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自己买养老年金的10个思路节点
01 我们都有长寿的可能
人类的平均寿命在不断变长,这已经是个不争的事实了。按照《百年人生》这本书里给的数据,我这个年近四十的80后,活到95岁以上的概率,应该在50%以上。
「从1840年开始,预期寿命每10年就增长了2~3年。
如果2007年出生的孩子有50%的概率活到104岁,
那1997年出生的孩子有50%的概率活到101~102岁;
1987年出生的人是98~100岁;
1977年出生的人是95~98岁;
1967年出生的人可能活到92~96岁;
1957年出生的人可能活到89~94岁,
以此类推。」
不同年代最长寿命预期
如果这些数字吓到你,请冷静。这本书其实并没有制造焦虑,反而是从非常现实的、多元化的角度,来探讨一种新的人生规划方式,前瞻性和实操性都很强,推荐阅读。
而且就算上面的数字很夸张,稍为保守一点,活到85-90岁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
前些日子刚给我们家太奶奶过完95岁生日
02 想过好养老生活,基础是财务
「有长寿可能」这件事情是客观存在的 —— 这是最重要的大前提,否则养老金没有探讨的必要,我这篇文章也不用写了。
而且,延迟退休也箭在弦上。这意味着,我们可能要等到比预期更大的年龄才能开始领到社保退休金。如果当时不能确定自己有充足的养老金来源,那我们就不得不继续工作。
但是如果能够自己提前做好充足的财务安排,想什么时候退休,完全是自己的选择。
我的理想退休年龄是50岁,之后并不是不工作,而是可以在「不受财务束缚的状态下」,按自己的想法生活。
假设我(依托家族遗传、生活习惯、医疗技术、运气)活到90岁,这个期间会长达40年。
这么长的一段时间,财务,健康、医疗、工作,甚至家庭关系、情感联结,都是非常有必要认真规划的。
而最基础的基础,是财务。没钱啥都是空谈。
如何保证这40年间的财务稳定,保证我的养老不「为钱所困」,避免「人活着,钱没了」,就是我要规划的养老生活中的财务目标。
03 养老金有很多种来源
退休后的资金来源,可以分为两部分:
【存量资产+现金流】
【存量资产】就是我手里已经有的资产,比如存款、股票、房产、股权;【现金流】就是每月/每年新的收入,比如工资、退休金、房租、派息、分红。
这两者都很重要,前者决定我当下能动用多少钱,体现财务水平;后者决定我将来还能有多少钱,体现财务稳定性。
存量资产也能够带来现金流。比如房子带来租金,股权带来分红,等等。剩余的现金流又成为新的存量资产。
单纯拥有存量资产和单纯拥有现金流,都是不够的。没有存量资产,我们就无法支付短期内的大额支出;没有现金流,存量资产就面临「坐吃山空」或「梭哈」的风险。
所以我们才「又要赚钱,又要攒钱」。
养老阶段也是一样,既要手里有现钱,又要每月有新钱。
04 老年人管理财富有劣势
大多数人,都是在工作期间通过工作,获得现金流来积累存量资金;在养老阶段,再将存量资金,转化为现金流。
但对老年人来说,存量资金面临两类风险:总量不足和管理不当。
如果退休前的储蓄计划没达到目标怎么办?你按活到80岁攒的,结果一不小心活到90,后面这十年咋办?或者实际的开销远比想象中大,就算加上理财,钱也不够花怎么办?而且你让一个七八十岁的老太太理什么财?投资账户都不给你开好不好?
就算攒够了,老年人手里这么多钱,要是被诈骗走了怎么办?别觉得自己不会被骗,当下被骗的老爷爷老奶奶们,年轻时也是智商在线的社会中流砥柱。
人一老,不仅是体能下降,认知能力也会下降。并且每一代人,都有自己时代的局限性,老了之后,就会变成弱点。
延伸阅读:
我老了之后的弱点是什么,我现在是不知道的,但是三十年后的骗子们,一定会找到。
管理财富是需要强认知的事情,老年人在这一点上,有肉眼可见的劣势。说句不好听的实话,很多成年人也一样不具有管理财富的能力。
更何况,就算我退休以后还有能力理财,我也不想在这上面花太多的时间精力、还要冒着各种风险。
因此,养老生活,持续稳定的现金流比存量资产更重要,先稳定,才有资格谈富足。
05 现金流来源要多元化,基础养老是底线
之前写买养老金的思路,好几个人留言说,将来5000块钱能干什么?
我也没说只有这5000块钱啊?我为养老所做的财务规划,也绝不仅仅是买个养老年金。
我还有社保退休金、有存量资产带来的收益、有房产出租的租金。
我要是这几年要点儿强把书写了,将来还能有点版权费;高兴的时候接点活儿,讲个课什么的再赚几个零花,这林林总总的不就好几万了嘛?
财务规划这件事,切勿眼高手低啊,朋友们。
买养老年金这笔钱,也可以去做别的,但我之所以很坚定的放到养老年金里,目的是改变我的养老金来源结构,让基础养老所占的比例更大。
敲黑板了同学们,养老金来源,分为两个部分:基础养老+品质养老。
基础养老,决定养老生活的下限,品质养老,则决定上限。
补充完两张养老年金,我的基础养老收入比例,就从以前的28.5%,提高到了57.1%。
下限抬得越高,「过的不差」的可能性就越大 —— 这是个极为朴素的道理。
06 基础养老必须满足的特点
为什么只有这三种才算基础养老呢?因为只有这三种具备「定时、定向、定量」的属性:什么时间段领钱?每月/每年能领多少钱?谁能领这笔钱?
这三个属性我写太多次了,不再啰嗦。
我今天要强调另外两点重要的特点:
1、人身属性。基础养老的现金流来源,只需要「人活着」,就能源源不断,不需要投入任何其他认知,即便是植物人、瘫痪、无民事行为能力,现金流也不会中断。
2、所有权不能转移。房子可以卖掉,存款可以转账给别人、股权可以转让。但退休金不能转给别人,而养老年金,某些产品可以在领取之后现金价值就归零,连退保都不能够。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