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负债超2亿!拖欠厂员工资!刚刚,又一家企业轰然倒下!

信贷人必看 信贷风险管理 2021-06-12

信贷风险管理信贷人专属交流、学习的平台


来源:21财经搜索(www-21so-com)、财富风向、财经风向 、罗斯财富


新三板公司莱盛隆(835826)“上演”了罕见一幕!


作为一家2017年净利润超过1000万元的公司,莱盛隆近日发出公告,因连续拖欠员工多个月工资,公司决定正式放弃经营。


7月初,新三板论坛报道了莱盛隆东北经销商千里维权一事。由于生产的无人机频繁“炸机”,部分东北经销商来到莱盛隆公司拉起横幅维权。


(7月,代理商在莱盛隆门口维权)


然而,距离维权一事仅仅过去一个多月,莱盛隆却突然放弃经营。据了解,这是首家宣布放弃经营的新三板公司。


8月13日,莱盛隆贴出一则公告,公告称公司因经营不善,现仍拖欠全厂员工2018年5月份部分及6月、7月、8月份工资。


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及各股东充分考虑,正式向全体员工公告:广东莱盛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已无能力支付以上拖欠员工的工资,并决定正式放弃经营。


(网传莱盛隆公告)

该公告落款时间为8月13日,并有莱盛隆董事长、法定代表人胡汉明的签字。

8月14日晚间,莱盛隆主办券商国融证券发布的风险提示公告证实了该公告的真实性。


国融证券公告显示,莱盛隆于8月13日在公司内部发布公告,决定正式放弃经营。鉴于公司预计无法及时支付债务及员工工资,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提醒投资者注意风险。


另据芯智讯援引网友的爆料,莱盛隆在此次宣布正式放弃经营之前已累计负债2.007亿元


其中,拖欠银行贷款3670万元(用5套房子抵押),小额贷款1.39亿元,供应商2200万元,员工工资300万元。



消息一出,很多人都吃惊不小。


在新三板,被提示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的公司并不少,实际已经停止经营的公司也有,但这类公司一般收入较低且持续下降。


而莱盛隆2016年营业收入达1.15亿元,净利润764万元;2017年营业收入1.05亿元,净利润1052万元。如果不是此次的一则公告,投资者可能不会想到公司已经难以为


公开资料显示,莱盛隆成立于2007年1月,总公司地址位于广东省东莞市。


拥有自己的大型工业园,有员工500多名,是一家中等规模,集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上市企业。


其之所以能够实现快速发展,主要是因为在保护膜、充电器及蓝牙耳机等手机配件上做的不错,继而成为了魅族、努比亚等手机厂家的供货商。


奈何,几年的打拼,让莱盛隆对手机配件行业愈加的不满意


竞争激烈,利润又不高,赚得都是辛苦钱。


于是,莱盛隆想到了玩“跨界”。


彼时,无人机市场正值风口之上,大疆的风光更是让很多企业蠢蠢欲动。


莱盛隆便是其中一员。


不过,为了错开大疆在消费级无人机领域已展现出的锋芒,识趣的莱盛隆选择了植保(诸如撒农药、撒种子)无人机方向。


中国是农业大国,但目前的植保却仍以人工加手动、电动喷雾机这样的半机械化装备为主。


对比之下,日本的航空植保覆盖率却达到了50%左右。


也就是说,无人机在中国农业产业的应用前景还是相当诱人的,


且该领域才起步,新来者有着非常大的“弯道超车”机会。



正是看到了这些,莱盛隆对植保无人机寄予了厚望,并一步步把业务重心转移到了该领域。


2015年,莱盛隆分别在广东、河南、黑龙江哈尔滨等地区设有现代化厂房,装机生产线多达十条。


2016年7月,莱盛隆正式成立无人机事业部。


2017年,又更进一步,成立了无人机学院。


而凭借着首创的大载重植保无人机,莱盛隆在该领域也开始初有成绩。


2017年财报显示,其无人机服务费收入金额约755万元,占营收的比重达到7.2%。



可惜,这样的势头并没有维持太久。


这两年,想在植保无人机行业分羹的企业越来越多。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至少有10家A股上市公司打出植保无人机的概念。此外,新三板上同样有10多家公司涉及植保无人机相关业务。


残酷的竞争限制了植保无人机在价格上做文章的空间!


不仅如此,无人机行业核心竞争力是技术,而技术的突破则依赖与研发投入。


但莱盛隆只是家规模中等的企业,自身根本没有实力往里面持续砸钱,


外加未受到资本的青睐,不曾从外部融到过资,


于是,在发展无人机的三年内,莱盛隆只能通过频繁的股权质押来获得流动资金。



资金的紧张直接反映在了研发的质量上,


进入2018年, 其“植保无人机”被频繁爆出炸机、坠落、失控等事故。


今年7月7日,因为购买的莱盛隆无人机频繁“炸机”,莱盛隆无人机东北地区代理商魏华东等,千里迢迢来到莱盛隆位于东莞市凤岗镇的公司门口拉起横幅,称公司涉嫌虚假宣传。

(莱盛隆代理商签名要求退机)


公司当时表示,无人机在东北三省出现问题,主要是未能适应东北气候条件,并称会安排与代理商见面。


7月9日19时,莱盛隆股东会议结束,给魏华东等人回复称,公司决定按照每台无人机售价的一半进行赔偿,各代理商手中样机可自行销毁,无需返厂。


不过,由于代理商均为原价购买无人机,在厂家研发失败的情况下,仅按照售价的一半赔偿,这个解决办法并未获得魏华东等人同意。


7月25日,有莱盛隆无人机东北地区用户告诉记者,莱盛隆原本答应于当天给黑龙江各代理商100%退款,但一直未能兑现。


直到8月13日,莱盛隆赫然贴出一纸公告,宣布放弃经营。而截至该公告贴出,莱盛隆也并未向此前答应退款的部分用户退款。


就这样,本想借着无人机东风更上一层楼的莱盛隆,结果却是让十几年苦心经营的结果毁于一旦。



莱盛隆并不是个例!


在宏观经济增速放缓、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很多企业都青睐于“跳跃式发展”。


它们将自原有的产业与技术几乎弃之不顾,一门心思直扑完全不了解新领域。


殊不知,你能看到的潜力,别的企业同样也看在了眼里,


于是,大家一窝蜂的全都涌入,行业蓝海瞬间厮杀成了红海。


这种情况下,作为新手,既没有丰富的行业经验,资金、技术、人才也不是特别出众的话,


那么又凭什么就能幸运的从中活下来?!



在各种竞争愈加激烈的今天,


企业能够发展壮大是件很不容易的事,


而为了能够拥有更多的竞争力,便热衷于多元化经验也可以理解,


只是,不是所有的风口都可以去追,尤其是自己不了解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