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上海大都市圈建设与投资机会——大都市圈系列之一

2016-05-25 李慧勇 吴金铎 申万宏源宏观

文:申万宏源宏观 李慧勇,吴金铎


结论或者投资建议


上海大都市圈是指城际高铁通勤时间为半小时以内,包括上海、苏州、无锡、南通、嘉兴、湖州“1+5”的区域,在此基础上将建设成为由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和小城市所组成的四级城镇体系。以上海为领头,都市圈其它城市呈扇形分布。上海大都市圈拥有上海核心区先进的管理经验、技术及人才、品牌集聚、多元化市场、大量的资金等优势,有利于构建合理的产业分工体系和竞争合作关系,构建新的资源要素分配渠道。然而相对于其它国际大都市圈,上海大都市圈系统内城市发展程度相差较大,产业集群优势不明显,相互之间协同程度较弱。上海大都市圈建设也是上海国际大都市建设的一部分,对于提升上海国际竞争力,缓解日益严重的“城市病”具有重要意义。


上海大都市圈内核建设目标是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外围城市功能定位主要为承接内核产业转移,打造有特色的产业集群;在公共服务以及资源供给方面给都市圈支持。


上海大都市圈建设带来的投资机会主要有:轨交建设以及磁悬浮的潜在投资机会:一是超大城市与大城市之间多通道、快速交通。二是市郊铁路和高速公路组合,促进新城之间的联系。三是城际铁路、高速公路,促进新城与长三角区域各城市联系。依托沪宁、沪杭甬和沪青平以及沿海大通道建设,加强新城与江苏、浙江以及泛长三角的交通联系。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投资机会:借助长三角区域生态合作平台,建立上海大都市圈生态保护圈。预计在推动上海大都市圈建设时,环境监测产业、生态修复产业、环保产业、循环产业将获得新的投资机会。金融及保险服务业方面:未来以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落户为契机,吸引更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机构和多边国际金融组织来沪发展。促进资金与财富管理机构的培育,打造全球财富上海管理中心;随着未来上海保险交易所的建立,促进保险与再保险市场的合理定价,有利于中小保险公司的迅速发展。此外伴随着未来航运金融的发展,可以扩大航运保险业务规模,拓展航运保险品种,在支持航运中心建设的同时发展船东互保、航运再保险和航运保险离岸业务。社会保障、养老产业:未来大都市圈将形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格局,尤其是跨省市的养老服务合作。房地产都市圈内阶梯转移机会:在上海大都市圈以及上海自贸区的带动下,自贸区周边的商业地产以及都市圈扇形区域的商品房具有较大发展潜力。楼市调控的背景下,上海大都市圈内核地区房地产上涨的外溢效应将会释放。与房地产有关的房地产经纪和代理业务,以及营销策划方面也有较大空间。


本文为大都市圈建设系列报告,接下来将于7月推出大都市圈系列报告之二,京津冀之中国硅谷研究;9月推出大都市圈系列之三,大都市圈之教育中心研究。敬请期待。


目录


1 建设上海大都市圈的意义

1.1上海大都市圈建设的政策驱动和市场优势

1.2上海大都市圈建设的市场优势

1.3上海大都市圈建设的软硬约束


2 上海大都市圈内部融合和协同的基础与条件

2.1上海都市圈六大城市之间的共性

2.2上海大都市圈城市间存在的差异和问题


3 上海大都市圈功能定位和发展途径

3.1都市圈内核未来功能定位

3.2上海大都市圈周边辐射城市未来功能定位

3.3上海大都市圈的建设路径


4 上海大都市圈建设蕴含的投资机会

4.1轨交建设以及磁悬浮的潜在投资机会

4.2生态环境保护产业的投资机会

4.3金融及保险服务业的利好

4.4社会保障、养老产业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

4.5上海大都市圈辐射区房地产发展机会


正文


都市圈是指由起核心作用的一个中心城市或几个大城市再加上周边受到中心城市强烈辐射、有着紧密联系地区组成的城市经济区域。以上海的“四个中心”建设为内核,辐射城区为外延形成都市圈,对中国参与全球竞争和国际分工,以及中国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影响。


根据上海社科院课题组的定义,上海大都市圈是指城际高铁通勤时间为半小时以内,包括上海、苏州、无锡、南通、嘉兴、湖州“1+5”的区域,在此基础上将建设成为由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和小城市所组成的四级城镇体系。



上海大都市圈位于长三角,是我国东部最活跃地区的一部分。以上海为领头,都市圈其它城市呈扇形分布。上海大都市圈拥有上海核心区先进的管理经验、技术及人才、品牌集聚、多元化市场、大量的资金等优势,有利于构建合理的产业分工体系和竞争合作关系,构建新的资源要素分配渠道。然而相对于其它国际大都市圈,上海大都市圈系统内城市发展程度相差较大,产业集群优势不明显,相互之间协同程度较弱。上海大都市圈建设也是上海国际大都市建设的一部分,对于提升上海国际竞争力,缓解日益严重的“城市病”具有重要意义。


1.1上海大都市圈建设的政策驱动和市场优势


1.1.1中央关于大都市圈建设的纲要内容


2015年12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要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科学规划城市空间布局,实现紧凑集约、高效绿色发展”,“各城市要结合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明确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强化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产业协作协同,逐步形成横向错位发展、纵向分工协作的发展格局。”


紧接着在2016年3月17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指出推进新型城市化,需要“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加快城市群建设发展,优化提升东部地区城市群”,“建设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发展一批中心城市,强化区域服务功能。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要加快提高国际化水平,适当疏解中心城区非核心功能,强化与周边城镇高效通勤和一体发展,促进形成都市圈”;“大中城市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延伸面向腹地的产业和服务链,形成带动区域发展的增长节点”。


1.1.2上海“十三五规划”关于大都市圈建设的内容


上海市“十三五”规划中曾明确提出上海与周边城市圈建设的目标和范围:“需加强与周边城市协同发展”,着力提升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和文化等城市功能,推动非核心功能疏解。促进与苏州、嘉兴、无锡、南通、宁波、舟山等周边城市同城化发展,打造大上海都市经济圈。


随着城市间交通的便捷化和时空距离的不断缩短各个城市的行政边界趋于模糊,一个城市的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越来越多地被其他城市分享,并推动了城市群内部产业、就业、人口居住和城镇在空间上的结构重整。上海大都市圈本质上是一种集聚经济,一方面表现为规模经济,一方面表现为要素的自由流动。大都市圈使劳动力要素在城市群内部的流动更加便利,与此同时都市圈核心城市与周边辐射城市形成产业链分工,实现不同城市资源的共享。



1.2上海大都市圈建设的市场优势


上海都市圈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龙头,是我国最具竞争力的大都市圈,也是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的优先开发区域,其城市体系发育较为完善,处于我国都市圈的领先水平,其要素集聚能力、整合发展能力、基础设施水平、经济以及社会文化发展等方面都具有绝对的优势。


从经济总量上来看,2015年上海市GDP 2.50万亿;苏州GDP1.45万亿;无锡GDP0.85万亿;南通GDP0.61万亿;嘉兴0.35万亿;湖州0.21万亿;上海都市圈2015年GDP占全国比重合计为8.83%。


人均GDP上看,上海都市圈各城市均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5年上海人均GDP10.31万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09倍;苏州人均GDP最高为13.63万元,达到平均水平的2.76倍;无锡仅次之,人均GDP为13.09万元;南通、嘉兴、湖州分别为8.42万元、7.68万元、7.90万元,均高于平均水平的4.94万元。


上海都市圈地处长三角城市群,拥有较强的人口资源支撑以及广阔的经济腹地、市场腹地;长三角人口超过1.7亿,以仅占全国2.1%的国土面积,集中了全国1/4的经济总量和1/4以上的工业增加值。上海都市圈中核心城市上海以第三产业为主,周边辐射城市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并重。




1.3上海大都市圈建设的软硬约束


构建以上海为主体形成的“1+5”的都市圈,首先需要关注各城市之间的通勤时间,在当前以高铁为主导的城际交通中,上海与周边各辐射城市的通勤时间主要在40~50分钟,加上商务区与车站的通勤时间还未达到上海社科院课题组提出的半小时通勤圈的目标。


此外在各城市内部,交通拥堵也同样是一个显著的问题。据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发展研究院发布的《2015年上海城市交通运行年报》显示: 2015年,工作日中心城内地面干道高峰平均行程车速同比下降5-10%左右,不同地带车速由16-27公里/小时降至15-25公里/小时;主要放射性道路高峰行程车速同比下降10-15%左右,由15-20公里/小时降至13-17公里/小时。晚高峰下降幅度大于早高峰,其中浦西中心区内晚高峰主要干道车速最低,由16.5公里/小时下降至15公里/小时,下降幅度达10%。


全国拥堵问题日益严重,北上广大都市情况更甚。2015年轨道交通日均客运量达841万乘次,同比增长8.5%。3月份后工作日日均客流突破900万乘次。全年共有20个周五客流超过1000万乘次。2015年12月30日客流量达到了1083.3万乘次,创历史客流新高。早高峰1小时全网进站客流占全日客流总量的15%,全网拥挤里程比例超过20%,分别比2014年增加2-3个百分点,尤其线路高峰客流拥挤程度最为严重。



上海作为都市圈核心,当前的人口结构矛盾凸显,老龄化程度加剧,对都市圈的发展形成了制约。从2004年开始,上海15—59岁户籍劳动年龄人口的增速放缓, 2007年还出现负增长。上海是全国首个省级行政区中出现劳动年龄人口负增长的地方。


上海人口密度严重分布不均。2010年,上海人口密度高达3630人/平方公里,远远高于全国平均人口密度140人/平方公里的数值,居于全国首位,且人口分布不合理问题较突出,市中心城区人口密度大大高于世界级城市,郊区人口密度很低。中心城核心区的密度高达34483人/平方公里;而远郊区人口密度最低,仅为1388人/平方公里。


环境资源问题是上海大都市圈建立面临的另一个约束问题。上海都市圈矿物资源严重短缺,工业原材料大都依赖外部供给,耕地资源被大规模非农用占用,耕地资源不足,建筑用地面临“天花板”约束;都市圈周边跨界水污染问题非常严重,京杭运河长三角地段、太湖、长江中下游段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都市圈”1+5“城市均处在酸雨控制区,尤其上海更是酸雨的重污染区。


2 上海大都市圈内部融合和协同的基础与条件


都市圈核心城市与辐射城市之间既有着共性,同时也有着各自的特性。


2.1上海都市圈六大城市之间的共性


上海大都市圈包括上海、苏州、无锡、南通、嘉兴、湖州六个城市,处于江浙沪三个省市,总地域面积3.99万平方公里,2015年总人口约 5609万人,人口密度1406人/平方公里。


上海大都市圈地处长江下游流域,拥有相同的自然条件,其环境承载力也近似相同。虽然上海第三产业发展不错,但是仍有很多工业支持。上海与周边辐射城市在产业上表现较强的相关性。从工业化发展阶段看,上海、苏州、无锡基本已经进入了后城市化阶段,服务业发展迅猛;嘉兴、湖州、南通为工业化的中后期,工业化进程仍然要持续,产业上有一定的趋同。不同的工业发展阶段为区域内产业转移承接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同时也带来了协调困难,需要有强有力的政策推动。


但上海大都市圈内公共服务差别化较大,作为都市圈核心的上海集中了重要的教育、医疗等资源,吸引着大量的人才;周边辐射城市则要相对弱一些,人才优势要比上海弱很多。


2.2上海大都市圈城市间存在的差异和问题


上海大都市圈各城市支柱产业之间表现了较强的同构色彩,尤其是周边辐射城市产业结构类似、主体功能雷同,甚至城市框架方面也大同小异,当前都市圈各城市主要以电子、纺织等为支柱行业。各城市表现出联动功能不足的现象,核心城市未能与周边辐射城市形成产业链互补、联动发展的格局;辐射城市之间也未形成协同性较好的产业分工,规模效应难以凸现。企业间产业同质化较大,生产同类产品或处于同一分工环节,内部的专业化分工协作网络发育程度很低,产品产业链纵向衍生与相关服务业横向扩张远远不够,而且与国际同类产业相比,产品深度和国际化程度不够。


上海大都市圈涉及的三个省市由于各自利益的不一致性,行政区域的划分在都市圈建立过程中也产生了一定的阻碍效用。首先,各城市间的生产要素尚未完全达到自由流通,比如劳动力受阻于歧视性就业政策以及户籍制度;其次,各城市政府基于部门创收的追求,争相收取过路费、过桥费等等,提高企业经营成本,干扰企业竞争;地方保护主义盛行,同时类似的产业环境下,加剧招商引资的恶性竞争;最后区域基建进程缓慢,未形成统一的建设体系,产业和基础设施重复建设较严重。


3 上海大都市圈功能定位和发展途径


一方面建设上海大都市圈可以支撑上海更好的扮演国际大都市的角色;另一方面上海需要确立服务长江经济带与“一带一路”战略的长三角枢纽低位,其突破口首先是建设形成上海大都市圈。因此,上海大都市圈的发展路径和发展方向将对中国未来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3.1都市圈内核未来功能定位


3.1.1上海都市圈建设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十三五”是创新的重要时间窗口和战略机遇期,一旦错失,将贻误新周期发展期。在建设上海大都市圈时,科创中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上海大都市圈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首先要建立国家科学中心。首先是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张江地区已形成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超强超短激光、活细胞成像平台、海底长期观测网、高效低碳燃气轮机试验装置等一批科学设施将相继落户上海,打造高度集聚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其次是重大战略项目、基础前沿工程和创新功能型平台建设,围绕技术转移、成果孵化、军民融合等领域加快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服务支撑平台;再次各具特色的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的建设。着力打造全球化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推进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自贸试验区联动发展,把上海大都市圈建设成为创新环境开放包容、创新主体高度集聚、创新要素自由流动的国际大都市圈。


3.1.2上海大都市圈应定位于迈入全球金融中心前列


建设上海大都市圈应注重打造国际金融中心,以人民币产品市场建设为核心,以自贸试验区金融改革创新为突破口,发挥金融中心对上海大都市圈实体经济的支持。


在大都市圈建设面向国际的金融市场平台,拓宽境外投资者参与境内市场的渠道,促进与境外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提升上海金融市场资产定价能力。


提升上海大都市圈金融机构体系活力。以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落户为契机,吸引更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机构和多边国际金融组织来沪发展。积极培育资金与财富管理机构,把上海打造成全球财富管理中心。鼓励和引导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等规范发展。


优化大都市圈金融发展环境。加强陆家嘴金融城和沿黄浦江金融集聚区联动发展,建设国际一流的现代金融服务区。鼓励区县积极发展科技金融、并购金融、文化金融等特色金融。吸引国家金融管理部门和国内外金融机构在上海建设信息服务中心、金融综合服务平台。


3.1.3上海大都市圈建设还应着眼于提升国际贸易中心服务辐射能级


服务实体经济和网络经济发展新需求,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发挥万商云集、信息交汇、要素集聚、价格生成、口岸枢纽的综合平台和市场体系优势,持续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


深化贸易升级转型。发展服务贸易、技术贸易、转口贸易和离岸贸易,保持货物贸易全球领先地位,推动对外投资带动贸易增长和产业发展。巩固旅游、国际物流等服务贸易优势领域规模,鼓励发展以提供解决方案和高端研发为主的服务外包,推动文化创意、软件信息等服务贸易发展。


提升现代市场体系能级。推动有色金属、钢铁、化工、石油、天然气等交易市场面向国际市场扩大规模、拓展功能,促进现货与期货联动,努力实现全要素、全天候交易和全方位服务,进一步增强价格发现能力,持续提高“上海价格”和“上海指数”的国际影响力。


优化贸易制度环境。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推动口岸监管部门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进一步形成集约高效、协调统一的口岸管理格局,提升通关效率、降低进出口环节收费。


3.1.4完善大都市圈的国际航运中心综合服务能力


不断完善与全球枢纽节点地位相匹配的现代航运集疏运体系,优化现代航运服务体系,提高航运要素集聚度,不断提升航运中心的综合服务功能。


提升国际集装箱枢纽港功能。继续保持集装箱吞吐量全球领先地位,推进海港泊位结构优化,建成洋山深水港区四期,启动外高桥港区八期建设,实施罗泾港等港区功能调整。


巩固提升亚太航空枢纽港地位。着力提高浦东、虹桥机场服务辐射能力,完成浦东机场三期扩建、第五跑道和虹桥机场T1航站楼改造等重大项目建设。发展航空货运,构建专业航空货运体系,建设国际空运货物分拨集拼中心和浦东机场国际快件转运中心,发展机场多式联运。


3.2上海大都市圈周边辐射城市未来功能定位


3.2.1承接产业转移,打造有特色的产业集群


“产业同构”是区域产业发展和整体竞争力提升的重要障碍,实现上海大都市圈产业发展和布局的一体化,需要做好各城市的产业分工协作。首先,根据各辐射城市更加自身的发展阶段和目标,结合当地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来确定产业定位,选择各城区的支柱产业,打造有特色的产业集群。其次,依据产业链的空间外延,不同层次的城市和地区之间实现在产业链分工与合作,促进产业发展与布局的横向和纵向一体化。


3.2.2完善核心城市公共服务的配套


周边辐射城市可以完善对核心城市公共服务,在能源方面,进行能源建设项目的合作开发,鼓励区际间煤炭、天然气等能源的产销合作,实现区域内资源优势与市场需求的结合,缓解上海能源需求压力。


此外,目前上海港进出口货物主要以急疏运形式仍是公路。洋山港公路、水路与铁路三种运输方式的比重约为67.4:32.2:0.4,而国外成熟航运中心的水运中转比例一般在50以上。多年来,上海港集装箱海铁联运始终不成规模,主要原因未能充分利用都市圈腹地来进行统筹规划。未来可以从上海大都市圈角度出发,合理规划布局货物的存量和流量之间的关系,向低库存、低消耗、高效率的方向发展。


3.3上海大都市圈的建设路径


3.3.1建设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完善一体化交通网络


上海大都市圈构建大交通网络,重点集中在轨道交通建设、综合性枢纽和集疏运体系建设。城际轨道的整体规划建设是大都市圈形成的基础。轨道交通是上海的优势,目前已开通的与花桥的11号轨交线路,下一步仍有很大的空间,可以借鉴日本大都市圈发展的经验,通过进一步规划上海大都市圈发展轨交线路,加快推进同城化效应,关键要破除行政区各自为政壁垒,构建一体化交通网络;同时要积极推进跨地区合作建设与整体运营,消除断头路,消除段段收费,为跨城通勤、提高同城效应创造发达的交通体系。


规划布局好综合性交通枢纽体系,促进大都市圈内部的客流、货物流通。围绕综合性枢纽的功能定位为核心,形成新的增长极,建立一批不同规模、不同功能的现代化综合性枢纽设施。同时,对已有的综合性枢纽进行改造提升,打造上海大都市圈服务综合体。


3.3.2加快区域共同市场建设,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建立大都市圈内以资本、产权、劳务等要素为核心的区域性共同市场。建立大都市圈统一的信用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避免地方保护主义,取消各类产品准入的附加条件。建立区域性安全认证机构,对取得安全认证标志的产品制定流通规范,允许在长三角区域自由流通,消除以行政曲界为依据的一切歧视行为和做法,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


建设统一的上海大都市圈区域合作综合信息交流平台,在此基础上建立交通、能源、经贸、旅游、物价、工商、质监、环保等等的各个领域的信息应用系统,建立稳定通畅的信息沟通渠道,实现长三角各领域信息互通共享、业务互动协作以及联合监管。建设政府和各类非政府组织多样的分类信息平台,真正实现区域内的信息共享。加快推进长三角区域CA认证,电子口岸等共性信息网络的互联互通、系统的协同开发、数据的共享共用,从而提升上海大都市圈的信息化水平和管理水平。


3.3.3优化城镇空间格局、构建四级城镇体系


强化国际大都市圈建设,形成中心城、新城和新市镇融入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空间格局。


构建四级城市等级规模体系。上海应适度扩大中心城区范围,严格控制中心城人口规模,重点建设人口规模超百万级的次中心城的大城市,积极培育中小城市,形成超大城市(中心城)——大城市(新城)——中等城市——小城市(城镇)四级城市等级规模体系。“十三五”期间,常住人口控制在2650万人的基础上,规划建设超大城市1个,大城市6个,中等城市控制在15个左右,小城市(小城镇)控制在45个。


根据上海大都市圈发展趋势,明确各级城市的功能定位。超大城市,是上海城市发展的核心功能区,发挥上海面向世界的服务经济主导区域和上海国际金融、贸易、航运、科技中心的核心载体的作用。聚焦城市更新和功能转型,注重城市绿地和开放空间格局,形成“疏密有致”的空间格局。大城市,主要依托产业基地和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疏解中心城工业和人口。中等城市统筹考虑两个空间层次的协调发展,中心城市与郊区协调发展,发挥重点地区带动区域发展,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统筹考虑市域与周边辐射城市的空间协调发展,打破行政区划,以开放的视野,加强市域与近沪地区城市和城镇联动发展,促进上海大都市圈一体化发展。


3.3.4共建跨区域产业园区,打造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


加强上海大都市圈内产业升级、科技创新合作,探索跨区域产业园区共建、企业兼并重组、股份合作等方式,共同打造若干规模和水平居国际前列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


各辐射城市要趋向于按自身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来确定产业定位,选择各城区的支柱产业。其次,依据产业链的空间外延,不同层次的城市和地区之间实现在产业链分工与合作,促进产业发展与布局的横向和纵向一体化。最后以国际、国内和区域市场为导向,按照已有的产业基础,利用域内的原材料、土地和人力等资源优势,整合域内的技术、资本和市场,优化产业链条,形成合理分工和梯度互补的规模型、集约型的产业聚集区,提升上海大都市圈的整体竞争力。


4 上海大都市圈建设蕴含的投资机会


4.1轨交建设以及磁悬浮的潜在投资机会


建立便捷、畅通的交通联系成为上海大都市圈形成的关键要素。根据市域都市圈内中心城、郊区新城、中小城市等人口规模和流动规律,建立具有等级、不同类别交通为主的交通体系,与都市圈内城镇体系相适应的匹配。


一是构建超大城市与大城市之间多通道、快速交通。二是发展市郊铁路和高速公路组合,促进新城之间的联系。三是通过城际铁路、高速公路,促进新城与长三角区域各城市联系。依托沪宁、沪杭甬和沪青平以及沿海大通道建设,加强新城与江苏、浙江以及泛长三角的交通联系。


倘若使用高速磁悬浮作为通勤方式,半小时通勤圈将真正成为可能,将会带动区域一体化发展,显然也带动磁悬浮产业链上下游的投资机会。


4.2生态环境保护产业的投资机会


上海大都市圈资源环境和生态保护问题非常严峻。长江流域、太湖流域等水污染问题长期未得到解决;中心城区的空气污染与石化、钢铁等传统制造业的污染交织在一起,加剧雾霾影响。此外,海岸线和海洋湿地生态保护任务也较为繁重。


上海大都市圈涉及的涉及的生态保护多为跨区域问题,因此必须对生态系统进行协同保护,促进生态保护区域一体化。要借助长三角区域生态合作平台,建立上海大都市圈生态保护长效机制。一是推进全方位协同。在生态环境治理的各个环节推进协同、共防共治,包括共同规划、共同监测、共同处罚、共同建设、共同出资、共同补偿等。二是建立健全一体化的机构和防控。比如设立大都市圈生态环境治理委员会,负责地区性的环境规划,环境立法、环境标准、政策体系,建立环境监测平台。三是建立区域建设项目的共享机制,尽快研究跨区域的产业转移、利税分成、土地指标、水环境治理、节能减排等方面的收益分配和协调机制,尽快建立重大项目责任共担机制,建立区域生态补偿机制和财政转移支付方式等。


预计在推动上海大都市圈建设时,环境监测产业、生态修复产业、环保产业、循环产业将获得新的投资机会。


4.3金融及保险服务业的利好


上海金融中心的建立有利于资金供需之间的矛盾。比如可以发挥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作用,鼓励更多社会资本发起设立创业投资、天使投资和股权投资。探索开展投贷联动等金融服务模式创新,可以形成创业投资和天使投资集聚活跃、科技金融支撑有力的创新投融资体系,科技中介等创新创业服务体系。


未来以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落户为契机,吸引更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机构和多边国际金融组织来沪发展。促进资金与财富管理机构的培育,打造上海财富管理中心,促进社会资金的利用。


随着未来上海保险交易所的建立,促进保险与再保险市场的合理定价,促进保险市场的再次腾飞,有利于中小保险公司的迅速发展。此外伴随着未来航运金融的发展,可以扩大航运保险业务规模,拓展航运保险品种,在支持航运中心建设的同时发展船东互保、航运再保险和航运保险离岸业务。


4.4社会保障、养老产业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


上海“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推进养老、医疗、教育和旅游等跨区域合作。通过建立共享社会服务体系,鼓励发展长三角区域高等教育机构、医疗服务集团的跨省市合作,提高上海周边城市教育功能、医疗功能等公共服务水平,发展机构养老设施等,促进人口向中小城市集聚。


未来大都市圈将形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格局,而跨省市的养老的合作,一方面会扩大了上海龙头企业的市场空间,便于形成相应的养老行业服务标准,另一方面为周边辐射城市的相关企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养老地产、养老护工的投资机会。


4.5上海大都市圈辐射区房地产发展机会


在上海大都市圈以及上海自贸区的带动下,自贸区周边的商业地产以及都市圈扇形区域的商品房具有较大发展潜力。首先原因在于上海土地供应的硬约束,而作为国际大都市上海房地产无论是流动性带来的房地产投机需求,还是人口增加导致的刚性需求,目前并没有呈现下降的趋势。


在楼市调控的背景下,上海大都市圈内核地区房地产上涨的外溢效应将会释放。上海周边城市苏州、无锡等地房价上涨已有体现。大都市圈建设基础设施推进之后,随着教育,医疗以及其他社会保障方面的优惠,上海大都市圈辐射区的房地产市场将有可观的市场。与房地产有关的房地产经纪和代理业务,以及营销策划方面也有较大空间。


相关研究


1、20140430,《京津冀第三极——基于新型城镇化框架的区域发展及投资》

2、20140612,《长江经济带,联动东中西——国家新战略下的投资机会分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