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本土感染超6万例,他两年老了10岁,背后的真相扎心了!

青年文摘 2022-05-20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李月亮 Author 我是李月亮

点击上方蓝字“青年文摘”

右上角“...”点选“设为星标”

添加★标 不再错过推送

每天 8点 12点 20点 不见不散~

作者:李月亮 小满

来源:李月亮(ID:bymooneye)


疫情转眼已经两年多。


这两年里,我们无数次以为,熬一熬就能撑过去。


谁知道,这病毒就是没完没了。


最近,形势突然又紧张起来。截至3月27日,国内本轮疫情已累计报告超6万例本土感染者,其中吉林省累报数超3万例。


前几天,国家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露面,告诉大家,新冠肺炎不可能在短时间消失,与新冠的斗争是长期的。


细心的人们发现,这位温和儒雅的专家,肉眼可见地变老了。



两年前的一头黑发,如今已经斑白,整个人也瘦了不少。


两年时间,仿佛老了十岁,可想而知,他有多操心。


这病毒,给我们出了太多难题。


专家难,医护难,百姓也难。


很多人可能陷入了疲惫和沮丧。


但有更多人,虽然面对百般艰难,却依然坚定。


今天,想给你讲几个小故事。


希望你能在这里,看到光。




山东淄博的一个街边小店内,老板艾伦正在利落地收拾碗筷和物料,准备关门。


因为疫情,他的新店刚开张,就被要求停业。


他心疼又无奈,拿手机拍下了这赖以谋生的小店:


新到的无菌鸡蛋,来不及开封就被堆到一边的面包胚,刚刚大扫除时被擦得干干净净的灶台……



他强笑着说:


本地有疫情,我的新店被要求关闭。关就关,必须配合,疫情必须能结束!



有人说,艾伦的笑很苦。


他看到后直言:


那不废话吗?不能营业了,赚不到钱了,谁高兴啊,这不是给自己鼓劲么!


再说了,又不是我一个人关门了,整条街都关了。


这是天灾,咱不给人防疫工作制造麻烦,大家都不容易。



我听了这话,心里有点酸楚了。


这场疫情里,不知还有多少个艾老板。他们本来就是忙忙活活,赚个辛苦钱。但疫情一来,立刻像巨浪中的小船,举步维艰。


偏偏这疫情还没完没了,大家都在苦苦挣扎,都憋着一句“不容易”。


但是再不容易,人们也还是坚持着,努力着,还是好好配合抗疫,不抱怨。


挺可敬的。




在广西百色的一个疫情捐款箱前,来了一位老婆婆,她腿脚不好,走路颤颤巍巍。


她提了一个篮子,里面装着自己养的鸡。


这鸡她自己舍不得吃,但想捐给抗疫的人。




她费劲地迈上台阶,放下鸡和紧攥的信封,转身就走。


信封里的钱不多,却是她能拿出的全部了。


这淳朴的心意,让在场的工作人员都泪目了。


不忍心,却又很感动。


网友说,有这样善良淳朴的老百姓,就是我们必胜的原因。


是啊,这片土地上善意无处不在,爱和希望一定比病毒跑得更快。


这些温暖的人,会让春天早点儿到来。




吉林延边,一个摄像头无意间记录下的画面:


两个全副武装的年轻志愿者,忙完一天的工作,已是深夜十二点。


他们摇摇晃晃地走在楼梯间,为了给自己打气,在一片漆黑中,喘着粗气,自言自语:


为了中国!

为了国家!

为了伟大的民族复兴!

我要坚持!我要坚持!我要坚持!



这话似曾相识。


有网友评论说:“感觉是他们回来了。”


嗯,好像是百年前那群满腔热血的青年又回来了。


或者,他们从来没有离开过吧。




山东威海,几个执勤民警在道路边值班。


一辆私家车开过来,突然停下了。


交警走上前,想问对方是不是遇到了问题。


没想到,一个戴口罩的大姐风风火火地下了车,搬出来一桶自己煮的手擀面。


她舀出热腾腾的面条,让愣住的民警赶紧吃。



看着民警们趁热吃完,大姐开心地准备开车走。


车外,民警认真地举起手,庄重地向她敬礼。



相信这一碗面的暖意,足够让民警撑过整个寒夜。




浙江衢州的一个抗疫点,穿着厚厚防护服的“大白在工作,他们身边,堆了一地的米、面、菜。



为了支援抗疫一线,朴实的老百姓把家里自己种的菜、存的粮、养的鸡鸭鱼,都送来了。




记者让他们说点什么,他们挠着头想半天,说不出来,最后腼腆一笑。


有时候,那些不善表达的人,最让我们感动。


因为他们不说漂亮话,只做敞亮事。


其实,抗疫持续两年了,大家的日子都没那么好过。


而这些热心人也不全都是有钱人。


但当社会需要时,他们还是主动把家里的东西拿出来,大大方方,心甘情愿。


这真诚的朴实的善意,真动人。




广东阳江一个被封控的小区里,一位满头白发的爷爷,拿出一面国旗。


他认真弄平整后,将国旗挂在了阳台上。



镜头拉开来看,原来这个小区家家户户的阳台上,都挂着一面崭新的五星红旗。



这整齐的国旗,昭示着我们是一个集体。


在这面旗帜下,我们好像瞬间就有了信心和力量。




河南周口。


下图这位裹着防护服、一脸痛苦躺在椅子上的人,叫单之友。



他53岁了,是位有口皆碑的好医生。


可是两个月前,在繁忙的工作中,单医生去世了。


去世前,他挨家挨户给村民做核酸,经常工作到凌晨,这样忙了一个月,从没抱怨。


1月27号下午,他突然感到浑身不适,疼痛难忍,在躺椅上眯了一会儿。


单医生的儿子单赛伟说,其实那时父亲就已经在崩溃边缘了,可他还是撑着,以为回家睡一觉就好了。


没想到,回了家,他刚把防护服脱掉,隔离鞋套都还没脱,人就不行了。


儿子端来吃药的热水,他已经没办法接,就这样仓促地走了。



这真是我们最不想看到的事情。


在防疫一线牺牲的,不止单医生一个。


就在前几天,内蒙古的医生王猛,在连续抗疫25天后,突发脑出血倒在了工作岗位上。


今年39岁的他,是家中独子,女儿才5岁,老婆还怀着身孕……



3月20日早上,山东赴威海抗疫的医生、42岁的白晓卉猝然离世。


白医生从疫情开始,就一直奋战在一线,马不停蹄地支援北京,支援新疆,支援河南……


在支援威海十几天后,她倒下了,再也没能醒过来。



这一个个逝者,真的让人无比难过。


所以,同胞们啊,请一定多多体谅辛苦的大白!


我们觉得做核酸很麻烦,但他们比我们辛苦一百倍,疲惫一百倍。


他们是挡在病毒面前,守护我们的英雄。




下面这一幕,发生在深圳。


一个小伙来做核酸检测。


他身有残疾,双腿无法行走,只能佝偻着背,双手穿拖鞋,在地上爬行。



其实他可以要求工作人员上门检测的。


但知道大白们的辛苦,所以他选择自己来检测。


很想谢谢这个小伙子。


也希望我们都学会彼此体谅,彼此温暖,彼此善待。




前几天,吉林下起了大雪,抗疫工作更加艰难。


然而,在这样的冰天雪地里,一位独腿大白拄着拐杖,在风雪中坚持工作。



希望这张不怎么精致的照片,能刻进大家的记忆里。


让以后的人都知道,我们曾经那么艰难,但有那么多人不负使命,挺身而出。


致敬所有的大白,也致敬所有艰难时刻守护我们、守护家园的人。




山东淄博,有个小区封了。


一位叫郭冲霄的社区网格员忙着防疫工作,连续十几天没回过家,每天起早贪黑,跑上跑下,挨家挨户做核酸,累得嗓子都哑了。


3月20日晚上,当她出现在小区楼下,忽然听到所有业主齐声大喊:


郭冲霄!谢谢你!你辛苦了!



郭冲霄一时蒙了,回过神来,带着哭腔,大声回道:


谢谢大家!我爱你们!



这件事特别小,却特别让人感动。


人和人之间的爱,有时特别简单。


是你的付出我默默看在眼里,是我在疲惫时听到那句诚挚的谢谢,是我们在困境里彼此温暖,是一瞬间你让我觉得人间值得。



病毒像难缠的妖怪,灭了一茬,又冒一茬。


在漫长的抗疫岁月里,我们都曾忐忑不安,都曾焦虑无措。


其实对抗疫情,不仅需要疫苗和药物,更需要14亿人同心同力、紧密合作。


好在,我们有不断挺身而出的英雄,还有善良懂事的百姓。


我们绝大部分中国人,无论身处怎样的困境,都能扛起自己的责任,彼此鼓励着,努力做最好自己。


这种勇敢、担当、团结、善良,特别可爱,也特别可敬。


为每个可爱可敬的中国人,

点个

【言之有“礼”,天天赠刊】小编将从本文选取1则走心留言,赠送2022年第8期《青年文摘》杂志1本~

作者:李月亮,高人气作家,新女性主义者,扎实写字的手艺人。解读情感,透视人性,以理性和智慧陪万千女性成长。新书《好的人生,不慌不忙》当当网热卖中。微信公众号:李月亮(bymooneye)。转载请联系作者授权。


▽ 点击阅读热门文章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