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网传华为面试题:“800kg的牛如何过承重700kg的桥?”你怎样思考问题,就怎样过一生

青年文摘 2022-05-21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MBA智库 Author 姜榆木

点击上方蓝字“青年文摘”

右上角“...”点选“设为星标”

添加★标 不再错过推送

每天 8点 12点 20点 不见不散~

作者:姜榆木

来源公众号:MBA智库(ID:mbalib)


此前,网传的一道华为面试题占据着知乎热榜:


“怎么让800公斤重的牛过承重700公斤的桥?”



没有临场面试时的紧张氛围,各种博君一笑的答案纷纷涌现:


“把牛切碎了分块运过去。”


“不让牛吃草,让牛996耕地,瘦200公斤自然就能过去了。”


“把牛卖了换华为手机,然后过桥后掏出手机说,华为手机就是牛。”


玩笑之余,让我深思的是这么一条评论:“为什么会出这种乱七八糟的面试题?”



在不少人看来,这个问题全然不能体现技术能力,充其量是考一个脑筋急转弯,也和实事求是相去甚远。


如果一个人业务能力不行,只因多看了些脑筋急转弯,能够顺利答出这道面试题,那应不应该录用这个人呢?


如果不能录用,那这道题设计出来又有什么意义?


/CC0


问题有没有意义,在于你而不在于别人


先讲一段我自己面试的经历。


秋招时我应聘了一家企业,后来我收到面试通知。


面试过程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这么一个问题:“你愿意和一只大象大小的鸽子战斗,还是和五十只鸽子大小的大象战斗?”


我们几人面面相觑,心想这算什么题目。后来凭着感觉各自作答,答案也是五花八门。


结果我们当中有人被录用,有人被刷,但至于为什么你行我不行,彼此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后来我又参加许多面试,类似风格的题目也屡见不鲜。有时觉得脑子转得蛮快,答案还不错,结果却被刷掉了;有时脑子一片空白,结结巴巴什么都没说上来,最后却收到录用通知。


由此我也得出和前面那位网友同样的结论,公司出这种问题,无外乎两个理由:


1. 面试官水平不行,不清楚想要什么样的人;


2. 公司不缺人,靠这种主观随缘题刷人。


后来又有一次面试,同样遇到了这种问题:“你被变成一个硬币,然后放入搅拌机。搅拌机很快要搅动,这时你有什么想法?”


可这次有个应聘者,给出了跟所有人完全不同风格的答案。


他先问:所谓变成硬币,是变成硬币大小的人,还是就是硬币?


然后他说自己考虑第二个可能,搅拌器不足以破坏硬币,因此他被丢进搅拌器后,不会想自己的安危,而是会考虑搅拌器的刀片使用什么材质才能避免坏掉。


他认为这个问题很有意义,因为现实中的确有很多熊孩子会闲着没事把一些异物丢到搅拌器里去搅拌。


接着他就往自己专业上靠拢了,分析了一些材料的优劣性,并给出了选择的建议。


他在那儿说得一本正经,我们在旁边则是差点笑出声。


面试结束后我还打趣他说:“面试官都没你想这么多。”


他看了我一眼说:“面试官想到哪一层,跟我有什么关系?”


他后来有没有被录用,我不得而知,但回头想了想,至少在这个问题上,他比我高了不少。


图/CC0


《活出生命的意义》里有这么一句话:“人不用总是问人生有什么意义,而要问,你能给生命带来什么意义。”


经过这件事情后我才明白,这不是一句苦难时的激励,而是渗透人生各个阶段的道理。


因为很多时候,一件事情有没有意义,不是乍一眼能看出来的。


聪明的人不会考虑别人觉得有没有意义,他们总能借力打力,把一切纳入自己的逻辑框架,进而展现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一道看似荒诞的面试题,你觉得是脑筋急转弯,那就只能是脑筋急转弯。


可当你懂得赋予其意义时,这也能成为你脱颖而出的台阶。



你看问题的角度,决定你人生的高度


回到华为那道面试题,还真有网友本着专业的态度进行解答。


他把这道题看作考察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因此他将问题里的要素简化为商业模型,其中牛的质量是产品价格,桥的承载量是用户购买力,因此牛过桥问题便是一个购买力不够承载产品价格的矛盾。


接着他就针对这个矛盾,援引一些现实的案例,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案。


图/知乎@allen


随后就有许多人跟当时的我一样起哄,说这是过度理解,出题人根本没想过这些。


但我想说,如果一个人能给出这样的专业回答,那么不管面试官的初衷是什么,哪怕最终没有提出让牛过桥的方法,也足以博得企业的青睐了。


现实中,无论是职场还是市场,永远不会像面试中一问一答那样线性思维。


很多时候,业务能力只是方案实施的基础,一个人的思维模式才是决定性的力量。


看过这样一个类似的问题:怎么把梳子卖给和尚?


多数人一看到梳子,很自然地将其和梳头联系在一起。换言之,梳头成为梳子的直观意义。


可想而知,当一个人的思维被这种直观意义所局限,让他把梳子卖给光头和尚,简直比登天还难。


果然,第一个推销员跑了十几个寺庙,始终看不到梳子对和尚有什么意义,最后还是一个老和尚可怜他,勉强买了一把,说偶尔可以拿来挠挠痒。


但如果突破这个直观意义,结果会怎样呢?


于是第二个推销员来到寺庙,他是这么对老方丈说的:


“施主远道而来供奉,我们可以送一只梳子作为纪念,上面刻着佛家禅语。这样他们平时手梳烦恼丝,心念菩提树,寺庙的香火也会一直旺盛的。”


老方丈听了连连点头,一下子就买下了1000只梳子,还签订了长期供货合同。


乔布斯曾说:“你别问我想要什么,你的任务就是提供我需要但却没想到的东西。”


谁都想做有意义的事情,但大家都觉得有意义的事,必然会在无数人一拥而上后,很快稀释得近似于无意义。


相反,一个看似没有意义的题目或事情,如果懂得另辟蹊径,赋予它为人所认可的价值,你便是赢家。


图/CC0


跳出直观思维局限,世界就是你的


来看两张图。


先是下面这张,如果问你看到了什么,你第一反应是什么?



其实这是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小时候被问到的一个问题,当时他和班上所有同学都回答:“我看到了黑点。”


老师摇了摇头:“黑点就这么一小块,周围那么多白色的区域,你们为什么没看到呢?”


接着是下面这张图,问:怎么样才能一笔画四条线段将所有点都连上?



见过的人想必都知道,如果局限在这些点框成的区域里,那是不可能连上所有点的,但如果跳出这个局限,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我为什么要说这两张图呢?因为我们对事物的看法,往往就是局限在这两个方面。


其一是只看到某个黑点,忽略了其他大有可为的区域。


比方说许多毕业生找工作,听到要下车间实习时,立刻避之唯恐不及,觉得车间里的工作连初中毕业的人都能做。


他们只看到了这点不如意,却忽略了车间实习所能带来的宝贵经验,也就因此少了一个发展的选择。


其二是只看到眼前,却不肯挖掘视线以外的无限可能。


比方说有些人在职场中,只觉得做分内之事是有意义的,做其他事就都是没意义,甚至是吃亏的。


大家应该都听过牛顿的那句“把复杂的东西做简单了,可以发现新规律”,但其实还有后半句,那就是“把简单的东西做复杂了,可以发现新领域”。


一件事情不管再简单,哪怕显得荒诞且没有意义,只要你愿意去认真挖掘,永远能找到成就自己的机会。


前段时间,海归硕士张泉收破烂的新闻备受关注,很多人第一反应便是呜呼哀哉,感慨这是教育界的悲哀,辛辛苦苦培养的人才跑去收废品。



诚然,在一般人眼中,收废品的工作很不体面。


但这个金融学硕士会看不到这点吗?他不仅看到了这点,还能看到不体面背后的巨大需求。


所以这份工作在他手里就不再是低水平的重复劳动,他懂得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去优化回收路径、整合客户资源、拓宽供应渠道。


别人辛辛苦苦收废品赚个几十块、几百块,他却能够月入几万。


现在回头看看那些嫌弃的评论,是不是觉得和痛批华为面试题的评论如出一辙?


为人处世,如果不被条条框框局限,不被一叶障目,敢想敢做的话,毫不夸张地讲,这个世界就是你的。



经常听到一句话:“认真你就输了。“


但很多时候,说这句话的人,可能从来没赢过。


网传华为的这道面试题,当成段子来看自然无所谓。然而玩笑人生,笑过之后,也就止步于此了。


因此,永远不要觉得自己做的事情没有意义。


你的成功,就是让一切变得有意义。


如果是你,会怎么回答这道题?

【言之有“礼”,天天赠刊】小编将从本文选取1则走心留言,赠送2022年第2期《青年文摘》杂志1本~

本文来源于MBA智库(ID:mbalib)。作者:姜榆木,MBA智库专栏作者。慢节奏的职场写作人,顶着榆木脑袋,寻找生活的浪漫。MBA智库——管理者专业学习成长平台,兼具热点与干货,顶尖管理知识、进阶职场指南。APP、头条号、微博@MBA智库。


▽ 更多推荐阅读 ▽


开心一刻|你看“拜拜”两个字,像不像四个烤串?


有缘分的人,会因为羁绊再次相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