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深圳肯德基1张偷拍照火上热搜:小情侣“秀恩爱”?背后的真相令人心疼……

青年文摘 2022-08-27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小椰子专栏 Author 小椰子

点击上方蓝字“青年文摘”

右上角“...”点选“设为星标”

添加★标 不再错过推送

每天 8点 12点 20点 不见不散~

作者:小椰子

来源:小椰子专栏(ID:xiaoyezizhuanlan)



前几天,在深圳的一家肯德基,有人偷偷拍下了一段这样的视频。


一个戴着口罩的女子在打视频电话,却全程一言不发,飞快地用手语交流。



拍摄者以为女子和视频中的男子是情侣,还配上了“唯有爱不被隔绝”的字样。


然而,评论区里有位看得懂手语的网友出来翻译了:



原来,这并不是所谓的情侣间秀恩爱,而是这位听障女子因为生活捉襟见肘,催促男子快点还钱的心酸故事。



看了这一幕,有人觉得心里很不是滋味:



有人说出了自己亲身经历的类似事情:



“以前开出租车的时候,晚上拉过两个乘客,上车也不说话,到路口时,我连续问了好几遍往哪儿走都没有回应。


“当我愤怒地回头想再问一遍的时候,看到两个人同时用手指着一个方向,才知道他们都是聋哑人,当时给我羞愧得连声抱歉。”


在知乎上看过这样一个发人深省的提问:


“我国有8500万残疾人,相当于每15人中就有1个,但为什么我在大街上从来没有见过?”


有个回答很真实:


没见过人间疾苦,不是你的错,只是你比较幸运而已。”


比起同情或施舍,有这样一类人群,他们更需要被看见和理解、尊重。




小红书上最近也有个热帖,一个小姐姐称自己收到了聋哑人外卖员的短信,短信的语气让她有点生气。



点开一看,起初我也觉得语气有点生硬、不礼貌:



“请回答。”“给我钱27。”“单号多少,快点。”“怎么没收到27?”


好在评论区里,有位在聋哑学校教过学的老师出来温柔地科普了:



“他们的语序和表达跟我们不一样,能拼成完整的主谓宾就已经不错了。


“如果需要用很多形容词或情感类的词,他们是拼不起来的。多担待吧,姐妹。”


有位自己身边的亲戚是聋哑人的网友,也出来发声:



“我表姐就是聋哑人,他们的语序跟我们是不一样的。他们只能尽量把意思表达出来。


“而且对我们说的话,他们的理解可能也有偏差。


“希望大家知道了以后,遇到这种情况能更理解一下。”


有人设身处地地代入了那位聋哑人外卖员的处境,觉得有点难过:



“前面两句都用了‘谢谢’,第三句用了‘请’,他在极力地想让对方满意,后面说‘快点’啥的,估计也是怕自己迟到。


“看他说‘好,知道’就很心酸,也许对他来说,问平台也不像我们打个电话就能解决这样容易。”


是啊,对于听障人士来说,如果家庭条件较好,从小能戴助听器,那语言表达方面可能和其他人没有太大的区别,但毕竟这种情况是少数。


大多数听障人士学习语言的能力受损,他们的表达常常是非常直白的,手语的逻辑和我们说话的逻辑是有些不一样。


他们为了让世界“听懂”他们的语言,已经付出了比其他人更多的努力。


△顺便推荐大家观看这个有意思的视频:一位手语老师科普,听障人士的沟通有没有语气词?




遗憾的是,有太多人对残障人士存在着偏见、误解,还有冷漠的无视。


比如,之前就有人给一位外卖员写了长长的差评,称对方掏出一张残疾证让她捐钱。



虽然她称自己并没有歧视聋哑人,但言语之间充斥着满满的偏见和不理解。


事实上,这件事是彻头彻尾的误解。


那位聋哑人外卖小哥,向顾客出示的并不是什么讨钱的残疾证,而是公司专门为他制作的工作牌。



因为没办法和顾客正常交流,所以工作牌的一面是询问取餐地点,另一面是请顾客检查菜品是否齐全并做出评价。


出示了工作牌,对方却连看也不看,就认为他是在索要捐款,并气愤地写下差评,这种行为实在是有失偏颇。


再比如,因为疫情戴口罩已成了日常,这会严重影响听障人士识别嘴部动作,读取说话内容。


日本曾推出一款透明的口罩,但是有点贵,一个要88元。



然而,热评的前三都是在说发明这种口罩的人是“吃饱了撑的”,嘲讽这种口罩又贵又没用。



他们无法与残障人士共情,没办法关注到自己身边还存在着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因看不到口罩下的口型动作而苦恼。


作为健全人的你很幸运,但身为残障人士的他们,同样需要被这个世界看见。




最近,豆瓣9.3分的韩剧《奇怪的律师禹英雨》,让很多人重新意识到了社会上特殊人群的存在。


其中有一集让我印象深刻:父母回家时,听到房间里传来小儿子的怒吼声。


开门一看,发现小儿子正在用力捶打着躺在地上的哥哥,嘴里大喊:“不要这样,你会死的。”而哥哥早已口吐鲜血,一动不动。


父母赶紧喊了救护车,但哥哥最终还是没能抢救回来。


检察官以伤害致死的罪名起诉了这位小儿子,媒体也报道了这件事,交代了背景:


20岁的小儿子,患有自闭症,精神年龄大概在6至10岁。



而被“打死”的哥哥是位智商很高的天才,以超高的分数考入了首尔大学医科专业。


这个案件,任谁看都是因为小儿子突然发病,做出异常举动殴打了哥哥,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


事件报道的评论区里,各种围绕那位自闭症小儿子的恶评层出不穷:



“医大学生死了,自闭症活下来了,这不是国家的损失吗?肯定又会以身心脆弱为借口判无罪。”



“就算是自闭,该知道的也都知道啊,送他去监狱吧。”



“我们公寓也有自闭症的人,一起坐电梯的时候,说实话很害怕。”



“死的人真可怜,所以说一定要与世隔绝他们,只有事情发生了才懂吗?”


然而,经过律师的调查取证,事件的真相才逐渐水落石出:


优等生哥哥因为学习压力大,曾反复试图了结自己的生命,目睹了这一切的自闭症弟弟,每次都哭喊着跑过来阻止他。


那天,哥哥又一次用塑料绳套住自己的脖子,踢倒了椅子。


听到声音赶来的弟弟,冲上去把哥哥抱住,把绳子弄断,但哥哥在倒地的瞬间,22根肋骨折断,出血过多导致身亡。


仅仅因为弟弟患有自闭症就用有色眼镜看他,在没弄清事实真相前就口诛笔伐的人,实在太多了。


残障不是边界,偏见才是。




今天我写这篇文章,就是希望大家能看到这类人群的存在,并思考自己能做些什么。


在遇上快递员、外卖员、洗车工、保洁工、售货员是障碍人士时,我们可以多一份耐心和包容。


在看到路上的盲道、商场洗手间的设计,没有考虑到障碍人士的存在时,我们可以尝试去反馈、沟通。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这个庞大的群体不该被忽视、遗忘。


人生不易,有些人更是一开局就碰到了“困难模式”,所有认真生活的人都该被温柔以待。


点个“在看”,为障碍人士发声,为我们所向往的相互理解、尊重的社会努力。


他们应该被看见、被尊重

【言之有“礼”,天天赠刊】小编将从本文选取1则走心留言,赠送2022年第16期《青年文摘》杂志1本~

作者简介:小椰子,用独特视角解读热点事件,陪你每天一起认知升级。畅销书《你的自律,给你自由》正在热卖中。在公众号:小椰子专栏(ID:xiaoyezizhuanlan),回复“爆文”,送你一份我整理的提升自我方法电子文集。

▽ 点击阅读热门文章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