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秩芳华 | 毕业那年,他奔赴三沙,开始气象探测之路......
小信说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建校70周年。70年来,广大校友从母校毕业,在不同的领域、不同的岗位默默耕耘、努力打拼,校友们取得的点点滴滴成就,既是大家个人奋斗进取的结果,也是母校的光荣与骄傲。为弘扬成信大精神,充分挖掘学校的历史积淀,本专题将分享推送校友胸怀国家、勇于担当、砥砺前行的故事,使我们从中汲取奋进的力量。
2010年7月毕业后,黄俊飞踏上“琼沙三号”交通补给船前往永兴岛,开始了他的气象探测之旅。光阴荏苒,岁月如梭,已离母校11年,毕业典礼上,老师叮嘱“不要给学校丢脸”的“家训”,他一直铭记在心。
踏入实践,坚定信念
刚参加工作时,黄俊飞负责雷达机务工作,确保雷达正常运行。领导对他和同期进单位的同事说:“单位没人懂雷达,只能靠你们,有一部雷达坏了,尽快修复”。收到领导的命令,他不知所措、压力山大。虽然黄俊飞所学的专业是电子信息工程,但对雷达的保障工作一窍不通,因此解决办法就是查阅有关书籍自学天气雷达原理。一个月后,他和几个同事一起去维修雷达,根据电路图原理准确找到故障位置,更换损坏器件,以求雷达恢复正常。当看到雷达正常运转的那瞬间,他们欣喜万分,盘踞在心头的压力也跟着烟消云散,暗喜着自己能胜任这份工作。
迎难而上,奋勇前进
2016年5月三沙市气象局为推动气象观测业务体制改革,促进气象观测业务集约式发展,实现地面、高空、雷达气象观测业务一体化。为适应一岗多责的工作趋势,他努力认真学习新业务,地面观测更加规范严谨,高空观测早起贪黑。仪器设备虽然自动化,也带来了人员缺少、仪器设备多、业务工作繁重等困难。任务虽然艰巨,他们迎难而上,努力为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为安全的气象事业而奋勇前进。
永兴岛位于16°49′N, 112°20′E,离海南岛约180海里,面积约3.2平方公里,常年高温、高湿、高盐、强辐射,腐蚀性强。无淡水,交通不便。从海南岛到永兴岛要经历一个漫长的晚上,既要克服海浪击打船舱摇摆所带来的眩晕感,又要抵制发动机轰隆声的嘈杂。早期只有“琼沙三号”交通补给船,补给能力非常有限,一般半个月才往返一次。如果受到台风天气、冷空气等灾害天气影响,“琼沙三号”交通补给船一个多月都来不了,甚至三个月都开不了船,岛上只能靠木瓜和南瓜维持生计。海岛上人员稀少,夜晚总感觉漫长而又孤独。除了运动锻炼,没有过多的娱乐方式。为了丰富业余生活,苦中作乐,他们经常组织各单位联谊,如运动比赛、烧烤、烹饪等。
为气象事业竭尽全力
无论工作环境多么恶劣,无论物资多么匮乏,他们仍然坚守海岛,克服海岛的艰辛和孤独,扛起气象服务保障旗帜,守好祖国南大门,提供及时、有效、可靠的观测资料,降低重大天气的灾害风险,确保生命财产安全,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为三沙“维权、维稳、保护、开发”使命任务全力以赴。
2012年6月21日,三沙市正式成立,政府驻西沙永兴岛。随着市政府大力投入建设,淡水、电力、网络都一一得到保障。2014年8月三沙1号交通补给船投入使用,2016年12月永兴机场开通民航公务包机航班,2019年7月三沙2号交通补给船投入使用。交通补给船越来越大,补给次数越来越频繁。交通多样化,越来越便捷,岛上人来人往,工作不在那么孤独和寂寞。
没有贡献,哪来幸福感;没有付出,哪里获得感;没有坚守,哪来安全感。三沙的美好生活,是靠一代又一代的三沙人在此默默坚守甘于奉献一步一脚印逐渐实现的。未来将有更多挑战和困难,我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以三沙气象人的精神“坚守、严谨、敬业、奉献、传承”结合母校“成于大气、信达天下”校训精神去迎接各种问题和磨练,为气象事业竭尽全力,为守好祖国的南大门贡献出自己微薄的力量。
对学弟学妹们说
学习靠的是独立自主认真刻苦,贵在专研;工作靠的是团结协作重在大局,贵在尊重。有时专研限制了大局,为了更好适应以后工作,课外可多参加一些社交活动,多思考多表达,错了,再思考再表达。祝各位学弟学妹健康快乐,学业有成,多多珍惜美好的大学时光,多多积累专业技能,今后工作顺顺利利。
“成信大校友会”微信公众号
想要了解更多成信大校友资讯、活动快来关注“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校友会”微信公众号吧 期待你的加入哦~~
融媒体中心
图文来源 | 校友黄俊飞
排版 | 赵青靓 审核 | 倪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