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买年金险,我有 8 条非常成熟的小建议
01 保障类产品优先考虑,万万不可裸奔买年金
对大多数普通人来说,疾病和意外的风险,要比退休养老的风险,更紧迫,对家庭财务的影响也更严重、更明显。
所以,优先考虑配置好保障类的产品。
这并不是说,保障必须买到100%全面了才能去考虑年金。
如果有了一定的保障基础,也是可以同时进行的。
但是,你别连个百万医疗都还没有,就开始琢磨退休金的问题。
或者,重疾保额只有10万,都不够一家人一年的生活费,那再有预算,肯定优先把重疾保额加多些,再考虑其他。
当然,家里有矿,三五百万医疗费也不在乎的,这条可以 pass,欢迎来找我聊聊资产配置的问题。
02 缴费期不宜过长
重疾/定期寿这类长期险,因为我们要的就是它的「杠杆功能」,所以拉长缴费期,降低每年的缴费压力,撬动杠杆,是正确的思路。
但是到年金险这里,纯粹的存钱取钱,没有杠杆,没有必要拉长缴费期。
更要考虑缴费能力的「可持续性」。
年金的保费数额往往比较大,几万、十几万、甚至上百万。
如果拉得太长,越到后面,不确定性越大,风险也就越大。
缴费期选多久合适呢?
资产量比较大,更注重年金「归属权」的,防止「夜长梦多」,一次性趸交就好;
不想占用太大的现金流,对未来短期内的资金状况也比较有数的,3-5 年比较合适;
高管、白领,收入不夸张,但是相对稳定的,可以考虑 10 年交。
但是 10 年以上的,或拉到 20 年,我建议谨慎考虑,除非你的保费真的很少,那你一定要回到第 1 条审视一下,保障做的怎么样了呀?
03 给钱留出「长大」的时间
如果大家被销售过年金,一定听过这个词,「复利的力量」。
说白了,年金的预定利率是固定的,年金总利益要增长,靠的主要是「时间的力量」。
而且,年金的早期现金价值往往比较低,并不适合释放现金流。
所以,如果要用年金准备教育金/退休金这类比较「目标明确、时间明确」的需求,一定要留出充分的时间,让年金有一定程度的增长,才有意义。
比如想给孩子准备 18 岁上大学的钱,15 岁才开始准备,就太晚了。
或者 60 岁退休,50 岁才开始攒退休金,效果也会差很多。
上一篇的案例中提到过,「28 岁开始准备,比 38 岁开始准备,退休每年能多拿50%」。
也是这个原因。
04 务必安排好「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
之前写过很多次了,年金险的重要功能,是从法律角度,明确保单资产的归属权。
这是靠「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的关系来确定的。
这三者确定好,保单中的资金流向也就基本确定了。
这三个角色的概念,再放一遍:
投保人
保单持有人/买保单的人/交保费的人;
拥有保单的【所有权】和大部分的【控制权】;
基本上投保人的权利是最大的,大多数情况下,保险公司只认投保人的签字。所以如果想退保,或者想更改受益人等等,必须有投保人的同意。而且保单的现金价值、分红,在没有转化成理赔金的时候,都是属于投保人的;
注意,投保人可以更改,只要原投保人和被保险人(已成年)同意即可。
被保险人
享受保单的保障/保额所有人;
拥有保单的【使用权】和小部分的【控制权】;
被保险人属于比较被动的,但是享受保障。比如重疾险的重疾赔偿金,年金险释放出来的年金,某些定期险的满期金等,都是属于被保险人的利益;
被保险人一般不能更改。
受益人
获得身故赔偿金;拥有保单的【受益权】;(因为「生存受益人」基本等同于被保险人,因此这里默认讨论「身故受益人」。)
受益人就是在被保险人身故之后拿赔偿金的那个,这个效力比遗嘱还高,执行起来也简单快捷;
受益人可以更改,可以添加减少,可以指定受益比例。
二条定期发我们之前写过的关于保险基础知识文章,都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虽是旧文,但思路都是一样的。看完这篇,希望大家对保险能有更加深的了解。
加微信防失联
请添加关哥小助理的微信
ggxiaozhuli001或ggxiaozhuli002
小助理不聊天,默默发朋友圈
防止失联/获取公众号最新动态
知识星球分享/金句知识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