据“301调查”,额外对1000亿美元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的消息一出现,美股盘后股指期货立马跳水。

 



中国坚决反制效果明显

美国若不改变态度,后果很严重...



白宫:似对贸易争端态度松动


“美国对中国商品征收的关税可能是永远不会生效的建议。” 新任白宫首席经济顾问库德洛在接受彭博采访时表示,事实上,白宫高层也在试图遏制各界对于贸易战的担忧。


从库德洛目前的表态来看,特朗普的关税威胁亦有可能是一种谈判策略。美国商务部长罗斯也表示,“即使是真正的战争,最后也还是要回到谈判桌前。”


特朗普  图片来源:新华社


贸易战或是压倒美国牛市的最后一根稻草


针对特朗普在推特中提出,希望中方每年减少1000亿美元的对美顺差,商务部副部长王受文4日回应表示,贸易是两国企业、两国的消费者在自愿的基础上做出选择的结果。有时候,一个国家要买,另外一个国家要卖,所以出现顺差逆差,不是政府所能决定的,它是由两个国家的经济结构、产业竞争力等来决定的。


王受文表示,如果这1000亿美元的顺差让中国来减,这是绝对不能接受的,首先是因为办不到。贸易顺差逆差,是市场力量决定的,是由美国整体经济政策、经济结构来决定的,中方一家是减不了顺差的。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高级研究员管涛指出,中美贸易不平衡,从美国来看,其主要受到低储蓄(双赤字)、产业空心化、美元本位、高科技产品出口管制等因素影响;从中国来看,主要因素有高储蓄、世界制造业转移、中国产业门类齐全等。但过去二十年,美国贸易失衡状况没有改善,只是贸易差额的转移。


中美历来在贸易统计上存在差异,目前两国贸易统计差额在1000亿美元左右,根据美国统计口径,美国对中国的货物外贸逆差达到3752亿美元,而从中国的统计口径,数据为2758亿美元。


2010年,中美商务部都曾公布经过中美双方确认的导致贸易统计差异的两个主要原因。一是,中国对美出口的货物一般会从香港、韩国、墨西哥等地中转再包装或加工,然后再转运美国,美国将其也算作自华进口,而中国则不算。二是,直接贸易方面,双方报价不同是造成统计差异的重要原因。


“没有任何贸易协定规定双方需要控制贸易顺差,这不符合一般贸易规律。”上周,在参加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就中美贸易冲突问题组织召开的国际交流会时,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强调。


对于美国耿耿于怀的知识产权强制转让问题,CF40高级研究员哈继铭今天表示,中国政府从未对来华企业做出过知识产权方面的强制要求,但具体到微观层面的商业行为,一些规章细则或许仍需要完善并加以落实。


此外,对于美国多次提及的中国对国企的补贴问题,哈继铭指出,从不同所有制企业对中国外贸顺差的贡献占比来看,民企和外企分别占46.5%和43.2%,国企和其他所有制企业加起来才占10.3%。所以补贴造成外贸顺差的结论根本不成立,中国并没有给外企和民企补贴。


他分析,美国现在面临着通货膨胀逐渐上行的压力,贸易战一旦引发,美联储可能会加快加息步伐,这将对美国资本市场带来比较大的影响,很可能是压倒美国股市“长牛”的最后一根稻草。


美联储主席 鲍威尔  图片来源:新华社


“没有人会比美国农民付出更沉重的代价”


4月份本是美国大豆播种的季节,当地农民们却仿若置身寒冬。


“面对已经下跌40%的价格及缩水50%的农场收入,关税如同雪上加霜,我们将无法承受。”美国大豆协会(American Soybean Association)主席海斯多费尔近日在声明中称,特朗普将矛头指向美国大豆业最大贸易伙伴,令人“极度沮丧”。


为“对等回击”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前一天公布的对华301调查征税建议清单,北京时间4月4日下午,中国商务部宣布对原产自美国的大豆等农产品、汽车、化工品、飞机等106项商品加征25%关税,涉及2017年中国自美国进口金额约500亿美元。


毫无疑问,中国作为美国大豆最大的出口国,美国豆农成为贸易战的首要受害者。


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对美进口大豆3366万吨,金额138亿美元,占美国出口大豆的62%。


“特朗普总统,请支持自由贸易!”印第安纳州农民拜布尔在热播的30秒电视广告中说。


印第安纳州农民拜布尔


“由于城市化发展和收入增加,中国市场有很大的增长潜力。美国大豆产业的观点是反对中国与美国之间的贸易战。”美国大豆出口委员会(The United States Soybean  Export Council)北亚区域主任Paul Burke说。


除了美国豆农,对特朗普政府发动对华贸易战感到担忧的还有美国大部分农民。4月2日,中国已针对美国的肉类、水果、葡萄酒等128种商品加征15%或25%的关税,以此作为对美国232关税的反制措施。大豆、棉花、肉类、水果、葡萄酒等农产品被接连征税,对美国农民来说是一个艰难时刻。


“贸易和出口已成为行业生命线。”美国全国猪肉生产商理事会副主席乔达诺说。在名为《自由贸易令美国猪肉繁荣》的广告片中,这家代表6万猪肉生产者利益的行业组织劝说美国政府:如果丢掉已有市场,整个行业将陷入困境。


2017年,美国猪肉总产量26%用于出口,价值65亿美元。过去十年,美国年均猪肉出口量全球第一,支撑着11万就业岗位。中国是美国猪肉第三大出口市场,去年进口了10亿美元的美国猪肉。中国的反制措施令原本将出口中国的猪肉进入本地市场,导致肉价暴跌。


美国果农遭受的直接影响和损失则更大。据海关数据,2017年,中国进口美国大樱桃300万箱,进口华盛顿州苹果2.9万吨,平均每吨价格为1539美元,均列进口额第一。目前,在中国国内流通的美国鲜果已经囊括了加利福尼亚州、华盛顿州、俄勒冈州、爱达荷州、德克萨斯州、亚利桑那州、佛罗里达州等多个区域在内的车厘子、苹果、红提、芒果、葡萄、草莓等数十种水果,而这些大都出现在了中国的反制征税名单中。


无论是不是特朗普的支持者、无论所处的州是否将这位总统送上宝座,15%或25%的税负都一分不落地压在了美国农民的肩头。前美国驻华大使博卡斯警告, “几乎所有人都会在贸易战中受损,但没人会比美国农民付出更沉重的代价。”


最新消息显示,美国大豆协会、美国大豆出口协会、美国大豆基金会联合发布声明,表达对反制的高度担忧,并表示将继续向美国行政当局说明中美大豆贸易的重要性,以及通过加强产品竞争性和双边合作来解决当前两国贸易存在的问题。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美国制造业扩张势头可能逆转


在不断升级的中美贸易态势中,受损最大的除了美国农业,还有美国制造业。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IIE)高级研究员Chad Bown撰文指出,北京拟征的关税将涵盖约498亿美元的美国对华出口。美国受中国关税冲击最大的行业包括交通运输设备(飞机和汽车)和蔬菜(大豆)。


美国制造商协会主席Jay Timmons认为,关税会带来更多的新挑战:一方面,原材料和设备成本因美国对进口商品征收关税而增加;另一方面,中国当前又对他们的出口货物征收报复性关税。


Jay Timmons致函特朗普,希望特朗普与中方“达成重塑经济关系的双边贸易协定”。


目前,中美双方的征税清单上皆涉及汽车产品。不同的是,美国主要是对中国汽车零部件产品开火,而中国主要是对美国整车进行反击。


数据显示,通用汽车2017年在中国的销量占其全球销量40%;凯迪拉克2017年在华销量超越美国本土市场,中国成为其海外最大市场;特斯拉2016年在华销售额10亿美元,2017年增加到20亿,中国市场销量占到了20%,仅次于美国。2016年,美方合资汽车企业利润将近40多亿美元,而这仅是美国通过汽车合资企业拿走的,还不包括进口车利润、技术转让费等美方纯利润。


福特汽车对因关税而受到威胁的汽车产业作出回应,“我们鼓励两国政府共同努力解决这两个重要经济体之间的问题。”


美国设备制造商协会(AEM)总裁丹尼斯•斯莱特表示,非常关注持续恶化的美中贸易关系。他补充说,设备行业有130万个就业机会依赖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市场。尽管他支持与中国建立更公平的贸易关系,但他表示,对全国建筑工人和农民使用的设备征税,并不是实现这些目标的途径。


美国供应管理协会近日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32%的受调查企业担心关税拖累企业生产,10%的受访企业抱怨关税导致原材料涨价。该调查负责人菲奥里说,供应商在关税措施宣布后24小时内就宣布涨价,还有供应商“囤积居奇”。他警告,如果中美经贸摩擦继续恶化,美国制造业扩张势头可能逆转。


延伸丨中国崛起伤了美国“自尊心”?这位著名历史学家给出了真相


保罗·肯尼迪,耶鲁大学历史系资深教授,是一位早在31年前就预测美国走向相对衰落的历史学家。


在共和党总统里根执政末期、苏联解体和冷战结束之前,肯尼迪教授出版专著《大国的兴衰》,纵论公元1500年以降,近500年间世界大国的兴衰及其因果。


该书面世后引发轰动和争议,一时间洛阳纸贵,各国争相翻译出版,美国国会当时举行数场听证会,召他作证陈述。


当时只有42岁的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一书中阐述的主要观点包括:


——大国的兴衰是相对而言的,取决于当时环境里和其他国家实力升降的比较;


——兴衰的主要和最终决定因素,是国家的经济基础和军事力量;


——不断扩展战略承诺导致军费攀升,最终使国家经济基础负担过重,是一个大国走向长期衰落的开始;


——大国的兴衰不是突变,而是一个渐变的长期过程。


简言之,大国兴衰是与其竞争对手比较而言,而因对外黩武损害本国经济,是500年来全球舞台上,一个个兴盛一时的大国走马灯般走向衰落的主要历史原因。


3月下旬的一天,在春雪初霁的耶鲁大学,肯尼迪教授接受了参考消息记者近两个小时的独家专访。


 保罗·肯尼迪在耶鲁大学接受本报记者专访(徐剑梅 摄)


  • 大国兴衰取决于经济实力


第一个问题自然而然围绕肯尼迪至今仍不断再版的这本著作展开。31年间,《大国的兴衰》已翻译成23种语言印行数百万本,各种毁誉不绝于耳。那么,倘若重写此书,作者的主要观点有无改变?


在雅致的耶鲁大学历史系小楼,如今已华发萧疏的肯尼迪教授告诉本报记者,去年夏天,他完成了自己关于二战海军和海洋强国历史的最新著作,有出版社约他为《大国的兴衰》写篇新的前言,他因此深思这个问题,“想了很多”。答案仍然是:书中主要观点“不需要改变”。


他说,500年来大国兴衰的历史表明,大国相对的经济实力与地位,与其相对的军事实力或地位相关联;而大国之兴衰,最终、更重要、更具决定性的因素,是相对他国而言的经济实力;“大国的经济基础决定和影响着它的相对地位”。在国际事务中,包括金融和技术实力在内的经济力量更加持久,更加重要,超越文化的理解与误解。


保罗·肯尼迪此前接受中国媒体采访


他举例说,中国在过去30多年里经济不断增长。现在,到处听见人们谈论中国的大国地位、中国对世界事务的影响。明智的人们会认识到,中国目前在世界事务中的影响力,其基础是它的经济成功。一旦中国经济停滞或下行,人们也会怀疑中国在世界上相对的政治和军事影响将减弱。


另一个例子是日本。从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日本经济逐年增长,如果这一态势持续,日本将会成为世界数一数二的大国。但事实上,《大国的兴衰》出版两三年后,即大约1990年,日本经济停止增长,并从那以后长期停滞,日本的国际影响随之走低。


肯尼迪教授说,一个大国,如果经济健康强劲,就会兴盛;如果经济软弱、停滞和受到削弱,就存在问题,其在世界上的相对地位就会下降,这是一种普遍现象。虽然就此而言,不同的大国情况不同,并且技术进步的优势、特定大国领导人相对而言的聪明敏锐、大国相对而言的社会内在凝聚力,这些都很重要,但“大国兴衰的主旨是取决于经济”。


  • 美国衰落没有简单化答案


美国作为世界头号大国,在走向衰落吗?肯尼迪教授说:“你们可能不会满意我的答案,但我的答案是‘我们必须得观望’。”


他说,以美国目前的经济状况,要就此得出一个简单化的答案是极其困难的。美国经济各类迹象并存,既有创新和科技进步、就业市场的复苏,又有在全球市场的失利和退却,与中国、韩国、日本、德国的贸易逆差还将持续。


许多迹象显示,特朗普宣布新的关税政策,不是在宣示美国的力量,而是在事实上承认美国人缺乏竞争力,反映出美国存在的巨大焦虑——不论投资比率、基础教育、医保总体水平还是技术培训,都显示出美国相对缺乏竞争力的迹象。相形之下,上世纪50年代艾森豪威尔执政时期,美国在这些方面远比当时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更加强大、更有竞争力。


肯尼迪教授一再强调衰落的相对性,同时也继续坚持他关于美国在走向相对衰落的观点,主要依据是美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占据的份额缩小。他认为,对美国领导人来说,主要挑战就是如何成功地、智慧地处理美国这种相对衰落。


特朗普能够领导美国战胜这一挑战,进而让美国“重新伟大”吗?从肯尼迪教授对特朗普的评价来看,显然是困难的。在访谈中,肯尼迪教授多次点名或不点名批评特朗普。他说:“我们的领导人,从身体上、情绪上、从内心深处,确实没有能力耐心。他从不读书,就看福克斯新闻频道,不看其他新闻报道,早上醒来就想搞点事情。”


肯尼迪教授使用“愚勇”(foolhardiness)一词形容特朗普的执政特点,认为他“没耐心”“不稳定”,政策诉诸波动的情绪和本能直觉,“经常冒犯美国的朋友和侮辱美国的竞争者”。但特朗普执政“不会搞垮美国,因为美国太强大,太有应变能力。但是领导人的一整套政策具有破坏性,使得我们生活在一个破坏性的时代”。


他同时指出,美国的相对衰落势头,并非不可逆转。尽管未来50年里,世界经济的总体趋势是东升西降——亚洲和非洲经济份额相对上升,美国和欧洲经济份额相对下降,但以美国经济的多元和体量之巨大,也可能通过创新和技术进步,遏制并逆转其相对的衰落。《大国的兴衰》成书于上世纪80年代,但到90年代民主党总统克林顿执政时期,美国经济就曾连年较快增长,在世界经济中所占份额相应有所回升。


所以,肯尼迪教授说,大国的兴衰是相对的,对大国兴衰的思考和分析应当加以条件限定。他认为,就目前而言,长期趋势似乎是美国在世界经济中所占份额将没有过去高;大概率事件是,以经济和军事指数衡量,美国可能失去世界第一的位置;但美国不会因此失去大国地位,仍将在国际事务中极具影响力,因为它内在实力和资源规模非常巨大,特别是它能够调动的各方面资源非常丰富。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jjbd21)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