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腾讯云的挑战:四面楚歌之下的迷茫

看平地长得万丈高 GPLP
2024-08-25

作者xyz

美东时间1月12日,微软市值达2.89万亿美元超过了苹果,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

业界普遍认为,微软重新登上市值榜首离不开押注人工智能的成功。微软高管此前也曾强调,巨大的客户需求推动了微软下一代人工智能解决方案的快速增长,并将其定位为该公司迄今为止增长最快的百亿美元级别的业务。

从微软财报可以得知,云业务是其主要的收入来源和增长动力,占总营收的近一半。科技公司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需求正在催生云计算巨头公司业务的激增,微软是大赢家之一。

AI大模型不仅是人工智能领域的新技术,也是云计算市场的“杀手锏”。AI大模型的训练和推理需要海量的数据和强大的算力,而云计算正好可以提供这些资源。毕竟,大型模型的发展依赖于计算能力、算法和数据,而这些都离不开云计算的支持。换言之,大模型的竞争只是表面上的假象,真正的竞争焦点实际上是争夺云市场。

微软云的收入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客户用于开发AI应用程序的工具和服务,即利用Azure OpenAI API和Azure基础设施;二是AI功能的集成,即将生成式AI的能力融入到每个微软云解决方案中。

反观国内云市场,则明显呈现出保守的趋势,大量依赖政府和国有企业推动增长。尽管国内企业对人工智能及其云服务潜在影响的兴奋日益增加,但这还没有转化为中国云服务支出的实质性增长。

IDC的《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2023上半年)跟踪》报告显示,2023年上半年中国公有云服务整体市场规模(IaaS/PaaS/SaaS)为190.1亿美元。其中IaaS市场规模为112.9亿美元,同比增13.2%;PaaS市场规模为32.9亿美元,同比增速为26.3%。从“IaaS+PaaS”市场来看,2023上半年同比增长15.9%,为近3年来同比增速新低,中国大陆公有云市场增速持续放缓。

市场份额方面,根据Canalys的报告,2023年第三季度,中国大陆排名前三的厂商分别是阿里云(39%)、华为云(19%)和腾讯云(15%),阿里巴巴虽然在2023年11月取消了公开上市其云业务的计划,但仍然拥有最大的市场份额,且已经连续5个季度保持盈利状态。值得注意的是,从阿里财报来看,来自非互联网行业的客户收入占比目前已达到50%以上。与此同时,阿里云正在采取措施,通过减少低利润率的项目运营来优化盈利能力。在AI方面,阿里云推出了人工智能平台PAI和大模型服务平台百炼。

第二大云厂商华为没有单独披露第三季度的云收入。不过华为云和阿里云一样,都推出 AI 模型开发平台,允许集成第三方开源 AI 模型,使开发人员能够在各自的云平台上访问和训练各种模型。此外,在政企云市场,华为云也是一枝独秀,提出从“服务商”向“城市合伙人”转变,持续加码政务云、政企云市场。

排在第三的则是腾讯云,不仅被华为云反超,而且其未来发展充满了迷茫。

腾讯在最新的财报中没有披露腾讯云收入相关的细节。在中国云计算市场,腾讯云曾被视为具有巨大潜力的竞争者。然而,近年来,面对阿里云、华为云等竞争对手的激烈竞争,腾讯云在技术创新和市场地位上显得力不从心。势头迅猛的华为云已经超越了腾讯云,并且呈现出逐渐扩大领先优势的趋势。在这三大巨头的排名争夺中,竞争愈发激烈。同时,紧随其后的字节云(火山引擎)、天翼云等竞争者也在积极追赶,这使得腾讯云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汤道生现在被誉为“腾讯云之父”,但在发展To B业务中面临着连续的挑战,甚至仅是让腾讯批准启动云业务也是一项艰难的任务。在初期,马化腾并不十分看好云计算服务,曾公开表示云计算可能要到了“阿凡达”那个年代才有可能实现,但现在它已经成为腾讯产业互联网的核心战略,并在公司内部成为了专注于B端企业服务的主力。

早期阶段,腾讯云为了获取市场,主打的是低价补贴市场,基本是跑马圈地的亏钱买卖。亏损也要拿项目,此外还做了很多集成、总包的业务,牵头拿下订单,整合自研产品和第三方产品,这不可避免地导致了业务成本的显著增加。

马化腾也曾点名指出:汤道生(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EO)之前并不想这样做,但腾讯经常被市场份额和舆论的大势裹挟,被迫做总包去拿市场份额,“老有人问,你(腾讯云)的排名是多少?”腾讯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EO汤道生承认,希望从很多低质量、转包项目的模式,转为可持续的业务模式。

这个问题实际上依旧广泛存在于整个行业中,大型企业为了争夺市场份额展开了价格竞争。最典型的一个案例,2017年3月,腾讯云曾经以1分钱价格中标预算达495万元的厦门政务云项目。阿里云总裁胡晓明气愤表示,“今天在所有人都希望推动企业的发展成就一个行业的时候,马化腾和他的团队用1分钱的投标对行业进行了破坏” 。

然而,对于互联网大厂而言,“降本增效”成了主旋律,“价格战”终究不会一直打下去,行业面临的核心问题依旧未得到解决,那就是云计算产品如何实现差异化,根本上,还是要靠产品来决胜。

腾讯云本质上仍然具有C端产品的基因,即便它后来深入发展到了B端业务,这些业务也是建立在游戏、娱乐、微信、QQ等C端产品的基础之上的。这恐怕和汤道生的背景不无关系,汤道生并不是技术出身,在掌管腾讯云之前,汤道生曾负责QQ通信、社交网络平台、增值服务、开放平台的发展策略。自2018年起,他开始带领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推进公司在云与产业互联网的战略规划与发展,同时联合分管广告营销服务。

只不过,腾讯遵循的C2B2C模式是先推出成熟的APP,吸引消费者用户,再利用用户数据和资源向B端拓展。这种模式帮助腾讯创造了微信、QQ、王者荣耀等超级应用,但它并不是适用于所有情况的万能策略,至少不适用于云市场。

从市场环境来看,腾讯云的重要根基是腾讯在泛娱乐社交赛道的优势,这让腾讯在游戏、音视频、直播市场获得了不少份额。但这些行业近年来受宏观环境、监管等因素影响,普遍面临着或大或小的危机。例如曾经“躺着赚钱”的游戏直播行业,已经进入苦苦支撑状态,谋求转型的阶段,版号荒的游戏领域,更是有一批批中小型游戏企业倒下,对云服务的需求自然随之降低。

而头部的厂商往往会建立自由云服务,腾讯曾经的“盟友”美团做了美团云,快手就做了视频云StreamLake。更不用说字节的火山引擎,拥有从IaaS到PaaS再到SaaS的完整产品体系。

2022年7月12日,腾讯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SIG)宣布成立政企业务线,死磕政务市场。目前来看只能说是铩羽而归。无论从组织形式,还是业务拓展方式上,在政企市场腾讯云压根竞争不过运营商云厂商,例如天翼云、移动云,还有华为云。要知道,在政企云市场拥有先发优势的阿里云也提出了“AI驱动、公共云优先”,虽然这并不意味着放弃政企市场,但无疑是一种做减法的信号。

AI大模型是腾讯云最后的稻草吗?

这一领域,国内云服务市场排名靠前的几家,阿里云、华为云等都已加入这场大模型混战。期待翻盘的百度、火山方舟等厂商也纷纷入局。虽然腾讯云的人工智能布局速度比竞争对手慢一些,但目前已经发布了面向 B 端客户的腾讯云MaaS服务解决方案和腾讯混元大模型。

大型模型的市场潜力令人期待,但当前在实现真正的商业化应用上还存在一些实际的挑战。腾讯云想要靠AI大模型突围,尚需时间的检验。

总的来说,国内云计算市场处于追赶阶段,呈现增长放缓的趋势,但相较于海外,国内云计算市场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腾讯云的发展虽然显得较为缓慢,且阻力重重,但腾讯云面临的挑战是整个云计算行业发展的缩影。云计算市场目前还未到达最终阶段。无论是先行者还是后来者,都有机会领先。当前的竞争格局还有改变的空间。新的一年,腾讯云不仅需要加大在云计算核心技术、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方面的投入,以跟上行业的快速发展。如何重新夺回市场份额也成为腾讯云管理层必须直面的一个棘手挑战。

▼ 往期精彩回顾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GPLP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