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59款咖啡检出2A类致癌物!咖啡还能放心喝吗?别慌,真相来了!


近日
有关咖啡致癌的话题冲上热搜



市监君的朋友圈也被这则#59款主流咖啡品牌检出2A类致癌物#的消息刷屏


↓↓↓


12月6日,福建省消委会对福州市20家咖啡销售单位的59款现制现售咖啡开展比较试验,称均检测出低含量的2A类致癌物,样品涉及多家市面的主流品牌,包括了美式咖啡、拿铁和风味拿铁等不同品类,基本涵盖市面在售的现制现售咖啡产品。



在本次59款样品中均检测出低含量的2A类致癌物“丙烯酰胺”(目前我国暂未对咖啡中丙烯酰胺有限制性或禁止性规定)。



不少咖啡迷看到后表示有些害怕喝杯咖啡就致癌?咖啡中有多少丙烯酰胺?后果真的这么严重吗?先别慌!市监君这就来给大家好好科普一下咱们先从2A类致癌物“丙烯酰胺”说起……


01丙烯酰胺是什么?

丙烯酰胺是一种白色晶体物质,广泛用于生产化工产品聚丙烯酰胺。2002年,瑞典研究人员首次发现,一些油炸和烧烤的淀粉类食品中含有丙烯酰胺,食物中丙烯酰胺含量受多种因素影响。


02丙烯酰胺是怎么产生的?

丙烯酰胺是食物中的还原糖和某些氨基酸,在高温烹饪时(油炸、烘培、烤制等),顺带生成的一种物质,也就是美拉德反应的副产物。


丙烯酰胺广泛存在食物中,在餐馆和家庭烹饪的食物中都会发现丙烯酰胺,尤其是油炸、焙烤、烧烤食物,例如薯条、薯片、面包、饼干、曲奇、巧克力、油条、油饼、麻花等。除了这些日常食物外,还有个很容易被人忽略的来源——香烟的烟雾中也有丙烯酰胺。

03不同食物中丙烯酰胺的含量

2011年,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联合下设的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汇总了2004-2009年来自27个国家的11036项分析结果,其中几种我们常见食物的丙烯酰胺的含量如下:



同时,JECFA还指出食品中形成的丙烯酰胺通常比较稳定,但咖啡中的丙烯酰胺含量会随着储存时间延长而降低。
实际上,咖啡在日常生活中对于丙烯酰胺的贡献率并不高,据香港食物安全中心的评估,中国居民丙烯酰胺主要膳食来源是蔬菜,占48.4%,这主要缘于爆炒的烹饪方式。也就是说,与其纠结咖啡中的丙烯酰胺含量,不如先考虑改掉不健康的烹饪习惯



04丙烯酰胺真的致癌吗?
在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四类致癌物中,丙烯酰胺属于2A类致癌物,也就是对人类致癌作用证据有限,对实验动物致癌证据充分。动物试验研究发现,丙烯酰胺可致大鼠多种器官肿瘤,包括乳腺、 甲状腺、睾丸、肾上腺、中枢神经、口腔、子宫、脑下垂体等。


咱就是说

咖啡还是可以喝的

但适当控制一下总是没错的!



此外

国内外对丙烯酰胺

都有着严格的控制措施

中国




我国原卫生部于2005年发布《关于减少丙烯酰胺可能导致的健康危害的公告》;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于2012年发布《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危险性评估报告》,对丙烯酰胺毒性、食品中丙烯酰胺形成、人体可能暴露量等进行分析评估,同时给出控制与预防建议。另外,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丙烯酰胺污染控制规范》已在2019年立项,正在制定中。

国外




美国以及欧盟均先后发布了减少丙烯酰胺含量的业界指引。欧盟委员会发布(EU)2017/2158号令中,制定了减少食品中丙烯酰胺含量的规范。

食品法典委员会




食品法典委员会制定的《减低食品中丙烯酰胺的操作规范》(CAC/RCP 67-2009)中,通过食用低还原性糖的原材料、改变食品加工与加热等方式对减少丙烯酰胺做出了建议。

市监君再碎碎念一下

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在享用美食的同时

还是应注意以下这两点哦

1.尽量避免过度烹饪食品(如温度过高或加热时间太长),但应保证做熟,以确保杀灭食品中的微生物,避免导致食源性疾病。
2.提倡平衡膳食,减少油炸和高脂肪食品的摄入,多吃水果和蔬菜。




本期封面:



近期热点咬一口“人参”,她昏睡17小时!广东也有分布,严重可致命→

太离谱了!一火锅店用热水器冲调饮料,店主还称70℃的水没问题……官方通报!

超百万辆车被紧急召回!可能存在漏油起火、部件脱落、意外熄火等风险……
-END-
——————————————————编辑:深圳市场监管部分来源:深圳市标准技术院、福建疾控、福州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福建市场监管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转载请注明以上信息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59款咖啡检出2A类致癌物!咖啡还能放心喝吗?别慌,真相来了!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