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最高奖”科学家教会我们的三件事

河南科协 2024-03-07



2022年度的高校录取通知书已纷纷寄出,盛夏之后,又一批青葱少年将步入大学校园,开启自己新的学习旅程。高考是人生中重要的里程碑,进入大学这座“象牙塔”后,年青人更多面对的将是自主学习和自我规划。


人生如逆旅,学习和选择如此重要,很有必要听一听成功者的经验、看一看他们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怎样分析判断。成功或许不可复制,但一定有可借鉴之处。一起来看看吧~



从机械专业到地质学

——学业艰辛,兴趣化为驱动力


学习向来不是一件容易事,韩愈“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治学名联道出了学习的艰辛。学习之难在于知识的枯燥,可能获得的成就感具有很长的延迟性、无法带来即时的愉悦。如此难,为什么有的人能够甘之如饴、锲而不舍呢?

1917年出生的刘东生,高中毕业后免试进入了西南联合大学。在机械专业学了近一年后,他看到一篇有关“论抗战和乡土的研究”方面的文章。文章给了刘东生很大的启发,“家乡的山山水水必须认识它,你通过什么认识呢?那就是地质学。通过地质去认识家乡的美好,山是怎么形成的,水是怎么变化的。”云南秀丽的风景也使刘东生对地质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他放弃学习机械,改学地质学,开启了地质研究的科研生涯。

2004年9月6日,已87岁高龄的刘东生院士仔细观察一块罗布泊地区的岩石。刘东生院士是当时中国进入罗布泊地区实地考察年龄最长的学者(新华社记者张鸿墀摄)

从黄土高原研究考察,到80 岁上下前往南极、北极和青藏高原等“地球三极”探索、研究青藏高原隆起与东亚环境演化,刘东生奔走在野外调查的路上,乐此不疲。“枯燥?不!因为经常有新发现,其中的乐趣难以形容。”热爱地质学的刘东生在兴趣的指引下,60 年潜心研究,在黄土研究方面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被誉为“黄土之父”,获得200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年幼时期的顾诵芬


与植物结缘、高中就举办了自己个人植物标本展的吴征镒,因祖母去世、萌发对医学知识探求渴望的王振义,从小按照《小学生文库》自己修理航模的顾诵芬都是在个人兴趣爱好的指引下走向了植物学、医药学、飞机设计的科研道路,对某一领域的爱好化为学习、研究的不竭驱动力,推动他们向崭新的、未曾开拓的研究领域勇敢迈进。

用乒乓球制作的肝脏标本

——问题复杂,创新探寻新方法


学习、工作的过程中都有可能遇到书本上从来没有出现过的难题,情况的复杂、现实条件的有限都可能阻碍事业的推进。面对困难,有的人选择了“摆烂”“躺平”,有的人选择创新性地解决问题。

1956年,34岁的吴孟超接受了老师裘法祖的指导,决定走肝胆医学之路。10月,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成立了吴孟超、张晓华和胡宏楷组成的三人肝胆外科研究小组(俗称“三人小组”),由吴孟超任组长。我国是肝脏疾病的高发地区,而当时我国在肝脏外科领域的研究还是空白。研究肝脏到底该从什么地方予以突破?“三人小组”决定从肝脏解剖学理论基础着手,只有透彻了解并掌握肝脏内部的解剖结构,才有对肝脏施行手术的基础。于是,他们从制作肝脏管道铸型模型入手,以洞悉肝脏的解剖结构,但无数次试验均告失败。

1958 年,“三人小组”在实验室制作肝脏铸型标本(右为吴孟超)


1959年4月,容国团在第2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荣获男子单打冠军的喜讯让吴孟超产生了灵感:乒乓球不也是一种塑料吗?何不用它来试一下?经过两个月的努力,一具完整的肝脏管道标本犹如美丽珊瑚般出现在“三人小组”面前。到1959年年底,“三人小组”共制作了108具肝脏腐蚀标本和60具肝脏固定标本。

通过对肝脏标本的详尽观察、解读和分析比对,再结合临床实际,1960 年吴孟超提出了人体肝脏“五叶四段”的解剖学理论。这一理论为肝脏手术奠定了解剖学基础,并一直沿用至今,成为我国肝脏手术赖以成功的基石,并为肝脏手术的进一步探索,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保障。

科学事业上的每一次进步都离不开创新。无论是让汉字告别铅与火、进入光与电时代的王选,还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力主要制造千亿次超算巨型机的金怡濂,抑或是荒岛求索30年、用“土”办法设计出核潜艇的黄旭华,他们大胆设想、耐心求证,以创新打破技术的封锁,以创新缩小我们与世界先进技术的差距,甚至实现“弯道超车”。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拥有强烈的创新信心和决心,才能抢占事业竞争和发展的制高点。

这辈子只做一件事

——前路漫漫,坚守抵达新高峰


有时候,与困难相比,面对过多选项的迷茫、客观环境与形势的变化更能影响个人的选择。“冷板凳”不易坐,明确目标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投入时间与精力,才有可能成为发现真理的“幸运儿”。

1964年,学习低温物理的赵忠贤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后来被派往英国剑桥大学进修,接触到了世界超导研究的最前沿。回国后,他选择了探索“高临界温度超导体”。超导体是当温度降低到一定数值时,其电阻突然消失的材料,它在信息通信、生物医学、航空航天等领域有巨大应用潜力。超导体要实现超导态,必须要有极低温的环境。为此,科学家一直梦想寻找到较高临界温度的超导体。

在异常艰苦的科研条件下,夜以继日地探索十余年后,赵忠贤才迎来了第一个科研高峰——在镧—钡—铜—氧体系中获得了40K以上的高温超导体。凭借这一成果,赵忠贤于1987年获得第三世界科学院 TWAS物理奖,他也成为首次获此奖项的中国科学家。

1987年,赵忠贤(左)骑三轮车去买蜂窝煤(新华社发,中科院物理研究所供图)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国际物理学界在探索高温超导机理的研究上遇到了瓶颈。有人转投其他领域,有些研究团队甚至解散了。国内的研究也遇冷,但赵忠贤却坚持要坐“冷板凳”,他认定,高温超导研究有潜力,未来必将有重大突破……

无数次制备、观察、放弃、重新开始……经费有限的情况下,没有合用的设备,赵忠贤淘来处理品,自己改装。有些设备老得连零件都买不到了,却还一直作为项目组的基础设备被使用。

“冷板凳”一坐又是20多年,之后赵忠贤迎来了科研人生的另一个高峰——他带领团队发现了系列50K以上的铁基超导体,并创造了55K的铁基超导体临界转变温度的世界纪录。2014年年初,凭借这一成果赵忠贤再次问鼎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此前,这一奖项已经连续空缺3年。

在跌宕起伏之间,赵忠贤对“初心”的追逐从未变过,用他的话说:“我这辈子只做一件事,那就是寻找更好的超导材料”。

20世纪50年代,在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任研究实习员的屠呦呦(前右)与老师楼之岑一起研究中药(新华社发)


坚守的故事发生在众多科学家身上。91岁高龄担任《中华大典·生物学典》主编的吴征镒治学热情让人惊叹;用青蒿素挽救数百万人生命的屠呦呦说:“没有行不行,只有肯不肯坚持”;守卫着“让中国的神经外科跻身于世界之林”梦想的王忠诚,半个多世纪坚持为重症疑难病人会诊、在手术台前督阵。如果说机遇、天赋和勤奋决定了人生的赛道,唯有“千磨万击还坚劲”的坚守才能抵达事业开拓的新高峰。


荐阅读

1.情侣为何分手?物理学家的解答,太励志了……

2.我国首个抗新冠口服药来了!系河南科学家研发!

3.王泽山:一辈子只做一件事︱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巡礼4.关于热射病,国家卫健委权威解答来了!

来源:节选自《大国脊梁: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的奋斗人生》

编辑:河南科协小编团


近期视频

了解更多,欢迎关注河南科协视频号~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最高奖”科学家教会我们的三件事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