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出台!事关中小学生研学
为推动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课程规范化、专业化发展,进一步完善研学旅行规范管理机制,省教育厅办公室近日印发《浙江省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课程指南(试行)》。
>>>
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课程性质和特征是什么呢?
研学旅行课程是由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与有研学资质的机构开发,以旅行为载体,通过具有教育意义的主题与内容,使中小学生获得关于自我、社会、自然的真实体验,培养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校外实践教育课程。
研学旅行课程是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形式之一,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与校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统筹规划、有效对接。
研学旅行课程在主题确定、内容选择、实施与评价等环节,充分考虑课程对学生发展的教育与思政意义,尤其注重学生社会实践增长见识方面的知识、技能与情感教育。
体验性研学旅行课程要组织中小学生动手动脚动脑,亲身经历集体合作、参观考察、调查访问、劳动服务、创想设计、实践操作、科学探究等形式多样的实践性活动。根据中小学生年龄特点设计研学课程的主题、内容、实施和评价方式,凸显趣味性与体验性。
综合性研学旅行课程可选择人与自然、社会、自我三条主线,以相应主题铺展活动内容。课程设计和实施以项目驱动,体现多学科统整,促进知识学习、设计制作、社会服务、劳动实践、职业体验等多种内容整合,实现跨学科学习。
现场性研学旅行课程应确保学生走出校园,深入自然、社会的实景实地,基于现场完整、连续的学习,使学生获得属于其个人的、实践化的、真实的知识经验。
《课程指南》提出,通过研学旅行引导中小学生发现自我、探究自然、融入社会,获得与丰富实践经验,培养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等方面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和核心价值观。
研学旅行覆盖小学四至六年级,初中一、二年级,高中一、二年级共3个学段。其余学段视条件和具体情况开展研学实践教育活动。各年龄段学生具有不同的生理、心理特征。
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课程具体内容有哪些呢?
围绕促进学生长知识长见识,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研学课程内容分为六类↓↓
自然类:
包括自然现象、动植物、生态、资源、灾害等。
地理类:包括地质地貌、天文气象、地理景观、地理环境、人地关系等。
历史类:包括历史古迹、民俗、纪念场所、非遗产品等。
人文类:包括人文景观、社区组织、人居环境、文化建设等。
科技类:包括科技历史、科技发展、科技成果、科技伦理等。
体验类:包括农事与劳作、生产与服务、户外拓展、野外生存、职业体验等。
评价内容 学生学习成果评价
>>>
根据学段要求组合各方面内容进行评价。
小学阶段:侧重考察博物致知、自我管理、沟通共处等目标是否达成;
初中阶段:侧重具身认知、实践解决、个性创意等目标是否达成;
高中阶段:侧重考察服务社会、思维物化、创新发展等目标是否达成。
《课程指南》明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对学校、研学实践基地营地的研学旅行课程进行指导和管理,负责审查研学旅行课程,评估反馈研学旅行课程实施质量。各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把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综合实践课程、团队活动课等予以落实。
新闻多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