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物志 | 海归博士,带领“成信”无人驾驶汽车走向世界

成信大有这样一位海归博士

他是博士生导师

 是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


博士毕业后

他毅然放弃国外高薪工作

选择回国投身教育事业



他就是蒋涛教授

现任学校控制工程学院院长

机器人与智能系统国际联合研究院执行院长

特种智能机器人四川省青年科技创新研究团队负责人

四川省智能机器人众创空间科普基地负责人

成都市智能机器人创客科普基地负责人



蒋涛团队研制的

第二代新能源无人驾驶汽车

第六届中国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上

圈粉无数

在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上

大放异彩



早在三年前

蒋涛团队自主研发成功

西南地区第一台无人驾驶汽车

在成信大田径运动会开幕式上首次亮相



从此“成信”无人驾驶汽车

便开启疯狂刷屏模式

新华社、中国新闻网

国际在线、凤凰网、搜狐网

新浪新闻中心、四川教育新闻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等数十家媒体

纷纷转载报道我校无人驾驶汽车

身为一名成信人感到满满的自豪


下面,就跟随小信

一起走进蒋涛教授的故事


放弃高薪 回国创业


2013年,蒋涛从德国锡根大学回到四川,致力于在川发展无人驾驶技术。“在德国时常参加智能汽车方面的国际交流,我们发现,大多是国外的团队在做这方面的研究,国内只有少数几家团队在做,而且都在北京、上海以及沿海等地,作为汽车制造大省的四川却没有。四川是汽车大省,但是我们只是汽车生产大省,并不是汽车设计、汽车智造大省,我就想回到家乡成立智能网联技术研发团队。我是四川人,希望能用自己的技术帮助家乡发展智能制造产业。”这也成了蒋涛回到四川的初衷。


有了这样的想法,在德国学习、工作了5年的蒋涛开始计划回国,希望能在四川建立研发智能驾驶汽车的实验室。


为了能回国安心工作,蒋涛选择了注销德国的长居。“我去注销长居时,德方的签证官不给我办,问我是不是不喜欢德国,不喜欢现在的工作。”蒋涛说,当时的签证官还给他介绍了梅赛德斯奔弛、沃尔沃等知名汽车制造企业的工作,而企业也提出了高出国内十倍年薪的入职条件,但蒋涛还是拒绝了。经过反反复复的商谈,签证官告诉蒋涛,“我们保留你的长居,你要愿意随时可以回来。”蒋涛最终还是选择了注销。“是国家培养了我,而且我的亲人都在成都,我想用自己学到的知识为家乡做点事。我知道回去后一切要从头开始,会很难,但是不想让自己觉得还有退路,所以选择了注销。”蒋涛说起当初回国的经历,风轻云淡。



组建团队 从头开始


2013年,智能制造、无人驾驶,对于很多人来说还仅仅停留在科幻电影中。在学校的全力支持下,回到成都的蒋涛在学校建立了西南第一个无人驾驶研发团队。


“我知道回去后一切要从头开始,会很难”。蒋涛回国前就预料到回去后可能会遇到很多的困难。科研团队组建初期,跑场地、要经费、选人员,什么事都要亲力亲为。但更让他感到无奈的,还是许多人的不理解。“刚开始,无人驾驶技术需要推广,但很多人都不理解,甚至还有人对我说‘其他势力更雄厚的兄弟院校都没有做,你们能做出什么来?’。”这也让蒋涛下定决心,一定要做出成绩给大家看。现在他也经常激励自己的学生,“我们没有985、211大学的光环,唯一有的就是实力,用自己的实力去说服别人。”



潜心研发 一鸣惊人


说起第一台无人驾驶汽车的研发,有别于国内很多无人驾驶技术团队与大企业、知名厂商合作,蒋涛拒绝了很多知名企业递来的橄榄枝,选择了与省内的企业合作。


“我们第一代车用了金杯车,正在研发的第二代车选的是野马。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希望让老百姓知道,国产车也能实现无人驾驶,无人驾驶离我们并不遥远。”蒋涛说,“四川只是制造大省,并不具备高端研发智能驾驶技术的基础。一方面,政府希望我们与本地企业结合,以此来推动四川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学校立足本地化,我们也认为根植四川的汽车产业做这些事更有意义。”


选择本地小企业,意味着投入资金少、产业化进展缓慢。更重要的是,小企业由于资金少,技术也相对较弱。把无人驾驶技术移植到国产车内时团队遇到了很多挑战,“比如发动机运转不稳定、输出不均匀,导致经常出现异常,这是我们以前在高端车上进行测试时没遇到过的问题。不过,这也反过来帮助我们针对问题作了一些突破、提升和改进,可以说正因为遇到这些问题才使我们的技术不断地得以更新,让许多不可控因素基本得以解决,团队适应能力也不断增强。”蒋涛说。


市场化进展缓慢也是与小企业合作要面对的一个问题。“进行市场化要跟车企结合,需要路测、需要收集大量数据,这些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物力。”蒋涛说。近年来,无人驾驶技术空前火爆,许多后来从事这项研究的团队不断有成果面世。在蒋涛看来,虽然有遗憾,自己根植于四川可能付出更多,但也更有意义。“做无人驾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果没有坚定的信念,很难坚持。这也是最初做选择时预料到的,我们希望深挖优势,做出自己的特色,比如在感知技术和导航方面,通过这几年的发展,可以说我们的技术与世界先进技术相比毫不逊色。”蒋涛说。



2015年,第一代无人驾驶汽车,也是西南地区自主研发的第一台无人车,在学校田径运动会开幕式上首次向公众亮相,各大媒体纷纷转载报道。第一代无人驾驶汽车在自动转向、加油、刹车基础上结合导航、机器视觉等环境感知算法,实现了道路的自动探测、路径规划和自动避障等功能,基本实现了无人自主驾驶。


2018年,第二代新能源无人驾驶汽车,代表学校参加由科技部和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六届中国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圈粉无数。在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上大放异彩。


蒋涛和团队还将相关技术运用到了特种机器人上,应用于铁路、城市管网、石油、公共安全等方面的巡检,并且已实现了产业化。“目前样机已经完成,产品也定型了,今年将全面面向市场上市。”蒋涛说。



培养人才 身正为范


蒋涛是科研人员,更是教师。曾多次拒绝去高校工作的他,回国之初却把做老师作为首选条件。在他看来,人才培养才是产业发展的基石。“以前思考不太成熟,现在,我希望能把自己的经验教训传授给学生,给他们做参考。另一方面,我也希望自己能做示范,影响学生,让他们走出社会后也能影响更多的人。高校不但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人,服务社会。”蒋涛说。


作为高校老师,蒋涛希望更多学生能投身本地的产业转型升级和新经济建设中。“培养人才一定要为产业服务,尤其是地方高校,更应该为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做出更多贡献。我们学校大量的毕业生留在了四川,投身于四川的智能制造产业,为四川经济做贡献,这让我很骄傲。”蒋涛说。


同时,蒋涛希望自己培养的学生不仅专业技能好,还要有良好的品行。在他看来,高层次的应用技术人才,不应只有高超的学术水平、专业技能,更应有良好的品行,要德才兼备。蒋涛经常告诉学生:“自己的行为是否干扰了别人,这是检验文明的一个简单标准,很多时候看似是小事,但反应的却是个人的品行。”


让蒋涛很欣慰的是,自己的学生很多都进入了一流企业或者科研院所工作。“我有个本科学生,毕业后到中科院的研究所实习,专门做机器人研究,后来到中科院海洋所工作,半年后就成了小组负责人。我们培养的学生能做出非常优秀的成绩,作为一个老师,这是最让人欣慰的。”蒋涛说。


“现在无人经济非常火热,也非常受重视,所以我对未来也充满了信心。”蒋涛说,作为老师,他希望和团队成员一起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踏踏实实做,能成为行业领先的团队。同时扩大学校和地区的影响力,助力成都乃至四川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在国家甚至全球影响力的提升。




偷偷的告诉杏仁儿们

小信还专门向蒋涛教授请教了

团队建设和走向成功的 “独家秘笈”


团队建设经验

↓↓↓


团队意识。团队要有规矩,个人学会自我管理。利益面前先团队再个人,不能将个人利益凌驾于团队利益至上,要有奉献精神。


分享合作。发挥自己能力特长,每人各有所长,学会分享合作,共同成长。


听取建议。团队要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在批评同时提出更好的解决方案,存在问题+解决方案才能使团队不断进步。


四层目标分解法

↓↓↓


第一层:总目标

想要实现怎样的人生目标


第二层:总目标所需的能力

实现需要何种能力


第三层:能力所需的专业知识

需要学好哪门课程或专业技能


第四层:怎样学好所需专业知识

每天设置小目标对自己严格要求



杏仁们有没有get到呢?

让我们一起去造就更多 “黑科技”!

让成信因我们而骄傲!

让我们一起为蒋涛教授疯狂打call!


猜你喜欢

小信说 | 在成信大,一分钟能做什么

小信说 | 爱自己,从“心”开始

成信美 | 校史解说团 浑身知识点

成会玩 | 抱歉,你对他们可能有些误解

微关注 | 坚决同“党的大敌、人民的大敌”作斗争

述声电台 | 层林尽染时 成信正芳菲



新媒体中心

文案/吕子蒙

资料来源/控制工程学院、宣传部、四川科技报

编辑/李夏  审核/刘晓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