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家长拒绝凑2000元给老师送礼被逼“退群”:我为什么力挺那个不懂事的人?

正经婶儿 青年文摘 2022-09-29

点击上方蓝字“青年文摘”

右上角“...”点选“设为星标”

添加★标 不再错过推送

每天 8点 12点 20点 不见不散~

来源:正经婶儿(ID:zjshener)



前几天,一个话题忽然上了热搜。



广西柳州一所学校的家长群里,有家长提出要求大家一起凑钱,给老师购买化妆品礼盒。根据这个“家长商量群”的信息显示,教师节前,家委会和家长们商量给老师送某品牌的化妆礼盒,价值2280元,费用由全班56位家长分摊,每位家长支付40.72元。


在众人纷纷响应时,其中一名家长表示不参加。


“我不参加。”


四个字刚说完,一位家长就阴阳怪气:


“鉴于您不愿意参加,没必要一直在群里受我们打扰了,礼貌地请您退群。”



凭什么就要退群?


因为你不随大溜。


“大多数人都随大溜,我们这个群就是方便大家交流参加活动的,如果不随大溜,请自己退群吧。”



然后,退群的家长就把事情发到了朋友圈,还自嘲是班里的“叛逆家长”。


退群家长还说,她女儿班级去年就在教师节前集资买水杯,300多元的水杯买了好几个,但这位家长同样没有参与。


经过网友传播后,这件事冲上了热搜。


当天,柳州教育局就发布公开信,呼吁家委会主动抵制请客送礼的歪风邪气,义正词严拒绝“变相行贿”的违规行为。


并强调,破坏清廉清爽家校关系的行为是决不允许的。



家委会群里的一位家长出来解释,群聊只是讨论阶段,家长还没有交钱,礼品也没有买。


至于要求不参加的家长退群,这名家长称:


“每次组织活动她都不同意,也不参加。这个群是我们家长自己组建,用来商量事情的。我们也没有踢她出群,由于没有达成一致,我们一些家长后面自己退出那个群了。”




看到这个新闻,很多家长犀利评论:


“很简单,带头的家长要送什么自己送,其他人要送也自己送,不送的人就不送。”


“这不是退群,这是劣币驱逐良币。”


“这不就是拿着其余家长的钱,表着自己的态去讨好老师吗?”



拿别人的钱走自己的关系,反过来还要排挤别人,确实够膈应。


但我第一反应还是担忧、害怕和焦虑。


我担忧,这位家长“”了,她的孩子会不会受到孤立?



这种事情发生过一次了。


贵州一位家长,因为理念与老师的教育理念不合,结果遭到家委会37名家长联名要求其孩子转学。



当然,这件事里还有很多其他原因,但是大人之间的争端,孩子确确实实被波及了。



我也害怕,当送礼成了“荣光”,会不会真的应了一句老话:上梁不正下梁歪。


家校联合”的意义又在哪里?


家委会这个组织,很多人可能觉得就是一个可有可无的群体。


在这件事发生后,不少人都要求解散它。


其实不是。


2012年教育部专门出台的《关于建立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


建立家长委员会对于发挥家长作用、促进家校合作、优化育人环境、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可见,家委会是由所在学校的学生家长代表组成的,肩负学生及家长与学校进行沟通的重要任务。


是非常严肃且必要的一个组织。




但是现在,热搜上的家委会却让人联想到“特权”。


有点权力,找个名头就可以随意剥夺别人的发言权和表决权。


这种发展态势真的非常可怕。


我们希望孩子得到什么,我们希望孩子跟我们学到什么?



也不得不焦虑,教师节送礼不管再怎么讨论、每年都批评,来年还是接着送。


家里有学生的家长,可能都见怪不怪了。


网络平台上关于“教师节礼物”的帖子已经达到9万篇以上。


杭州萧山的一位爸爸就发帖求助:



类似的求助还有很多。


“我儿子刚上幼儿园小班,比较皮,不搞好关系心里不踏实啊。”


“要是别人都送,就我们不送,老师会区别对待吗?”


“要是我送的比其他家长好,会不会被说炫富啊?”



本来送礼物是图个心安,结果越想越忐忑,越来越内耗。


然后我惊奇地发现,在很多求助帖的留言区,留言的竟然都是老师。


老师们好像更难受。



关于家长送礼,无论是按照有关规定执行,还是个人的道德自觉,老师们都十分尴尬。


不收,家长会担心你对他孩子不好;收了,违反规定不说,口子一开,第二次就没法拒绝了,还可能因为一个孩子的礼物就“得罪”其他家长。事后,送礼孩子的成绩不好了,又要被埋怨。


里外不是人,老师们的委屈又往哪儿说呢?




有一个家长为了更好地送礼,特意去咨询了一位曾经做过幼师的朋友。


这位老师直接说:送与不送其实没有什么区别。



不管家长是否送礼,老师都会把孩子管好,因为这是他的基本职责。


管不好,别说家长不满意,规章制度第一个不答应。


即便是收了礼,最多也就注意一下那个孩子,但一个班里孩子那么多,那点关注也没什么大用。


我觉得这几句话说得还是挺实在的。


教师节的真正目的,就是为了感谢教师的育人之恩,让老师们能感受到家长和孩子们对他们浓浓的爱和尊重。


表达关心用不着搞歪风邪气,也不应该借关心老师的名义去“照顾”自己的孩子。


比如有些学校的学生就会和家长一起动手,做简单的手工礼物送给老师。


可能是一幅画,也可能是一个折纸。


这就挺好的,既能表示心意,又能让孩子锻炼一下能力。


说一千道一万,之所以教师节变成了“焦虑节”,不是送礼收礼本身让人焦虑,而是其背后,家长渴望孩子在学校过得更好,老师害怕家长不理解自己的工作。



那么,从解决需求的角度,我们更应该做的就是加强沟通、坦诚相待,积极配合好老师的教学工作。


同时,作为家长,在做事前也应该权衡一下对孩子心理的影响。


其实,家校协作能让孩子学好、健康成长,这比送什么礼物都强。




想起很多年前,有一部讲述校园生活的电视剧——《十八岁的天空》。


里面有一句台词说得特别好:


“每一个今天都是明天的开始。要有什么样的明天,今天就要有什么样的努力。”



他们的十八岁是这样,我们的八岁、十八岁也应该是这样。


指望“讨好老师,孩子就能得到好的教育”,不如家长先以身作则,做好孩子的榜样。


在没有那么多功利性目的的前提下,让每个人都能从中感觉到一种“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舒适感,才是检验祝福的唯一标准啊。


你怎么看待送礼这件事?

【言之有“礼”,天天赠刊】小编将从本文选取1则走心留言,赠送2022年第19期《青年文摘》杂志1本~

本文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正经婶儿(ID:zjshener)正经婶儿,专栏作家,一支笔,两只猫,心比文字更热些。

▽ 点击阅读热门文章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