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人“变形记”:一半当网红,另一半在当网红的路上
“创业者太少,投资人过剩了。”
这是这两年投资圈的真实状态。
伴随着创业大潮的褪去,投资人这个群体也“过剩”,再加上募资的不顺利,于是,各路投资人纷纷开始转型,而这次转型则与此前的完全不同。曾经,我们说一个一级市场投资人转型,很可能说的是投资人换了赛道,比如互联网流量红利减少之后,互联网项目开始受到冷落,原来看互联网的投资人,开始转型看新消费、硬科技、储能等方向。然而,如今的投资人转型则是彻底转型,连赛道都没有了,只能变身创业者、网红或者其他,甚至圈内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创业者开门取外卖,发现外卖小哥是曾经打交道的投资总监。
创投圈面临着寒冬,一轮又一轮的裁员、降薪,似乎从2022年开始就未停过,再加上全球地缘政治的变化,投资圈开始发生结构性变化,经济周期叠加结构性变化,这让2023年的投资圈更是从“灵魂”到“肉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比如说从投资逻辑来看,相较于美元基金敢冒险,押注早期初创企业,关注成长性。人民币基金则看重确定性投资,且LP多为国资企业、政府引导型母基金,更多的投资人越来越看重兜底条款,投资条款悄然变得愈发苛刻,甚至不签回购,就不投,LP也开始与GP讨论签署“对赌”协议。
而这些投资人与曾经出入各种高端论坛、五星级酒店,和创业者谈笑风生的投资人相比,他们也更为低调,同时不再热衷于谈论风口、周期等宏大叙事,只想专心搞钱。
务实是一件好事情,毕竟对于大部分投资人来讲,茅台可以不喝,高尔夫可以不打,钱不能不搞。毕竟,投资圈并非人人怀揣几千万元资本,如果有的话那也是LP的钱,不能随意动用,大量的中层和基层从业者,如果没有项目退出来,拿不到分成,不仅每天劳累无比,最后到手的还是基本工资。寒冬之下,与其守着僵尸基金,“没钱了但还在看项目”“有钱也难投出去”,甚至等着被裁员。转行或者开展副业成了更好的选择。反正没有依靠了,无论前路如何,转型上路是王道。
如果说投资人兼职干FA或者亲自下场创业还算有章可循,而转型自媒体、卖保险,甚至当滑雪教练,乍看上去,似乎跨度有些太大了,但这却已经成为了一种现实。“投资人的尽头是网红”不再是一句调侃,而是摆在从业者台面上的问题。
投资人能说会道,面对任何事情都能够信手拈来,这是很多人的印象。
于是,在投资人转型的时候,很多人开玩笑说,投资人的归宿是卖保险,虽然很难做精确的统计,但的确有不少投资人也卖起了保险。对于习惯了自由的工作模式且坐拥大量人脉(至少微信好友都加上限了)的投资行业从业者,转行卖保险或许是一个不错的开始。
然而,如果这么统计就太简单了,NO,NO,NO,投资人头顶XXX投资机构的抬头,然后加上其侃侃而谈、能言善辩的表达能力,于是,投资人天然碾压各路“网红”,“比吹牛”,你能拼得过我吗?做“网红”比做保险更easy,当然,也更容易变现。
事实也的确如此,于是,当一个投资人“网红”趟出了一条路的时候,在模范带动下,投资人集体转型做“网红”就不陌生了。于是,在抖音上我们看到,很多投资人虽然没有创过业,但也摇身一变成为创业导师,换个姿势指导创业融资,然后火了之后开始拍短视频,做知识付费,搞社群运营,积累私域流量,当然,最后总是免不了带货或者卖课,1580元的入门版课程,2980元的标准版,5180元的学霸版,9180元的MBA版,总有一款适合你。
抖音ID“清华陈晶聊商业”背后的主讲人陈晶是蓝象资本前副总裁,此前主攻教培行业,1年多抖音粉丝量从0涨至60多万人,据称公司年利润也突破500万元。面对争议,陈晶撰文表示,他并不是在做投资,其实是个创业者,只是刚好是一家创业基金的投资人而已。
老范是一个51岁下岗再就业的投资人。在投资人转型过程中,老范经历可以说是一波三折。老范曾经是一家基金的合伙人,后来由于募资出了一些问题,短期内也看不到有项目能推出,基金进入“蛰伏期”。于是老范选择加入了一家他投资的公司,这是一家做游戏的公司,一度年收入达到十几亿美元,老范主要帮助这家公司做融资和对外投资。没想到做了2年之后,遭遇了版号危机,原有的“广种薄收”策略行不通了,公司需要转向精品化的路线。这期间,老范察觉到自己在这家公司逐渐没什么事情可做,于是主动约老板沟通,看看怎么能更好为公司做贡献,老板当时说实在很忙,第二天再聊。没想到第二天来聊的是HR,老范最终与公司和平分手。
2021年,被自己所投资的公司优化之后,老范也想着重回投资行业,可是当时几乎所有基金公司都在裁员,所以也没有找到合适的位置。在一位自媒体朋友的鼓励下,老范决定开始做自媒体,并且一做就做到现在。
老范说,通过做自媒体,他收获了一个目标,录制视频给了他一个学习的动力,不断地去看社会在发生什么变化,商业有什么新的闪光点,同时还认识了很多新朋友,很多人还成为了他的付费会员。
关于收入,老范表示,“自己做自媒体没有团队,就是他和妻子两个人,他负责内容,妻子负责剪辑,并且主要靠平台分成和付费会员,收入虽然不如做投资,但自己存款和理财已足够基础的养老,所以经济上的压力不大,不指望靠自媒体生活” 。
关于未来,老范介绍,他可能会结合自己做自媒体的经历,成立一个MCN或者一个团队,帮助更多的投资人去做自媒体,把这件事变成一个生意。
在一众转型的投资人当中,王岑可能是title最高的那一个。王岑是红杉资本前合伙人,也是B资本的董事长,参与投资了Colorkey彩妆、五爷拌面等等近百个中国著名消费品牌,在国内的投资领域颇有威望。值得注意的是,王岑卖的课程不叫创业课程,叫“生意经”,非常符合消费赛道投资人的背景,面向的受众十分精准。
王岑的课程评价可谓两极分化,一些网友认为上他的课幽默风趣,他分享的内容主要涉及企业管理和投资经验,并结合了他多年来的亲身经历,课程显得非常务实,让人们有信心将所学内容真正应用于实际操作。
当然也有一些网友对这个所谓的“知识付费”持有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这些课程只是空洞的宣传,没有实质性的内容,甚至怀疑其中一些都是找的演员自问自答的,只是为了牟利而忽悠人。
随着抖音、B站等平台上投资人浓度越来越高,所谓的干货洞见层出不穷,只是这些投资人无疑也明白,创业本质上是不可教的,至少并非几堂干货课程所能培养的。更不用说,其中不少还是着挂着投资人名号的“李鬼”,以及导师工厂标准化生产出来的“懂哥”,他们的视频中充斥着套路化的脚本思路。
GPLP也不能说所有的“网红投资人”都是在“割韭菜”,这过于武断,也不符合现实。本质上,这只是一种通过内容作为抓手去获得用户,再形成交易闭环的商业逻辑。而且一些投资经验丰富且输出能力很强的投资人,本身就是知识宝库,他们通过做自媒体输出内容,确实能给一些创业者、企业家帮助。
“网红”这个词是一个中性词,无所谓好,也无所谓坏。
而从全球角度来说,投资圈集体“网红化”也是一个发展趋势,只不过,在中美两国的表现形式不同。
在中国,由于过多平台的出现,因此,投资圈的“网红”可以更具体地表现为抖音、B站某个视频的火爆,在中国,也有一些投资机构的投资人做自媒体并不是为了卖课,而更多是为了塑造个人IP,比如经纬中国的张颖一直就喜欢通过短视频分享日常生活、推荐纪录片等等,当然,早年也成功借“经纬低调分享”让经纬中国整个机构出圈,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着实风光了一把,其他机构羡慕不已,而金沙江创投董事总经理朱啸虎则完全不同,金沙江创投在过去10年则是朱啸虎个人出圈,而在现在,他喜欢分享滑雪和王者荣耀视频。
热衷于自媒体的还有梅花创投创始合伙人吴世春,他通过脱口秀视频出圈,“投资人真的太难了”让很多人感同深受,他的内容最接近“创业导师”,但也从品牌、基金的角度出发,并不直接谋求商业转化。
在投资圈除了做短视频,做音频内容是另一种思路,消费投资人黄海做了一档顶流商业播客“疯投圈”,从风险投资人视角分析行业动态,剖析一级市场趋势。黄海也在B站、微信公众号开设了自己的账号输出内容,“疯投圈”一方面凭借自身的质量获得了良好口碑,而另外一方面,黄海则在节目中夹带私货,给自己投资的项目打广告,“疯投圈”还通过会员社群、组织考察团等方式来进行变现。
而在美国,投资机构“网红化”出圈其实也是一种常态。在美国,许多投资人也都习惯内容输出,只不过国外没有微信公众号生态,投资人更多的是通过写博客这种方式,来打造自己在圈内的影响力。
比如YC创始人保罗·格雷厄姆就在自己的个人博客上撰写了许许多多关于软件和创业的文章,以深刻的见解和清晰的表达而著称,网站每年获得上千万的浏览量。
风投公司a16z更是全员上阵,建立了专业的编辑团队,试图打造自己的媒体版图。a16z的两位创始人,一位是硅谷圣经《创业维艰》的作者Ben Horowitz,另一位Marc Andreessen则是Twitter上活跃的意见领袖。就连其前合伙人Benedict Evans都曾经开玩笑地说:a16z是一家通过风险投资盈利的媒体公司。而Benedict本人就在运营一份硅谷科技圈必读的Newsletter(会员通讯)。
10年前 a16z 作为VC大搞内容的时候业界还觉得奇怪,现在搞内容已经是稍微上一点规模投资机构的标配。
虽然这种思路和内容公司的发展思路很相似,但美国更多的还是围绕内容和基金本身,来实现商业闭环。例如,Packy McCormick、Lenny Rachitsky和Harry Stebbings等创作者通过内容创作在社交媒体积累了足够大的影响力,成功募资,成为单人GP。不过这种模式由于合规等因素,在国内显然会比较困难。
在国内,越来越多的投资人都转行了,一些从业者开始劝年轻人不要来VC公司。一位入行7年的投资人告诉GPLP,他在2023年参加了经纬创投的一场线下活动的时候,感叹“突然感觉有点孤单,真的一个都不认识” 。
行业变迁,可见一斑。
投资人当然不会全都转行,投资行业也不可能消失。新的创投环境之下,还在坚守的投资人们面对的是大模型等硬科技逻辑,无法套用互联网流量项目的模式去理解,新技术从验证到产品研发、规模商业化再到上市,需要经历更长的周期。投资风险范式转移,需要新的知识体系和评判标准。可以说,在硬科技时代,投资进入深水区,对投资人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所以,故事的A面是“投资人的终点是网红/卖保险/送外卖/搞副业”,故事的B面则是优秀投资人比以往更被需要。
最后,不得不感叹一句,当投资人都在忙着当“网红”、搞副业,而真正的“大网红”都开始跨界做投资了。比如薇娅早在2021就成立私募基金进军创投界,构建自己的投资版图,各大产业公司则在2023年积极搞起了投资,投资圈经历淘汰变化也是积极的一面。
投资人的终点是“网红”,“网红”的终点是股东,这似乎符合某种守恒定律,“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也是一个最坏的年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