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香江忆旧录||名导演楚原去世,记得四年前他的叮嘱么……

黄小姐 黄佟佟 蓝小姐和黄小姐 2022-03-25

香港疫情加重,还有消息传来,香港导演楚原去世,享年87岁。


和他相熟不相熟悉的朋友都甚感惊讶,因为大家几乎都有好几年不见他。

王晶发文回忆和楚原在邵氏的旧事,说他是“be water”的人,无论什么潮流和环境,什么大风大浪,他都能适应。


导演李力持也发文悼念:


薛家燕说经常和楚原的老婆南红(媚姐)一起理发,问到楚原,对方答他年纪大,有病痛,很少出来应酬。


同样不知情的也有香港其他电影人,胡枫、姜大伟、钱小豪都表示对这个消息有点愕然。


事实上这也是香港老派人的常态,生病了就不见人,去世了也就发个消息,而事实上,早在四年之前,他就已经与我们告别。

4月15晚第37届香港金像奖,把终身成就奖颁给了传奇导演楚原。

▲楚原和太太南红、孙女一起上台领奖。

84岁的他,据说早已脑部退化。但从当晚他的说话情形来看,依然还很灵光。五分钟的讲演,起承转合,有高潮有收尾有幽默有深情,台上台下的人都眼含泪水,五度响起掌声。

▲这个视频一定要看,如果你不熟悉楚原,看了这一段视频就大致了解他的一生,虽然是广东话,但有字幕,里面有足量的人生智慧免费相送……

这场景恍如某个部落在聆听某位须发皆白退役长老的肺腑忠言——

“如果你像我一样,捞到没得捞了(广东人把工作赚钱称为捞世界),记得年轻时攒点钱。”

这种大白话,不知让台下满堂的大腕名流听了作何感想,正是金满堂银满堂的风光时候,听到这样的话有点背后发凉吧?

不过,由楚原讲出来还真有点说服力。

因为早在七十年代,楚原曾是最大牌的导演,他导一部戏得三十万港币,在当时可以买一幢楼,他一拍就是十年,赚下了金山银山,但是到了晚年,他却仍然还是要到各个影棚去跑龙套,当然是因为爱好,但经济肯定也不算非常好,可见不会理财的打工仔就算赚再多,也不能成为富豪。

有多少花多少,确实会晚景不裕——所以,趁年轻攒点钱是一句有用的大实话。

不过,这也是一个广东人才会讲的大实话。有时你会不喜欢广东人,他们太实在太无趣,有时你又看不懂广东人,你不知道他们心里究竟在想什么,其实研究一下楚原的生平,你就大致能够明白广东人的生存哲学。


首先广东人有他们非常江湖的一面。

如果你略微注意一下,你会发现楚原在短短的讲话中说了三次“义气”。老派的电影人常称自己是江湖儿女,义气儿女。恩义两个字,对那一代电影人意义重大。

楚原这一代香港人的际遇,非常相似:1949年之后,他们以各种名目流落到了香港,有人骑着白马而来(倪匡),有人循着水路而来(黄霑),有人借病而来,说的正是楚原。

五十年代中期,中山大学化学系三年级的楚原借治疗胃病之名来到香港。那时节几百万人突然挤到这个南方小岛屿,如何谋生是大难题。好在,楚原的父亲是粤剧大老倌张活游,十几岁就跟着父亲出入片场,进电影圈算是顺理成章节。

▲楚原与父亲张活游(右),张活游是粤语片时代的著名男演员,他和吴楚帆、张瑛、李清并称为香港粤语电影“四大小生”, 亦是香港“华南电影工作者联谊会”的发起人之一。张活游育有两子一女,长女张玉珍是著名粤剧花旦,次子就是楚原。

▲1934年出生于广州的楚原受父亲影响很大,对电影制作产生浓厚兴趣,开始他想当演员,但因为个子太矮而不能成事,所以一开始他当编剧才入的行……当年也是一个想当明星的小伙子啊……

七十年代,古龙武侠潮热时,摄影棚里的温度超过120度,他每天穿着背心、短裤,踩着胶鞋在里面日拍夜拍,也交下了不少朋友。

▲香港老影人恋旧,他们时不常聚会,楚原是老行尊,带着太太南红赴宴,旁边两位明星认得出么?永远不老的潘美人也是七十年代的红星喔……

▲经常和楚原夫妇聚会的还是狄龙夫妇,生活无忧,闲来吃饭旅行。狄龙夫妇也是林青霞出游的好伙伴,狄龙太太陶敏明是林青霞闺蜜,日常最喜欢逛街,有一次我还在海港城的COS遇到她,真是一位爱买衣服的人啊……

而今年的香港电影协会的主席尔冬升正是那时他一手捧出来的武侠巨星。这一次尔冬升一上任就把终身成就奖颁给恩人,既是因缘,也是恩义。

▲楚原一手发现了尔冬升,让他在《白玉老虎》里演反派(左下),后来又让他与女友余安安演了《三少爷的剑》,一炮而红,在自传里,楚原说:“有一天我在影城的摄影棚外,偶然看到一名倚在车旁的年轻小伙子,很高,身材很好,他的眼神把人的目光吸住了。我后来打听之下,原来是姜大卫的弟弟,刚签了约的公司新人。我很少有信心去捧新人的,但这个小伙子的命真有一点与众不同;因为演员和明星都有一种与众不同的光芒,你很容易看得出。反过来就算你穿红戴绿,尽量地想引人注意,结果仍然不会成为一个独当一面的演员。”


按理说楚原早就应该得了,邵氏四大名导李翰祥、张彻、胡金铨早已仙去,剩下的唯有他了,84岁,历尽人生坎坷,这个终身成就奖可谓后辈们给他最好的礼物,也是他一辈子积下的好人缘的回报。


广东人最让人折服的是他们的求生精神。

除了江湖,作为广东人,楚原一生践行的正是广东人的求生精神。

生是第一要务,所以要跑去香港,所以要去当编剧当导演,所以粤语片不行了拍国语片,国语片不行了拍武侠片,导演不当了就跑龙套,总归要在困局里求得一条出路。

▲邵氏倒闭之后,楚原没得电影拍了,转行就当起了演员,在很多电影里都跑过龙套。在《新难兄难弟》里饰演的是屈臣氏,而梁朝伟剧中的角色演的就是楚原,有一幕的场景是楚原问梁朝伟”你是楚原?”颇带喜剧感。在演戏时中也和很多大明星一起合作过,例如《警察故事》里与成龙的戏。

楚原楚原在电影圈是出了名的“急智奇才”。21岁当副导演,23岁就当上导演,拍电影是老天爷赏饭吃,他一点不觉得导戏是难事:

“我觉得做导演其实最重要的就是那个剧本,你隔晚将剧本弄妥了,拍摄时便一点也不困难。

可能我的脑筋转得比别人快一点吧,所以处理起事情来也比别人快,在我写剧本的时候已经事先将镜位之类都想好了。

坦白说,电影不过是化了妆讲故事而已。”

▲楚原对拍电影有着自己的独特一套。比如在开篇上他喜欢采用画外音或剧中人以说书人介绍式开场,给观众一种置身事外的感觉。而结尾一般是定格镜头,给观众留下想象的空间,回味无穷。他认为这样拍摄武侠片“比较有戏剧系比较精彩。”

他人聪明,又年轻,顶没架子,顶好说话,一上手就拍得有模有样,《湖畔草》(1959)和《可怜天下父母心》(1960)让他一举成名。


不经意间还泡到美丽女明星。

▲楚原的太太“南红”原名苏淑眉,她的母亲陈剪娜(翦娜互见)是广州30年代红透艺坛的粤曲时代歌舞明星,她的师父是粤剧名伶红线女及著名粤曲音乐家王粤生,1951年起参加粤语片拍摄,60年代时就成为粤语电影红星。1962年,南红与楚原自组玫瑰电影公司;1967年,两人成婚,相偕到如今。

为了生存,他拍过各种类型片,什么流行拍什么,需要拍什么拍什么。

开始他喜欢桑弧,拍家庭剧伦理戏。后来在台湾香港两地兜兜转转十年之后,开始拍奇情武侠片,再加点艳情肉戏,《火并》(1971)和《爱奴》(1972)当年也算艳惊四座。

▲《火并》是他去邵氏拍的第一部片,其实帮人补拍,因为罗维拍了十几天就走了,新导演都要替人补拍,一是救急,二是考一考新导演的功力。

▲《爱奴》是楚原一生中比较偏爱的几部电影之一,题材比较大胆,因为表现百合之爱,演员也选得精准,迷、冷艳,主角是老搭挡岳华,不知道为什么,岳华演了很多三级片,大概因为他人老实,所以女明星喜欢和他搭挡,而何莉莉的爱奴和贝蒂的春姨,几乎可以说空前绝后,美如天仙的何莉莉小姐(有关何小姐的传奇一生,请戳这里)是蔡澜帮忙说服的,春姨则是楚原在台湾到香港表演的歌舞团体中找到的,“贝蒂”是新人,但很聪明,又长得美,十分合适,后来楚原重拍「爱奴」,少了这两位演员,果然失色。

▲这镜头拍的时候是没有彩排,一叫开麦拉就开机,一次OK,并且吻得美,可说是中国电影史上经典(主要中国电影史上,两个女孩子接吻的镜头不多),《爱奴》在一九七三年被一部英国《视与听》的电影杂志中获评为很难得到的两颗星,且被其中一影评人评为该年“世界十大影片”。
 
1973年他说服邵老板拍了粤语喜剧片《七十二家房客》,不光打破香港开埠以来的最高票房记录,也让当时备受冷落的粤语片来了个大逆袭,此时他还不到四十岁。

▲1973年,楚原执导的粤语喜剧《七十二家房客》上映后夺得562万高票房,成功打败同年上映的李小龙电影《龙争虎斗》(票房331万),同时也打破了香港开埠以来的最高票房记录。这部片子里的沈殿霞是郑欣宜的妈妈,所以郑欣宜看到楚原得叫一声爷爷。

1975年的楚原迎来人生的更高潮。

他和倪匡联手制造了一个古龙武侠电影风潮,《流星·蝴蝶·剑》大卖,于是他一口气连拍了18部,一直拍到80年代武侠片式微,他用干冰与枫叶制造的奇幻的中国武侠世界也算是一绝,算是武侠片的一代宗师。

▲1976年,楚原拍摄了第一部古龙剧《流星·蝴蝶·剑》,开创了拍摄改编古龙武侠小说的热潮,他自己也自嘲“自己离开了干冰和枫叶就不会拍片了。”

▲《楚留香》的演员阵容为一时之选——楚原自传里写道“由狄龙饰演楚留香、岳华饰演无花和尚、李菁饰演黑珍珠、凌云饰一点红、田青饰南宫博,特别在台湾请回贝蒂演那水母阴姬;此外还有苗可秀、陈思佳、燕南希……故事有点像占士邦,又有点侦探片的味道。由於古龙先生原著故事好、材料足,再加上邵氏公司倾力的制作,在台湾上映时又破卖座纪录。《楚留香》片中饰演侠盗楚留香的狄龙当然出色,但饰演无花和尚的岳华亦真有点出尘的高人味道;而我特别喜欢的就是演一点红的凌云的那一点冷,看起来真像个石膏像。”
 
▲八十年代楚原叔还拍过一部名片《大丈夫日记》,演员阵容也是一时之选,你看看这三位熟不?周润发受楚原的影响很深,曾经在采访时说楚原叔要他乘风光时存钱,因为演艺圈的钱是没有定数的……这句乘年轻存钱,楚原叔讲了几十年,可见他深受其害啊……

和其他三位七十年代的大导(李翰祥、张彻、胡金)比起来,他待人最和气,最没架子,因此也活得最轻松。没戏拍了,就去跑跑龙套。

七零后熟悉他,无不因为他总是无时不刻出现在我们熟悉的电影和电视剧,让人记得这个老是笑哈哈的老头。

▲你可以在TVB的各种剧集里看到他的绿叶身影,也偶尔可以在电影里看到他的客串,你不一定能叫出他的名字,却一定会在心里想这个老头的确很眼熟,以上这几部你说得出名字么?请留言。

有才华的人,我执最重。他没有,他把时代看得比自己重要,这可能也是他得以长命的原因,“一切是菩提明镜,笑笑便算”。
  

广东人还有一个最有别于其他省份人的特性,那就是:他们是极端的务实主义。


“当年我破了香港的卖座纪录(注:1973年《七十二家房客》),老板马上和我签新合同,工资加了十倍,人人都说我是香港最幸福的导演。

十几年后,我的电影不卖座了,拍完几部扑街片后,想拍《天龙八部》。开机前一天,方逸华小姐走来撕了通告不让拍,进办公室第一句话就问我:谁让你拍天龙八部的,亏本了你赔得起吗?!最后两句说,楚原你根本不懂电影艺术!你根本不会拍电影!那时人人又说,我是邵氏公司最难堪的导演。”

虽然没有点名,但这位高层大家都心知肚明是当年以铁腕闻名替老板做恶人的方逸华,关于她的故事,我们也有写过,这里可回顾。

而关于这段让楚原深深受伤的过节,友号“奇遇电影”有更精深的解答:

以下内容来自公众号cinematik:

公司讲金不讲心,更谈何情面,撕通告翻脸不认人,也不给功臣台阶下。
真是这样吗?

方逸华与洪金宝

一部戏的开拍,要经历无数工作会议,从联络演员到服装布景,前期工作是大工程,真的会临门一脚拿下?

君不见,故事的另一个方面,是邵氏当时已在研讨将《天龙八部》交给鲍学礼或是张彻拍摄,而楚原的几部文艺爱情片,又的确票房不佳,楚原说一班手足等开工,需要钱过年,方逸华便预支薪水,为他们解决忧患,其他的事,「过完年先算」。

当年方小姐「撕票」的《天龙八部》,1977年由鲍学礼拍摄,李修贤演段誉。

与此同时,邵氏亦看重楚原的浪漫主义理想,其后为楚原安排改编的古龙一系列小说,《流星蝴蝶剑》(1976)、《天涯明月刀》(1976)、《陆小凤传奇之绣花大盗》(1978)、《三少爷的剑》(1977)等等。

邵氏没让楚原拍《天龙八部》,但其后还是给了很大的机会,楚原后来以古龙小说改编电影闻名。

商业的包装下,让他发挥文艺气质,与武侠小说的虚幻光影熔炼出奇情瑰丽的风格,并创下另一事业巅峰,台湾的片商纷纷找上门来,几倍价码邀请他拍武侠电影,可谓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时过境迁,记忆便成了有选择性的,楚原提出方逸华撕通告一事,当然也不是纠缠谁对谁错。

不过,却也容易理解,方逸华讲的是生意,需要全盘考量,审时度势,而楚原看的是艺术,是电影不讲道理的吸引力法则,所以哪怕介怀,也是来自创作者的一片冰心,只不过梦里不知身是客,风光有时失意有时,江湖现实如此,总归有些身不由己。

但是有才华的人是脆弱的,几十年以后,楚原最记得的仍然是这两件事,一件顶风光,一件顶难堪。

“电影界只要卖钱,就什么错事都对,反过来就罪大弥天,什么事都错。”

他在他的自传里说。


▲楚原也拍过扑街的片,比如这部《辞郎洲》,是香港电影史上第一部潮州戏曲片,但票房惨淡,只有7万元,它和《72家房客》同年诞生,一部票房冠军,一部票房垫底。

但广东人的硬扎也就在这。也许是广东人一早就接受了这个世界的残酷,一早就接受了人生的失意总是多于如意,所以他们对于人生的高与低甘之若怡。

楚原无数次打破过票房记录,拍过经典名片,也开创过一代风潮,但也不妨碍他六十多岁时在各种后辈的戏里打着酱油。

“无论你昨天多风光,也无论你昨天多失意,明天天亮的时候,你照样要起来做一个人,继续生活下去。”
 
上一代广东人,生于重重忧患之中。在艰难中挣下的喧嚣事业,在别人眼里是艺术人生,在他们自己眼里,不过是为了求生。

他们对于生活没有任何幻想,却又从来不会失望离场。因为只有不停地做事,不停地往前走,你才有可能遇到不同的明天。

美人赫思嘉爱说:TOMORROW IS ANOTHER DAY。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不强求,对于广东人来说,那就是“天大的事,睡一觉,明天起来又是一条好汉。”

明天会更好么?

也许不会,但日子总得要过下去。

所以,就要一直做下去,哪怕当一个死跑龙套的也没有什么大不了,因为这就是人生。


推荐:私荐||明星名流都有的LV箱子才是上流社会的硬通货?

上文:私荐||让所有人都为之疯狂的羽生结弦到底美在哪里?



作者:黄小姐 黄佟佟

责任编辑:Miss H

出品:蓝小姐和黄小姐

文字原创,配图来源于网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