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焦点访谈:深圳让大型科研设备共享像网购般方便!
深圳连续两日获央视《焦点访谈》关注。
继5日《焦点访谈》栏目深度聚焦深圳帮扶广西的粤桂协作模式后,6日,央视《焦点访谈》栏目播出主题为“学深悟透 真抓实干”的报道,再次将目光投向了深圳。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要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围绕这一目标,深圳的各项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的措施都在不断落地实现,为打造科技创新中心打下坚实基础。
在该篇报道的科技篇幅中,详细讲述了深圳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特别是有关科技自立自强的相关部署,确保科技创新见到实效。
科研“神器”开放共享
助力深圳基础研究开启新一轮“加速跑”
故事从深圳医疗头部企业迈瑞医疗说起。
企业正在研发的产品,需要到实验室进行核磁兼容验证。因为深圳开放了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共享,这一天,研发人员预约了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的实验室。这种设备共享的方式不仅提升了企业的科研效率,也大大降低了企业的负担。
“通过预约平台价格是公示的,就是2000块钱一个机时,那么我们往往来一次两到三个小时,就是4000到6000块钱。实际上,如果我们自建这种实验室设备,就需要几千万投入,成本是远远高于这个的。” 迈瑞医疗监护系统技术总监丁明石表示。
去年12月,《深圳市促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管理办法》颁布,明确了重大科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的适用范围、开放与共享等内容。如今,这种共享模式已经成为深圳企业进行科研实验、加速技术攻关的共识,进一步提高了深圳市科技资源的使用效率。
科技创新需要科研仪器的支撑,《管理办法》不但为中小企业降低创新成本,让创新企业无需购买使用频率不高的设备,而是可以像网购一样便捷获得使用权,让深圳多家初创企业频频受益。这也意味着,初创科技企业可以将资金更多用在实实在在的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上面,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进一步提升深圳市高科技企业的科研实力。
根据最新统计,深圳市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上,单台套原值超过50万元(含)且利用深圳市财政资金购置的科研仪器数量为4886台套,总原值79.03亿元,开放率为100%,使用率为109.1%,实现了大型科研仪器有效集中、开放共享的高效管理。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支撑平台处处长罗茜在节目中表示,未来会开放更多仪器设备,应用于深圳市的基础研究和产业的应用发展,能够让仪器和学科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深圳:打造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
科技创新中心
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的创新举措,只是深圳科技创新的一个缩影。是创新,让这座城市不断向阳而生。
如今,科技创新已经成为了深圳的一张闪亮名片,从跟随模仿式创新向源头创新、引领式创新跃升,向全球科技创新高地迈进。
深圳的科创实力有多强,可以从下面的一系列数据中看得出。
2022年上半年,全市专利授权量14.48万件,PCT国际专利申请量7120件,均居全国首位;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24.90件,约为全国平均水平6倍。
截至目前,深圳累计建设各类创新载体超过2700家,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1万家。2023年,深圳市科技研发资金计划投入超过25亿元用于支持未来产业发展。同时,深圳还在系统布局、整体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副主任钟海表示,一是强化硬投入,二是优化软环境。在国家科技布局下,探索央地协同,政产学研深度融合协同的方式,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可持续高质量的科技创新能力支撑。
几个月前发布的《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发展指数2022》显示,深圳在全球科创中心中综合排名第12位,在国内仅次于北京和上海。统计数据显示,深圳PCT国际申请量已连续18年排名全国大中城市第一位。
根据工信部2022年中公示的第四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上,深圳入围企业达到276家,数量位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二位。
近年来,深圳大力推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鹏城实验室、光明科学城、西丽湖国际科教城、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截至去年年底,深圳共有全职院士86人、高层次人才2.2万人,引进海内外高精尖缺团队251个,留学回国人员超过19万人,各类人才总量超662万人。
深圳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步伐不断加快,“创新之城”地位也正在不断稳固。
来源 | 焦点访谈 深圳卫视深视新闻
统筹 | 卢东勃 审核 | 王婷婷
往期精彩推荐
走出办公室 走进企业 走上街头 深圳用心用情用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本条微信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