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宣城市:实施“青云计划” 锻造青年人才队伍

4945期 安徽先锋微讯 2023-04-26


  近年来,宣城市大力实施“青云计划”,围绕“打造新高地、争当排头兵”战略目标,聚焦人才引进培养服务和青年创新创业就业,凝心聚力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立排头,为加快建设区域性人才高地和长三角中心区现代化城市提供了有力支撑。


01

抓引进,构建人才集聚“强磁场”

 主动出击强招引。开展“组织部长高校行”活动,将引才专场“搬到”省内外108所大学校园,市县两级组织部长和市人社局、团市委、宣城经开区负责人带队开展交流洽谈、宣讲推介等。全力打响“宣聚人才 城就未来”引才品牌,组织55家重点企业“组团”赴陕西西安、湖南衡阳8所高校招引人才,吸引1240余名毕业生参与,现场达成就业意向238人。

上云赋智建载体。与高校建立长效合作“朋友圈”,借助“云签约”等方式与100所高校共同成立“宣城校地合作联盟”,建成启用“宣城—高校人才创新资源网上对接平台”。举办校地校企合作洽谈会、重点产业企业人才引进云聘会,与省内外150所高校师生33.32万人次“云端相会”,52.73万余人次高校毕业生参加线上招聘。

抢抓契机促宣传。召开高层次储备人才交流会暨事业单位人才引进考生见面会,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带头推介,诚邀四海英才来宣创新创业就业。结合省考和招录选调生笔试考试契机开展主题宣传,发动青年志愿者推介城市人才政策和重点企业岗位,在全市9个考点发放宣传手册6028份,为考生提供包含112家企事业单位738个岗位需求“大礼包”。


宣城市赴湖南衡阳举办“宣聚人才 成就未来”专场引才活动

02

重培养,打造人才事业“大舞台”

 深化“基地式”实践。启动建设长三角具有鲜明特色和竞争力的大学生实践实习实训基地,致力将宣城打造成为开放型“社会大学”。通过“四步一平台”(主动对接高校、提前发布需求、精准匹配岗位、持续跟踪培养和“实践青春 扬帆宣城”网络平台),全过程做好服务保障工作。今年以来,累计发布社会实践岗位1.4万余个,到岗开展实践大学生达1.2万余人,有力促进大学生接受社会教育、锻炼成长。

坚持“平台式”培养。秉承“高能级平台成就高层次人才”理念,让青年人才有施展才华、成就梦想的舞台。建成宛陵科创城、长三角“一地六县”人才综合体等平台,宣城(上海)科创中心即将投入运行。推行“企业出题、政府立题、高校解题、市场阅卷”的政产学研模式,与中科大、合工大、安工大、安工程、安农大等高校共建产业研究院、技术转移机构39个,418家企业与78所高校、科研院所共建省级以上创新平台237个。

推动“阶梯式”成长。关注青年人才成长进步,聚焦服务科技创新驱动、民营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各类行业领域,建立健全人才培养、选拔、评价和激励约束机制,搭建起事业单位急需紧缺专业人才、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科技领军人才、企业家人才、教育人才、医药卫生人才、文化艺术人才、社会工作人才、技能人才和青年人才等10支人才队伍的成长阶梯。

安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学生在广德市桃州镇开展暑期社会实践

03

优环境,涵养人才发展“好生态”

出台惠才政策。接连出台实施市“十四五”人才发展规划、重点产业人才政策“宣8条”、教育和医疗卫生人才引进培养实施办法等,构建起支撑青年人才发展的政策体系。聚焦青年人才最关心的问题,提供购房、租房、薪酬、生活补贴和创业扶持等。对原有政策提档升级,比如符合“宣8条”规定条件的博士、硕士、本科生,可享受的各类补贴分别提高1.8倍、2.4倍、1.5倍。

提供留才服务。建立党政领导联系服务青年人才制度,定期开展座谈交流、走访慰问等活动,近距离聆听青年人才心声,及时解决青年人才“急难愁盼”问题。在高层次人才服务窗口设立意见信箱,随时接收采纳青年人才提出的意见建议,健全清单化、闭环式工作机制,今年以来办理有关意见建议13条。建立“宛陵优才卡”制度,为符合条件的青年人才提供子女就学、医疗保健、文化旅游等9项优质服务。

营造重才氛围。不断强化正向激励,加强对青年人才的政治吸纳和引领,对表现突出的优先推荐为“两代表一委员”等。利用宣城先锋系列平台开设“人才风采”“宣城工匠”“大学生社会实践在宣城”等专题专栏,集中宣传各类青年人才的典型事迹,营造人人崇尚人才、人人争做人才的浓厚氛围。


宣城市设立高层次人才服务窗口为青年人才提供便捷服务


来源:宣城市委组织部
编辑:陶也  校对:李秋园 
责编:任玉亭  
猜您想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