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40人对话40年 | 姜昆:笑声飞扬四十年

40年前,他是北大荒“黑土地”上的普通知青;40年后,他是亿万观众心中家喻户晓的相声名家。

从《如此照相》到《我有点晕》,从《虎口遐想》到《新虎口遐想》,他在一捧一逗间讲述时代变迁,诠释艺术真谛。

对人民,他一腔热忱;对同道,他心存平实;对艺术,他怀抱忠诚。


中国文明网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

系列访谈节目《40人对话40年》

本期对话

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

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 姜昆

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姜昆接受《40人对话40年》栏目专访。中国文明网 荣毅 摄

【以下为访谈实录】

  记者:姜昆老师,您好,欢迎做客文明会客厅。

  姜昆:谢谢。

  记者:今天见到您真的是特别高兴。

  姜昆:我们(相声演员)应该说跟电视屏幕、网络屏幕都不陌生,刚才一说开始的时候,我还等着听掌声呢。

  记者:您已经习惯了,习惯于听这个掌声了。

  姜昆:这就是网络跟电视的不同吧,我相信掌声现在可能是在每一台计算机前面(响起)。

  记者:没错。像我们八零后,真正是听着您的相声成长起来的一代。

  姜昆:这是我最不愿意听却又不得不听的一句话。

  记者:我们也是真心想说这句话。

  记者:从当初的《虎口遐想》到如今的《新虎口遐想》,您一直给我们观众带来很多的欢笑。我特别想知道,您在通过艺术给观众带来欢笑的同时,从艺术当中得到了怎样的快乐?

  姜昆:实际上我有时候在想,一个演员也好、一个作者也好,他所走过的每一步,轻、重、浅、深,都应该给自己的生活或者给他所经历的这个时代留下一点什么。所以我回过头看自己写的作品,经常发现那里面有很多时代的符号。但是随着年代的久远,(这些符号)后来很可能就会(与观众)产生一些距离感,但它毕竟是作为时代的一个特征印在了我们的作品中。

  比方说现在看我1978年的作品《如此照相》,人们就没有了当时听我在那儿背《毛主席语录》对话的那种乐呵劲儿了,为什么呢?因为遥远了、陌生了。再看我在30年前讲《虎口遐想》的时候,我冲上面喊,“你们快打电话,报个警……什么?找了半天附近没电话!”你看,30年前,连公用电话都很缺乏。可是在《新虎口遐想》,围观群众全拿手机给我拍照。这个对比,让你一下子就感受到了时代的这种巨变。

  所以这些时代的印记,能够深刻地印在我们这些作品当中,它实际上反映了当时的生活面貌、时代的脉搏。那么这样一个作品,它才能成为经典流传下来。所以作为相声的创造者、表演者,我们也特别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镶嵌在王冠上,留存于宝库中。

  记者:所以我觉得您不但是热爱艺术,更是能够去享受这种艺术带来的快乐。 

  姜昆:对。我曾经听一个电影演员说,每次看自己演的电影都会后悔,后悔没能演得更好一些。我说那我可能就有点脸皮太厚了,因为每次我听自己的相声都觉得还挺可乐的。

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姜昆分享他的从艺故事。中国文明网 荣毅摄

  记者:那这么多年创作了这么多的艺术作品,您最满意的是哪一部?

  姜昆:要从满意来讲,我认为每个作品都有欠缺。因为一段相声作为一个作品来讲,它的时间性有限,毕竟它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另一方面,相声有一个最大的特点,一定要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你要知道我怎么从老虎洞里出来的,你就觉得不招笑了。所以,相声演员你就要说新的,你如果没有新鲜的,就是人人心里有、个个嘴中无的东西,大家就觉得你这不新鲜啊,你“炒冷饭”啊,你没有新作品了,你江郎才尽了。

  记者:是这样的。说到文艺创作,我们的文艺创作领域中也曾存在着一些问题,而且在2014年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了这样的问题,如今四年过去了,您觉得像这样的问题、这样的现象是不是有所好转?

  姜昆:确实是好转了。今年10月1日开始,连续十天的时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进行了小品和相声大赛。

  记者:首届是吧?

  姜昆:是的,首届,三台合并以后的首届相声小品大赛。我给它总结了三条:第一条,我看到了一些风清气正的艺术作品清风一样扑面而来。因为很长一段时间大家一直在摸索,在寻找自己的出路,大家都希望能够攀登艺术的高峰。习近平总书记给我们讲了,有些低俗的东西不能代表就是通俗的,告诉我们感官刺激不能代替娱乐享受,讲得非常清楚,而且明确地指出了现在我们有“高原”,缺“高峰”。这说明什么呢?说明我们的创作还存在着问题。我觉得特别可喜的是,这些年轻人真是尽了很大的努力,当然还有不足,就像我最后总结的时候跟他们说,我说你们写自己的太多了,就说明你们的生活贫乏了。当然我也特别高兴地看到有一些跟生活接得比较密切的,包括像《梦想单车》这样的作品,它们让大家看到,这些年轻人一直在接触社会、深入社会,在找老百姓共同关心的一些问题,找那些人人心中都有但是嘴上还无的东西,这样的时候我就感觉到特别可喜。

  第二条,队伍。一支新的队伍也让我感到特别高兴。说句老实话,您老盼着我演出,毕竟是这把岁数,我在那儿折腾多少年了,对不对?我觉得应该有一批年轻人,带来迥然不同的新气象,这是我特别希望的。

  记者:它得有新鲜的血液输送。

  姜昆:对。当然还有一条,就是大家在一起找到了方向。我跟他们讲,每个人得什么名次、得多少分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够在老百姓的心里挂上一块属于他们自己的奖牌,老百姓的口碑是最重要的。

  记者:还是那句话“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

  姜昆:对。

  记者:那其实除了创作,这些年来您更多的时间还是深入在基层一线,一直在推动文艺志愿服务工作。那与文艺创作相比,您觉得志愿服务给您带来最大的乐趣和收获是什么呢?

  姜昆:大家也都知道,这几年志愿服务的制度化、常态化,应该说是在我们文艺界掀起了一股热潮。我现在每天的电话、微信,好多都是在问有没有资格当志愿者。

  记者:这个问题也是我想问的,什么人能加入文艺志愿者这个群体?

  姜昆:对,尤其是一些年轻的演员问。我就跟这些年轻人讲,我们有三条规定:第一条,你得是自愿的。第二,你得有奉献精神。第三个,你是不计报酬的。满足这三条,有志愿服务的精神,你就可以成为志愿者了。当然还是要经过一定的手续,需要在网上参加中国文艺志愿者的报名,然后会有一个审批程序,也有是经过推荐的。现在我们全国几乎所有的省(区、市)都有了自己的文艺志愿服务团和文艺志愿服务组织。

  我觉得文艺志愿活动的兴起,它掀起了一种风气,就是习总书记讲的向乌兰牧骑学习。乌兰牧骑长期坚持草原是他们最大的舞台,一直把那些远离城市、远离现代文化生活的人们当成自己主要的服务对象。这样演一次容易,长年坚持下来,就非常难能可贵了。

  记者:是的。

  姜昆:所以我们为什么要把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就是要告诉大家,咱们别追时髦,说今天我们到辽宁舰上演出去,都想去,恨不得半个中国的人都想去。但是我们不光是那些,我们更多是在老少边穷地区演出。几个小时下来以后,可能还要走到大山里去。我们到贵州、云南那些小学去演出的时候,那车进不去村子,我们必须步行穿过村子,走完了以后,还要一步一步地爬山,才能爬到那个小学去。我们经常在基层面对着上万名观众演出,有人说,这样不花钱看,当然都来了。我说仅仅是因为不花钱就来了吗?我觉得还是一种渴望,一种需求。

  记者:对。越是这样的地方越希望看到这样的演出。

  姜昆:所以我想那个时候的那种渴望,现在基层依然有。所以,无论是送欢笑到基层也好,还是送欢乐到基层也好,真是满足了不同层次的文化需求,我觉得这个事情挺高尚的。为什么高尚呢?可能你演一次,人家就记你一辈子。

访谈进行中。中国文明网 荣毅摄

  记者:确实是这样。那在这么多年的志愿服务活动当中,给您印象最深刻,或者是给您触动最深的经历是什么?

  姜昆:我认为志愿服务对于演员来说是个大舞台,在这个大舞台,就像人民艺术家常香玉老师所讲过的,应该印在现在每一个演员心中的四个字,那就是“戏比天大”。这个舞台就是你自己的战场,这个舞台就是你奉献力量、服务百姓的一个平台。

  我的母亲去世了,本来要守灵三天,但是第二天早上我必须得到黄河边上去演。因为什么?两个月前都定了,人们都等着你呢,你跟人们有一个承诺。你自己的事情对你来讲是很大的事情,但是相比那么多人的期待,个人的事又不算什么了。所以说忠孝,忠是放在孝的前面的。

  记者:在刚刚过去的9月,很多网友评价为是一个悲伤的9月,因为咱们曲艺界也是有多位的老艺术家相继离世。所以我们很多网友在缅怀和悲伤的时候,也感叹老一辈远去,不知后辈还能否接过和撑起曲艺的大旗,对此您怎么看呢?

  姜昆:师胜杰去世的时候,我曾经写过一篇纪念的诗歌。我是听到他昏迷以后就开始写,写我跟师胜杰在一起共同学习、演出,那真是掉着泪水。我想常宝华老师的离去,单田芳老师的离去,还有唐杰忠老师的离去,包括师胜杰老师,他们走了,今年真是我们相声界悲痛的一年。但是生老病死,这个也是一个自然规律,这个时候我觉得更多考虑的是一种传承。

  姜昆:前几天,北京市曲艺家协会主席李伟健,大家熟悉的相声演员,招收了四个学生,年龄从40岁到14岁之间。我在现场讲,我当相声演员的时候,到几个小学校里面去讲怎么当相声演员,边上坐着一个小孩,那个小孩就是李伟健,那个时候他就跟着我一起学相声。30多年过去了,他现在也开始带新人了,我说这就是一个传承。那这种传承是为了谁啊?不是为了我们自己,是为了人民,因为人民需要你欢笑。这个时候就需要什么呢?需要我们每个人从心里头把人民放在心中,你跟人民有多近,人民跟你有多亲。哪天人民说不喜欢相声了,我们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记者:所以说文艺要热爱人民。

  姜昆:我想这些老艺术家,他们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我觉得留下的就是对艺术一辈子的忠诚。我跟现在这些年轻人讲,我说我从老一辈身上学到的东西,今天我也转达给你们,就是对同道心存平实,于艺术怀抱忠诚。我们老一辈的艺术家留给我们的这种优秀品质,我相信一代一代一定能够把它传承下去。

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姜昆做客中国文明网。中国文明网 荣毅摄

  记者:这几年我们可以看到,不管是在网络上还是在荧屏上,喜剧类的节目很受观众欢迎,所以很多人说这是喜剧最好的时代。那您认为喜剧受欢迎、受热捧对于艺术传承和新人的培育是不是真的有帮助呢?

  姜昆:文化的希望永远都在年轻人的身上,都在明天。我二十七八岁的时候,从北大荒来到这儿,那个时候我逐渐地踏上这个舞台,到今天我是逐渐地要离开这个舞台。在这种时候,我就特别感觉到,要把希望寄托在代表未来的这些新的媒体、新的观众,这些年轻人的身上。绝对不能忽略,谁忽略谁是傻瓜。 

  记者:但是有的青年人、文艺工作者也觉得说相声好,但就是太苦了,而且说相声很难。

  姜昆:我们有一句话叫“三年胳膊五年腿,十年练不出一张嘴”。但是我觉得这是一个磨炼的过程。现在的年轻人有点着急,过去是老人知着急,新人缺努力。现在年轻人知着急了,这就好了,不着急就没有压力了,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了。所以我觉得看到他们着急,是一个挺好的现象。

  现在舞台上活跃的相声年轻人都是小剧场里培养出来的,小剧场给了他们一个非常好的环境,每天演出,每天接触,每天和观众在一起。这样他有一个量变,但是一旦他走上更大的平台,他需要从为小众服务转变为为大众服务,他要有质变才可以。那怎么质变呢?这种质变是一种痛苦的蜕变过程,他要逐渐把视野放宽,站到高于普通老百姓的视野上,才能让作品立意高、有热度、有深度、有广度,这样才有温度。什么叫温度?就是你自己火热,别人也得暖暖和和的,这就叫做温度。

  记者: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而您从艺的时间也恰巧有40年了。

  姜昆:是啊,我应该是改革开放40年的见证人。在新时期深化改革的时候,本人还没老,你说多幸运啊!所以我自己就经常想,我曾经是逐浪也好,是推波助澜也好,是随大流也好,我是跟着这个时代的浪潮一步一步过来的,也应该在这个浪潮中继续发光发热。我们经常讲有多大能力你使多大劲儿,有多大的能力你发多大的光。我想我们老艺术家,指望我们像年轻人一样生龙活虎地继续在这个舞台上蹦蹦跶跶,不太可能了,但是心气儿还有。我特别希望年轻的一代往前冲,展现他们自己的才华。

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姜昆接受记者专访。中国文明网 荣毅摄

  记者:曲艺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现在讲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那么就您所知,在我们当前的文艺事业发展过程中,这种创新发展的理念在哪些方面表现得最为突出呢?

  姜昆:我理解,曲艺创新发展要有“三大”:第一个,把我们的舞台做大。所谓舞台做大是什么?我们不仅仅局限于我们自己平常的小茶馆、小剧场,我们要走出去,要走到更广阔的空间去展现我们自己,甚至是新媒体上也要走出去。第二,把我们的影响做大。所谓影响做大,就是我们在宣传的过程当中,除了用艺术魅力去感染人,也需要一些人来评介你,我希望大家做一些宣介性的演出。第三,还要把队伍做大。我们不能自娱自乐,我们一定要搞传承,要让人们了解我们艺术的传留,要让周围所有的兄弟艺术门类了解我们的艺术特点和艺术特征,然后要让年轻人知道老祖宗给我们留下来的瑰宝,它好在什么地方。

  还有一个“三新”,就是新的作品、新的人物和新的表演形式,不能因循守旧。我觉得在新的时代,没有创新,没有新的风貌,你就永远没有新的生命。

  记者:那您现在还带学生吗?

  姜昆:也带。我现在不仅仅带我自己的学生,我还准备以后把自己的义务志愿的课堂建立起来,要为各地培养相声、小品尖子人才。

  记者:好,我们也期待您的愿望能早日实现。

  姜昆:好,谢谢。 

  记者:今天非常感谢您的精彩讲述和分享,我们代表观众再次感谢您40多年来为我们带来的经典和快乐。

  姜昆:谢谢,向所有的网友们问好。

  记者:祝您艺术之路常青。

  姜昆:好,谢谢。


识别图中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观看访谈视频 ↑↑↑

40人对话40年 往期访谈

■ 潘柱升:乡村振兴的紫南之路

■ 宋兆普:习医之人须有德

■ 王淑芳:一片真心向北斗


更多访谈节目

请点击中国文明网微信公号菜单栏查看


审核:邓植尹 姚杰

记者:路弘

责编:陶恒 王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