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双智”拉动∣2022年中国车路协同市场规模增长超20%,2023市场收缩

赛文研究院 赛文交通网 2023-12-17

赛文研究院 | 作者

YGG | 编辑

包图网 | 头图来源

目前,中国已经有7个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16个“双智”城市、19个国家级智能网联示范区和自动驾驶封闭测试基地、70+测试场及示范区

2023年4月,工信部复函湖北省人民政府、浙江省人民政府、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支持湖北(襄阳)、浙江(德清)、广西(柳州)创建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加上此前批复的江苏(无锡)、天津(西青)、湖南(长沙)、重庆(两江新区),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由之前的4个增加到7个。

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设立的主要目的是探索智能网联汽车的应用场景,促进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建设。除了先导区外,国家还支持建设了19个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和自动驾驶封闭测试基地,70+个地方级、企业级车路协同测试场、示范区以及批复16个“双智”城市建设。

在先导区、示范区以及“双智”等建设的背景下,车路协同的发展现状目前如何,赛文研究院对2022年中国车路协同市场进行了整体回顾。

市场总体保持增长,部分地区受财政资金影响开始推行低成本方案

根据赛文研究院《2023年中国车路协同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车路协同市场投资规模同比增长20%以上,增长率较2021年提高,主要因为“双智”项目的拉动。

整体来看,相比城市智能交通不到10%的增速,车路协同市场增速明显较高,也体现了地方政府在基础设施方面针对车路协同建设有所倾斜。目前“双智”项目接近尾声,国家也并未出台大力度措施,2023年1-5月市场只释放一个亿元以上项目,即中国光谷智能网联示范区项目配套工程。

2022年政府投入的大项目有所增加,在重庆、广州、上海、江西等多个城市均出现亿元项目;如西部(重庆)科学城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建设项目、广州开发区“智慧+”车城网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江西新余市智能网联交通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等。

另一方面,受财政资金收紧影响,有地方开始建设低、中、高配的车路协同示范场景,推广低成本路侧方案,通过减少感知设备种类、数量或减少设备功能,降低建设投资成本。

与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城市相比,有的城市财政基础较弱,也非汽车工业发达城市,汽车产业基础相对薄弱。因此,在财政资金收紧的情况下,采取低成本的建设方案或也将是一种合理选择。

“双智”3.0提上日程,车路协同向“车路城”协同发展

今年举办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上,专家明确表示,车路协同信息“不控车”,车路协同也不再是自动驾驶的替代方案。

从目前场景来看,车路协同更多应用在辅助驾驶,如在高速公路隧道出入口安全场景,行人过街提醒的场景,信号灯上车等;而由于车端渗透率不足,目前厂商在探索使用4G、5G通过诱导屏、地图、APP等方式进行信息交互。

“双智”提出近两年时间,试点城市均推进了一系列项目,支撑车路协同向车城协同推进。主要思路由过去服务智能网联汽车,转向服务智能交通、智慧城市。

目前“双智”建设仍以示范应用为主,规模化的发展和大量场景广泛应用还尚需时日,而没有大量场景的持续应用,则很难探索出有效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同时,“双智”建设当前主要服务于智能网联汽车,对城市交通管理、城市治理的带动作用尚不明显,“双智”建设的价值未得到最大化体现。

因此,在当前“双智”建设面临如此多挑战的背景下,目前部分业内专家开始提出“双智3.0”概念,即“车、路、城”三位一体协同发展,把汽车、城市、道路等多领域功能融合起来,包括技术路线、道路建设、应用场景、法规体系等。融合车、路、城三个领域的多场景应用,从过去只为智能网联汽车服务,现在要更多地转向为城市的交通服务,为城市的管理服务。

将多方的共同需求放到一起,一套设施、多方使用,在提高利用率的同时,解决盈利和可持续发展问题。

2022年,交通运输部、工信部等多部门出台多项政策,支持车路协同发展。

关于本项调查的更多内容,详见《2023年中国车路协同市场研究报告》。整个报告共计113页,52686字,主要分为五个部分,包括车路协同行业发展环境,项目数量和市场规模、市场参与者份额、大项目分析等市场发展情况,车路协同上下游产业链、“双智”建设情况分析、重点企业经营情况等。

购买咨询和获取报告简本请扫码联系赛文小柒


RECOMMEND
推荐阅读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