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聚焦 | 守望初心育桃李,她愿做学生逐梦路上的灯塔 !
庆祝新中国七十华诞,弘扬新时代尊师风尚
我们即将迎来第35个教师节
在这里提前预祝各位亲爱的老师
教师节快乐
今天我们带大家认识一位和蔼可亲的老师
她的名字叫做刘志红
让我们一起走进她的故事吧!
刘志红,女,1967年生,中共党员,博士学位,三级教授,硕士生导师。1988年毕业于成都气象学院(现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探测专业,2007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同年9月到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任教,曾任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教研室主任,3S集成与气象应用团队负责人。主持纵向项目5项,横向项目10余项,发表科研论文20余篇,其中SCI和国家一级核心期刊论文4篇。2017年荣获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第二届优秀老师称号,2018年获得四川省气象学会气象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019年拟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称号。
2019全国模范教师拟表彰对象名单
“当我意识到作为一名大学老师,自己的一句话、一个动作、甚至是一个表情,都可能影响甚至改变一个学生的一生时,我要求自己放下所有的思想包袱,走进学生心里,力所能及地去帮助和成就他们。”
这句话即是刘志红对自身职业的思考,亦是她执着教书育人的真实写照。在她12年的执教生涯中,始终以教书匠自居,活跃在教学一线,用丰富的人生阅历,深厚的专业知识和极富女性特质的温柔与笃定,为学生引路掌灯,充分展现了新时代高校教师的无私奉献精神,反映了高校教师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师德师风。
“讲台是我最好的位置”
“回到母校,终于从事到我梦想的职业。”刘志红回忆起2007年返回成信大(时为成都信息工程学院)任教的情形仍激动不已。之所以说“返回”是因为她1988年本科毕业后,被分配到乌鲁木齐气象卫星地面站工作,在工作了12年后,依然不舍教师梦想,2000年开始攻读硕士学位,2004年又考取了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博士,直到2007年博士毕业后才作为引进人才回到成信大。
虽然路途颇为曲折,但她想成为一名人民教师的初心却一直没变过,“我从中学开始,就想做老师。我想把我所有的、好的东西,都留给三尺讲台,都留给学生。我觉得这一辈子当老师,是最适合我做的事情。所以即便毕业后工作了那么多年,我心底还是想当老师。”也许正是这份执念,刘志红在37岁时选择去读博深造,为的就是获得成为高校教师的准入“门票”。37岁,对于大多数女性来说,上有老下有小,家庭负担加上体力衰减,为梦想再冲刺一把的决心和魄力,不是人人都有的。但是刘志红觉得,生活里必须得有“诗与远方”,她铁了心要为梦想买单,她决定冲刺一把。与其感恩命运的眷顾,不如说她的坚持和努力没有白费,2007年,刘志红终于如愿成为了一名高校教师。
“适合学生的才是最好的”
刘志红教了12年的《3S工程导论》,这是一门学生一进校就要学习的专业课程。她希望这门课程不光只是乏味地教授理论,而是希望通过找到适合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对创新项目的创作灵感和冲动。为此,刘志红的《3S工程导论》在大一的时候就直接将课程拉到了应用阶段。
她在理论教授后要求学生利用Arcgis来做东西,16个学时结束后,要求每个学生必须提交一个项目书出来,不论学生是抄袭还是原创,她觉得都是学习的过程。而学生们完成的作品,也时常让她惊讶。
遥感12级的易鹏和黄世彤,在大一阶段,两人就合作做出了非常漂亮的3D模型。刘志红毫不吝惜对他们的赞扬并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各种建模类的比赛,让其优势更突出,这两个学生也是非常努力地回应着刘志红的鼓励,在大三的时候就进入了超图公司实习,大四的时候就直接留在了该公司任职,现在两个人都发展得非常好。
“适合学生的才是最好的。”这是刘志红爱反复强调的一句话。“那么多孩子,你不可能把他们培养成一样的人,每个人的特点不一样。一个人的能力,是自控能力、学习能力、适应能力等的一个综合体现,不能把评价体系单一化了。我一直鼓励学生的是要找到自己的定位,找到合适自己的状态。有科研能力或意愿的,可以选择考研、考博深造;没有科研能力或意愿的,应用能力相对强的,你可以选择直接工作,或者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再决定是否有必要去继续深造。条条道路通罗马,不必纠结成功与否,而是要在乎在这个过程中的获得。”
“长大后,我就成了您”
刘志红所在的教研室,是一个23人共同办公的大办公室,办公室大门一直是大打开的,方便学生们有任何问题时可以随时找到老师。在这个办公室里,有不少老师曾是刘志红的学生,张洋就是其中一位。
见到张洋的时候他正在辅导本科生的毕业论文,除了专业内容,他言语不多,但谈到刘志红时,还是打开了话匣子:“非常感谢刘老师。自学生时代开始,就一直很关心我们,她会担心我们有没有吃饱穿暖,实习有没有钱,也会推荐我们去合适的实习单位,她也没有说一定要我们干什么,而是说要适合我们自己的。我对成信大很有感情,博士毕业就回学校了,刚回学校时没有科研经费,这些电脑全部是刘老师帮忙弄到的。”他一边说一边频频点头,“非常感谢刘老师,我要向她学习,会好好带学生。”
张洋没有直说回成信大主要是受到刘志红的影响,但他谈到刘志红时频频点头的模样,让我觉得刘志红的影响至少占了七成。这对师生兼同事,谈到彼此时言语似乎并不多,但他们在做的事情,却如出一辙:手把手带学生,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给学生改简历,改到学生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爱“泡”办公室,方便学生有需求时能随叫随到……我想他们在很多方面,已经拥有超越了语言的默契。
“我在学校念书的时候特别幸运地遇到了一群好老师,他们大多学问好、经历多;爱学生、特敬业。”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刘志红想要成为一名教师的愿望愈发强烈,而如今,刘志红如愿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她倍感珍惜,“我的老师们,没想到吧,长大后,我就成了您,我希望我的孩子们长大了,也会希望成为我!”
绕了一大圈才来到教师岗位的刘志红,对这个职业倍感珍惜。执教12年,她至今仍然每天花十多个小时泡在办公室里,晚上、周末、或节假日也多半奉献给工作,看着那些朝气蓬勃的学生们从大一到大四的蜕变,看着他们一个个自食其力、发展良好,有的成为了自己的同行,有的甚至成了科研研发的竞争对手,她在感受着压力的同时,也深深体会着当老师的幸福。
“传承良好的师德师风,
是新时代教师的使命”
在刘志红眼中,当人一站上讲台的时候,就会有一种神圣感和使命感,就觉得必须把这件事情做好,才能够不辜负这个职业。在刘志红12年的执教生涯中,她始终坚持以初心育桃李,匠心铸师魂。她是教书匠的践行者,用修行的价值观代替浮躁功利的工作观,用一生为代价去做一件事情,并坚持善始善终。制心一处,无事不成,时间洒在哪里,哪里就会开花结果。新时代呼唤工匠精神,以一种做人做事敬天畏人的态度,对抗日渐炙热的浮躁之风。而刘志红的“匠心独运”也将在这大好时代里焕发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猜你喜欢
萌新攻略 | 2019级新生入学报到各类时间安排,请大家手动保存 !
小信说 | 第一场雨,第一堂课,第一天的小欢喜!(校历上线、考研提示,快戳~~)
小信说 | 2019级新生辅导员齐亮相,他们有话想对你们说......
文案 / 校融媒体中心 排版 / 邓夏洁
审核 / 倪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