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给棉花娃娃过生日的海底捞,上热搜冤不冤?
作者:晓风
来源:知著网(ID:covricuc)
小小的棉花娃娃,把一向以服务周到著称的海底捞送上了热搜。
10月15日,一名网友在小红书上以《“海底捞”是不是歧视带娃的人》为题发帖,抱怨其糟糕的就餐体验:服务员拒绝给棉花娃娃过生日、提供婴儿座椅,并在后续服务中没能提供及时上菜、倒满饮料、赠送小零食等基本服务。
小红书《“海底捞”是不是歧视带娃的人》原帖
对此,海底捞的工作人员表示,公司没有相关规定,需要咨询一下门店;公司会尽力为顾客提供个性化服务体验。
但有网友发现,海底捞今年曾发布过在海底捞给棉花娃娃过生日的视频。
相关话题登上微博热搜后引发了激烈的讨论:有人同情工作人员,认为该消费者给棉花娃娃过生日的要求“离谱”,甚至将照顾棉花娃娃的行为称为某种巫术;有人则质疑海底捞的回应避重就轻,与辱骂棉花娃娃的网友陷入对呛。
明明是大品牌的服务问题,为何争议的焦点却是小小的棉花娃娃?
舆情失焦的背后,其实是小众文化走进大众生活时不可避免的摩擦。
是小众潮玩,更是精神治愈剂
提到棉花娃娃,多数人也许还有些陌生。
这是一种身长10到20厘米,主体用棉花制成的玩偶娃娃。玩家可以给它们梳头、穿衣、上妆面,把它们打造成自己喜爱的样子。
圈内通常将其分为两大类,以明星、动漫角色等为原型制作的棉花娃娃为有属性娃娃,买家通常为粉丝;其他棉花娃娃则被称作无属性娃娃,拥有更广泛的消费群体。
在爱好者眼中,棉花娃娃不只是一个商品,更是一个人格化的存在。
设计、售卖或是“养育”娃娃的人被称为“娃妈”,购买、接收娃娃的过程被称为“接娃”,娃娃的“出生”还配备专门的“出生证明”。
此外,很多爱好者还热衷于给棉花娃娃换装,丰富多样的“娃衣”随之诞生。带着棉花娃娃出游、聚会、拍“娃片”,也成为“娃友”们社交、放松的重要方式。
为什么这届年轻人沉迷“养娃”无法自拔?
一方面,棉花娃娃形象可爱,集芭比娃娃、手办、宠物等功能特性于一身。生活有时让人们陷入孤立无援的心境,娃娃们则回应着人们无处安放的情感。
另一方面,棉花娃娃还满足着人们自我表达的需要,微博超话、小红书里花团锦簇的“娃片”连续剧就是最好的证明。
由此,“养娃”不再是低龄人群休闲娱乐的专属选择,更是无数成年人在闲暇之余放松身心的重要方式,是一种情感寄托,一种精神疗愈。
尽管如此,在“娃圈”之外,棉花娃娃仍是一个隐秘且不被理解的小众圈层。
“烧钱”“幼稚”“正常人谁能理解”……这样的声音充斥在帖子的评论里。
一套“平平无奇”的娃娃,在闲鱼上能被叫出近千元的高价;一套小巧精致的爆款娃衣,售价高达二三百元,却能轻松卖出两万多套,销售额达500多万元。
这些“离奇”的故事,给“娃圈”之外的普通受众平添了颇多困惑,也让“在海底捞给棉花娃娃过生日”一事成为各种不解与偏见的交锋现场。
“圈地自萌”还是“破圈融合”:
当小众文化走入大众生活
那么,“在海底捞给棉花娃娃过生日”这件事到底离不离谱?
有人同情店家,认为玩家应该“圈地自萌”;有人为爱发声,认为小众爱好无须在意大众眼光。这两种态度其实是对同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当小众文化与大众生活场域重叠时,我们应该站在何处?
事实上,这样的争论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
从20世纪70年代的朋克、摇滚乐、雷鬼、马丁靴,到现在的cosplay、Lolita等圈层文化,这些面目模糊的名词及背后的群体一次次冲击着亚文化圈层的边界,向主流文化渗透,却又饱尝着人们的偏见与批判。
2019年纪录电影《杀马特我爱你》海报,该电影豆瓣评分8.7分
亚文化通过现实参与积极突破圈层壁垒的同时,主流文化对亚文化的收编从未停止。
迪克·赫伯迪格在其著作《亚文化:风格的意义》中指出,于亚文化的收编方式,一种是商品化,即把亚文化符号转化为可以批量生产的、参与人们日常生活的物品。
棉花娃娃正是在商品化的过程中完成了初步的“破圈”,以无属性的特点呈现出其大众化的一面。
然而,当棉花娃娃进一步融入大众生活场域,带娃吃饭、过生日这种在“娃圈”看来无比正常的行为,却受到了主流文化的反弹。此时,“给反常行为贴标签,将其重新定义”的收编操作开始运转,主流文化试图将亚文化“收编为一种消遣奇观”,进而快速消亡。
由此来看,“娃圈”玩家退回“圈”内,圈地自萌,似乎成了生存下去的唯一选择。
然而,在娱乐文化细分化的当下,传统的亚文化与主流文化二元对立的关系早已过时。平行存在,各据一方又相互交融,才是当今各文化团体在网络中形成的格局。
图/《中国年轻人文化圈层全景》
各个圈层固然承载着人们的兴趣爱好与情感共鸣,但封闭和排他的特性也在其周围筑起了观念和认识的高墙。当人们沉浸在趣味相投、不断细化的“圈子”中,被“我们”与“他们”的概念隔离开来,无形之中也将自己置于了“圈地自困”的境地。
从这个角度看,在海底捞带着棉花娃娃过生日这样的行为本身,似乎也可以理解为一种打破圈子边界、寻求更多情感认同的尝试。为了寻找情感寄托,人们进入“娃圈”,进入自己小小的世界;为了获得更多的回应,人们又走出“娃圈”,把娃娃带进更大的舞台。
热爱是人类共通的情感体验。如果外界有更多善意的回应,也许“圈”的边界就会更加模糊,人们也能自如地穿梭其间,而不致故步自封。
跳出“圈圈万重”:
修筑自己的“永无乡”
人类学家项飙指出,当年轻人难以对抗无力感和失控感,对生活感到焦虑、劳累、恐惧和无意义时,会迫切需要重建“附近”的概念,在生活里找到一个抓手、一个锚、一个立足点。
图/《你好,陌生人》
时间的车轮不断加速,向前飞驰,永远会有新的事物、新的文化、新的潮流出现,人们的喜爱也会如影随形。当圈层向外拓展,试图突破文化圈层之间的边界和壁垒,并主动介入现实生活,人们陷入了无休止的骂战,所有最初的喜欢似乎也失去了意义。
年轻人看似活跃地穿梭在各个圈层、打破次元,其实只是在不同的环境中冲撞、逃离,逃来逃去,我们的生活可能仍悬浮在空中。
只有跳出圈层的局限,跳出这些视野狭窄、逻辑混乱的声音所制定的框框条条,我们才能怀揣心中所爱,获得自洽与成长。
我们可以重新认识周边、安顿自身,从而更好地欣赏和理解社会的差异性,以及这种差异性存在的合理性。圈层不再是彼此互动相连的桎梏和枷锁,而是回归那个“吾心安处是吾乡”的心安之所。
无论是在海底捞给棉花娃娃过生日,还是在漫展cosplay、在音乐节双脚离地,人们大胆走出圈层、进行自我表达,其实都是向内探求的过程。
棉花娃娃只是棉花产物,所有的意义都是人类编织出来的。对于热爱棉花娃娃的玩家来说,关于棉花娃娃的所有故事都是玩家为自己创造的精神乐园,是人们从生活里结晶出的快乐。
人们付出这份喜爱,不过是想在生活中修筑自己的“永无乡”。
永无乡是彼得·潘的梦境世界,它的英文名字为Never Land,隐喻永远的童年、不朽以及避世。每个人的永无乡都不相同,彼得·潘的永无乡是可以保持年轻纯洁的地方,代表着美好愿望能够实现。
有些事物当然并不必需,是为人诟病的“烧钱”玩意儿,却是供我们精神休憩与安放的摇篮。世界的确由海角与尖峰组成,日复一日,乏味而重复,而我们的热爱是遥远海岛的残梦,生活中永远无法替代的海市蜃楼。
也许每个成人心中都有一个彼得·潘,学习、工作的压力、父母的期许、同辈的竞争,那些小小的自己渐渐远去,却不代表着消失。
《小王子》电影
《小王子》里写道:
“正因为你为你的玫瑰花费了时间,这才使你的玫瑰变得如此重要。”
世界上有千千万万种爱,无论爱意投射到哪里,都是自己有在好好生活、热爱生活的体现。
当感到生活走向失控,不妨留一个空间,滋养自己灵魂的厚度;重拾烟火气,塑造生活中的仪式感,摆脱悬浮的人生。
“再去看看那些玫瑰花吧。你一定会明白,你的那朵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玫瑰。”
也许每个成人心中都有一个彼得·潘
【言之有“礼”,天天赠刊】小编将从本文选取1则走心留言,赠送2023年第22期《青年文摘》杂志1本~
原标题:《海底捞拒绝给棉花娃娃庆生:跳出圈层,摆脱悬浮的人生》
▽ 点击阅读热门文章 ▽