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21年11月9日 被检测为删除。
被用户删除
一场疫情,改变世界。
中国的奢侈品门店大排长龙,而美国著名的奢侈品百货 Barneys New York(巴尼斯纽约精品店)则在2019年就宣布提交破产申请。
两个月后被品牌管理公司 Authentic Brands Group(简称 “ABG”)以2.71亿美元买断,有人说这个存在了96年的老牌奢侈品门店的衰落象征着奥黛丽赫本式的精致奢侈购物方式的没落。 ▲ 坐落在第五大道的巴尼斯是奢侈品迷的朝圣地,《绯闻女孩》里上东区名媛Blair Waldorf的名言就是:“Barneys, Bergdorf’s and Bendel’s!” ▲《欲望都市》中凯莉也是Barneys的朝圣者,它的贵和空空荡荡的店堂风格让无数喜欢物质的女孩流连忘返,但可能也是这种高高在上的购物感成为它破产的原因,《纽约时报》时尚评论员就直言,“Barneys 过于崇尚精英主义,骄傲且排除异己——你买就买,不买是你的问题,不是他们的。”
巴尼斯一破产不得了,它里面销量排名第一的女装品牌The Row(这个独立品牌的销量甚至超过了Prada和Gucci)损失惨重,根据破产时披露的文件,巴尼斯欠The Row的款项高达3700万美元,这对The Row后面的奥尔森姐妹绝对是一记重创。 ▲ “奥尔森姐妹”一般指的就是Mary-Kate Olsen和她的双胞胎姐姐Ashley。这个品牌的精神原点来自于她俩,她们身上有老钱白富美所崇尚的那种“无家可归式的时髦”。
此报道出现后,官方正式发出声明,表示他们还在生产2020年秋季和2021年春季系列,为疫情过后的品牌扩张做铺垫。但The Row是否真的能如他们所言在疫情中幸免于难,至今仍是未知数:
除了公司业务,奥尔森姐妹中的妹妹Mary-Kate最糟心的还是家务事,她和结婚五年的丈夫Olivier Sárközy宣布离婚。
▲ 这位丈夫正是法国前总统Nicolas Sarközy(尼古拉·萨科齐)同父异母的兄弟。
而两人离婚的导火索竟然是疫情期间男方把前妻和孩子接来属于夫妻俩的豪宅同住,这操作多少有点让人匪夷所思。
从去年4月签订离婚协议书,5月Mary-Kate一纸文书上诉法院要求紧急离婚,结果因为疫情一直拖到12月才开庭:
▲ 开庭日,Mary-Kate被拍到一脸憔悴地出现在纽约街头,而她手里拿的那只鳄鱼皮包包正来自自家品牌The Row,市场价7万美金,绝对算是相当昂贵了。
今年1月,双方终于达成了和解协议,完成离婚:
2月,重获自由的Mary-Kate被拍到和一家快速发展的技术信息公司Brightwire的CEO John Cooper在纽约餐厅约会,看起来春风满面,想来已经正式迎接新生活了:
今天就让我们来聊聊奥尔森姐妹,谈谈她们是如何从家喻户晓的童星发展到时尚帝国的掌门人,清醒又谨慎地走好人生每一步。
姐妹俩出生于1986年6月13日,姐姐Ashley比妹妹Mary-Kate大2分钟。其实她俩是异卵双胞胎,奈何实在是长得一模一样,叫人难以辨认。
最近几年的照片由于妹妹Mary-Kate太过瘦削导致脸部凹陷倒是比较容易区分。
▲ 比如这张图,左边是妹妹Mary-Kate,右边则是姐姐Ashley。
▲ 像这张,左边是姐姐Ashley,右边是妹妹Mary-Kate。
但一旦拿过去妹妹脸部充满胶原蛋白的图来,就立马又分不清了。
▲ 比如这张,左边是姐姐Ashley,右边是妹妹Mary-Kate。
▲ 这张左边:姐姐Ashley,右边:妹妹Mary-Kate。这个阶段的小诀窍是看头发,金发是姐姐,棕发是妹妹。
至于她俩的童年照,更是几乎复制黏贴一般。
▲ 这要让我分清她俩谁是谁?也太强人所难了吧。
也正是因为姐俩长得一样,自9个月大她们便开始在情景喜剧《Full House(欢乐满屋)》里扮演小朋友Michelle Tanner一角。由于美国有法律法规要求婴儿的工作时长不得超过20分钟,所以姐俩交替轮番上阵。
▲ 这个嘟着嘴的小婴儿就是奥尔森姐妹俩其中之一。
据说她们一开始被选中的原因是在一帮试镜婴儿里唯一做到了没有哭。
但随着正式开拍,多少还是会不如预期般顺利。比如姐姐Ashley并没有妹妹Mary-Kate适应能力强,在小婴儿阶段两人还曾被换角,但好在最后证明,她们才是最恰当的人选,又原封不动地请了回来。
只能说,奥尔森姐妹成功把握了人生中的第一次机会,这一演就是整整八年。
▲ 到后期,已经有她们的粉丝可以通过长相区分出同一个场景里她俩的轮班了。当然脸盲如我,是一点都看不出来的。
从不到1岁的小婴儿到9岁的小朋友,她们是在全美国人民眼皮底下长大的,大众倾注的感情还有在同龄孩子里的影响力可想而知。
不同于很多童星缺乏规划后继乏力,早在《欢乐满屋》八季结束前两年,姐俩的父母就开始帮着她们安排下一步的人生了。
父亲David Olsen是位地产开发商,而母亲Jarnette算是他们的全职经纪人。他们家一共四个小孩,除了双胞胎外还有大哥James Trent和小妹Elizabeth。
1993年,父母找专业团队以姐俩的名义开设了属于她们的制作公司,Dualstar (双星)娱乐公司,主要出品的就是她们自己的电视影片项目。而最小的妹妹Elizabeth(上图的蓝色衣服)也就是后来的“猩红女巫”,经常会在姐姐们的剧集里出现,担任小角色。
至于大哥James Trent也曾在89年获得过单独出演系列剧的机会,但可能因为父母当时重心都围着双胞胎姐妹转,狠心帮他回绝了,导致他只能在围绕妹妹的故事里客串。
可以说奥尔森一家对于操盘这个以姐妹俩为核心经营的演艺公司得心应手,炉火纯青。
但随着财富的急剧增加,家庭内部的矛盾也逐渐突显了。父母双方对孩子的发展规划产生分歧,甚至因为利益不均而最终走向分崩离析。
96年,也就是在《欢乐满屋》完结一年后,父母两人正式离婚了。
▲ 虽然在很久后的采访里,姐姐Ashley痛快地表示当时大家都太忙了,家人间的感情不会因为离婚而改变。
▲ 但还是有很多报道揣测父母的分开让本来就超越同龄人成熟的两姐妹变得更沉默寡言了。
父母共享了四个孩子的抚养权,之后父亲又再度结了婚,给他们四兄妹添了两个同父异母的弟弟妹妹。
▲ 图为2004年时,四兄妹和母亲Jarnette的合照。
从90年代中期开始的10年,她们的作品基本都是以双胞胎形象出现,像什么《姐妹双行之巴黎护照》、《罗马丽人行》、《天生一对闹翻天》等等。
2000年还专门赶赴悉尼拍摄了《Our Lips Are Sealed(翻译名:乱语真言)》。
其中,她们身穿的吊带引领了一波新的流行时尚,也让经纪公司双星找到了新的商机,继而开始推出以姐妹俩命名的时装系列,MK&A,并且合作了沃尔玛独家发售。
▲ 02年凭借着在青少年里独树一帜的影响力,MK&A风靡一时。
除了衣服,同时推出的还有洗护用品、化妆品系列,可以说这家经纪公司的确把姐俩的商业价值运用到了极致。由于广大青少年受众群体的追捧,这门生意大获成功,公司赚得盆满钵满,利润甚至高过了影视发行和制作。
02年,他们产品的总销售额达到10亿美金,03年突破12亿,而福布斯杂志当时估计04年能增加到14亿。那一年的奥尔森姐妹尚未满18岁。
巨大的知名度影响力,和远超同龄人的财富,当然也会招致各种烦恼如影随形。
比如有记者直接在采访里刻薄地提出关于“处女”这样的隐私问题,惹得姐俩非常愤怒;还有无数网友翘首以待盼着她们的成年之日,以至于有许多网站做起了倒数计时器来记录这一万众瞩目的时刻。
▲ 千万不要单纯理解这只是粉丝的一番好意。某成人网站老板就表示,这是对奥尔森姐妹终于到了年龄界限的窥测,想知道她们后续会不会上花花公子杂志或者拍摄“成人电影”。
但显然,姐俩的银行卡余额让她们完全打消了此类后顾之忧:
▲ 尚未成年之际,她们的银行存款就达到了3亿美金。
事实上,年纪轻轻就成为富婆也会惹来周围人的暗算。比如下面这张妹妹Mary-Kate未成年之前疑似饮酒的照片就被八卦小报刊登,用来指责她行为不检点。
▲ 其实照片里后面那个露了一半脸的男生正是她当时的男友,演员Henry Winkler的儿子Max Winkler。
而另一位红着眼的,事后被爆料正是将此照卖给媒体还赚了5万美金的Spencer Pratt。
▲ 这位Spencer是真人秀《The Hills(好莱坞女孩)》的一员,也算小有名气了。但他其实跟Mary-Kate只是高中校友,压根称不上很熟。
▲ 在Mary-Kate上大卫·莱特曼晚间秀时,大卫莱特曼还为她出气称“这个男的是只虫”,而Mary-Kate也只是微笑,没有恶语相向。不过这位小肚鸡肠的男孩倒是很生气地反击,表示Mary-Kate是双胞胎里不可爱的那一个。
▲ 这位玻璃心的Spencer名声实在不咋地。他后续比较轰动的新闻大概是想把太太(图右)和另一位女性的同性性爱录影带卖给媒体。
这大概就是名利圈鱼龙混杂的真实现状,很多年少成名的人却热爱剑走偏锋,而脚踏实地稳步向前的奥尔森姐妹简直算是一股清流。
后来,为了杜绝照片泄露时间再发生,姐妹俩严格要求客人们不允许在家中开启摄像头,这样的戒备心甚至一直延续至今。
2004年4月,尚未成年的姐俩把手印留在了好莱坞的星光大道,也是拥有此成就的第一对双胞胎。
6月,总算满18岁的她们成为了自家公司的联合主席,登上了财富杂志40岁以下最有钱的人名单,各自的财富达到了1.37亿美元。
虽然无惊无险进入成年,还有巨额财富傍身,姐俩要面临的考验并没有结束,如何才能让大众把看待她们的刻板印象改变,倒成为了摆在眼前的重中之重。
与此同时,Mary-Kate越发瘦削的身体引发了各界的质疑,甚至有关她吸毒嗑药的谣言四起。
▲ 为此,她还特意在《周六夜现场》节目现场假扮成狗仔在红毯喊自己名字,让自己多吃三文治。
光鲜亮丽的背后总是藏着不为外人所道的真相。那一年的Mary-Kate正在饱受厌食症的困扰,并且终于在向大众公开之后开始系统地接受治疗。
也是在这一年,她们高中毕业,正式成为了纽约大学的新生。融入大学生活算是两位童星的一次新尝试,想更向普通人靠拢。为此她们还就近在曼哈顿区的西村买了套价值730万美金的顶层豪宅。
▲ 这套五室五卫的豪宅,拥有俯瞰曼哈顿的无敌美景,但姐俩压根没住上几次,就在一年后匆匆以770万美金的价格出售了。 究其原因是,大学生活不到一年,她们就在人群拥挤、狗仔环绕的压力下,放弃了成为普通人的愿望,毅然决然地选择了退学。除了不想成为小报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外,更紧要的是她们还有自己的事业要去奋斗。
姐姐Ashley把目光投向了服装设计行业。
▲ 她开始挑战自己想要设计出完美的T恤,能在各种形态各种年龄的女性身上实现“健康和态度的共生”,这也成为了后来The Row的品牌理念,运用优质面料,注重细节和剪裁来达到永恒的美。
▲ 除了The Row,她们还在07年创立了以哥哥和妹妹名字命名的品牌,Elizabeth&James。
比起姐姐的专注转型,妹妹Mary-Kate当时尚未完全放弃演艺事业。她开始尝试单枪匹马地出现在电视电影里,可惜多少有点出师不利。第一次单独亮相电影就被整段剪掉,只留在了后来的DVD版本里,后续的几部作品其实也算反响平平。
▲ 2011年,在电影《Beastly》,类似于现代版的美女与野兽里,她扮演了一个把男主变成怪兽的女巫。
此部作品之后,她也选择了离开荧幕,和姐姐一起全身心投入到时尚帝国的建造中。
虽然距离红极一时的童星辉煌时代已经过了好些年,但姐俩的影响力一直存在。可是她们在品牌建立之初,有心切割The Row和奥尔森姐妹的关联,大概就是不想让大众再被过去印象牵扯影响。
靠着这样破釜沉舟的狠劲,才能让The Row渐渐地在强敌环绕的时尚圈站稳了脚跟并且拥有一席之地。
▲实力派女星Lauren Hutton登上《福布斯》时穿的就是The Row的“完美legging”
随着品牌的走红,一大批城中名人争相成为了追捧者。
▲ 首当其冲的是2011年穿着The Row百褶裙上电视的时任总统夫人的Michelle Obama(图中)。
▲ 当然还有像大表姐Jennifer Lawrence(图左)和比伯的老婆Hailey(图右),她们都对这双Zipped Boot One爱不释脚。
▲ 而The Row的衣服不仅适合出街,参加活动也恰到好处,比如图里的Gigi Hadid(图左)和Kendall Jenner(图右)身上的这两套白色系列,截然不同又恰到好处。
▲ 当然还有她们的小妹Elizabeth更是The Row的野生代言人。
这些年,姐俩自己的时尚品味也拥有了脱胎换骨的改进。从标准小女孩时期的花哨浮夸、堆砌叠加,到后来自我的风格愈发明显:
再到体现The Row时尚干练简约的主旨,这也是职业女性的最爱:
而她们出现在Met Gala红毯上的造型更是驾轻就熟,在贴合主题的同时越来越懂得扬长避短:
姐俩还屡获美国时装设计师委员会颁发的年度女装设计师大奖,可谓是彻底转型成功,志得意满。
聊完事业让我们来说说她们的感情生活,今天主要聊妹妹,也就是刚解决离婚官司的Mary-Kate。
童星出身的恋爱关系总是伴随着无数镁光灯的追逐,吃瓜群众们难免好奇到底是怎样的人能俘获她的芳心,而她的历任似乎也都来头不小。
02年,她的约会对象是上文提到的著名演员Henry Winkler的儿子,后来成为了独立电影导演的Max Winkler。
▲ 毕竟年代久远,照片都好糊。
03到04年,换成了大卫·卡森伯格,他是梦工厂三巨头创始人杰弗里·卡森伯格的儿子。
▲ 据说男方当时一直陪伴她接受厌食症的治疗,但后来还是因为分隔两地上学(一个在波士顿一个在纽约)的关系分开了。
▲ 这位后来一任女友是帕丽斯·希尔顿的妹妹妮基·希尔顿,两人在一起四年之久。
05年的男友就是开头聊到的希腊航运继承人Stavros Niarchos III了。
▲ 狗仔拍到他两又欢脱又热情的热吻画面,但这段热恋仅仅维系了五个月。
▲ 大帅哥在Mary-Kate介绍下认识了她的好友帕丽斯·希尔顿,而后迅速移情别恋。
▲ 为此,Mary-Kate伤心欲绝,选择辍学离开纽约回到了洛杉矶,奥尔森姐妹跟也从此跟希尔顿姐妹彻底分道扬镳了。
06年末,她的男友换成了女演员乌玛·瑟曼的外甥,摄影艺术家Dash Snow:
▲ 这位还是法国贵族的后裔,反正就是非富即贵,但两人的关系也只维系了短短几个月。
08年初,她又被牵扯进了希斯·莱杰的意外去世。
▲ 希斯·莱杰,最著名的小丑扮演者,08年1月因为服用药物过量而倒在自家公寓。
▲ 发现尸体的按摩师先是打了两个电话给Mary-Kate,后才拨了911。有消息指两人秘密来往了三个月之久,但尚未确定关系。
▲ 事后Mary-Kate还被喊去做了关于药物使用的问询。但关于他们之间的绯闻,始终只是以“朋友”回应。
不到一个月,她又跟菲亚特汽车创始人、意大利当代首富的外孙、财富继承人Lapo Elkann一起现身了巴黎时装周,传出绯闻。
▲ Lapo Elkann另一位众所周知的女友正是前几天刚完婚的朱珠,有时间我们也来写写她。
再之后,她的男友换成了波谱艺术家Nate Lowman。
▲ 这段恋情相对之前的来说算是比较长久的,从08年一直持续到了2010年。
和Nate分手后,她也约会过其他几位艺术家。直到12年4月在一次派对中结识了后来的丈夫,投资银行家Olivier Sárközy。
▲ 法国前总统Nicolas Sarközy(图右)同父异母的弟弟。
Olivier才在2010年结束了和前妻Charlotte Bernard(夏洛特·伯纳德)长达14年的婚姻。
▲ 前妻(图右)是自由时尚作家,也是专业儿童书籍的作者,两人育有一女玛格(Margot) 和一子朱利安(Julien)。
▲ 离婚后,前妻还以亲身经历出了本书《男人像瓜:法国女人在APP时代熬过离婚寻找真爱的指南》。而书名正出自法国谚语,“男人像瓜,十个里面只有一个是好的”。
对于Mary-Kate和他的这段感情,当时外界也没抱多大期待。毕竟两人身高相差将近40cm(男方超过1.9米,女方只有1.5米出头),再加上整整17岁的年龄差,以至于走在一起都不是太和谐。
▲ 比如这张跟他孩子走在一起的照片,活脱脱像男方带着两个孩子(其中一个还在抽烟)。
▲ 而这张抱着亲额头的,实在有点像在亲自己的女儿。
但沉醉在爱里的Mary-Kate显然被这个大块头彻底吸引了。不同于年轻时的对象,已经在商界大展宏图的她太需要一个可以懂她理解她甚至于带领她的成熟男士了。所以两人的年龄差非但不是问题,反倒成了他的魅力所在。
▲ 曾经发自肺腑的开心也都写在了脸上。
两人稳定交往3年后,在15年11月27日举办了小型的结婚派对,邀请到了50位亲友到场同贺。
出于低调和隐私考量,全程没有照片流出。
▲ 本来是个喜事,隔天的报纸头条却赫然写着婚礼现场拿碗装香烟的事实,表示宾客们都在狂抽烟,随即提醒大众要注意自己的肺,也是蛮搞笑的。
婚后两人在曼哈顿购置了一套联排别墅,价值1350万美金。
▲ 这套位于海龟湾花园的住宅内部面积将近750平方米,有5间卧室、7个壁炉,耗费了整整300万美金翻修。
然后,他们又在长岛购置了一套豪宅。
除此之外,男方Olivier手里还有一套单独的联排别墅。
但就算拥有众多房产,夫妻两仍租了一套每月租金高达29000美金的公寓。也许这就是有钱人的快乐吧。此公寓后来也成为了要求上诉离婚的另一个导火索。
疫情期间,丈夫擅作主张把前妻和两个孩子一同接到了他和Mary-Kate位于长岛的豪宅居住。
此事对于Mary-Kate而言简直不可理喻无法接受,带孩子也就算了,带前妻一起是什么操作啊?两人因此吵到签署离婚协议。
法国男人浪漫的时候无以加复,绝情以来也是蛮要命的。丈夫竟然直接停止支付他们位于纽约所租公寓的租金,并且没通知她就断掉了合同。
此事导致物业要求Mary-Kate在合同到期前迅速把东西搬空。但当时纽约处在封城阶段,她压根进不去更别提及时处理自己的物品了。
等于说属于她的房子被人占了她住不了,在别的房子里属于她的东西她也拿不到。
Mary-Kate在婚前的资产可远远大于男方,明明是名副其实的女强人,却在婚姻关系的最后被精明的丈夫近似于“扫地出门”。这口恶气怎么能忍?
一向对私生活保护有加的她也不顾得被媒体追踪报道了,只能向法院提出紧急离婚申请,来确保自己的财产不被损害。
▲ 她要求继续拥有使用三套房子的权利。
但因为疫情,此事一直从5月拖到了12月才开庭。
当然彻底决裂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疫情期间的争吵爆发。
《人物》杂志的一篇报道则认为,双方矛盾由来已久,两人的个性理念都南辕北辙:
▲ 女方更喜欢安静,而丈夫却像是个标准的party boy。女方还想拥有自己的孩子,但已经有两个成年孩子的丈夫并没有达成共识。
除此之外,丈夫更想要拥有一个在家里呆着的妻子,而不是像Mary-Kate这样叱咤时尚界,每天忙碌奔波的太太。只能说,不管在哪个国家,女性想要保证事业和家庭两全都是个难题啊。
终于在今年1月,双方通过zoom达成了最后的和解,完成离婚:
▲ 虚拟法庭,也算是疫情限定特色了。
▲ 至于和解条件并未向外公布,只确定因为有婚前协议,Mary-Kate2.5亿美金的身家未受影响。
其实关于两姐妹的精彩故事,我们还有太多太多没有聊到的地方。
怎么说呢,童星出身,长大后成功转型,缔造属于自己的时尚帝国,这件事本身就十分了不起。
众所周知,童星们从小沉浸在娱乐圈,过早享受到鲜花和掌声,之后无法接受落差,行差踏错后续崩坏的例子不胜枚举。
▲ 比如和奥尔森姐妹同龄的林赛·罗韩,3岁就开始当广告模特,10岁拍电影一炮而红,因为《Mean Girls》名声大噪成为了深入人心的青春偶像,但后续涉毒犯罪偷窃等一系列丑闻围绕着她,颜值也逐渐崩塌。
▲ 同样的,《小鬼当家》里惟妙惟肖的Macaulay Culkin,长大后却被酒精、毒品困扰。
相比之下,奥尔森姐妹脚踏实地的人生,绝对算是出类拔萃的了。
要说姐妹俩能成功走到今天的关键有两点,一是她们幸运地拥有彼此互相陪伴相互依靠。
在好莱坞很多众叛亲离闹到不可开交的家庭故事里,和父母反目、和亲友淡漠成为了常态。但奥尔森姐妹不同,她们真正做到了不管是在事业上还是个人生活上都互相扶持。
▲ 比如在妹妹Mary-Kate申请离婚、“无家可归”之际,伸出援手的正是姐姐Ashley,她得以搬去跟纽约城外和姐姐同住。
她们的影响还不止局限于对彼此的慰藉,也对小妹Elizabeth在演艺道路和人生智慧上有着给予至关重要的意见:
▲ Elizabeth在采访里提到,姐姐们教会她要学会说“不”,这对女性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很重要。
这样清醒的人生态度也是她们成功的关键点之二。
没有沾染不良嗜好,没有提前透支消耗自己的名和利,就算在年纪轻轻拥有巨大财富也没有着急肆意挥霍、沉醉在灯红酒绿纸醉金迷里,而是为自己所用,拿来开拓新事业。
最重要的是,她们拥有足够清醒的自我认知和人生规划。
比如演戏这条路,很多童星长大后明明发展大不如前,却不敢也不愿意尝试新的方向,一心想着认死理、走到黑。
而奥尔森姐妹不同,她们懂得适时退出、及时止损。
▲ 妹妹Mary-Kate早就表示,她的童星生涯并不如大众想象得那么快乐,她甚至觉得自己好像是被耍的猴,很多时候完全谈不上与角色的契合。
也正因为发现了这点,看透了自己的兴趣爱好不在于此,继续演艺事业也并不会拥有长足进步,姐俩断然不再留恋昨日辉煌,而是选择及时离场。
如果说成为童星是抓住人生第一次机遇,那么转投时尚业就是二次新生,她们成功地把握住了,开始在新的领域呼风唤雨。以至于2016年,《欢乐再满屋》在多年之后开拍,却请不来她们中的任何一个。
▲ 对此,姐姐Ashley表示17岁后她就不在荧幕前演戏了,而妹妹Mary-Kate则表示姐姐不去就得她去,但时间显然没那么合适,毕竟她们已经是分秒必争的企业家了。
▲ 事后主创们还在剧里cue到了在纽约开拓时尚帝国的她们。
对两姐妹来说,早已在时尚圈功成名就的她们完全不需要再过回到镜头前任人评价的生活了。
从9个月大试镜开始,她们的每一分每一秒都被迫出现在公众视野中,无路可逃,以至于在后来拥有绝对自主权、不需要靠卖脸去演戏赚钱时,姐俩将隐私保护做到了极致。
虽然狗仔的跟拍仍无法闪躲:
▲ 比如妹妹Mary-Kate因为离婚事件被推上风口浪尖,导致外出吃饭都会被时刻紧盯。
▲ 而姐姐Ashley前些天也难得被拍到和稳定交往4年的男友艺术家Louis Eisner一起外出用餐,看起来红光满面。
对这对富有的两姐妹来说,在这个危险的世界上,纵然有无数捕猎者,纵然命运波折,情感跌宕,但她们幸运的是,彼此总有对方的支持,你不会是一个人。
这大概就是姐妹存在的意义吧,任世界崩塌,至少我们互为臂膀,互相依靠。
: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其他
名利场||白富美最爱的牌子要倒?神奇的奥尔森姐妹何去何从?
▲ THE ROW以极简低调著称,质地精良,剪裁细致,黑白灰,连品牌名也是对伦敦著名的西装定制街Savile Row的一种致敬,十分符合型格白富美们的定位,低调,有设计感,看不到LOGO,而且极贵,在发发奇上普通一件圆领罗纹上衣就卖一万二。
虽然比起那些申请破产的公司,像Topshop母公司Arcadia Group Ltd、牛仔时尚品牌G-Star Raw、澳洲时尚品牌Alice McCall等,The Row还算幸运,只是经历财务困难,但也裁撤近五成员工,并且考虑关闭男装系列。
▲上次我们聊了又又又又订婚的大小姐帕丽斯·希尔顿(点这里回顾),被希尔顿抢男友的正是 Mary-Kate,她们为了希腊航运继承人Stavros Niarchos III闹到老死不相往来,之后Mary-Kate甚至还选择辍学离开纽约回到了洛杉矶重新开始。
▲ “现在小妹Elizabeth(图中),也就是现在漫威宇宙里的“猩红女巫”。
作者 / 编辑:苏一白、黄小姐
文字原创,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